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第251节

  他忧虑的是自己花十年时间才建立起来的泉州到日本、泉州到南洋的商路。一旦和朝廷决裂,这些商路很可能就毁于一旦。

  没有泉州乃至整个福建的货物,他的船队又能卖什么呢?难道真要像刘采那样,做一个打家劫舍的海盗,甚至还和夷人合作?这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郑芝凤在一旁义愤填膺地说道:“兄长,这一战要狠狠的打,最好把侯恂这个老东西打死在泉州。现在是朝廷要吞并我们,兄长只有把他们打痛了,朝廷才会服软,才不会惦记我们的钱财。”

  这两年锦衣卫和郑氏在商业上激烈竞争,郑家没几个对朝廷有好感,更不要说朝廷后又想用明升暗降的方法吞没他们的舰队和商路。

  想到这一切的元凶就是侯恂和祖泽润。郑芝龙的眼神变得愈发凶狠,你侯恂认为我郑芝龙软弱可欺,那我就称量一下你侯恂的斤两“说的没错,不打痛朝廷,他们还以为我郑芝龙是泥捏的。”

  话分两头,侯恂和祖大寿带领三万南明禁军在平安城十里外安营扎寨。营地内,士兵们忙碌地搭建帐篷、安置器械,篝火的烟雾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

  侯恂和祖大寿身着厚重的铠甲,带领一众幕僚和将领巡视平安城防。他们骑着高头大马,神情严肃,目光在城墙上扫视着。

  祖大寿脸色难看,眉头紧锁,指着城墙说道:“郑芝龙的老巢修筑得极为坚固。城墙上还能看到多门火炮,如此城防已经不输给锦州城了,想要攻破此城需很长时间。”

  侯恂一脸凝重,他知自己最缺的就是时间。如果这一战拖延得太久,被大同社的人知道了,他们派遣军队渡过长江,那朝廷就完了。所以此战他只能速战速决,打完之后在大同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再把军队调回去。

  侯恂拍了拍祖大寿的肩膀,安慰道:“放心,我们还有援军,还有水师,郑芝龙跑不了。”

  翌日,泉州知府征调了大量的民夫给侯恂大军修筑营房,打造云梯等工程器械。

  五日后,天色微明,战鼓声音响起,那激昂的鼓声如同惊雷般在空气中炸开,南明三万大军全部出动。旗帜遮天蔽日,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郑芝龙察觉到朝廷大军出动,也集结了全城士兵,严阵以待,双方没有交流的想法。

  “轰轰轰!”双方首先发动进攻的是炮兵。

  战场上硝烟弥漫,火光冲天。但双方炮兵素质都不高,炮弹的落点全凭经验,打了半天,双方也只是相互摧毁了几门火炮,平安城上多了几个炮坑。

  而此时祖大弼带领五千士兵,走到大军的最前方,举刀高呼:“将士们,为了朝廷,杀!”

  五千士兵高举火枪、战刀、长矛等武器,齐声大吼道:“为了朝廷!”

  中军的侯恂坐在战马上,神色冷峻下命令道:“开始进攻!”

  “咚咚咚!”进攻的战鼓再次响起,那节奏紧凑的鼓声,催促着士兵们奋勇向前。

  祖大弼带领士兵扛着云梯快速向着平安城冲杀过去。他们的脚步急促而有力,扬起阵阵尘土。两侧数百名盾牌兵,高举五尺长盾,如同坚固的城墙,掩护着前进的士兵们周围。

  “砰砰砰!”士兵不时开火射向平安城上的郑芝龙士兵。子弹呼啸着飞过天空,不时有士兵中枪倒下。他们痛苦地呻吟着,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郑芝龙站在城墙上,看着冲过来的明军,奋力高吼:“开火,反击。”

  “砰砰砰!”郑芝龙军队当中火枪数量不少,半两重的弹丸射出去,面对呼啸的子弹,明军的木盾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开战没多久,双方的士兵就倒下了一片,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鲜血在地上流淌,汇聚成一条条小溪。

