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9 第61节

  这一声泼妇可把付霞叫的急眼了,指着于德华说道:“我可没说你不要脸,我是说不要脸的都是你这样的。”

  李和示意付霞出去,付霞乖巧的很,昂着头就走了

  李和笑着对于德华说道:“于哥怎么说?我们是先去办手续再搬东西还是等我先把东西搬走?我可是看在于哥这儿怀旧的份上才把这宅子让给你的,要是换个人的话再多出一倍的价钱我都不卖。”

  “哼,这房子我不要了。”他肯定不可能花这么多钱,就买一栋老房子,赔本的买卖谁会做?

  “别啊,生气多伤身体”李和也不掩饰脸上的揶揄了,“不过看到你不开心,我就开心了”。

  “咱俩走着瞧”。于德华当下一甩手,也不再跟李和多说,摔门出去了。

  等于德华走后,付霞笑着说道:“你看没看那臭屁虫刚才的表情,真不能给脸子。”

  “你呀,刚才可把人家骂的不轻。”李和嗔怪的看了付霞一眼,紧接着又说道:“我留着他还有用处,不能得罪狠了,不过这人啊,倒是小气了,贪财了点,也不算太坏吧。”

  李和不再言语,又继续摆弄起了收音机。

  巷口里老娘们都闲着没事一起唠家常,聚在一块了,随便挑一个人就能把不熟悉的人扒个底朝天,还越聊越起劲,越说越传神。

  巷口老太小媳妇都是出了名的大嗓门,隔了前后院好几排房子,李和依旧听得一清二楚。

  一个老太正是用这种高分贝的声音,喊她的孙子回家吃饭。

  中午的时候天说变就变,青空灰暗,乌云拢集,好整似暇的商量着,下起了滂沱大雨,最后后面又变成了淅淅沥沥。

  雨停的时候,李老头回来了,招呼李和道“走,去给于家老太太挖墓地”。

  “于家老太太不是好好的吗?太早了吧?”

  李老头没好气的道,“是老于头他老娘,骨灰盒埋进去就行。”

  天上突然又是绵绵细雨,老于头父亲的墓地并不是在公墓。

  而是在靠近通州的郊区,坟是在一片很偏僻的桑树地里。

  一行人都是穿着雨衣,在泥泞的地里,一脚一歪。

  于德华的老婆早就开始用粤语骂骂咧咧了,说好好的晴天不来,为什么要选在下雨天。

  于德华看看老于头的脸色,低声说道,”少废话了,你要是不乐意,现在回去还来得及。“

  于德华老婆不乐意的道,”你敢凶我?于德华你倒是好样的?“

  穿过一大片桑树林,踩着泥巴在窄小的田梗一直到底,走到桑树地再探身往里,才终于见到一大片乱葬岗。

  乱葬岗里就是一堆土包,有的好歹有块碑,有的只是简单插了个木板,写了名字,卒年月。

  更多的是什么也没有。

  坟周围的野草非常的茂盛,一簇一簇毫无规律地生长着。

  老于头在小心地在坟前的地上铺了布,然后把点心果子码开,还开了一瓶白酒,用一个大瓷碗满上,带着一点哭腔说“爹,嘴馋了吧,来点酒,儿子不孝,没时间来经常看你。咱妈回来了,德华回来了,大妞也回来了。还有你重孙重孙女,都带过来给你瞧瞧”

  颤颤兢兢地拿出火柴,划了根,可是雨夹杂着风,把火给熄了,他又点一根,又熄了。

  李和与于德华赶忙过去遮风,火才勉强着了。

  火柴在老于头手里燃烧着,一点一点倾到手心,李和慌忙拍了拍老于头的手“于叔,烧着手了!”

  老于头楞过神,才把火柴丢到稻草杆里,因为有桐油,小火苗一下子猛串起来,纸钱也着了。

  老于头转头对于德华道“总有一天,我也会死的。等我死了,你们就把我葬一块儿。这样,我也安心了。”

  几个人开始拿着铁锹,在李老头的指挥下,旁边的空地上开始挖坑。

  下雨,泥土已经被浸透了,虽然挖起来简单,可是毕竟太泥泞,铁锹上的泥巴要费劲才能甩出去。

  铲了半米深左右,李老头用手拿起些铲头带出的土壤,用手又捏又看,邹了邹眉头,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

  然后向旁边的方向走了十多米,又让大家铲了半米深,又拿起铲头带出的土壤在看,然后在旁边逛了一圈,一共挖了二三个同样深的洞,回到第一个洞前,拿起烟袋,吸了口烟说“继续挖吧,走不了水,挖到干土就好了”。

