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零致富经/重生之娇宠小军妻 第334节

  何小西知道有事发生,自己再去调查究竟出了什么事。指向性就强了,也更容易查到。

  说话间就到了乡政府。何小西先绕道去看了看靳大姐。

  这件事情对靳大姐的打击太大了。这都好几天过去了,靳大姐依旧神情萎靡。

  “我去找顾乡长有点事,顺便来看看你。”何小西说。

  那天的事情亏着何小西他们在,靳大姐才没吃大亏。所以靳大姐心存感激。握着何小西的手,眼泪又簌簌而下。

  任谁出了这种事,都不可能跟没事人似的。所以何小西挺理解靳大姐。拿出手帕帮她把眼泪擦干净。

  劝道:“靳大姐,这样的人家,你当初瞎了眼选他,不过好在你也就悠悠这一个孩子,离了他们家,是自己就这么带着孩子过,还是再迈一步,都容易。”

  俗话说,劝和不劝离。靳大姐没想到何小西会劝她离婚。有些怔愣。

  “我来的时候,在路上听你小叔说,陆守和媳妇的妹妹,那个头上长犄角的,据说有大气运的卢卉卉在他们家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了,

  从春节过了就来了,一直没走。”何小西说。明白人都能听明白,何小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652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

  何小西是明白人,靳大姐也是明白人。都清楚彼此的意思。

  陆守本绿了靳大姐,却倒打一耙,诬陷靳大姐绿了他。把人往死里整。一点夫妻情分都不讲了。这段婚姻,已经没有维系的必要。

  而且现在,迫切想离婚的不是靳大姐。而是陆守本。

  他家有个备胎急于转正。备胎转正,就需要正室退位。

  何小西跟靳大姐都经常看到,为了逼正室退位的各种手段。尤其是靳大姐,做的是妇女工作。

  出轨的男女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有哪些套路,她太清楚了。

  不管是前世和今生,靳大姐都被假象蒙蔽了眼睛。以为她嫁的是个老实人,只是太轻信他娘的话。没看透事情背后的真相。老实人也有不老实的时候。

  何小西发觉,靳大姐的精神状态突然之间变化了。没有了之前萎靡不振的样子,振作起来了。

  “一日夫妻百日恩,我本来觉着,多少还有些情意在,如今看来,只是一厢情愿罢了。”靳大姐有些自嘲的笑笑。“这样也好,他无情别怪我无义。”

  有时候女人狠起来,比男人心硬。何小西看着靳大姐,觉得该为陆麦子家默哀三分钟。

  何小西想起早晨的时候,陆麦子媳妇吐到她脚边的那一口痰。对靳大姐说:“有什么消息,我会让人给你传信。”

  何小西本来就极度厌恶陆麦子那家人。很快就跟靳大姐达成默契。

  跟靳大姐告辞后,何小西去了顾乡长的办公室。

  “何小西同志,来了,坐。”到了顾乡长办公室,顾乡长热情的招呼何小西。何小西看到顾乡长的神情语气,就猜想顾乡长要传达的是好消息。

  果然,顾乡长之后的话让何小西极为开心。“县里请了专家过来指导你们旱地改水田,乡里和县里两级政府联合给予你们每亩地二十斤口粮的补贴。”

  何小西一听乐坏了。还有额外收入,实在是太好了。这样算下来,几十亩地,得好几百斤上千斤粮食呢。

  征集人手整地就不要村里出钱出粮了。就算是给的都是没去壳的粮食,这个量也不少了。

  高兴过后,何小西又冷静下来。天上掉馅饼的事,乡里和县里不会有其它什么要求吧?

  她小心翼翼的跟顾乡长求证:“需要我们村做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配合?”

  何小西打定了主意:白给的就要,如果有什么附加条件,坚决拒绝。

  “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配合专家搞试验,把水稻种好,争取试验成功,达到种植流程能有效复制,能够在其它地区推广。”顾乡长说。

  顾乡长并没有提及其它的附加条件,让何小西喜上眉梢。更让她高兴的还在后头呢。

  何小西在决定做旱田改水田之前,就把各方面都考虑过一遍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改良成功就得交公粮。

  何小西想知道,这个公粮比例怎么定?尤其是没完全成功之前公粮该怎么交?是免征?还是征收一部分?