  但祖大弼还是带着云梯搭上了平安城墙上。明军开始沿着这些云梯开始突击。他们手脚并用,攀爬的速度极快,仿佛一群凶猛的野兽。

  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块突然从城墙上飞了出来,间或还有巨大的擂木从天而降。攻城士兵一时间遭到了猛烈地打击,惨叫声响彻云霄。石块和擂木砸在士兵们的身上,有的被砸得头破血流,有的被砸得肢体残缺。

  但明军攻城的点非常多,而且祖大寿训练的这批南明禁军,虽然打不过大同军,但也是满饷明军。对于处于南方的郑芝龙来说,战斗力依旧是断档的强大。加上防守方士兵人数少,捉襟见肘,根本无力顾及。

  时间不长,就有不少士兵从多处成功翻越城墙。他们气势汹汹,杀向了郑芝龙士兵。惨烈的肉搏战再次展开。刀光剑影闪烁,火枪声音不断响,喊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拼尽全力,用手中的武器互相砍杀,鲜血溅满了他们的脸庞。

  郑芝龙看到士兵们陷入困境,背叛亲自拿起战刀带着亲卫杀在第一线。他的眼神中露出凶狠的目光道:“杀一个明军给五十两银子,当场就付,士兵们,杀得多,拿得多。”

  郑芝龙杀到第一线鼓舞士气,赏银还给得如此丰厚,全军士气大震。士兵们热血沸腾,无不纵声狂呼,奋勇当先,舍身杀敌。他们仿佛一群猛虎,向着明军扑去,明军上城墙的人数终究太少,最终被杀下去。

  但在祖大寿的调度下,下一批明军再次整装待发杀向平安城,就这样明朝军队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郑芝龙老巢平安城那坚固的城墙。

  城头上,郑氏部将指挥着士兵,依托坚城利炮,顽强抵抗,箭矢如雨,滚木礌石不断砸落,每一次撞击都让大地微微震颤,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绝望的嘶吼。

  “当当当!”随着鸣金收兵的声音响起,第一日的激战结束。

  平安城下,侯恂对今日的战果极其满,朝廷的士兵有好几次都登上了城墙,其悍勇程度已经不输给当初他在京城看到的八旗兵,继续这样进攻下去,要不了一个月时间,平安城必定沦陷。

  平安城上。郑芝龙累的瘫坐在城墙上,城墙上满是忙碌的青壮,他们收集战场上的刀枪剑戟,把伤员带下去。同时把武器装备送到城墙上,为第2日的大战做物资准备。

  郑芝豹满身是血的找到郑芝龙道:“兄长,朝廷大军的战斗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继续这样战斗下去,平安镇沦陷只是时间问题,我打算带船队去袭击泉州,看看有没有机会截断侯恂的物资补给,哪怕做不到也要让朝廷大军分兵。”

  郑芝龙还在思考的时候,平安镇东北方向的地平线上,骤然卷起新的烟尘,郑芝龙等人脸色大变。

  半天之后,一面硕大的“熊”字帅旗迎风猎猎,这是福建行省的官兵,侯恂有新的援兵了,看这军队的密度,大概有两三万了,平安镇外的明军十倍于郑芝龙的军队了。

  郑芝龙内心一阵失望,他的船队不知道养活了福建作坊,他每年也拿出上百万两分润给福建官场,但这些官员都是喂不饱的狼,吃他的,喝他的,最后还要反咬他一口。

  郑芝龙露出凶狠的目光道:“二弟,你带舰队出港,先扑向泉州,泉州打不下来就打福州,福州打不下来就去杭州,苏州等地,给我把东南沿海搅的天翻地覆。不给侯恂一点教训,他估计忘了老子的出身了,真打不过,大不了我把平安镇让出去,但朝廷以后东南沿海不要想太平,老子跟侯恂拼个鱼死网破。”

  郑芝豹点头道:“知道了。”

