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中的第三帝国 第489节

反观莱因哈特现在给汉密尔顿公爵提出的投降要求:第三帝国及其盟友在英国驻军,数量要保持在20万人以上。

另一方面,英国海外的殖民地,除保留英国名义上的所属权之外,治权全部划归给德国行使……

照这么一来,蒙哥马利和韦维尔他们在非洲那边也不用和隆美尔,贝朗特,加里波第互相伤害了,直接跟着本土一起投降就行了。

至于说战争赔款,武器上缴等条款,都已经不用提了。

反正前面的那些条款都已经要命了,再加别的内容只不过是反复鞭尸而已。

“汉密尔顿先生,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完全有权力不答应德国的要求。”莱因哈特倒是毫不在意的通过翻译对憋红脸的汉密尔顿笑谈道:“说实话,我还真不希望你答应我的条件。毕竟,再等一段时间,这些东西同盟国的大军都能拿到,而你们,什么都留不下来。”

“你好好想想,如果你们的军队像帝国的军队一样,一直以来都打的这么顺利,几乎从没有失败过。换做是你,你会愿意这个时候放弃最后一局吗?”莱因哈特毫不顾忌的继续嘲讽道。

“你们不会,丘吉尔先生也同样不会!如果真是那样的环境,你们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把我的元首府邸,变成你们的战利品,把柏林变成一片废墟!”

“不过这么说起来,最近我好想没怎么听到丘吉尔先生的夸夸其谈了。”说到这里,莱因哈特突然想起来道:“怎么,丘吉尔首相身体不适,也像意大利那位墨索里尼首相之前一样,病倒进医院了?”

“这......”汉密尔顿实在不好回应这个问题,他总不能当着敌对国家的元首,把英国首相丘吉尔最近疯疯癫癫,神志不清的情况给讲出来吧。

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呢。

现在伦敦的大小事务,基本都是已经晋升为公爵的戈特再代为首相处理,伦敦政府,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一个军政府。

这些东西,可都不是应该随随便便透露出来的内幕。

“尊敬的德国元首,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好好谈谈和平的事。通过您最近一段时间的各大公开演讲,我相信您也是希望和平的。那么,就请您与我们共同做出些让步,为了减少更多不必要的伤亡,为了不让更多无辜的民众被卷入,为了和平,而认真谈判!”

想来想去,戈特还是争取把话题往正题上拉回来。

在这里,他还特意引用莱因哈特之前演讲时的内容,提醒这位元首,他是公开宣布过要争取和平的。

可没想到,莱因哈特根本不吃这套。

只见莱因哈特颇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对戈特讲道:“第一点,我觉得自己可以善意的提醒你。如果你们的首相已经进了医院,那我建议你们尽快物色新首相的人选。意大利上一位首相墨索里尼就是最好的例子,你知道的,这些进医院后的首相,好像一般都活不长。”

“第二嘛,谁说我要争取和平了。”莱因哈特毫无风度与涵养的对汉密尔顿公然耍赖道:“那些都是说给公众和国际上听的漂亮话,你怎么能相信呢?我要的,从来都只是实实在在的占领整个英国而已!”

正文 664 最佳首相张伯伦

汉密尔顿现在算是彻底明白了,人家莱因哈特根本就没打算跟自己好好谈。

“元首先生,你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吗?”他现在还能做得,就只能是提醒对方,鱼死网破对德国来说,也未必是个好结果。

“你本来可以选择,不再花费代价,就从英国得到很多还没有得到的利益。”汉密尔顿试图说动莱因哈特的诱导道:“可现在,你却想要选择再牺牲无数的士兵,引起更多的伤亡,把未来的占领区变成一片废墟。”

“和谈带来的利益,与继续战争,您是可以在两者中做出选择的。”汉密尔顿尽可能的引诱莱因哈特讲和。

毕竟,再打下去德国也还要承担更多的战争,这对已经与苏联开战的德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那我都选好了。”莱因哈特笑了起来,在汉密尔顿看疯子一样的目光中,一字一顿的说道:“既然和谈都能带来这么多利益,那打赢以后,得到的好处不久更多了吗?”

他抬起右手,伸出食指和中指,像历史上丘吉尔那样比出了一个经典的手势,一脸阳光灿烂的笑道:“我既要拿下所有的好处,还要顺手灭了你们的政权。这回,你们肯定是躲不掉亡国归宿的!”

