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第208节

  走路过去,还是走了二十分钟才到地方,毕竟学校很大,没有孟建国带着,李和都不一定找得到。

  舞会已经开始了,里面人很多,音响声很大,男的穿西装衬衫,女的都是裙子黑皮鞋,表情严肃,手搭手遥遥相望。

  孟建国迅速的找到了自己的舞伴,跟李和打了声招呼,就自顾自了。

  李和有点不习惯。在旁边的椅子上百无聊赖的坐着,一个女老师落落大方的要请他跳舞,他赶紧说了声抱歉,他是真的不会跳舞。

  他清晰的听着女老师咕哝了一句,不会跳舞来干嘛。

  他越发感觉呆着没意思。

  就出了噪杂的舞厅,在门口的花坛边站着抽烟。

  “你天天真是烟不离手哦。”

  “章老师,你们也在这。”

  章舒声笑着道,“我听说这边挺热闹的,就过来看看,你不进去跳舞?”

  “我是陪着孟老师来的,我不会跳舞。”

  他也没有学的打算。

  “跳舞很简单的,只要跟着节拍跳就行了,没复杂的,要不我教你?”

  “不了,谢谢,我不是那块料,对音乐一窍不通。”

  “你谦虚过头了吧,你的那两首《追梦赤子心》和《中国人》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都敢说一窍不通,你让其他人怎么活。”

  ”这种歌,一辈子也写不出来了,没那种灵感很难再写了“,李和尴尬的笑笑,倒是有版权公司来找他谈过,不过人家那副看得起他的态度,让他很不舒服,统统给拒绝了。

  当然,也更有人说,他不去艺术系可惜了。

  “那你不进去跳了?”

  李和笑着道,“你进去玩会吧,我等会去跑步了。”

  章舒声看看李和脚上那双白球鞋,笑着道,”看来你真没打算去跳舞的,那我先进去了。“

  看着章舒声的背影,李和怅然若失。

  

229、借钱

  

  扎海生贱兮兮的过来道,“李哥,借点小钱使使,你放心,绝对好借好还。不要多,再借给个100块钱吧”

  李和道,“记得总共借我几次钱了吗?”

  作为典型的北漂月光族,扎海生存不住钱,总要隔三差五的找李和要救济粮,李和都被弄的有点烦了。

  “那怎么会记不住,借了四次,三百七十五块!我们工资要上调了,我就能慢慢还你。”

  李和道,“存钱的习惯要有,整天大手大脚的,你不买房了?你不结婚了?万一将来你有用钱处,你现在没存住,将来就没得地方哭。”

  按照扎海生的工资水平,完全可以过得很潇洒的,哪里会这么不堪。

  “咱能不能不要双重标准,你花的还不是更多,你那面包车的油费比我一个月的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了。”

  李和道,“那是因为我收入比你高,我承担的起这种消费,你一个月才多少工资,你心里能没数?”

  不会存钱的人肯定不会花钱,就是钱不能用在正确的地方。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存钱储蓄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家里有什么变故,这笔钱就可以用来应急,增加抗风险的能力。

  偶尔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通胀,这时候存一万放到十年后就不到一万了。

  扎海生试探性的问道,“那这次借我五十?”

  “我回家跟我老婆商量商量。”

  扎海生道,“你个单身汉从哪里来的老婆。”

  李和一字一顿的道,“所以没得商量。”

  扎海生围着李和不肯走,“哥,没这钱,我晚饭都没地吃了。”

  “你们单位不是有食堂吗?你的饭票都是一个月存够的,哪里需要用钱”

  “那不是还有早饭吗?”

  李和掏出十块钱,“就这些了,爱要不要,多了没有。人啊,都是逼出来的,先学节俭的第一课”

  真的是好朋友的话,他不会用金钱来亵渎。

  真正需要帮忙的情况肯定会借的,就算是送他也不会有什么舍不得。

  像穆岩、刘乙博这些人借钱他都是毫不犹豫。

  但是扎海生这花钱没计划的性子还是要熬一熬,只有缺钱缺疯掉了才会想着省钱,才会有计划的花钱。

  “行吧”,没办法,扎海生最后还是叹口气接了。

  “你叹什么气啊!我这么有钱的人,我要是在食堂吃饭,我一个月都花不了十块钱!你天天都嘛了?连吃饭钱都没有?”

  李和嫌弃食堂的肉烧的不好,通常也就打点青菜凑合吃了,一天开销不到三毛钱,一个月十块钱是勉强凑合了!

  要是点食堂的豪华套餐,一个月三十块钱都是不够的。

  扎海生无奈的走了,他知道李和是为他好,能借到十块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再为之挨上几天就发工资了。如果不是通过借钱,他还以为他有很多朋友,现在他才明白,原来他是这么孤独。

  李和的call机响了,居然是村里的电话,他以为有急事,赶紧找了公话去复机。

  “家里出了什么事了?”,李和急忙问道,接电话的居然是王玉兰,能让王玉兰花钱打长途的事情肯定是大事啊!

  王玉兰道,“没事,俺就昨晚做了个梦,不怎么踏实,就想电话问问你。你对象有着落了吗,你看看暑假放假回来不,俺们在老家相一个吧。”

  李和头疼,不知道王玉兰怎么又在这个事情上突然这么认真了!

  不过也是事实,他这个年龄在农村还没结婚,已经算是罕见的老光棍了,一般二十七八的光棍就有可能继续光棍下去,像刘老四这种运气的毕竟是少数,王玉兰不着急才叫怪呢?

