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对于这两门炮没有被法国人投入战斗这件事,霍夫曼是庆幸的。
可是,如果莱因哈特在这里的话,他绝对会对法国人这两门“超级大炮”嗤之以鼻。因为另一个时空中,第三帝国可是造了2门更大的家伙——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争巨兽古斯塔夫列车炮与多拉列车炮。
它们的炮管长达32米,射程达28到47千米,战斗全长达53米,高度有12米,也就是相当4层楼那么高。其全重,高达1488吨,举个简单的列子,就是跟同时期的德国海军驱逐舰差不多重。
而它们的炮弹更是惊人,每一枚穿甲弹重7.1吨,一枚高爆弹重4.8吨,推进燃料在1.8吨到2吨。这么重的炮弹只能用起重机吊上去然后用坦克将炮弹撞到炮膛里。
一枚古斯塔夫炮弹,比两个成年人的身高加在一起还高出一些。
而它的炮膛,更是可以轻松的容纳四个成年人钻进去。
如此数据,就算是整整1米厚的钢板,或者7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都将被轻易打穿。可以说,这两名超级大炮就是法国马其诺防线的克星!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莱因哈特的亲自干预,这个世界上再没有多拉列车炮与古斯塔夫列车炮这两名时代级巨炮之王。
玩过红色警戒的人都知道,其中法国有一款威力十足的专属武器——巨炮!
虽然法国巨炮相当费电,相当于盟军的矿石精炼厂或者是超级武器,需要大量的电厂来支撑。但是,只要是被他瞄准的目标,在被轰击的那一刹那,就已经注定了会成为一个悲剧。
当然,现实作战中不像游戏里那样条件单一,巨炮这种武器也不想游戏里那么方便使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巨型大炮,仅从攻击力上说,是绝对值得敬畏的存在。
而这一世的第三帝国,因为莱因哈特一早就知道用不上进攻马其诺防线,而且刻意强调炮兵部队应该加强机动性,所以,德国也就没有了那种运送缓慢,但威力十足的大炮制造计划。
所以,法国的这两门列车炮,无疑是德国普通士兵见过的最大体积的火炮了。毕竟德军快速机动部队大多数使用的都是60毫米还有80毫米以及1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还有75毫米口径以及105毫米口径的拖拽型火炮,还有三号突击炮以及追猎者这类用坦克底盘改造的自行火炮,最大口径的支援武器数来数去也只有150毫米口径的重炮。
但是和眼前这个法国制造的400毫米口径列车炮相比,德国的那门150毫米口径的重炮,似乎也只能算小巫见大巫,没什么好称道的了。
.........
霍夫曼上尉缴获法国巨型列车炮的好消息,很快传到了汉斯少将的师部。
震惊之中,汉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他们师刚刚缴获了100辆法国重型坦克,现在又接连缴获了2门法国巨型大炮。虽然没有听说过东方那句叫做“福无双至”的古话,可汉斯少将也知道,短时间内接连两次收获轻松而又巨大的功绩,该又多么不常见。
“这东西应该是部署在马奇诺防线后面的。”兴奋归兴奋,即便喜悦无比,可汉斯还是静下来分析道:“这类大炮通常都是用来对付固定目标的,而且还是坚固无比的固定目标。”
“难不成,法国人是想用这两门巨炮对付我们的齐格菲防线?”待在汉斯身旁的师直属营指挥官,里昂上尉戏虐的开起了玩笑。
因为社工报的大力渲染宣传,齐格菲防线这道不存在的德国防线吓退法国百万大军的笑话,早就在德国军队中传开来。战争中,关于敌对方的笑话总是能被人们津津乐道,对于这个不存在的齐格菲防线,德国各界几乎都是充满了骄傲。
“社工报是公开的,法国人很容易从我们国内弄到。从社工报上,法国人肯定也知道了我们的齐格菲防线并不存在,所以这种大炮就被他们运过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汉斯冷静的分析道:“法军不可能只从马其诺防线上调来两门炮。我推测,他们应该还从马其诺防线上抽调了一部分兵力,用来稳固当下的新阵地。”
“这样看来,我们还得再多打一段日子了。”副官听到这里,笑着摇了摇头道:“谁叫法国人又找来一批炮灰部队呢?”