…………

苏格兰,双河堡。

这里一处农场的地下隐藏着面积24000平方英尺的苏格兰秘密地堡内。一个独立于好战丘吉尔派与投德莫斯利派之外的派系,秘密召开的一次大型会议。

这个地堡兴建于1938年,隶属皇家空军防御德国空军的秘密作战指挥部和海岸雷达。

地堡可容纳300人工作和生活,设施齐全,甚至有一座小教堂。

这是张伯伦主政时期修建完成的秘密地堡。虽然丘吉尔上台后,也知晓了地堡的存在,但是双河堡地堡内,几乎清一色都是张伯伦当初部署的亲信。

没错,在苏格兰的这一派人并不是什么陌生党派。而是前任首相张伯伦当初率领的绥靖派!

伦敦战役进行到现在,英国人已然意识到自己必败无疑,所以他们考虑了很久,应该选谁来投降会得到较好待遇的问题。

最终,一些人想到了和莱因哈特关系还算不错的前任首相——退位的张伯伦先生。

值得讽刺的是,当初张伯伦恰恰也是因为好战派的巨大压力,觉得他在干下去,没准哪一天就在路上被不知不觉的被刺杀,所以才他在1940年主动让位于丘吉尔,自己被迫下台,让好战的丘吉尔成为了新任英国首相。

结果,现在眼见战事不利,一众人等又重新找回了当年被唾骂的“爱柏林先生”张伯伦,希望这位因为被莱因哈特利用而下台的前首相,利用自己被莱因哈特利用的情分,打苦情牌求和。

何其讽刺!

把自己赶下台的老首相,又重新请回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打脸了,这是爆打!

很可惜,这些人现在才想起张伯伦。

更可惜的是,在伦敦主持工作的戈特,直到现在也都没有想起张伯伦这位老人。

很少有人知道,张伯伦在某种意义上,有着丘吉尔远远不能及的能力与水平。

他与丘吉尔是两类完全不一样的人,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领导者。

比起好战的丘吉尔,张伯伦其实是很企盼和平的。但是做没做到点子上。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看到了各个国家因为战争而带来的经济危机以及民不聊生的情景,便决心不能让世界再次发生战争。随后,他作为保守派代表参加了竞选。其间,他在英国各地积极举行演讲,宣传“投他一票就多了一份和平”等积极用语,煽动民众去投选他。很快,他的得票数就位列第一。不久,就登上了首相的宝座。在他的带领下,英国开始重建,改变一战时期流传下来的风气,英国成为殖民地霸权以及海上霸权的梦想甚至又将重新实现。

但这个梦想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上的——假如没有莱因哈特!

实际上,张伯伦一面实行绥靖政策,但同时也一刻都没有放松警惕,秘密战备。

他在当时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丘吉尔批评他不重视加强国防开支,但是工党则称他为战争贩子。

最终他在1935年大选后提出征收国家防卫贡献税,以税收补助军工,结果又引来各方猛烈抨击。虽然备受抨击,但张伯伦的其他经济政策倒是有效的,他采取了一种被称为“理性化”的政策,在当时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由政府购买陈旧的工厂和矿山,令其倒闭,使得新工厂有条件成立。由于这项政策,到了1938年,英国已经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术装备的工厂,有生产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可以说,丘吉尔后来使用的很多有利条件,都是张伯伦为他开拓出来的。丘吉尔,只不过是站在张伯伦这个巨人的肩膀上,仅此而已。

张伯伦在位时,爱尔兰希望完全独立成为共和国,制订了一部新宪法,只承认英皇为最高元首,并且自管对外事务,其他则完全独立。张伯伦考虑到当时欧洲的局势,希望一旦发生战争,爱尔兰不会加入到和英国敌对的一方,因此作出许多让步。

特别是张伯伦和爱尔兰第一任总统德瓦勒拉还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当时两人达成的协议中,爱尔兰收回了英国控制的三个港口,但赔付英国一千万英镑。这个协议招致了英国国内的一些反对,尤其是来自丘吉尔,但保守党多数没有支持丘吉尔,后来的评论认为这个协议为在战时爱尔兰支持英国铺平了道路。

如果不是张伯伦的努力,戈特现在这番迁都爱尔兰岛联合爱尔兰的策略,更不就进行不下去!

而且在张伯伦主政后,英国军费占GDP的比重从1938年的7%猛增至1939年的18%。虽然这一比重仍低于莱因哈特德国的23%,但对于刚摆脱经济衰退的英国来说已是勉为其难。

首节 上一节 489/5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