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1991 第115节

“画画,宣传画报吗?但是宣传画报的话,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苏尔科夫好意的提醒道。之前宣传部的那些蠢猪将苏联的形象几乎推入深渊之中,也验证了那个说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部几乎都是国家的敌人。

“不不不,宣传画报也同样太过死板了,会让人有一种这是官方刻意而为的感觉。”亚纳耶夫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用一种漫画的形式,让孩子们或者年轻人都更乐于接受这样的宣传,并且将对祖国,对人民,对苏维埃的拥护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们。”

“漫画?”苏尔科夫微微一愣,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鲜的说法。

作为穿越者的亚纳耶夫当然知道漫画这种东西带来的冲击力,例如岛国右翼为了向那群死宅宣扬和美化军国主义思想不同样推出了舰娘么。

“是的,漫画。比如我们可以将整个世界的国家都才用动物拟人化的手法来表达,苏联可以是巨熊,而美国是老鹰,然后法国是高卢鸡,英国是约翰牛,中国是兔子。将国际事件用这样的年轻一辈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将爱国主义情节夹杂到漫画中去,以这样一种人民群众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又不会显得我们是在自我唱赞歌。”

“这真的是一种非常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也就只有亚纳耶夫总书记才能想得出来。”苏尔科夫感叹道,这可不是在拍马屁,而是对总书记主意的赞叹。

“苏尔科夫同志,你们这些文化工作者也更应该深入人民去探究他们到底喜欢什么,一个人埋头苦干不去想,是脱离群众的行为。”亚纳耶夫好意的提醒道。

假如苏联那帮泥古不化的家伙能有自己这个穿越者一半的眼光,当年的宣传部也不会被戈尔巴乔夫提拔的那两个苏共叛徒渗透的千疮百孔。

“电影的话,我们可以尽量的淡化政党在里面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在二战时期更多的表现政府,红军战士的可歌可泣精神,表达出他们在为伟大的祖国奋斗和奉献的同时,苏维埃和祖国母亲也同样没有忘记他们,记住,一定要将小人物和大事件结合起来,多方面的提高苏联的正面形象。”

说到这里亚纳耶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兵临城下》和《斯大林格勒》这两部电影,虽然兵临城下之中一贯延续了好莱坞黑苏联的情节,但是正如美国人喜欢黑苏联然后黑着黑着就自己先乌拉了一样,故事性方面《兵临城下》还是蛮不错的。

美国的这些作品如果拿来剽窃的话,效果应该蛮好的吧。例如苏联版本的《狂怒》,苏联版本的《拯救大兵瑞恩》,苏联版本的《兄弟连》,虽然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奥斯卡也没有票房的说法,但是也足以吊打西方的同年好莱坞电影了。

当然,亚纳耶夫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苏尔科夫,具体的捉笔操刀还得交给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导演们去研究,而这些事情就让苏尔科夫这位宣传部长去操心吧,谁叫他是负责苏联舆论宣传这一块的呢。

“我们起码一年要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可以媲美奥斯卡的高质量电影,让西方的好莱坞感到羞愧,同时也扭转我们在宣传上的劣势。”亚纳耶夫有些自豪的说道。假如当初没有穿越到亚纳耶夫的身上,起码他也应该去拍电影,最起码能拿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吧。

“一年一部?”苏尔科夫有些目瞪口呆,就算是他也不敢保证写出的电影剧本没有参差不齐的差距,但是总书记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呢?

“是的。”亚纳耶夫肯定的说道,由他提供的大纲,莫斯科最好的导演编剧本和拍摄,几乎是经费不限的去拍摄这些电影。

“对了,之前总书记说过的那个漫画我觉得非常有兴趣,总书记打算给这部漫画起什么名字吗?”对于苏共总书记亲自提点的漫画,苏尔科夫可不敢怠慢,想早一点的落定计划。

“名字啊。”亚纳耶夫扶着额头想了想,然后说道,“名字就叫《那年那熊那些事》吧。”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共和国功臣