  何小西今天来的目的,也是想把这个问题问清楚,确定下来。

  水洞村虽然前世种过水稻,但是种植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是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

  何小西希望政府能给予一定年限的宽限期。等待种植稳定,收成平稳以后,再征收公粮。

  如今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也都是从人民群众中提拔的。对于百姓疾苦了解透彻。何小西关心的这个问题,他们也同样想到了。

  “这些荒地改良期间,三年之内免征公粮,三年之后五年之内按产量的百分之十征收,五年之后如果收成正常,按比例征收。”顾乡长说。

  顾乡长说的这个征收比例,跟何小西原本预想的比还要低一些。何小西想的如果前一两年能免予征收就挺优惠了。

  如今征收公粮的比例是百分之二十。免征三年的,优惠两年的。这个政策倾斜幅度,让何小西非常满意。

  当然,这个优惠比例肯定是顾乡长投桃报李,极力跟上级为他们争取来的。何小西对顾乡长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如果水稻种植成功,何小西储存粮食的来源就有了。她准备储存一批未脱壳的稻米,以供之后粮食紧缺时期使用。

  何小西回去之后,跟村里其他人传达了这件事。大家也都非常高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老百姓的想法特别质朴。

  作为带头促成这件事的人,何小西得到大家一致的拥护。百姓心里自有一杆秤,谁是真心为大家谋福祉的,大家都记在心里呢。

  冰窖顺利完工。何小西跟着村里的代表一起进去验收。站在冰窖的底部,就能感受到阴凉。跟外头的炎炎夏日,如同两个季节。

  何小西从冰窖里出去,给其他村民留出参观的间隙。几辈子的人谁都没见过冰窖是什么样子的,大家难免好奇。扶老携幼都来参观。

  十余米深的地下建筑,十分雄伟壮观。

  “就这么个大屋子,冬天的冰装进去就能存到夏天都不化吗?”村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都不敢相信。真是太神奇了。

  得到何小西肯定的答复,老人们都啧啧称奇。

  小孩子们也都跟皮猴子一样,跑上跑下,蹿来蹿去。

  整个水洞村,比过节的时候还要热闹。人们全都汇集到了东山这边。就差锣鼓喧天张灯结彩了。这件事对于水洞村,是件大事。

  除了好奇之外,这间冰窖还是水洞村第一份集体产业。明年如果储冰顺利,人人都得受益。

  大家听何小西说了,除了能在冰窖干活挣一份钱之外,冰窖的收益是全体村民的。

  “你们不能光觉着在这好玩,还得为冰窖出一份力,从今天开始,所有人有空的时候都到山上湖里打草去,

  咱们冬天储冰的时候,需要用草垫子把每块冰之间隔开,这些任务交给你们来做,谁做不好明年分钱的时候就不给谁家分。”

  何小西假意吓唬着在场的孩子们。

  有大胆的孩子,带头问何小西:“大姑,是不是我割草多,明年就给我们家分钱多啊?”

第653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

  面对那孩子期盼的眼神,何小西实在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来。这孩子姓褚,是褚家那边一户人家的孩子,名叫褚大墩。家住褚凤雏家跟前。

  他爹去世早,留下寡母带着三个孩子。前世的时候,大墩大姐大丫帮着褚凤雏看青林,挣钱给大墩上学。

  今生青林被何小西带回家了。挡了大丫的财路。大墩就没有机会上学。

  如今的医疗水平不行,鳏寡孤独比后世多多了。水洞村像大墩家这样的情况就有十几户。

  温饱问题只能算是刚刚解决,送孩子上学就力有不逮了。

  何小西觉得,自己有义务给这种情况的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像大墩这么大的孩子辍学在外,虽说也能给家里出点力,

  但是因为实在年小力薄,帮助也有限。与其让他们在外头流荡,不如把他们送到课堂上,也能学点知识。

  以后谋生的路子也比没有知识的孩子多一些。再穷不能穷教育。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脱贫。

  何小西感叹:还是缺钱啊,如果她有足够的钱,就把全村孩子的学费都免了,让大家免费上学。

  尤其是那些重男轻女的家庭,女孩子的辍学率,要远远高于男孩。

  “割的草多也不能发的钱多,但是……。”何小西的话让孩子们有些失望。他们还不习惯于听这种神转折的话。

  所以何小西话里最后那个但是,一点也没有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只有大墩注意了那个但是。问何小西:“大姑,但是什么?”

