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第464节

  人家撂话,他就得接。

  就是胡乱喝了,不把你喝的爬着出去,算他们没用!而且这年头谁也不比谁好,日子乱糟糟,借着酒劲发挥心里那么点不痛快!

  不少人甚至连那点买酒钱都没有,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过个酒瘾。

  十一个大男人,轮换桌子,轮流碰杯子,三坛子,三十几斤的白酒都快不够!

  李和尽管酒量不差,也被整的冷汗直冒!

  最后他实在喝不下,何龙替他抵挡了不少。

  实在没办法,李和只能去尿遁,认熊,东北的爷们他惹不起。

  他赶忙回到屋里抽完一根烟,偷偷在枕头底下塞了一万块亲啊,就躺到床上迷糊了。

  及至他醒来,发现已经四点钟,这帮人还在喝,女人们都加入了,五坛子的白酒没了。董进步已经趴在桌子上,眼睛通红,一个劲的摆手。

  李和笑着道,“回屋躺会。”

  “不了,不了,得回去。”董进步几乎忘了,现在还是泥巴路。

  “那就趴着吧。”李和点着烟,笑嘻嘻的看着他,你狂,看你怎么狂!

  六点钟的时候,大家的酒劲都醒的差不多,冷风刮起来,只等着路面结冻大家走,一直到八点钟,喝了芋头粥,大家才准备出发。

  方家大小子在方家老太太的做主下,愿意跟着董进步走。方家老太太是白内障,眼睛都不怎么中用,但是说话有狠劲,比方姑爷和姑姑有决断,“出去,待家里一辈子不要有出息。”

  方家姑爷要把李和下午给得钱都给大儿子带走,却被董进步拦住,“你放心吧,什么都不用带,有我一口,就少不了他一口。”

  眼泪婆娑中,方家大小子带着一双新鞋,跟着李和等人一起走了。

  何家在城里的房子不小,但是董进步等人死活不愿意在何家住,到旁边的旅馆去了。

  没人的时候,何老太太才对李和道,“这次真是耽误你了。”

  女婿分寸的拿捏,做事的敞亮,让她心生感激。起码没给她这门子丢人。

  “婶子,你拿我当外人了。”李和没听她多说,洗了一把脸,就和何龙挤在一张床上睡去。

  他从来没有睡过这么安稳的觉。

  他心安。

  第二天一起床,第一个看到是方家的大小子在厨房熬稀粥,老太太也还没有起床。

  “全子,不多睡会?”大小子的全名叫方明。李和见锅里的米粥泛着黄点,大概米在家里放的时间太长,有点发霉。

  “姐夫,我给你盛,你喝点。”

  “谢了。”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618、规程

  

  李和端着碗,拿着筷子,不停的哈着气,没费功夫就把一碗粥喝的干干净净。 x

  “姐夫,还要吗?”

  李和放下饭碗,点着一根烟,笑着道,“不吃了,你吃一点吧。”

  “我吃好了。”方全少言寡语。

  “知道董老板为什么要带你走吗?”李和想想,还要和这个孩子沟通一下。

  “因为家里穷。”方全的头是低着的,脚不停的磨蹭的地板,“我要出去挣钱。”

  李和笑着问,“比你穷的人家多的是,为什么又不带别人呢?”

  “他是看姐夫面子,没你他不会带我。”方全没有一点遮掩的说了出来。

  “对,他是看我的面子。”李和没有否认,他也很庆幸这个孩子的聪明,“主要是还是你机灵,你要是个不知好歹的,人家再看我的面子,也不会担着干系带你出去,最后你要是歪了,人家还得落一身不是。听明白我的话没有?”

  “我懂。”方全重重的点点头。

  李和继续道,“乡下和城里其实没啥区别,无非是城里更好玩,更能挣钱,也更阔气,但是这人都是一样的,就是讲究脸面,哪一个不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大家心里明亮透彻就好,不到翻脸的地步,就不用揭人老底,不管心里怎么样,表面都是要和气,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这方面好好跟着董老板学学。”

  他如今已经不需要去给谁脸面,或者看谁的脸色,他有这个底气,可是不妨碍他去坚信这套哲学,花花轿子人抬人,就是这么回事。

  “恩。”

  “还得学会笑。”李和拍拍他肩膀道,“笑一个,年轻轻的,板着苦瓜脸干嘛?”

  “嘿嘿...”方全笑的很勉强。

  “算了,记住我的话就行,不管你现在明白不明白。”李和继续道,“人生一程,山高水长,就是生下来活下去,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今天董老板给我面子,不保证以后就会给我面子,自己多长点本事才是正经,以后想单干了,我借你本钱。”

  “谢谢姐夫。”

  何老太太起床,见锅里已经熬上稀饭,把方全夸奖了一番。

  董进步提着一袋子的大葱和豆皮进来。

  李和给自己卷了一个,笑着道,“挺好吃的。”

  董进步问,“李老板,今天走吗?”