亚纳耶夫的宣传策略可不仅仅只是在电影和文学等艺术的文化的形式上,举办军事博物馆也是亚纳耶夫的目的之一,通过军事展览,让年轻一代领会到祖国的强盛和伟大。

位于伏尔加河畔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市有一处著名的苏联飞机坟场,这里停放着数以千计的飞机,属于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博物馆,曾经是俄罗斯最大的航空博物馆,其中包括数以百计的原版机型。除了一些常见的诸如米格系列战斗机,还有罕见的图波列夫制造的超音速图144运输机,他们曾经代表了共产主义政权的最伟大成就,如今他们却停留在这里慢慢生锈。

这座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博物馆仅有几个看护人看守着整座庞大的航空坟场,这些守墓人都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都是在卫国战争中为祖国风险出青春的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曾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如今却伴随着那些逝去的烽火记忆,在这里陪伴这些战斗机慢慢的老去。

布尼科夫同志坐在航空博物馆的露天长凳上,望着这些逝去的远古回忆而发呆,每年的这个时刻,他们一些老战友们都会在这里聚会,几年却有些出人意料的,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等待着其他人,打发漫长而寂寥的时间。

他是这座空中坟场的守墓者,卫国战争中的最后亲身经历人。

“我可以坐在这里吗?”稚嫩的声音从布尼科夫的身边响起,吵醒了昏昏欲睡的他,布尼科夫回过头,望见身边站着一个怯生生的小男孩,手中还抱着一架玩具飞机。他正盯着布尼科夫,小声的重复一遍。

“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当然可以,为什么不呢。”布尼科夫挪动了一下身子,给小男孩腾出一个位置,招呼他坐下。布尼科夫从破旧的大衣口袋里翻出几颗糖果,把手伸到小男孩的面前,说道,“你要吃糖吗?”

望着诱人的糖果,小男孩吞咽了一下口水,小心翼翼的从布尼科夫温暖的手心拿过糖,说了一声谢谢。

布尼科夫只是笑着摆摆手,以前有小孩来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他从会随身带几颗糖果送给那些孩子。不过现在他已经很久没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空博物馆见到参观的旅客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座象征着苏联航空发展史荣耀的博物馆变得四下无人,冷冷清清。

听说外面的年轻人都在为了什么民主啊,自由啊进行奋斗,布尼科夫不懂这些东西,他只有些想不通,那些捣毁列宁铜像,羞辱二战老兵的年轻人,有什么教养和资格说自己是正义和伟大?

是他真的老了,还是这个世界已经变得陌生不认识了?

“老爷爷,你就一直坐在这里看这些飞机吗?”小男孩一边嚼着糖果一边问道,“我是第一次来这里看飞机,我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像先辈一样的英雄。”

“你会的,孩子。总有一天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布尼科夫微笑着说道,“我只是在这里等待我的战友而已,我们之前约定在每年的这一天相聚在这里,看看一起开过的战斗机。”

“但是他们现在都生锈了,再也飞不起来了吧?这些飞机都快成为报废的废铁了。”小男孩望着不远处的那架米格19战斗机,积雪快要将它的起飞架埋没在一片苍白之中,锈迹斑斑的蒙皮也在宣告着这架战斗机的终结命运。

小男孩天真无邪的回答却触动了布尼科夫内心深处最温柔的地方,他想起之前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友,对着小男孩说道,“不,他们并不是报废的废铁,起码在我眼中,他们不是。”

“不是的话,那是什么?”以小男孩现在的认知,很难理解布尼科夫的话。

“它们啊,是功臣。”布尼科夫小声的重复道,“这些战斗机,都是共和国的功臣。”

“小家伙,时间还早,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为了打发漫长无聊的时间,布尼科夫索性跟小孩子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你看到那架战斗机了吗?对,就是机翼上有一个洞的米格战斗机,那是我一位战友曾经驾驶过的,当初在朝鲜的时候,他曾经被三架美国的战斗机纠缠,最终还成功的逃脱了。只是最终战斗机被集中了机翼,结果只能提前退役了。”