  小驹带着人去河对岸捡东西了,没在何小西身边。多亏还有大墩这孩子救场。让何小西今天不至于冷场。

  何小西也不敢再卖关子了,赶紧揭晓答案:“割的草可以抵扣一部分学费,如果谁割的草足够多,就可以不花钱免费上学了。”

  把割草跟教育扶贫挂钩。省得有人拿了钱也不给孩子交学费。

  把孩子自己挣的钱当成教育基金,由村里给存起来。这部分钱除了当做学费,不可以兑现。

  让孩子上学,这份钱就相当于给孩子花了。如果不让孩子上学,这部分钱就等于白搭了。大多数家庭应该能算明白这笔帐。

  何小西还准备找些其它工作交给孩子们去做,让他们勤工俭学。做好以后都可以抵扣学费。何小西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

  安排人整理土地的事,自有村里的老庄稼把式负责。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了,比何小西这个二把刀强多了。

  何小西就不管地里的事了,大撒把全都交给他们管理。

  何小西又跟着王老泉的车进城了。她得去何招娣家串门子。何招娣怀孕了,杨家送信送到招娣干娘家。也就是何家冬伯娘这里。

  因为建冰窖的关系,给杨家翻盖房子和在大车店后头盖小饭馆的事,都往后延了。如今好容易冰窖建好了。接着又得做整地的事。

  还有组建运输队的事,这事也不能再往后拖了。

  事情都挤到一堆了。人手不足,让何小西十分为难。

  何小西在考虑要不要请外援的事。他们村先下手为强把地抢来了,所以,何小西在想要不要带着李窝村的人一起致富。

  另外,上次抢水的时候隔壁祁山窝村也算是十分仗义,要不也带着他们一份?

  招娣现在还没去火柴厂做家属工。不过,杨文远经常捎回来一些火柴盒让她糊着贴补些家用。

  何小西到的时候,招娣屋里的桌子上正堆着些糊好和没糊好的火柴盒。

  “你跟文远媳妇在屋里好好说话,我去做饭,今天说什么也得留在家里吃顿饭。”杨文远大嫂把何小西按在凳子上,热情的挽留她。

  今天何小西要说的问题比较多,本来就打算在杨家吃顿便饭。再说,她今天是以娘家人身份来看招娣的,吃顿饭也是应该。

  杨母和杨文远大嫂去做饭了。何小西坐到桌子边上,一边帮着招娣糊纸盒子,一边跟她聊天。

  何小西突然想起来,像这种糊纸盒子的活,村里的孩子们应该都能干。村里人之所以不揽这种活做,是因为经常得跑到城里拿活送活,路途不方便。

  但是这些事对何小西不算什么。他们经常要来往城里来送货。捎带着就给拿回去送回来了。

  小姐妹许多日子没见了,要说的话多。何小西一不留神,时间就快到中午了。

  “叮铃铃”,门外传来自行车的车铃声。大门吱呀一声从外头被人推开了。何小西问招娣:“是你们家杨文远回来的吗?”

  “不是,是他弟弟。”招娣不怎么热情的回答。

  本来前些日子,杨文远的弟弟就该结婚的。因为新媳妇想占招娣现在住的这间屋没占去,女方说什么都不愿意嫁了。两家就这样僵持着。

  今生跟前世不同,招娣婆婆对她这个媳妇还算是满意。而且杨家大嫂跟着何小西挣钱,也帮着招着说话。

  新媳妇的做派,让杨家人十分不喜。所以,也不愿意上赶着安抚她。爱嫁嫁,不嫁拉倒。

  招娣小叔子看到招娣有客人,拉着张驴脸,翻着白眼瞅着何小西。杨母十分尴尬,絮叨着:“家里来客人,你回来都不知道招呼人,

  这个家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你爱回来就回来,不愿意回来就别回来了,做那个样子给谁看?”训得一点情面也不讲。

  看来平日忍得够久了。今天这是到了爆发点了。

  招娣小叔子被杨母训得不敢再做怪样子。杨母还没训完呢,接着说:“我们家蒸笼小,蒸不了那么大个的馒头,那姑娘要是真不愿意,就算了吧。”

  家里娶媳妇也得讲个先来后到。没有为着后来的媳妇,让先娶的媳妇再给腾屋子的道理。那不成了欺负人了吗?

首节 上一节 334/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