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沈墨笑着对张扬说道:“今天的事儿,你做得没什么错儿啊?”
元首的这一句话还没等说完,就引起了大家的一阵惊奇。
甚至就连旁边的宋慈脸上都是诧异万分。
就见沈墨笑着说道:“今天的事从头到尾,你犯错的地方,无非就是说不过动手罢了。”
“在这一点上廖姑娘说得倒是没错,经学辩论要是辨到最后,总要看谁的拳头大,那还不如去武馆学打拳……”沈墨说到这里,就见面前的张扬脸一红,被这位元首的话说得十分尴尬。
然后沈墨又接着说道:“除此之外,你没什么错处可言。
讨论经典自然应该思路天马行空,质疑自己的老师也没什么不对。”
“儒家的仁字可以解释为‘忠恕’二字,这‘忠’是忠于自己的角色,不管你是一位学生、教授还是元首,甚至是父亲和朋友,都应该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而这‘恕’字,则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所以你今天忠实的做好了一个学生的本分,在你这个年纪就应该发出质疑,就应该挑战权威,用最大胆的方式验证前人的学说是否正确。”
“我虽然不赞成你在学术上的说法,但是你敢于挑战那位古玉楼教授,不管你这个行动是正确还是错误,你终归已经跳出了保守儒家‘天地君亲师’的范畴。
说明我办的这间大学,在思想上还是成功的。”
沈墨说到此处的时候,他身边的众人已经是目瞪口呆。
对于这位元首的思路,大家全都觉得十分匪夷所思!这时大家才想到,原本张扬所遵循的理学思想,对于师道尊严十分看重。
之前为儒生传道授业的恩师,是绝不允许受到丝毫质疑的。
而在这间大学里,正是因为沈墨的办学思想,所以就像张扬这样的守旧派理学学子,也在潜移默化之间,被大学改变了。
而元首看中的居然恰恰正好是这一点,这也真是让人诧异不已。
……而这时的沈墨看见大家还没太明白,于是他接着说道:“还是刚才的‘忠恕’二字。”
“身为一名军中将士,就要忠于自己的使命,一名朝廷官员,就要忠于自己的职责。
至于你们这些学生,在这个年纪就应该拼命吸取知识,质疑先人的一切理论和权威。”
“可是……”这时的张扬一脸的纠结,向着沈墨说道:“今日之事,小子实在是无礼冒犯,请元首……”“这有什么?”
就见沈墨笑道:“就算我这个大宋元首,也应该忠于自己的角色,是不是?”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这不也是老子说的吗?”
第3335章:沈郎立于临安东、学园一间、恍若一城
通过了前面沈墨的一段话,再加上他最后的这一句,大家也不由得对这位大众元首暗自心折。
沈墨刚才所说的意思就是:身为一国之主,就要接受这个国家不尽如人意,或者是充满污浊的地方。
只有了解了那些阴暗面和反面的东西,并且极力改造它,才能配得上是一国之君。
如今的沈墨虽然不能称之为君王,但实际上坐的却是一国之主的位置,所以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也是一点不错。
……这时的张扬等人心中也是暗自震撼,随后他们再次赔罪之后,也都匆匆地退下了。
倒是廖丹琪被沈墨叫住之后,仔细问了几句学业。
沈墨看这个姑娘身上的性子和特质,料想她必定不会喜欢儒学院这个专业,一问之下果然如此。
原来廖丹琪姑娘在当初来临安的时候,跟他爹廖明轩提出的交换条件就是,她进入大学可以,却只能在儒学院中学习。
其实按这位姑娘心中的想法,她原本想要像那位妞妞姑娘一样,学一些经世济民的实用之学的。
但是没奈何姑娘的父亲是当世大儒,让女儿去临安求学,已经是他能答应的极限了。
在自己的家门中要是再出现一个学习其他专业的女儿,当时的廖明轩也确是难以接受。
沈墨听了之后笑了笑,问了廖丹琪想要进修的学科。
原来这位姑娘进了临安大学之后,却渐渐的开始对新闻系情有独钟。
沈墨看着这女孩子一身利落,心气十足,也觉得她是个干新闻的苗子。
于是他就对廖丹琪说,自己会给应天书院的山长廖明轩写信,亲自对他解释新闻系是学什么的,对于大宋有什么样的进步作用。
到时相信廖姑娘的父亲,一定会重新慎重考虑这件事……廖丹琪听了这一番话之后,立刻就高兴得眉飞色舞!……之后,这位廖姑娘也带着人离去之后,这间骑射苑里就剩下了沈墨和宋慈他们一行人。
宋慈心中也是带着十分震惊,向沈墨问起了这一间临安大学的情况,之后沈墨就向他一一解答。
这座大学修建在临安城东面,出城六里之外的地方,这里就是当初沈墨大战反贼赵与莒的那个位置。
当初修建大学的时候,大家还很不理解,觉得这样一间学校应该设立在城内才对,既方便管理,又便于学校里的学生生活。
可是没过多久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沈墨会将大学设立在城外,而且还是那么一大片空旷的地方。
因为这一间大学的规模简直是太大了,甚至超过了大宋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城市规模。
临安城……不好意思,根本就装不下这所大学!在这几年以来,大学内的基建建设一直就没有停过,随时随地都有十个以上的工地在开工。
一百余个专业的学院铺开了之后,慢慢形成了一片让人震惊的巨大面积。
如今的临安大学校舍林立、宿舍遍布、操场花园、运动场、礼堂这类附属建筑也是数之不尽。
为了方便出行,自行车已经成了所有学生的标配。
到了今年,在临安大学中培育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之多!这个庞然大物吸引了沈墨在入住通州以后,十年之间兴办教育的过程中,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培养出来的新学弟子。
同时天下也有无数儒生子弟通过了入学考试,进入这间大学进修。
毫不夸张的说,它已经成了这个时代全球最大的一间学府。
沈墨在建校中投入的基建费用,还有投入教学研究和雇用著名学者的银钱,花了简直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