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墨的号召下,八大军区国防军开始陆续开往前线,整个大宋的工农商业体系,也全部进入了战时状态。
军工厂开始加班加点的生产弹药,在这之前对弹药储备期限的担心,早已不复存在。
在沈墨的教育下,工厂的每个厂房里都贴满了“火力既是正义!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
这样的大幅标语。
工厂二十四小时开动了全部马力,将所有的原料以疯狂的速度变成亮晶晶的弹药,送往前线。
大宋沿海开始布防,提防敌军乘船登陆。
各大重要城市和军事枢纽开始实行宵禁,提防敌军密谍潜入破坏。
在野战军开赴前线之后,大宋各大军州全部将二线部队分发弹药,武装齐整,进行战备巡逻。
所有已经退役的军人都做好了准备,随时等待着第二次征召入伍。
无数粮食、原料、矿产、资源、纷纷向着工厂集中。
江河上的蒸汽船一律被征用,用来运送战略物资。
各大军区的先头部队和特种作战、侦查兵队伍,首先开始进入战区。
步枪、火炮、地雷、铁丝网、战马、铠甲、野战医院、工程兵部队、数之不尽的物资和作战单位在各条道路上,在江河湖海上,分成了万千条线路,不断的向北汇集!整个大宋天下就像一台渐渐苏醒的巨大机器,她身上各个齿轮精密地咬合运转,一股磅礴的动力推动着它,将所有的力量全都汇集在军队里,开往宋蒙漫长的国境线上。
一场战争序幕即将拉开,这次惊天大战,考验的是沈墨执政三年来的成果。
也是他来到大宋十四年,魂牵梦绕的最终之战!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这场战争并非是沈墨发起的,它启动的真正契机,是蒙古人已经按捺不住了。
根据沈墨所得到的情报,蒙军的战争准备已经完成。
六十万蒙军儿郎,一百二十万附庸军团,已经在草原上的大斡尔朵整装待发。
这种强度的战争,准备到了这样的程度,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突然性,也没有丝毫必要去保密了。
因为宋蒙双方都已经枕戈待旦数年,卧薪尝胆隐忍至今。
这是一场堂堂国战,也是决定了华夏民族和蒙古高原,在今后的百年间,谁能主宰天下的胜负手。
对于咱们沈墨来说,他等待这一时刻已非一日。
无论是从军事、后勤、工业、粮食还是战略、战术、情报方面,他都竭尽所能完成了战争准备。
在他来到大宋的十四年之间,他手上的实力也在不断的暴涨。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发展,八大野战军的数量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万人。
当然以沈墨的经济实力,他如果将装备和后勤降下一档,他甚至能将部队的人数扩充至百万……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因为沈墨非常清楚,军事实力的强盛,绝不能简单的用人数来衡量。
兵员的素质和武器的水准,才是影响战斗力最关键的因素。
从兵员上来说,如今这二十万野战军,全都是参军两年以上的部队。
当年他抗击西夏铁鹞子率领的五百墨子营,如今基本上都成了中下级军官。
而且部队中三五年前,参加过抗蒙抗金之战的老兵,人数也有十万之众,差不多达到了总兵力的一半。
即便是另外的十万人,也是在这两年之中,通过了艰苦训练和高密度军事演习的老兵。
沈墨为了提升这些部队的素质,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在他的队伍中差不多每一个士兵都打废过两支以上的步枪,他们的射术可是硬生生用子弹喂出来的!
第3350章:回首华夏锦山川、沧海东望、巴蜀西连
沈墨的部队在军事训练和标准化方面,已经做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
精细划分的兵种,使得每一名战士都能精准地操作手中的武器。
无论是炮兵还是步兵,侦察兵还是骑兵团,数年间都在日夜苦练作战技能。
并且部队在军事演练中,总结出了很多优秀的训练方法。
使得战士的意志品质和作战技能都是极其出色。
在沈墨的麾下,官兵同甘共苦,训练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这二十万虎狼之师,每个人都接受了沈墨家国天下的思想教育。
再加上他对麾下军队一向是军功奖赏极重,所以部队的求战之意也是极其强烈。
听闻战争到来,全军将士心中都憋着一腔火气,准备把它狠狠撒在那些侵略者头上!……这些年以来,沈墨在军工行业的巨大投入,也使得如今的大宋今非昔比。
在经过了将近十年的攻关之后,神工营终于解决了永磁体的问题,大宋的第一座水力发电站也修建成功。
这意味着沈墨的军工厂里,又增添了一项国之重器……电力焊接技术。
如今的电力技术虽然还没有普及到民用,但是在战云密布的大宋,已经在军事工业领域爆发出了强劲的作用。
最明显的优势就是,焊接技术使得各种武器装备的生产,变得极其简易而廉价。
这对大宋的战争底蕴来说,是个极大的提升。
只要稍稍做对比一下就知道,当初沈墨制造第一批军事装备。
抗击西夏时他那五百支武穆一型步枪,再加上五百套铠甲,差不多耗尽了当时沈墨手中的数十万两白银。
而现在的军火工厂里,应用了合金冶炼、钢板冲压技术、纯钢部件压铸成型,还有焊接技术之后。
生产一支步枪的成本,已经被压缩到了一架民用缝纫机的二分之一不到。
这还是沈墨对军事装备要求极高的结果。
这样的工业成果使得沈墨的部队可以得到更加精密、越发廉价、而且还足够使用的武器装备。
在这期间,沈墨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也成功的运用在了军事装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