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176节

王振鹏犹豫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眼前这个经常让自己心生嫉妒的三哥,这毕竟是自己的亲哥哥啊.最终亲情战胜了嫉妒的恶魔,王振鹏深深的看了一眼王振宇,转头对那些已经心生异心的士兵喊道:“你们好生盘查,我回营房休息了。”

说完,王振鹏就大步流星的离开了朝阳门,王振宇满意的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只是让马车回家去。

而这二十个旗人士兵则暗自欢呼一声,悄悄的打开了朝阳门。。。

“废物,饭桶”一向注重居正养气的袁世凯正在大发雷霆,气极的他直接从桌子上抓起把一堆文件甩到了雷震春和吴炳湖的身上。这两个跺跺脚就能让京师百姓心生畏惧的狠人现在却是满头大汗,就差没直接给大总统跪下了。

“你们自己说说啊,你们自己说说,和都是什么情况?居然就在你们的眼皮子底下,打着你们的旗号,不但把庆亲王一家子给活埋了,还把庆亲王在汇丰的款子给弄没了。一个亿啊,足足一个亿啊,这笔款子到了乱党手里会有多大的麻烦你们知道吗?你们知道吗?”

雷震春一头大汗,心中暗骂铁血救国会无耻,伪装成什么不好,居然伪装成自己管辖的军政执法处,这下害的自己要倒霉了。心有不甘的雷震春还是侥幸答道:“大总统息怒,不是卑职等人无能,实在是这些乱党太狡猾。。。”

“少放屁,你们平日对王府的监控到位没有啊,敲诈勒索到是积极的很。别以为我不懂,活埋八十个人,那得多大的坑啊,挖这么大的坑需要多久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你们军政执法处和京师警察厅就没发现一点异常?一帮酒囊饭袋。”

雷震春心中对此自然不服:“庆亲王府可不小,而且这帮子歹人也是精干凶狠,趁着这个季节缺水,直接在王府的干池子里挖坑,然后顺手就把**十口子人给埋了。可这话自己要再提,老袁非把自己当靶子打了不可。”

心里有了这么一个想法之后,雷震春自然是不敢再发一言,老老实实的躬身认错。

至于吴炳湖也是满头大汗,不过人家跟老袁有些年头了,所以表现比雷震春要淡定的多,此刻他正眼观鼻鼻观心一声不啃的站在那里。

袁世凯又骂了一阵子,似乎骂累了,咳嗽两声道:“都别跟我这跟前耗着了,拿出你们的本事来,这个铁血什么会的,你们十天之内要给我一个交待。听见没有?”

“是,请大总统放心,卑职一定。。。”

“滚,滚,去行动,别跟我这喊口号。”袁世凯厌烦的挥手如赶苍蝇一般把两个大魔头给赶了出去,他现在要烦的事情还多。

“熊秉三最近和段合肥他们好像矛盾不断啊”袁世凯转头问的是杨度。

杨度这段日子已经开始跟着袁克定开始忙着劝进的事情了,对国务院这块的情况知道的不深,因此十分谨慎道:“确有耳闻,咱们老北洋的似乎都不太买熊总理的账,私底下据说都在鼓捣着更换总理来着。。。”

袁世凯听完后半响没有说话,只是自言自语的来了一句:“秉三现在的翅膀似乎硬了,我这也是该考虑换个人当总理了。。。”

正被老袁打着主意要更换的熊希龄此刻正在自己的官邸里和三个客人吃饭喝茶,这三个客人不是别人,梁启超,蔡锷,王振宇。

梁启超此时的身份是熊希龄人才内阁的司法总长和进步党的党魁,历史上,这个进步党在民国的北洋政府时期可是一度风光无二的存在。那小日子比国民党要滋润的多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梁启超和他的进步党并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政党,他们是有武班底的。而以蔡锷为首的武班底就是进步党最大的武力倚仗。正是因为有了蔡锷为首的地方军阀的支持,所以梁启超才有了现在的地位。