  李和心里明白,这里都是平原地带,土质松,很容易灌水,或者挖到地下浅层水。

  又继续挖了有一米深,李老头就叫停了,让几个人把底下拍平,又用自带的几块木料垫在底下,撒了一层石灰。

  几个人又把大理石的盒子放在里面,最后才把骨灰盒放进大理石里面。

  又转身从第二个坑洞挖干土埋填。

  就这样李和一起,加上李老头,老于头父子,用了四五个小时,天都要黑了,才慢慢弄好。

  于老头的孙女,看着自己满身泥泞,都要哭了。

  于德华低声问李老头,“下雨会不会有影响,不是有‘雨淋坑要发凶’这话吗?”

  李老头笑着道,“你知道什么教条主义吗?也要看日子,东方甲乙属青龙,化雨栽培五谷浓。雨浇墓,辈辈富,雨浇灵,辈辈穷。好的不能再好了”

  

16、合作

  

  一看到伪君子三个字,脑海里就浮现出岳不群和龙啸云、江别鹤。

  一想到真小人总要想到任我行、韦小宝。

  李和倒是认为真小人更可爱一点,因为他好歹有一样真的东西。

  伪君子的可怕在于未知。你不知道,就无从防备,躲避。

  于德华其实是真小人,但是不属于任我行那种扩张欲望爆棚,也不是韦小宝肆意张狂的那种。

  顶多就是个胆子小,又会贪便宜的那种人。

  因为受过教育,表面上的斯文,还能维持的住,但是一遇到事情,情绪就遏制不住了。

  “拿着,老规矩,晚上再去吃一桌席”,于德华把一个红纸包递给李和。

  按照规矩,主家找人挖墓坑,要给每个挖墓坑、填土的发烟敬酒作揖,发除秽红包。

  还要安排吃席,主人再一次给敬酒。

  李和顺手接了,哪怕于德华再不高兴自己,这个规矩是不难破的,笑着道,“你于大老板,不能这么小肚鸡肠吧?这不高兴都写脸上?坐,喝杯茶,我倒是对你的生意感兴趣”

  于德华心里冷笑,想沾我光,那是没门,点着一支烟,然后将万宝路烟盒向李和递过去,笑着道“咱俩能有什么好谈的?想去香港?哎呀,那我得好好考虑了。不过你这里面的家具要是卖给我,咱也不是没得商量。”

  李和拜拜手,表示抽不习惯,自己点了根黄金叶,喜欢这种厚味大的。没有接话茬,直接道,“听说你是做服装的?”

  “自然是服装生意。可跟你有什么关系?”

  李和也没客气的说道,“据我所知,在香港像你这样的小针织厂,没三千也有两千了吧?生意不好做了吧?”

  五六十年代香港制造业兴起,像织假发、车衣、剪线头、装嵌、串胶花其实大部分都是家庭作坊,虽然经济发展兴盛,但是大部分服装、纺织制造业出口份额都是被大财团所垄断。

  因此像于德华这样的小作坊能喝点汤就算不错了。

  于德华像是被踩了尾巴一样,斥责道“胡说八道,我的服装可都是出口的“.

  李和不屑的笑道,“能跟号称非洲王的林百欣比?整个东非可全是他的衣服.能跟大亨罗定邦比?整个欧美市场他包圆吧.“

  于德华倒是好奇李和知道这两个人,毕竟从获取资料和知识的渠道角度上,内地太难了,虽然这两个人很有名了,“香港能有几个比得上这两个人的,你倒是见识不小.“

  “深圳应该去过了吧?改革开放怎么看?“

  于德华有些不快,冷笑道,“有什么看的,唯一的工业区就是蛇口,还到处是工地。其他都是破破烂烂.据说还发现了不少墓葬,我倒是去凑过热闹“

  “这几天港督尤德访问深圳这么大的新闻你不会没看吧?麦理浩去年就去过,随后一大波港商就跟着去了.你打眼瞧瞧,大凡世面上的新鲜花样,哪样不是香港进来的?你看看深圳20层的电子大厦还有空位吗?广东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是不是李兆基盖的?香港出口商会会长陈永棋是不是早在2年前就在内地投资纺织业?你看看深圳是不是天天24小时不停歇在盖楼?可口可乐是不是已经进内地两年了,还在扩大投资?泰国正大是不是也在扩大?兄弟你是坐宝山而不自知啊.“李和说完又拍了拍于德华的肩旁.