“后来每次聚会的时候他都会向我们吹嘘自己的经历,每当我们听到他将这些成年旧事的时候就想打他啊……”说到这里,布尼科夫突然停顿了一下,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有些苦笑着自言自语,“只可惜在五年前他脑溢血去世了,我们后来再也没有机会嘲笑他了。”

“还有那架战斗机,他的主人获得的勋章是我们这些人之中最多的,只可惜后来因为一次车祸去世了,他最后的理想,就是再飞一次,哪怕只是从天上看看自己曾经保卫的祖国也好啊。”说到这里,布尼科夫的眼中落下两滴浑浊的泪水。这些战斗机的主人都已经化为了一撮黄土,但是布尼科夫一直坚信战友们未曾离开,他们的灵魂一直都在,陪伴着曾经一起作战的战斗机。

或许人老了之后布尼科夫就会想起很多永远停留在烽火岁月里的战友,例如那个为了掩护他们航队而驾驶着弹尽粮绝的拉7战斗机冲向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友,最后跟布尼科夫一行人说的那句话,“我已经无法返航了,你们继续前进,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布尼科夫现在甚至记不起他的名字,但是他永远不会忘记,那张年轻稚嫩的脸庞,还有最后坚毅的神情。

风雪慢慢的猛烈起来,航空博物馆已经是白蒙蒙的一片,布尼科夫不能继续在这里待下去了,他拉起小男孩,跟他一起离开这座寂静而又庄严肃穆的航空坟场。

“这里的很多的战斗机下周就要被运走了,他们会运到其他地方的博物馆去展出,我想我再也见不到它们了,不过这样也好,与其在这个地方生锈腐朽,不如让其他人知道,伟大的共和国,曾经有这样一群无名的功臣。”

小男孩感觉到布尼科夫的手掌突然握紧了自己的手心,他疑惑的问道,“那你的战友们呢?老爷爷,不等他们了吗?”

“我想他们不会来了。”布尼科夫默默闭上眼睛,“他们永远都来不了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电影与艺术

拍摄战争电影的光荣任务交给了莫斯科制片厂,并由苏联电影大师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操刀,为此亚纳耶夫还特地的抽空与罗斯托茨基导演见了一面,作为导演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大师级人物,亚纳耶夫非常相信罗斯托茨基能够完成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原本罗斯托茨基对亚纳耶夫下达的指令也没什么兴趣,作为一个电影大师如果不能随心所欲的拍摄自己喜欢的电影,只能拍一些政治宣传片那人生有什么区别。所以刚与亚纳耶夫见面的时候,罗斯托茨基对亚纳耶夫的态度也是客客气气,这意味着他与政府并没有想要发生什么太多的交集。

但是亚纳耶夫没有放弃,导演总会有一些不和主流的脾气,否则电影大师帕拉杰诺夫和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也不会逃离到西方世界,来躲避共产主义的制裁。前者因为被当局认为表达消极思想,以至于在牢狱中度过了十五年宝贵的时光,后者的大部分作品则遭到苏联当局的抵制和封禁,以至于他不得不在海外发布自己的作品。

所以最后一个罗斯托茨基导演亚纳耶夫还不把他当做宝贝一样的供着。

“这是我们为罗斯托茨基同志提供的电影剧本。”亚纳耶夫将一份厚厚的文稿纸递到罗斯托茨基的手中,当罗斯托茨基接过稿件之后没有阅读,只是放在了一边。而这个傲慢的动作却并没有让亚纳耶夫感到愤怒。

反正罗斯托茨基也是豁出去的人,在苏联活不下去大不了就去巴黎,去西欧,反正那些地方的电影制片人都会将他当做神一样的供奉起来,只是他热爱这片养育自己的故土,才一直没有选择离开。

“你可以不必急着回答我要不要接下这个任务,反正我们有的是时间。”亚纳耶夫采取欲擒故纵的形式,先在罗斯托茨基的心中埋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而已。

“告辞了,罗斯托茨基同志。我希望能在大屏幕上看到你的作品。”亚纳耶夫微笑着说道,然后起身出门。这次的拜访只有他跟一些克格勃的保卫特工而已,低调的几乎没有人能认出他这位苏共总书记。

首节 上一节 115/5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