历史上,熊希龄的人才内阁仅仅支撑到了1914年2月,而现在有了王振宇为首的湘桂地方武装力量支持的他,理论上应该可以支撑得更久。但是历史偏偏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正是因为有了王振宇这些家乡子弟兵的支持,让熊希龄这个总理感觉自己的底气足了十分。对于老袁一些命令,熊希龄敢于公开抗拒,而对于北洋系段祺瑞等人咄咄逼人的举动更是针锋相对。如此一来,这个被自诩为人才内阁的熊希龄政府也就开始摇摇欲坠起来,袁世凯是不会允许在他这个大总统的头上出现一个强势总理的,哪怕是和自己相交多年的熊希龄亦是不可。。。

“任公啊,我已经收到风声,老袁打算撤换我这个总理了。你这个司法总长有没有什么打算?”熊希龄端着酒杯微笑的看着梁启超。

梁启超则十分淡定的夹了口菜吃进嘴里:“这北京的涮羊肉我是白吃不厌啊,我记得自己头回吃这个菜还是在光绪年间。我和康南海他们被先帝召见之后,到东来顺吃了一回,现在想想差不多二十年了。”

熊希龄对梁启超还是很熟悉的,他自饮一杯,当着蔡锷和王振宇的面问道:“任公,这里都是自己人,松坡是你的学生,文正是我的小老乡。你若是想到什么,大可说出来,无妨。”

梁启超呵呵一笑,放下筷子道:“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老袁打的主意熊老想必也看出来了,无非就是恢复帝制。我梁启超当初也是保皇党一员,现在想想,这大清就该亡,他若不亡天理不容。”

说完梁启超又自顾自的吃了片涮羊肉,王振宇对于这位在清末民初政治,文化领域留下深刻足迹的巨匠很是感兴趣,自然是全神贯注等着听梁启超接下来的高论了。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们这些人还是进京赶考的进士,我们鼓捣变法,并非是要推翻朝廷,而是希望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当时的大清依然是内外交困,千疮百孔,摇摇欲坠了。王公大臣地位尊崇,高高在上,却没有一个有意思来挽救这个大清,他们更多的是怎么把大清这个金山往自己家里头搬。别的不说,就说当时取代恭亲王执掌军机的庆亲王,哦,就是这几天满府被人活埋的那个。你当他看不清局面,你当他不知道大清上上下下皆贪。莫说是他,就是慈禧那个老女人对这些个烂事都是一清二楚的。可他们就是不乐意变法,为什么?都盘算着自己手里那点小利益,所以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大清的贵族,他们都是附在大清身上的吸血虫。现在好了,革命了,当初变法所要的不过是放弃一点点利益,割一点点肉,给民众些许希望而已,可这帮既得利益者不肯给。如今呢?革命了,他们连命都要交出来,你们没看见如今那些前清的皇族啊,都惶惶不可终日,都谋划着往租界躲呢?”

熊希龄点点头道:“我可是听说了,有人在天津找到了庆亲王父子的尸体,就等着人去确认了。昔日亿万家财又如何,到了也不过是皮囊一副,草席一张啊。”

梁启超这时端起酒杯笑道:“扯远了,但是以史为鉴。如今的北洋虽然是初掌国政,但是大清的积习积弊却是一样不少的继承了,贪污的,受贿的,拥兵自重的,割据一方的,那是一样都不缺。除了手下那十几万军队,老袁还有什么?如果说老袁肯锐意进取,兼容并蓄,革新政治,这局面还尚有可为。可老袁毕竟是老了,他没当年那份心思和精力了,他打得算盘就是利用北洋来控制天下,再利用帝制来控制北洋。我梁启超就敢说,这恢复帝制肯定是一个臭棋,不但不会让北洋一系焕发活力,还会加速北洋的衰败。更为重要的是,孙文那些革命党人还会借此良机卷土重来,不信啊,我们拭目以待。”

蔡锷有些不相信道:“老师,这些日子我倒是经常见到大总统,没见着大总统有复辟的心思啊。而且现在的北洋也不是铁板一块,冯国璋就霸着东南不肯撒手,老袁这个时候还敢恢复帝制?”