  郑芝豹当即去了港口,舰队的水手也一个个登船,数十艘装备精良、布满火炮的战船,在郑芝豹等人的指挥下,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安平港,驶向泉州城,巨大的福船劈波斩浪,船首的红夷大炮昂起狰狞的炮口。

  侯恂和祖大寿等人在战场的后方,也看到了大量的战舰驶出平安港,几人脸色凝重,陆地上的战争他们还有把握,但海上的大战只能靠吴襄父子了,不能歼灭郑芝龙的舰队,他们即便攻克了平安城也是失败。

  就在郑家水师来到泉州外海,此时的泉州城早已经风声鹤唳,城门紧闭,城中的青壮全被知府组织起来,登上城墙。

  郑芝虎看到这一幕冷笑,他正打算展开队形,炮击泉州港,给朝廷一个深刻的教训。

  “大帅不好了,有敌人的战船!”一个水手指向远方海域,海天相接处,出现了更加庞大、更加令人心悸的帆影。

  郑芝豹趴在船舷边上看了半天冷笑道:“江河里的鱼鳖也敢对海里的蛟龙怒吼,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他看那战船的造型,就知道这是朝廷的水师,那些士兵还是他两年前亲自训练的,现在吴襄不知死活,居然想在海上与他郑家交锋。

  “调转船头,先把朝廷的水师歼灭。”随着郑芝豹的命令下达,旗手传达了他的命令。

  郑家舰队再次改变形态,几十艘战舰。如同脱弦的长箭杀向吴襄水师,双方舰队靠近之后,两支舰队不约而同的排成一个一字,舰队上的火炮全部处于发射状态。

  郑芝豹大吼道:“开炮!”

  “轰轰轰!”刹那间,海战爆发!炮声隆隆,盖过了一切的厮杀声。炮弹呼啸着划破长空,在海面上炸起冲天水柱。战船相互靠近,火箭如蝗虫般飞射。

  郑芝虎指挥若定,郑家水兵也异常悍勇,凭借着对海战的熟悉和船只的灵活性,他们或是分割包围,或是接弦死战,夺取朝廷的战船,很快就压着吴襄水师打,把他们打的节节败退。

  就在郑芝豹准备全歼朝廷水师的时候,原本在郑家水师侧翼担任掩护的两支分舰队,突然调转船头!为首的两艘大船上,赫然升起了朝廷的旗帜,几十门火炮对着郑芝豹的船队猛烈的开火,一时间郑芝豹腹背受敌。

  “李魁奇反了!”

  “钟斌也反了!”

  “快!挡住他们!”

  惊恐的呼喊在郑家旗舰上响起,但为时已晚。李魁奇和钟斌的船队如同毒蛇般,凶狠地扑向毫无防备的郑家主力船队侧后!他们不仅用猛烈的炮火轰击友军,更狡猾地派出火船,直冲郑家几艘最大的旗舰!

  “混账!李魁奇!钟斌!尔敢!”郑芝豹望见海上骤变,目眦欲裂,几乎一口鲜血喷出。

  他万万没想到,大哥倚重的臂膀,竟在最关键的时刻,从背后捅来了最致命的一刀!

  海上,腹背受敌的郑家水师瞬间大乱。李魁奇和钟斌的叛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直接杀伤,更彻底改变了战场当中双方的实力。

  吴襄抓住战机,挥动令旗,五万水师主力如泰山压顶般发动总攻。郑家舰队在内外夹击下,开始分崩离析,火光四起,沉船处处。

第375章 ,郑氏覆灭与战后分肥

  大同十一年(公元 1635年)一月二十九日,泉州,平安镇,明军大营。

  凛冽的海风裹挟着丝丝寒意,吹过平安镇外明军的营地。营帐外的军旗猎猎作响,营中的士兵正在恢复精力,或是为即将来的大战擦拭铠甲,保养枪支。

  泉州海战胜利的消息如一阵疾风,迅速在营地中传开,从将领到士兵都知道此战必胜,从士兵到将军都开始兴致勃勃的讨论平安城会有多少战利品。

  中军大帐内,侯恂端坐在主位上,在得到泉州海战胜利的消息后,原本紧锁的眉头终于微微舒展,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祖大寿,又望向刚刚匆匆赶到中军的熊文灿道:“陆上,加把劲!如今郑芝龙,已是瓮中之鳖,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解决这个贼寇,绝不能让他有喘息之机。”