  又继续道,“哦,对了,那香港总商会会长叫啥?”

  “霍英东”

  “那你再看看新闻,他是不是最近又去了广东南沙?”

  于德华听这样一说,倒是有了兴趣,也不顾及颜面了,直接问道,“你的意思是?“。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大陆政策已经开放,就像一座金山银矿,晚了可就没了,所谓先下手为强,万不可错过时机。知道大陆有多少人口吗?知道有多大的市场吗?“

  于德华倒是真的心动了,但是还是疑惑的问道,“你跟我说这些你有什么好处?“

  李和见终于问到正题了,放下茶杯,手指轻叩茶几,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一字一句的道,“我跟你合作“.

  李和讲出了他的计划,重点就是和于德华合伙做服装生意。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时候投资是最合适不过的.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留给李和折腾的时间不多了,这种熬时间,数日子过,让他颇感煎熬.

  关键国内开厂办私营企业,难度很大,李和不想做这个出头鸟.找家外资企业作为支撑点,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个时候港商带来的便利性和优惠政策,也不用多说了.

  于德华不是最合适的那个人,但是李和没得选,他可就只认识这么一个香港人,先忽悠过来再说吧.

  “可是开一家厂子,要买机器设备,人员场地,没一百多万可是不行的啊,我是个小厂,银行业不可能贷给我的.“,刚刚想到激动处,于德华又是被现实给打败了.

  “你确定不确定做?“

  “我倒是想做,可是没钱啊“

  “谁跟你说做服装就一定要开厂啊?不知道有一项政策叫来料加工吗?只要给外汇,内地的哪家服装厂不给你抢着做,就是亏着本也给你做。”李和笑着道,这时候的谁能创汇就能把你当大爷供着,外汇就是天,外汇就是地。

  出口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外汇,只要能换得回来外汇,哪怕不赚钱都可以卖。

  国家要进行“四个现代化”建设,进口大量先进设备,急需要充足的外汇储备,而出口创汇占外汇收入的80%以上。

  在组织货源上,必须强调内销服从外销,宁可自己节约一点,少吃一点,少用一点,也要保证优先完成出口任务。

  这个时候能够创汇的产品基本都是农业品,手工艺品,瓷器,矿产,产品单一的令人发指。

  有一个神奇的制度,人民币兑美元一直多个汇率:一个是由官方主导的现汇牌价;一个是官方公布的现金牌价;还有一个是民间流行的被称为黑市交易价。

  国家针对创汇企业又有大量补贴,亏损不怕,只要你能创汇就行。

  于德华愣了愣,突然激动的道,“这真是天才想法,肯定行,一定行。你不知道,我去深圳,去东莞,有多少市委领导,国企领导,拉着我说出口的事情,哎呦,这太好了。”

  “所以你只要从香港进口布料、辅料,用内地的厂子,机器设备。贴上你自己的牌子”

  “关键内地的工人便宜啊,一个香港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抵得上内地十个工人,在国际市场根本不怕价格竞争啊”于德华越想越是激动,又问道,“那你想怎么合作,进口面料主要是晴纶和涤棉,也算便宜。可要出口,要生产组织一个货柜的衣服,也要买20万港币的布料钱,算下折扣也省不了几个钱。你手里的人民币可是没用的啊”

  “你要单独干?”

  于德华连忙摆手,他虽然见钱眼开,可不是短视的人,也许后面还需要李和的想法,因此急忙说道,“我东拼西借勉强也能凑个二十万。可是不能我一个人出钱吧?虽然你这个想法很好。可不好算股份吧。”

  李和把堂屋的一个带锁柜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面咣当响。

  等李和把盒子打开,于德华眼睛都直了,“这是冰种翡翠!”

  于德华震惊了,盒子里有八块玉石,有几样自己是认识的,油青种翡翠、冰种翡翠、和田玉是绝对不会认错的。有这些东西还辛苦开什么厂子啊,做什么出口啊,卖了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李和心想,老子玻璃种还没拿出来呢.

  七八十年代港台正是港台地区以及东南亚经济腾飞的时候,台湾地区一度是世界第十大经济体,香港也迅速发展成为一座举世瞩目的国际化大都会。

  在此经济繁荣下翡翠玉石自然也成了港台东南亚地区富人最喜爱的收藏品,价格飙升千倍。

  

17、山寨

  

  李和拿出两块翡翠,“这些够了吧?”

  于德华艰难的的咽了口唾沫,慌忙道,“够了,够了”

首节 上一节 61/10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