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38节

肥佬荣死了,就死在青云阁**的床上,为上海滩那段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又添加了一道靓丽的色彩;也为人们在茶余饭后又增加了一份谈资。

次日,黄公馆,杜月笙向黄金荣禀报了金永泰码头的事情,基本说的都是实情,只是王振宇的身份被他略过不提。果然如预料的一般,黄金荣虽然说了杜月笙几句,但是却并没有怪罪他,而且还很自得说了一句:“肥佬荣嚣张了一辈子,想不到居然就这么被干掉了,呵呵,所以做人还是低调些好。月笙,以后可不能这样,江湖有江湖的规矩,不要动不动就杀人。这次是肥佬荣先坏的规矩,我就不怪你了。至于你说的那笔军火的买卖,我也不参合了,你照例交一份给帮中就可以了。”

杜月笙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黄老板肯要好处,那这事情就算是过去了,他连忙点头称是。

金永泰码头事件就这样圆满解决了,杜月笙的势力开始初步形成,不管怎么说了,靠着王振宇这个三弟的财力,杜月笙现在是有钱有人有地盘。如今的上海滩,杜月笙这个名字算是真正起来了,人们再提起他时,可就不是什么杜先生,而是杜老板了。。。

上海之行的最后一站是公共租界,杜月笙和刘鸿生亲自陪同,王振宇,叶祖文等人坐了一趟有轨电车。连一贯沉默寡言的马西成上了车后居然也连说了三个很不错,更别提赵东生等人有多激动了。

军火的事情,王振宇告诉杜月笙安心等消息,其实折腾了半天,王振宇连货主黄兴大大还没见着。而那批被他计划要卖掉的军火,目前也还在南京那号称三十万大军的手里握着呢!

最后杜月笙还特别请王振宇等人吃了一顿上海著名的大闸蟹。虽然大家吃的都很高兴,但说真的,头回吃大闸蟹的王振宇感觉这玩意的味道很是一般啊,有些名不符实。

“行了,大哥,不要再送了,另外我们是兄弟,一辈子的兄弟,谢谢的话就没必要说了”被杜月笙一路送到火车站,王振宇还不忘打趣一下。

别过杜月笙等人后,王振宇决定回南京了,而叶祖文则在完成二百万的转账后也要回武汉继续打理叶氏商贸的生意了。

时间转眼到了三月初,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直接变成了留守府,黄兴也从陆军部总长变成了留守,他终于抽出时间接见挂号了差不多一个月的王振宇了。

黄兴早就没了刚刚就任陆军总长时的意气奋发,此时此刻用焦头烂额来形容他也不为过。

现在回过头来看,辛亥革命完全是一场同盟会计划外的革命。本身发起者就是同盟会的外围组织,且其发起之突然,胜利速度之快让整个同盟会来不及做任何的准备。

而偏偏数十万的军队,半个中国的财政支付需求,这些都是需要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银来支撑的。

被北方人称为孙大炮的孙中山,最终没能从据说热爱**的外国人手里借到一毛钱,所以他带回来的只能是革命精神了。

江浙一带的财阀则继承了明末东林党的优良传统,他们不愿意掏出自己手里的巨款去支援所谓的革命。大道理对他们来说都是虚的,从明朝那会起他们和犹太人就是这个世界最合格的无良奸商,总想着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不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如果说犹太人还能说是因为没有得到相应政治地位而情有可原的话,一度依靠科举垄断明朝士林阶层的江浙集团则是真正的卑鄙无耻了。如今卑鄙的血液得到了传承,在得到袁世凯方面的种种许诺后,他们义无反顾的抛弃了南京临时政府。

毕竟用自己的身家去填南京那个巨大的无底洞是有违他们家的祖训,只是不知到了军阀混战时期,当各路军阀视他们为提款机,反复勒索敲诈,逼着他们不得不逃入上海租界时,他们有没有后悔过自己在民国元年的所作所为呢?也许他们会想,早知道今日,那会就多出点钱,帮着孙大炮把袁世凯的北洋“乃伊组特”(上海方言:干掉)就老好了。反正是浙江人出钱,广东人革命,湖南人打仗,出钱总比出血好。