  祖大寿他抱拳行礼道:“阁老,郑芝龙修建平安镇城池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陆地方向的防御,海港内侧反倒成了薄弱之处。若想尽快攻破城池,最好能有水师配合,由海面对平安镇发动炮击,如此海陆共同夹击,平安城必破。”

  侯恂微微点头,当机立断道:“派人火速通知吴襄,命他即刻派舰队前往平安城,将其团团包围。”

  “遵命!”一名传令兵得令后,立刻转身飞奔出营帐,消失在夜色之中。

  一旁的熊文灿脸色略显惶恐,他没想到郑芝龙会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李魁奇、钟斌在战场上的临阵倒戈,让他意识到朝廷谋算郑芝龙绝非一日之功,甚至早已暗中分化了郑芝龙的势力。

  他心中暗自感慨,郑芝龙花了十余年时间建立起的海上霸业,竟在侯恂的运筹帷幄之下轻易瓦解。这个老狐狸如今当上首辅,手段越发厉害,日后万万不可得罪。

  侯恂似乎察觉到了熊文灿的心思,他看向熊文灿目光犀利:“接下来的大战,轮到你福建士兵出力了。只要能攻破平安镇,老夫会对你以往的事既往不咎。”

  熊文灿苦笑一声,上前行礼道:“阁老,福建士兵多是新招募而来,训练时日尚短,只怕难以让阁老您满意。”

  侯恂满不在意地摆了摆手:“打上一场,淘汰掉老弱病残,留下来的自然都是精锐。”

  其实侯恂此次除了对付郑芝龙,还有要加强对福建行省的管理的想法,熊文灿迟早要调离福建,这些士兵打完这一仗,他打算收编为禁军,绝不能再放任地方巡抚各自为政,否则他们真会以为自己是一方诸侯了。

  熊文灿无奈,只得低头应道:“遵命!”

  平安城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郑芝龙坐在议事厅中,脸色苍白如纸。从逃回来的战船水手口中得知李魁奇、钟斌背叛,三弟郑芝豹战死沙场的消息后,他只觉一阵天旋地转,一口鲜血夺口而出,差点当场倒地不起。

  城内人心惶惶,士兵们原本以为即便陆地上打不过朝廷军队,还能从海上撤退。可如今舰队遭受重创,海上退路断绝,众人顿时有种大难临头之感。

  郑芝龙深知局势危急,他立刻召集自己的三个兄弟——郑芝凤、郑芝彪、郑芝麟议事。

  郑芝龙神情严肃,声音低沉:“郑家如今大难临头,能不能把香火延续下去,就全看你们了。你们马上准备一下,带着你们嫂子和大木绕到东番岛外侧,去扬州投靠大同社。他们想要进攻江南,正需要懂水战的将领,你们去大同社必会受到重,而且只有投靠他们,我们才有报仇的机会。”

  此时的郑芝龙,与历史上巅峰时期战舰千艘、拥兵二十万的辉煌景象已截然不同。他原本的势力是从十八芝联盟发展而来,虽身为盟主,但麾下人员复杂。这些年来,他利用朝廷关系,剿灭东南沿海海盗后将他们收归麾下,像李魁奇、钟斌这样的人,原本都是他的敌人,只是被击败后才成为部下,他势力看上去更庞大,但内部却是一盘散沙。

  如今他的势力尚未形成以血脉为纽带的郑氏集团,众人因利相聚,无利则散,一旦背叛有利可图,便会毫不犹豫地出卖他。

  郑芝凤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担忧:“大哥,我们兄弟一起去扬州吧,您一人留下太危险了。”

