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第134节

闻莺在一旁微微取笑:“顾哥你不知道呢,前几天风风还说他手下有十八罗汉,说暑假等你回来要让你见识见识。是今儿临时看到你的阵仗,才缩了。”

马风脸一红,偷**了准女友一下:“别说了!那是我前几天不知天高地厚。”

顾骜始终听得云淡风轻,他知道“此十八罗汉”自然非“彼十八罗汉”,人员构成和能力也完全不同。只是因为马风这人自己有此恶趣味,所以不管拉到哪一批小弟,在刚刚凑够规模的时候都会这么喊。

最后,他笑着评价:“那我有牌面了,我虽然钱多,可都是跟技术打交道,帮大国企和外贸部委打工,赚点劳务费而已。论管人,我可没你这么大团队。”

“顾哥,这一点都不好笑。”马风颓废地说。

“没跟你说笑。”顾骜打断道,“不过,你考虑过形势没有,如今做这些营生,有政策风险么?赚几块钱野导游外快倒也罢了,译制片和引进外语小说,是能这样碰的么?”

顾骜对这一块不了解,也没关心过,所以确实是今天跟马风碰头,才注意到这门生意的。

印象里,他总觉得这些事情有些危险。

然而马风的回答却很是肯定:“安全啊,怎么不安全,我一没大规模雇佣,二没投机倒把。都是同学们自己做外语作业,做好后我看看作业能不能废物利用,回本点笔墨本子的钱而已么。

再说了,我现在也跟你学乖了,经常了解政策的好吧——这个月开会刚刚说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接点活也是响应号召嘛。”

说着说着,马风还反过来给顾骜科普了一些近期的政策。

79年年,国家的开放程度确实又迈了一大步。

如刚刚讲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以及下个月会正式设立深市等特区,

还有几乎与之同步的“允许知青直接返城”政策。(件都已经出来了,只是还没到生效日期)

这几步结合在一起看,说明国家是希望大家灵活找事情做的——在77和78年,虽然知青也能返城,但那必须是考了大学的,或者城里有单位愿意接收你的(如国企招工),你才能回城。

如果没有工作、读书的单位去向,原先是不允许回来的。

而现在,则第一次放开了“没单位要你,你也能自己回城”的口子。

这意味着今年会有几百万积压在农村的人口会涌回城里,国家自然要允许这些人自谋出路,也促进了直到81年为止的宽松经济政策。

顾骜赫然发现,他帮马风提前了5年人生进度,却似乎并没有给马风的折腾轨迹制造什么麻烦——经济发展的松紧,是有周期性的。如果投机厉害、治安变差,那像82、83那样紧一紧。如果失业严重、解决吃饭要紧先松一松。

本来马风或许要赶85年之后重新放宽的起飞期,而现在提前了数年,貌似环境还是恰好一样。

顾骜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似乎后世的互联创业大潮,也是六年左右一个爆发式出英豪的周期。如99年成立了bat这一波,05年出了face-book,11年再有移动互联大潮,再过六年则是人工智能风口。

盘整,复苏,起飞,爆热,泡沫,寒冬,一年一个刻度,一次次轮回,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

顾骜只是把马风的人生轨迹,提前了恰好一波周期,只要他该寒冬的时候低调点,有逼数,能成长得更好。

第90章 悔创亚马逊

后世很多不熟悉历史细节的人,都模糊地认为:高考初年录取率非常低,而且是越往前越难考。

但事实这并不符合统计数据。

真正看过统计数据的,都知道在79和80两年,国内的高考通过难度有了一个断崖式的下降,竞争激烈程度一下子平缓了很多。通过录取的例,不仅77、78届高了一倍多,而且后续走势也出现了拐点。