历史就是这么讽刺,越是身份高贵的人,越是财产万贯的人,近视眼的可能性就越高,原因嘛,很简单,因为他们穿鞋了。

如果江浙财团的背信弃义还只是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的一个因素,那么更要命的就是独立各省的观望状态。个别省份的个别革命同志大权到手后甚至还起了割据的念头,你让他们交钱给南京中央,他们马上就能哭着喊着送来一沓请款的文件。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财政上已经彻底破产的南京临时政府如何可能组织得了北伐,他们只能同意由能从洋大人手中借到钱的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了。

这样一来,虽然在汉口,因为王振宇人来疯似的打了一个奇袭而扭转了战局。但由于军事从根本来说是为政治服务的,而政治又是由经济决定的。所以历史的惯性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一切还是回到了预定的轨道上。。。

撇开这些不提,王振宇终于见到了眉头紧锁,心情郁结的黄兴。

虽然现在最让黄兴头痛的就是这些原本是要用于北伐的革命军队,但是他对王振宇能来服从自己的命令,不远千里从湖北跑到南京还是感到十分欣慰的。

在简单的激励了王振宇几句后,黄兴就告诉王振宇自己马上要去上海筹款。而第九旅暂时划到南京卫戍司令部,物资调配优先,军饷则只能再拖拖了。

整个会见过程不到五分钟,王振宇就退了出来。时间如此之短,遣散各部,发卖军火的事情自然也无从下嘴,心情多少也就有点郁闷。

正准备回去看各部进行最新的野战攻防战术训练和侦察兵选拔考核,结果刚走到一楼,就听见了愤怒的咆哮声。

第051章 革命的红利

“老子在陆军部挂号二个月啦,为什么见不着黄总长?我们从广西风餐露宿的走到南京来参加北伐,结果现在却没人管也没人问。眼下是春寒时节,士兵们个个是饥寒交迫,你们陆军部就是这么对我们的?”

每天这样的戏码要演个十几回,留守府的接待员早就没脾气了,起先还有过和讨薪军官肢体发生冲突的事情,现在接待人员见谁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幅泥菩萨的样子摆在哪里。

黄总长因为手里没钱,根本不敢见这些来索饷的军人,自己这些负责接待的自然就成了出气筒。

来自后世的王振宇自然也知道这个留守府是个烂摊子完全是袁世凯想出来损招,他一个大子也没给,只给了黄兴一个留守的名头就跟那看革命党人的笑话了。当然也不能说袁世凯就是个大坏蛋,实际上这位袁大总统现在的情况也不比黄兴强多少,北京政府早在清末就没钱了,不然也不至于连镇压革命的军队都派不出。现在的北京,同样是财政困难,革命之后,所谓的中央能控制的范围实际也就北方数省,地方各省的解款均被实力派们给截留了。如今是穷的一分钱都发不出,军队欠饷普遍超过三个月。而中央财政主要收入来自盐税和关税,可这两个大头很不幸,都被不争气的清政府抵押给洋人了,而四国银行团就是利用了这一点,逼迫老袁签下条件非常克扣的善后大借款,因为只要列强不承认北京政府,那么袁世凯就别想从列强控制的关税和盐税里拿到一分钱。这就是当时中国的悲剧,后世的人只知道讽刺和谩骂袁世凯签订这么不平等的善后大借款,却不知道这深层次的东西,为什么袁世凯签订条件很温和的比国大借款的事情为四国银行团得知后不得不放弃这笔结款,即使是在已经有2500万银元到账的情况下。袁世凯要的根本不是这笔跟敲诈没任何区别的借款,而是希望能以此获得列强的承认,然后中央的名义拿到本来就属于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当袁世凯最终拿到这笔贷款之后,他还是从中划拨了八百万用于南方裁军,不过时间差不多是5月了,南京留守府已经解散了,这些巨款最终的流向只能是南方各省了。

然而可悲的是,革命党人在各方势力(江浙财团最积极)压迫下还不得不硬着头皮接下这个得罪人的苦差来。

结果三十万准备北伐的大军摇身一变就成了乞丐,而黄兴也从陆军总长变成了丐帮帮主。每日就是往返于宁沪之间,靠着几分薄面找江浙财团的大佬们借钱维持。这边是黄兴不见讨薪军官,到了上海,就是财主们不肯见黄兴了。这真是一个大茶几,上面充满了杯具。

王振宇对此也是有心无力,爱莫能助,甚至他希望黄兴能再困难点,这样自己倒卖军火的大计划就有着落了。他习惯性的看那个在闹事的军官一眼,顿时惊呆了,刘德华!