梁启超一抬手,整杯白酒就下了肚子:“松坡啊,我的意思很明确,当着熊公的面,我是希望你和文正能够想办法尽快脱身。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尽早回到地方上,掌握旧部,静观时局。不过这个想法是好的,话还是要明着说,想必之下,文正到是有脱身的可能,至于松坡你,控制者云贵川三省的局面,老袁无论如何是不会放你走的。”

蔡松坡听到这里,也只能自饮一杯,默默的点点头。

而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振宇心思活络了起来,他看向熊希龄道:“熊公,这湘西,我还能回去吗?”

熊希龄端起酒杯道:“任公这个主意,倒是可以一试,说起来,你那湘桂之地在我们的老袁眼中可不是什么好地界。。。”

第186章 血雨腥风

"饭桶,全他妈的是饭桶,不是说咱们军政执法处在京津地区是无所不知,无孔不入吗?那一个亿的大洋去哪里了?庆亲王父子是谁杀的?啊!"雷震春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愤怒的拍着桌子,把眼巴跟前的一帮子人骂的是狗血淋头。

雷震春这些平日在老百姓看来和活阎王一般的手下看着怒气冲天的处长,纷纷吓得不住的缩着脖子,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深怕一个不注意,自己就成了雷处长的出气筒。

骂了一阵子,雷震春厌烦的挥挥手道:“我没什么好说的了,我现在就一句话,我不管你们这些废物用什么办法,一个月之内,我一定要铲除铁血救国会,都滚出去吧。”

同样的一幕在京师警察厅几乎同时上演,厅长吴炳湖的压力不比雷震春小,火气自然也不会小了。一阵怒骂之后,京师警察厅侦查处的密探四处,疯狂的查找有关庆王府灭门案和铁血救国会的消息。

最先倒霉的就是还留居在京的国民党人和老同盟会成员,这些执法处或是警察厅的人可不管你是什么议员或者其他什么身份的,统统抓回去审问一番再说。在他们看来,这个铁血救国会和铁血同志会都是一个路数,出自孙文门下。连北京的老百姓都纷纷流传着孙大炮要打回来的谣言,一时间,整个京津地区被折腾的是人仰马翻,鸡飞狗跳。

王亚樵一口气为湘桂地方抢来了足足一亿大洋王振宇喜上眉梢,这笔钱很快就通过华比银行的秘密渠道进到了上海,后头的路子就好走得多,不出三个月就会到湘西。而对这笔款项的追查也因为租界的缘故,最终不了了之,让老袁很是痛心了一把。

虽然军政执法处和京师警察厅借着抓乱党的机会发了点财,但是对身上的差事却也不敢有丝毫放松。负责军政执法处这条线的是一个名叫罗祖的队长,他很快就拿京师警察厅当日负责在庆亲王府四周负责巡逻的警察问话。这引起了负责京师警察厅侦查处这条线的杨德先副处长的不满。双方一阵扯皮后,决定组成联合侦办组,一起负责审问工作。

“两位大人,小的可是什么都招了,您别打了。当日有个旗人,自称是庆亲王府下的奴才,说是那天夜里有些东西要进府,不方便被人瞧见。小的心想这大户人家有些不方便人瞧的事情定然是有的,加上当时给了小的二百块大洋,小的猪油蒙了心,一时失察,就依着要求撤了当夜的巡哨。大人饶命啊,小的再也不敢了,小的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下有三岁的娃,小的。。。”

“闭嘴,再嚷嚷立刻活剐了你,你信不信?”罗祖也是个狠人,一句话就让这个领班警察安静下来,然后睁着恐慌的眼睛看着罗祖。

到是杨德先十分温和的笑道:“不要害怕,我也猜到凭你的胆子也玩不出这么大的花活来,所以我们也不难为你和你那几个弟兄,只要你费点心思,好好想想那个给你二百块大洋的人长什么模样,画出来就可以了。你看了?”