  郑芝龙缓缓摇头目光坚定:“为兄要为你们断后。要是为兄也逃了,大军必会彻底崩溃,侯恂必定会领兵追杀我们,到时候大家一个也跑不掉。”

  郑芝麟眼眶泛红,急切地说道:“大哥,这家还需要您主持,还是小弟留在平安镇吧。”

  郑芝龙拍了拍郑芝麟的肩膀,语气不容置疑:“不要争了。大兄几年前拒绝了大同社,已经得罪了他们。如今为兄战死沙场,他们才不会厌恶你们。好了,你们听兄长的话,现在就去准备,马上驾驶战舰离开。”

  当晚,夜色如墨。郑芝凤兄弟带着郑氏全家,小心翼翼地登上了一艘最大的战船。战船在夜色的掩护下,缓缓驶出平安港口,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而郑芝龙则留在城中,望着远去的战船,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一战,或许就是他的最后一战,想到自己建立的海上霸业,居然如此快的被摧毁,让他有一种黄粱一梦的感觉。

  第二天,郑芝龙家人逃离平安镇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郑氏集团的高层中迅速传开。原本还在筹划抵抗朝廷大军的头目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乱了阵脚。

  议事大厅里,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异常凝重。张进猛地一拍桌子,怒道:“老大这是想要做什么,他让家人走,把咱们都扔在这里不管了,这仗还怎么打?”

  旁边一位稍显瘦弱的头目杨才也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如今平安城被朝廷大军步步紧逼,咱们还在这里死撑,不是白白送死,既然老大都不想打,那我等就各自保命吧。”

  那些稍微有点良心的头目,看着城外朝廷大军日益增多的营帐,再想想平安城如今的危险处境,心中开始打起了退堂鼓,郑芝龙让自己家人逃出战场,直接打消了他们想继续战斗的想法。

  于是,他们开始秘密召集自己的部下,趁着夜色,登上战船,缓缓驶离平安城。

  一艘艘战船在海面上渐行渐远,带走了一批又一批士兵,平安城的防御力量也随之越来越薄弱。

  而那些心狠手辣之辈,此时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们看着郑芝龙带着亲卫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和决绝。

  在他们看来,郑芝龙的失败已成定局,与其跟着他一起覆灭,不如反水投靠朝廷,说不定还能谋个一官半职。

  二月二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吴襄带领着朝廷的水师,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从海上迅速包围了平安城。战船一字排开,炮口对准了城内,形成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线。

  与此同时,朝廷的陆军也在城外集结完毕,完成了陆路的包围。至此,平安城彻底陷入了绝境。

  城墙上的守军看着海面上密密麻麻的战船,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以前战斗即便再艰难,他们还觉得自己还有一条逃到海上的道路,但现在,这条唯一的生路也被断绝了。

  平安城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一股恐慌的气息。士兵们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头目们也在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担忧,纷纷寻找着自保的方法。树倒猢狲散,谁能跑得快,谁才有资格活下去。

  “轰!”一声巨响打破了平安城的寂静。郑芝龙的部将黄绍,想着死老大,不死自己,打开了平安城的城门。

  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扬起一片尘土。南明的禁军如同潮水一般,迅速涌入城中。他们训练有素,目标明确,快速地夺取了平安城的城楼、粮仓、钱库、武库等地。这些地方是城市的命脉所在,一旦被朝廷控制,平安城就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确定安全之后,侯恂这才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带领大军进入平安城当中。他身着一袭铠甲,神情威严而镇定。身后跟着一群武将,浩浩荡荡,气势非凡。

  “末将拜见侯阁老!”黄绍看着骑着战马上的侯恂,急忙下马跪地行礼。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谄媚的笑容,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不安。

  祖大寿、祖大弼等人站在一旁,不屑一顾地看着黄绍等人。在他们这些军中将领眼中,出卖主将的叛徒是最可耻的人。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眉头紧皱,眼神中充满了厌恶。

首节 上一节 251/3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