  “那没事我就挂了啊,电话费很贵的”,李和左右而言它,而且还能戳到王玉兰的心坎上,有可能电话里多说几句话就是几斤麦子。

  王玉兰道,“那晚饭吃了吗?”

  “再打几分钟电话就没钱吃饭了,我今晚就吃的馒头。”李和句句不离钱字,生怕王玉兰又提到找对象的事情。

  “光吃馒头怎么行呢?”

  果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李和心里暖暖的,这果然是亲妈,“没事”

  哪知王玉兰继续说:“不能只吃馒头,记得多喝点水,要不容易噎着。”

  “知道了”,李和瞬间感觉无爱。

  无奈挂了电话。

  两代人的隔阂吧,在王玉兰看来,能天天吃上白面馒头简直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日子了。而在李和看来,吃饭无肉,能叫吃饭吗?

  李爱军和平松两个人已经办好了通行证,李和就让他俩先坐火车到深圳等着他,他晚点坐飞机过去。

  李爱军说,“我也跟你一起坐飞机。试试新鲜的。”

  平松也跃跃欲试,他也想做空中飞人。

  李和道,“你俩的飞机票我可没本事弄。”

  李爱军道,“不用你管,我能买的着。”

  平松也道,“我也能买的着。”

  李爱军道,“就是个介绍信呗,我随便找家就能开,你甭管了,你说个日期,我们买一天的。”、

  一想到马上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他高兴的早就不能自已。

  李和把李爱军送走,又问平松,“你从哪里开介绍信?”

  平松道,“哥,你忘记那个天桥百货了?那个吴胖子跟我称兄道弟的,我找他开个介绍信没问题的。”

  “就是搞股份制的那个百货公司?”

  “是啊”

  “他们生意怎么样?”

  平松不屑的道,“跟咱比差的远了,不管做大小事都没胆量,又做不好,想发展挺难的。他们的那个地段真是好,咱要是盘下来,绝对发了。”

  “你觉得做百货赚钱?”

  “现在做什么生意都是赚钱啊,就是冯老太她那米酒摊子,一天都能卖百十块,我还往少了说呢。”

  冯老太就是冯吸溜的奶奶,这老太太尝到卖米酒的甜头后,现在出摊都是风雨无阻。

  李和道,“等机会吧,早晚咱也有自己的商场。”

  其实李和理想中的业态还是做超市,不管是大型的超市还是小型的便利店,他都想去尝试一下。

  

230、态度

  

  李和喜欢跟聪明人说话,更喜欢跟有社会阅历的聪明人说话,一说就通,一点就透。

  或者说喜欢跟他自己聪明程度相仿的人说话。有一类聪明人他绝对喜欢不起来,比如王慧和李老头,因为对方从来不会赞成他的观点,还要希望他去享受欣赏他们的观点。

  打乒乓球,打过去的球对方大都能接住才能玩的高兴。

  “你的想法非常富有远见,我觉得非常可行”,方向刚跟李和谈完几句话,就被李和的王八之气所折服,赞扬的话一飘一大片。

  “客气了,客气了,只是我一点浅见”,李和非常爱听方向这种话,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从这种人嘴里出来他就非常受用,如果从小威或者平松的嘴里出来他就不屑一顾,看碟下菜玩的溜溜的。

  “我想主做胶印和书刊印刷,还有一些厂子里的产品包装印刷我们也可以做。如果在国外,高档印刷设备只是单纯的把印刷作为一个工艺环节,只需一台高速印刷机,然后上纸,调机较色,有三个工人在旁边看着印刷机跑就行了。我们呢,有前道后续,繁琐的很。所以我的意思是集中精力做一个擅长的,后面设备齐全了我们可以再做其他的”

  李和道,“既然交给你了,就是你管了,我不懂这些。”

  要想发,干印刷。这话也不是白说的,他知道挣钱,但是具体怎么挣钱就不清楚了。他说的印刷是传统印刷,传统印刷在其所擅长的大批量印刷领域拥有数码印刷所无法撼动的强大优势的。

  哪怕从后来遍布街头的“数码打印”开始,也依然无法撬走传统印刷的大蛋糕。

  在数码打印店里,一般也就做做复印打字,酒店菜单,家居彩印,电子产品,各类邀请函请柬,工艺品,新产品介绍等等。有时印刷量只有几份到几十份,根本无法开印,用户只能采用数码短版印刷的解决方案了。

  方向笑着道,“你是船长,我是舵手,朝哪开还不是你说了算。再来碰一杯。”

  陈大地端菜进来,笑着道,“再给你们拿几瓶啤酒,这一箱子你俩不注意就没了。”

  他用了陈述句而没有用疑问句。

  在小顾走后,他已经完全进入了老板的角色,多少有点范了。

  李和问方向,“还能喝吗?”

  桌子共三个人,小毛孩杨富贵喝不了多少酒,一箱子基本都是他和方向喝的。

  方向摇摇头,“不能再喝了,天热,喝多了更容易犯困,下午我们坐车就回香河了,睡着了可不好。”

  李和问,“你们是去汽车站吧,我送你们吧。”

  小毛孩道,“不用的,我们跟着霞姐家具厂的车子回去,霞姐可厉害了,今年又买了两张大卡车。”

  李和道,“你们还是不顺路,又不是一个公社。”

首节 上一节 208/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