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年来,西班牙对丢掉直布罗陀一直耿耿于怀,后来也曾两次发起对直布罗陀的大规模围攻,试图夺回。
可知道直布罗陀成为英国海军的一个重要基地为止,西班牙的军队也没能夺回这里。
而且随着西班牙王国的国力下滑和大英帝国在全球霸主地位的建立,武力夺回直布罗陀的构想对于西班牙人来说也显得越来越不现实。
直到德军击败英法联军,法国投降的时候,莱因哈特第一次正式会见弗朗哥,要求允许德军通过西班牙领土控制直布罗陀海峡,以截断英国和西地中海之间的交通。同时,西班牙军可以得到一支德国空军的支援配合,以西班牙军队为主力,一举拿下直布罗陀。
尽管佛朗哥之前的态度明显亲德,但他还是拒绝了莱因哈特的要求。毕竟,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投机者,那时候虽然第三帝国如日中天,可人家日不落帝国也实力犹存。
当然,趁机收复直布罗陀是具有吸引力的,只是佛朗哥顾忌英国强大的海军,害怕他这边刚费力拿下英国人的“飞地”直布罗陀,英国人那边很可能会就反击并占领西班牙的“飞地”加那利群岛。
这样一来,对于西班牙来说就是有得又有失,相当于白忙活一场。
不过,由于墨索里尼那时候的态度非常积极,主动对莱因哈特担保,承担了地中海地区的全部同盟国军事任务,誓要重建罗马帝国,把地中海变成意大利的内湖。于是,莱因哈特与弗朗哥的交易也就无限期的终止了下去。
时至今日,大英帝国明显垮台在即,这个时候能捞到多少好处,都是自己的。而且,西班牙也不用担心一个崩溃的帝国来报复自己。
弗朗哥之前两头骑墙,无法就是看不透英德之间的战局,希望从中两头牟利。可现在,英国人输了,不在他们身上狠狠的捞一笔,实在不符合弗朗哥投机之王的外号。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
几乎是步了墨索里尼当初的后尘,弗朗哥这次对英国的落井下石,也没有争取到任何军事胜利。
因为英军多年来的经营,直布罗陀要塞变得异常难以攻破,西班牙陆军的7个师,在炮击与轰炸的双重火力支援下,轮番进攻,却也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不过,西班牙首次出动正规军,以同盟国成员国的胜负,与敌对阵营的国家作战。这件事本事的意义,就比攻占了直布罗陀还要更加有意义!
现在谁要是与同盟国军事集团作战,那还真是一件悲哀的事。
看看同盟国集团名单上那一长串名字,估计东方那位斯大林的心都凉了: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维希法国,挪威,罗马尼亚,芬兰,保加利亚,英国(三个政府都宣布有强烈意向加入同盟国集团)......搞不好还得加上希腊,南斯拉夫这些亲德国家,或者还有荷兰这种被同盟国阵营成员国四面包围的国家。
而且,苏联南部的地区性强国土耳其,最近的动向也有些不老实。北方波罗的海三国,也颇有些在迎合德军以求赶走苏军的意向。
这么看来,苏联的境遇好像真不怎么样。
虽然他的同盟国对手,也就是一大堆跟着德国混的小弟里面,有一大半都是些不怎么强大的小国,就算是西班牙,土耳其,英国,法国这些曾经的强国,现在的实力也远不及巅峰状态。
但是,这些国家只需要围绕在一个足够强大的德军周围,也足以让苏联感到强烈的威胁。
正文 692落单的自由法国
除了苏联,还有一个正在与同盟国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国家。说国家或许不太准确,因为,这个所谓的“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只被英国一个国家所承认,而且还只是被三个英国政府中的其中一个承认。
这个国家,就是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
“戴高乐将军,英国的戈特首相已经向德国投降。包括爱尔兰在内,整个爱尔兰岛上的两个政权,都已经正式申请加入同盟国集团了。”一位自由法国的上校,脸色焦急的对戴高乐报告道。
大不列颠岛是同盟国的了,现在爱尔兰岛也投了过去。英伦三岛,就只有一个马恩岛还与同盟国处于战争状态。
而尴尬的是,这个岛上的抵抗者,并不是英国人,而是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