正文 第四百零八章 意大利参战
莱因哈特即便是正在为西线战事忙的不可开交,但任然接二连三的抽闲暇时间写信给墨索里尼,把德国连连得胜的消息告诉他。
没错,这就是纯粹的炫耀。
莱因哈特在用德国不断的大胜,来刺激这位领袖的神经,让他知道第三帝国的实力有多恐怖,从而摆正自己的态度。
在此之前,因为莱因哈特的插手,墨索里尼的军队提前使用毒气作战,避免了被欧洲国家被非洲国家暴走的尴尬局面。
也就是说,这个时空的意大利,实际上还没有出现过丢脸的战绩。
没有丢脸,自然就没有接受教训。虽然以墨索里尼的性格,即便是打了败仗,他也能牛逼哄哄的继续作死。况且现在他毕竟还没有打败仗,所以他也就更容易膨胀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规劝这位意大利领袖。只不过,这位规劝他的人,既不是意大利本国人,也不是身为意大利盟友的德国人,而是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
罗斯福这个人,比起英国首相丘吉尔这种死顽固,苏联总书记斯大林那种硬气猛汉,抑或是德国元首莱因哈特这位神经病,相对起来还是很好说话的。
这位二战时上少见的好说话的国家领导人,先是联系好了英法,确定他们能为意大利让出部分地中海的利益。然后,又表示会支持意大利以参战国的地位,参加和平会议。最后,委婉的规劝,声明美国在地中海有着传统利益,客气的威胁道,如果意大利参战支持德国,美国也将加大对英法等国家的援助交易。
结果呢,墨索里尼什么反应?
这位意大利秃子,很轻蔑指着罗斯福寄来的信对部下说:“以后别把麻痹症造成的后果送给我看。”
结果,罗斯福这唯一一位认真规劝墨索里尼的人,却被墨索里尼以其患有小儿麻痹症而下肢瘫痪一事,百般羞辱轻蔑。
在墨索里尼看来,敦刻尔克那边英国远征军20万精锐灰飞烟灭。马其诺防线上,数十万法国大军毫无作用。近日,魏刚防线被德军突破,法国首都巴黎危在旦夕。
墨索里尼自认,这种时候,就是他捡漏的最佳时机。
何为捡漏,那就是等到战争快出结果的时候,强势出击,协同强势一方吊打弱势方。
墨索里尼追求的,就是这类稳赚不赔的买卖。现在这种买卖出现了,为什么不加入进去。
难道真的要眼睁睁看着德国人把便宜占尽吗?
被笼罩在超级大国光辉下的英国,还有自称拥有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已经被墨索里尼认定是两大优秀的运输大队长了。
德国人扩军缺少装备,他们就在敦刻尔克滩头留下了近乎于崭新的几千门大炮,数万辆汽车,近千辆坦克,还有数不胜数的枪支弹药。
德国人生产建设劳力不足,他们就为德国提供了几十万战俘,填上了这个德国在劳动力上的缺口。
近来,德军深入法境,不少法国的工厂也纷纷被德国征收,成为了第三帝国的财富,强化了德国的工业实力。
墨索里尼已经等不及了,德国人在吃肉,意大利人凭什么干瞪眼?
他显然已经忘记,在战争之初,是他亲自拒绝了德国的合作提议。
从波兰战役,再到法国战役,全都是他自己因为怕输而推辞与德军并肩作战的机会。那时候,他可没有今天这种气势。
不过,既然英法已经成为了落水狗,墨索里尼自然不介意去痛打一顿。
“陆海空的战士们,革命的黑杉队员同志们,他乡军人,意大利以及阿比西尼亚王国的诸君们,请聆听!”墨索里尼选择在6月份的第3天,开始了他的参战宣言。
“决定命运的时刻已经来临!”墨索里尼充满自信的在威尼斯宫大阳台上张开双臂呐喊道。
“早在柏林的纪念性会议上,我就一再强调过,既然与德国缔结了友好条约,我们就一定会与友邦共进退,一直到最后时刻为止。”
墨索里尼在德军大胜的今天提出共进退,显然不是准备与第三帝国共患难的。他的意图只要是个正常人都看得出来,很明显是冲着同享福去的。
只不过,共患难与同享福,归结到一起都可以用共进退这个中性词来表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