王振宇急忙晃了晃脑袋,时空没有错乱吧,自己居然看到了后世的港台大明星刘德华了。

再仔细看看这个脸红脖子粗的刘德华,嗯,应该只是样子很想而已,只是不知到底谁像谁呢?

王振宇顿时对这个人来了兴趣,他走过去和其他人一起劝了几句。

那刘德华气得一摔手就往冲走了,王振宇连忙追了出去,叫住了那人:“听口音你是湖南人!”

那刘德华气消了些,出于客气还是拱手说是:“你也是湖南的。”

王振宇连忙套近乎:“是啊,都是老乡,别郁闷了,我请你吃个饭,走!”

四菜一汤,两瓶小酒,王振宇跟这个山寨版的刘德华你一杯我一杯的很快成了朋友。

“你叫赵恒惕?十六旅的旅长?”王振宇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这个帅气的男人。

赵恒惕是民国历史上湖南最著名的大军阀,没有之一。最先喊出联省自治的就是这位了,他也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唯一的民选省长。没想到这厮居然长得跟刘德华一个样子,难怪能选上省长!

王振宇顿时有了爱才之心,他想把赵恒惕收到自己麾下,可是刚一开口,赵恒惕就说迟了:“王老弟,不是哥哥我摆架子,我上个月就答应回湖南替谭都督做事了,岂可言而无信。”

“那老哥为何现在还在南京啊?”王振宇有些不甘心。

“我之前在广西当军校教官,这革命一起,我就带着三百多学生北上援鄂了,结果到了武昌,战事已经结束了,说是援鄂湘军奇袭了玉带门,北洋军无力南下了。所以我们又沿江到了南京,本想参加北伐,却又清帝退位,南北议和了。从广西出师到现在,四五个月了,军饷全没着落,士兵们每日半碗连筷子都立不住的稀饭。眼看着马上就要四月天了,可大家身上都还穿着冬天的衣服,破破烂烂的跟叫花子差不多了。现在留守府要各军遣归本省,可我们连回去的路费都没有,总不能要饭回广西吧!我赵某人是可以拍拍屁股把军队一丢去长沙上任,可这些学生都是跟着我从广西出来革命的,这种事我做不出”说完赵恒惕又举起一小杯酒,一口闷了。

王振宇很赞许的点了点头:“赵兄重义守诺,是条汉子。”

心里却是一阵窃喜,自己这次来南京,很大程度就是奔着历史上这支有名的学生军来的,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廖磊,李品仙,俞作柏等未来新桂系的很多将领都在这支学生军里。这可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啊!呵呵!

王振宇故作为难的思考了一下:“赵兄,咱们也是投缘之人,有句话小弟无论如何是要说的。”

赵恒惕愣愣的看着王振宇,真的很想刘德华装酷的样子。

“湖南的局势比较复杂,谭都督也正是用人之际,赵兄你早去一天晚去一天情况都会不同,这点你要慎重考虑。至于这三百多学生军,确实是个麻烦,王某能力有限,若说安排这些人一个前途,确实有些困难,但是收留下来,管个衣食无忧却也不难。”

赵恒惕:“王兄,你我虽是初识,可你如却是那宋公明一般的及时雨,你若真能收下他们,那可就帮了为兄大忙啊!”

王振宇被赵恒惕激动的握住双手,虽然脸上面带笑容,但是心里却不是那么个滋味,我怎么就成了那个出卖兄弟成全自己的宋公明啦!

当天下午,赵恒惕就把学生军带到了第九旅的驻地,留守府方面也很爽快的办理了改编手续。不过第十六旅的番号却没有撤销,赵恒惕还要带十六旅八百名湘籍官兵一同回长沙。严格来说算是调防行动,只不过留守府没钱支付开拔费而已。

没关系,王振宇很大方的资助了赵恒惕三万大洋做路费,出手之阔绰弄得赵恒惕感概莫名。当场提出要给王振宇结为异姓生死兄弟,王振宇自然是乐得和这位民国刘德华结拜了。帅哥身边的自然也是帅哥啦,王振宇一边结拜一边意yin起来。

首节 上一节 38/3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