之所以产生这种“竞争突然没那么激烈了”的现状,是因为国家在79年“哪怕没考大学、也没被城里的工厂、机关事业单位招工接收,也允许知青自行回城”的好政策。

因为此前堵在那儿挤高考这座独木桥的知青们,很多其实并不一定是真想读大学,更多的是胸无大志、只想有个回城的借口。

新政一出来之后,那些不那么坚定的,或者知道自己绝对没希望的,懒得费考试的事儿了,直接涌回城里。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名义录取率从“600万取28万”升高到了“370万取40万”,但很多79、80届考的考生依然说自己“并不觉得这一年的高考前后几年简单”。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77、78两级其实有很多只报名却弃考的学生,占了大量的基数。因为大家只是在农村闲着没事儿,所以不报白不报。79年后这些人演都懒得演了。

82年后,随着经济问题的整肃,回城待业或者“灵活业者”们发现“回了城还是没处谋生”,才再次挤回考场,造了高考竞争烈度再次涨。

……

“这么说来,今年选择坚持继续高考的人,说不定会捡到点便宜呢。而胆子够大,愿意多搞点经济活动的,至少两年内也是赚的。不过两年后如果找不到新的出路,估计有些人会麻烦。”

跟马风聊完近况,顾骜内心大致有了底,也受到不少启发。

让他意识到:翻译引进外部出版物的生意,如今是可以碰的,只要你找得到愿意外包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和出版社。

当然,只做到这一步的话,那无非是赚一点外包的翻译费而已,一部大电影翻完,撑死两三千块钱——

当时外语人才很稀缺,翻译稿费不原创低多少。而电影制片厂给出的稿费,又出版社要高很多,因为剧本、台词这些往往是字数很凝练的东西,费的神却不少。

所以很多时候可以达到每千字七八十块,一个数万字的剧本或者台词,确实要值两千块。

(哪怕是现在的络写手,买断编剧的每千字稿费,也小说贵很多。小说动辄可以水几百万字,而剧本只有几万字,单价来了。)

不过哪怕是国内三大电影制片厂,真正需要精翻精配的外国电影,每年也不会超过5部,所以做这门生意最大的瓶颈还在于需求不足。(不要小看当时引进译制片的规模,每年有30多部,只不过并不都是全国范围公映。三大制片厂占一半,其余小厂加起来占一半)

另外,还有一些每千字只有二三十块稿费的粗翻片子,都不用配音,直接打字幕,这部分电影的规模较大,每年可能有百部,但都是拿不到公映许可证、不对社会播放的。

属于很多部门的小影院点播福利,没有一定身份看不见。(如果地位够高,眼神不好,也可以不看字幕。直接请两个懂外语的男女,一边放一边同声翻译配音。顾骜他们外交学院,有同学接过这种任务,临时给领导口译外国电影,没钱拿,混一顿工作餐。)

马风目前接到的两部生意,都只有两三百块的翻译费,显然属于这种拿不到公映许可的内部点播片。如果不是因为档次低,要求高,也不会轮到他这种新人。

跟顾骜初次作为外交助理出使时、只配拿阿尔巴尼亚练手一个道理。

如果要想赚得翻译多得多,那只能换另一种途径了,是到境外,至少是香江注册一家版权代理公司,然后连翻译带版权倒卖,赚一点差价,甚至是靠更激进的运作手法,在版权费之外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这样的话,利润应该还是很可观的。

一来顾骜知道80年代初哪些外片港片引进时较被看好,制片厂愿意出高价、以后也确实会火。

二来顾骜可以借助自己的招牌,斡旋运营,帮忙做一下说客。

……

念及此处,顾骜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问题:“这里面的业务关系,你是怎么拉到的?靠你父亲在省联那点关系,能联络到?”

刚才的交谈,马风的b-i'ge被压抑了很久,此刻见顾骜都有搞不明白的求教之处,他终于可以精神抖擞一把:“其实没那么严格,我爸虽然是戏剧曲艺口的,省联内多少认识些人。只可惜省里的制片厂太小了。

首节 上一节 134/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