  李和还得看何老太太的意思。

  老太太犹豫了一下,道,“那就回,在这里就是耽误事。”

  李和倒是无所谓,何龙却是跟着松了一口气。

  何老太太对何龙道,“既然回来一趟,你现在趁着功夫去你二伯他们他窜个门子,不吃饭就是了。”

  “那一起吧。”

  李和就同何龙一起,让董进步开车去附近的商店买了不少的烟酒,每家的亲戚都挨个送了。

  他们本来计划送完礼就走人的,可是实在挨不过热情,中午又是喝了一个大迷糊。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近六点钟,却发现方家姑爷也在。

  方家姑爷对李和道,“二和,这一万块钱是你的吧?你看看这样何必。”

  说完还要把那钱给李和。

  “这钱算我借的,行不行?你们家那么多地,开春种子、化肥哪样不要钱?”李和不准备再要回来,对何老太太道,“婶子,收拾了我们就走。”

  说完,就下了楼。

  方家姑爷要把钱给何老太太,何老太太更加的坚持不要,跟着儿子身后就上了车。

  董进步把还在不断回望的方全推上车,“走吧。”

  一行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这一路,没有来时的窘迫,到黑河的时候也就用了四个小时不到。

  黑河大地复苏,万物更新。冰封的黑龙江畔已经渐渐撕裂,沿江浅滩冰河交融,大黑河岛上还隐约可见残缺不全的冰雪雕塑群流淌着一道道泪水在向冬季告别。

  这也是是黑河的闲季,江面上车不能走,船无法行,海关暂时关闭。

  到底黑河之后,外面下起蒙蒙细雨,湿润的空气让人很舒畅。

  所有人都为之庆幸,辛亏没有被雨堵在半道上。

  董进步也没带他们去酒店,全部安排到了自己家。

  董家虽然住在城里,可是房子却是农村的格局,三米高墙围成的大院子,前后十五六间屋子,说是别墅确是没有别墅的精致。

  都是平房,没有一间是超过一层的,围墙都跟房顶几乎齐平。

  董进步把李和等人引进客厅,然后就给方全找了一间靠近后院的屋子。

  “大侄子,你以后就住这里。”他指着自己媳妇,当着何老太太的面道,“你婶子要是在家,你跟着吃一口,她吃啥你吃啥。你婶子要是不在家,你就自己对付,要是会烧饭,家里锅碗瓢盆都是齐全的。”

  他家里尽管地方大,却只有他和媳妇,以及一个走路都要歪倒的老娘。至于两个孩子,他都送到冰城读书去了。

  方全把行李放下,道,“谢谢老叔。”

  “他叔,真是麻烦你了。”何老太太看着干干净净的屋子,也跟着高兴。

  董进步道,“老婶子,你尽管放心吧,只要他争气,在这旮旯,就不能差。老天爷尚且饿不死瞎家雀儿,咱还比瞎家雀强呢。”

  方全在一旁欲言又止,李和大概看出什么,直接道,“有什么事直接说?”

  “我想给屯里打个电话。”方全犹豫着,还是提出了这个要求。

  董进步哈哈大笑,“多大个事儿,电话就在隔壁屋子,随便打。”

  方全见李和点头同意,才去了里屋打电话。

  董进步的媳妇是个阔气人,在院子里摆上桌子,放上瓜果糖等零食,又找了一圈人坐在院子里,吃瓜子、聊天、打牌,小孩则在一旁玩得不亦乐乎,热闹的很。

  酒局散掉以后,只剩下董进步和李和。

  董进步小心翼翼的看着在旁边悠哉抽烟的李和,然后道,“李老板,这边去年就出了招商目录和规划,机会倒是不少,要不要看看?”

  “有机会再说。”在东北,除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国企,李和很难看上什么,木材,外贸,这些小打小闹,他懒得耗时间。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625、窝囊

  

  在中国前三十年,中国主要的经济增长几乎大部来自于工业,而工业增长有几乎都是重工业带动,而重工业基本都是集中在东北,当之无愧的中国工业的摇篮。 x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重工业产值在各大区中居第二位,这个基地起初是以钢铁工业为基础的,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石油资源的开发,则形成钢铁、装备制造、冶金、汽车、造船、石油工业并重的工业基础。

  1978年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有四个是东北的。

  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全方位的沿海、沿江、沿边的“三沿”开放战略。从地理位置上,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东三省除遵循原定的“南联北拓”的方针以外,还找到了对外联系的新渠道,这就是东出图们江、黑龙江,直达日苯海,再航太平洋

  同时借助全中国最密集的铁路网,直达“大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经济区,简直是得天独厚。

  但是深圳已经从边陲小镇一夜崛起,浦江借助浦东开发大步发展,而东北则显得有些凄凉,到21世纪初,没有一个经济总量排入前十的城市。

  当然,对于东北来说,九十年代又是一个开始。科学、尊重技术的时代又回来了。“东北现象”的表现和原因分析在九十年代初是引起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发展曾居全国前列的东北三省工业生产举步艰难,黑吉辽的经济增长率分别倒数全国二三五。

  由原来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5%,降到不足10%。

  当然,因为总人口少,包括东北三省黑、吉、辽、内蒙的东二盟三市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通辽和赤峰以及秦皇岛,面积124.3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一个亿,堪堪与荷兰持平,要是按照人均算,还是能爆点全国绝大多数省市的,鄂豫皖这三个难兄弟,拍屁股都追不上。

  东北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攀越一座座高峰,取得了许多了不起的成就,但计划经济好得了一时,好不了一世,长期看毕竟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每个人吃喝拉撒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事,工作量过于巨大,怎么计划的来?在管理技术上,注定要失败的。

  现在的政府单位就如同李和一样,一个行政单位管十几个企业,甚至上百个企业,怎么管的过来?

  而且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产品按计划生产,不愁卖不出去,在这种封闭环境下卖的很好,而到了开放年代,完全无法和美日德的同类产品竞争。

  所以李和就很聪明,他放权放的很彻底。

  他在东北也有合资的三十多家企业,门朝那边开他都不清楚。

  董进步道,“现在这边的国企外债太多,不是国企没能耐,实在有个什么事都摊到国企身上,压力负担重。”

首节 上一节 464/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