那领班立刻如小鸡啄米一般的疯狂点头,然后跟着侦查处负责绘像的专家下去了。。。

王亚樵早就猜到了这一招,早就安排当日负责收买警察的人南下经上海去湘西了。

王亚樵到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这次一下子在庆亲王这里所获过亿的结果,让他决定安下心来,不再继续大规模搞绑架活动,而是专心在北方经营各种情报网了。

但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最大的,王亚樵打算消停了,军政执法处和京师警察厅却没打算让他消停。打人不打脸,这两个让全北京闻风色变的部门让王亚樵狠狠的打了一记耳光之后,又岂肯善罢甘休?

仅仅三天,经过大面积排查,联合侦办组就确定这个收买警察的人已经脱离了己方的控制范围,他们立刻把侦察的方向进行了调整。用杨德先的话说,他们是乘坐王府的马车离开的,这么大一个目标定然是从城门出去的,这就是一个突破点。而且查阅了所有白天的税监簿子,根本没有庆亲王府车队出入的记录,由此可以推断出,车队是在晚上出城的。而北京九门在晚上根本是不会开的,他们能出去只有一个解释,负责九门防卫的拱卫军内部肯定有人接应。

杨德先分析到这里暗暗庆幸,幸好有军政执法处这帮大爷跟着一起督办这个案子,不然仅仅是京师警察厅,如何敢去招惹拱卫军这帮大爷?

这拱卫军前身乃是原来的北洋第一镇,原本是以旗人为兵源主体的。民国成立之后,袁世凯设立拱卫军,并委任自己的亲信李进才担任了这个拱卫军的司令。老袁当然不敢换个番号就继续使用旗人了,所以这里面就涉及一个编制问题。这个拱卫军大部分是李进才从徐州老家招募来的子弟兵,采用的办法也简单,直接占饷,把原来属于第一镇的编制和军饷全部给占了。而第一镇的旗人官兵不但失去了番号,还失去了编制,李进才对他们的态度还不如家里的一条狗,给枪不给子弹,给衣服不给军饷,连饭食都克扣过半。旗人军官大面积撤换,士兵则视之为猪狗,目的只有一个,逼着他们自己走人。

所以拱卫军在民国时期就是一个字便可形容,那就是乱。这样一个情况也就注定了李进才在民国历史上除了组织所谓公民请愿团帮着老袁当上总统之外便再无出彩之处,而他领导的拱卫军也慢慢的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不过在这个时候的北京,要论势力,李进才也算是一号人物,他和雷震春,吴炳湖号称老袁的三条狗腿子。因为整个北京,除了模范团和总统府卫队以外,就只有拱卫军这么一个正规部队了,他不牛谁牛?

上回在八大胡同,这位李司令为了一个**,楞是把一个次长的公子的腿都给敲断了。而事后这位次长还得带着礼物上门对着李大司令点头哈腰,赔礼道歉。什么叫霸道,这就叫霸道。还有一回,李司令的本家侄子因为犯事让派出所的人给抓了,没成想让这李司令知道了,硬是用卡车拉了一个连的大兵过来,不但把人抢走了,还把派出所砸了个稀烂。什么叫嚣张,这就叫嚣张。偏偏这样的人还深得老袁倚重,于是在这满北京城,除了一些头面人物外,一般人还真的不敢在这位太岁头上动土。

不过一物降一物,这个军政执法处就是专门为李进才这些骄狂的军人设立,打陆建章那会起,大批的北洋军官就闻执法处大名叫口吐白沫,浑身抽搐。

首节 上一节 176/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