“英国人就投降了......”戴高乐有些失神的苦笑一声,捂着脸道:“他们不是号称绝不投降吗?结果还不是这么简单的就投降了。”
“英国人,还真是喜欢说一套做一套。”戴高乐咬着牙嘲讽道。
当初,他投奔过来的时候,丘吉尔是信誓旦旦的演讲说,即使他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中,英国在海外的臣民,也会在英国海外军队的保护下继续战斗。
结果,英国本土还有一大半都没沦陷,英国的领袖们,就纷纷放弃了抵抗。
戴高乐想不通,戈特公爵明明实力犹存,也把大量军队转移到了爱尔兰岛上,为什么就不愿意继续抵抗下去。
而且,戈特所在的英国政府与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政府,分别驻军爱尔兰岛和马恩岛,互为掎角之势,相互之间都可以照应,要说完全抵抗不下去,好像也不是。
虽然成功的概率很小,但也未必是没有。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案例不计其数,据守两岛的英法联军,在生活物质上勉强可以自给自足。军事物资,美国那边也一直在援助。
也就是说,他们完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实际上,戴高乐这种与戈特完全不同,抵抗到底的决心与思维,与他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一战期间,戴高乐在被俘后,五次越狱,五次被俘,从头到尾都没安分下来。
而这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和贝当的政府对立,戴高乐在维希法国内,已经被宣布降级和停职处理。当他迁都马恩岛后,更是被维希法国宣布了死刑。
换句话说,戈特投降后,凭借他在战争中积累的人望与名声,继续任职新政府高层,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戴高乐不一样了,他要是宣布投降,那就一定是会被处死的。
对于他这样一个没有价值的小人物,德国肯定懒得去管,然后交由维希法国处置。而维希政权要强化自己的合法性与正统性,没理由留下戴高乐这样一位,已经被宣判死刑的叛军首领。
“亏我当初还以为戈特是个有骨气的人,向他建议退守爱尔兰岛等待局势好转。”戴高乐越想越觉得悲愤,回想过往,感慨道:“结果,他只是把我踢出的反抗战略,当做投降时的筹码,把明明可以用来争取胜利的抵抗优势,用来和德国人做交换,争取的,不过是投降后少付出一些代价而已。”
“我看错他了。”戴高乐在那名法国上校面前长叹道。
“可是将军,”那位上校想了想,最终还是觉得有必要给戴高乐说清楚:“我们的电报处,今天收到了戈特公爵发来的电报。”
上校顿了顿,在确认戴高乐是在听后,继续道:“戈特公爵告诉我们,他对德国外交部提起了我们,并且说要为我们争取一个体面的结局......”
“体面的结局?!”戴高乐无情的摆了摆手,打断上校的话。
他冷笑着,看着上校那天真的脸:“你还真以为戈特是要帮我们?”
上校被打断后,愣了一下,随即闭上了嘴,静静的让看上去心情很差的戴高乐继续说下去。
“不是,戈特当然不是为了我们好!”戴高乐挥舞着手臂,大声吼道:“戈特是要向德国人卖好邀功,他是要替他的德国新主子劝降我们!”
上校听到这里后,撇了撇嘴,内心诽谤起戴高乐,戈特是不是像你想的这么阴暗,这暂且不说。就算事实如此,那从结果上讲,戈特现在也是在为我们争取更好的结局,又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上校不会把这些话说出来。否则的话,他还真不知道戴高乐会不会继续以他那小人之心,度自己之腹,给自己安上一个什么罪名或不良企图的名号,把自己抓起来收拾。
不过,对于戴高乐污蔑戈特的人品这事,上校是真的很不屑。
别人戈特在自由法国迁都马恩岛这事上,帮的忙不知道比他上一任那位丘吉尔首相要大多少。
戈特安排英国的运输船队转移了自由法国的人员与部队,腾出英国的领土,给自由法国做复国的基石,把一个独立完整的马恩岛,借个了自由法国政府使用。
这样的人情,难道还不值得感恩吗!
再说了,戈特的人品是有目共睹的。在这场战争中,或许很多人滥骂丘吉尔这些政客短视,或许很多人指责英国的军人无能。但是,从来没人说过戈特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