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被学校劝退开始 第2节

所以当陈冲突然提到要关停时,他非常不解,以他们的年龄和资历在这个小小的清河县,还能找到什么比这更赚钱的生意?

不过罗闯历来对陈冲都很信任,他猜测陈冲回校读书是假,要么是真被盯上,或者是惹了麻烦要回学校躲一躲,毕竟清河县干这行的小混混不在少数。

实际上,陈冲是出于保护罗闯的目的,前世干这个,罗闯为了去收几百块的账,和别人动了刀子进去改造了几年,出来之后,又回到乡里开上了理发店,一辈子就那样浑浑噩噩的过着。

陈冲心里一直很亏欠这位异姓兄弟,后世准备带他出去闯闯的时候,自己也落到了人财两空的地步。

罗闯没再说什么,给陈冲点了一根烟,“冲哥,要是遇到什么事儿了,你给我讲,你还是学生,不好出面,我已经在社会上滚了两年了,我去处理。”

陈冲坐下道:“没啥事儿,钱这个东西,随时都能赚,到时候有好的路子,我会通知你的。

对了,理发学的怎么样了?帮我修一下?”

罗闯含着烟屁股露出了笑容,“你确定让我帮你修?”

笑容出卖了他,表明他的手艺很差。

陈冲望了茶几上一眼,“有推子就行,给我推个寸头。”

“寸头?”,罗闯露出惊愕地表情,伸手掐着烟屁股道,“你这发型留了两三年,舍得推了?”

陈冲注视着镜子里面的模样,笑道,“推了!”

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的发型跟SB没什么区别,但是在当下,却是大众审美中最流行的元素,不分男女。

随着国内近几年偶像类选秀综艺播出,杀马特逐渐在学生群体中流行起来,即便学校三令五申强调不能穿奇装异服,不能留长发,依然挡不住学生对流行元素追求的热情。

可以说,这个年代人人皆是杀马特,它是属于这个年代的印记。

罗闯掐灭烟,给陈冲围上了一条毛巾,拿起推子最后确认道:“真推了,冲哥?”

“推吧,废话那么多。”陈冲应道。

罗闯的手上功夫还算利索,毕竟推寸头没什么技术含量,好歹他也在理发店学了一两个月了,这点水平还是有的。

推完陈冲照着镜子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的五官是比较立体的,鼻梁偏高,寸头反而让他的脸型看上去更有出众。

陈冲前世意识到自己长相出众是在接触上海老baby的时候,她们那个圈子里的人都叫他浦东吴彦祖。

陈冲起身问罗闯:“像个好学生不?”

罗闯应道:“如果我是老师,我觉得你挺像。”

“像就行了!”,陈冲满意笑道,“只要老师觉得像就行,家里有笔和纸没?拿给我用一下!”

罗闯立马找来了笔和纸。

陈冲提起笔写下三个大字“保证书”,接下来的内容就是胡编乱造了,后世那些主流媒体杂志的文章,陈冲没少看,短视频时代,各种文案推送潜移默化进入他的脑海中,随随便便拿点出来也能感人肺腑。

罗闯看着陈冲写完,不禁皱眉道,“冲哥,这是你的真实想法?”

“怎么了?”

“写的太他妈感人了!我要是老师,不管你犯了多大错,我都会原谅你。”罗闯一本正经道。

“行了,跟我演戏呢?”陈冲拍了拍罗闯的肩膀道。

学校厌恶的长发剪了,保证书写了,接下来还差一步,给班主任李文买两条好烟送过去,只要他同意当自己的担保人,学校处分的事情差不多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陈冲出门前再次叮嘱罗闯把堂子关了,不能再找人来打牌,罗闯也点头应了陈冲。

陈冲到烟酒超市买了两条玉溪烟,以他对班主任李文的了解,平时抽的最好的烟是13块一包的龙凤呈祥,大多数时候只抽5块一包的硬朝。

对07年的教师工资来说,玉溪已经算是能够在交际场合拿的出手的好烟了。

在陈冲前世的记忆中,母亲吴素琴和李文的媳妇儿张文娟关系还不错,张文娟平时到吴素琴的摊位上买水果,吴素琴都会便宜一点或者多装一些。

逢年过节,家里杀猪了,吴素琴还会专门留一腿让陈冲开学来给李文拜年。

张文娟这个女人喜欢占小便宜,重来不客气,李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年头,老师收礼的事情太常见了。

县里的初高中老师还算收敛,小学老师最为严重,可以说家长逢年过节送多少礼物直接关系到老师对学生的态度。

陈冲笃定李文会出面帮忙,不仅仅是他认错的态度和送去的两条烟,还有更大的利益关系,陈冲可以作为谈判条件。

提着烟出来,叫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师傅,青华中学教师宿舍楼。”

“好嘞!”三轮车师傅拿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抹了一把汗应道,随即起身猛踩了几下踏板,轮子快速转了起来。

第4章 第一桶金要来了

陈冲在教师宿舍楼下的便利店买了一箱牛奶,一并提了上去。

开门的是李文的媳妇儿张文娟,张文娟对陈冲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她不太关心李文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只从平时私底下的关系来评判,显然陈冲和他的母亲吴素琴在张文娟心里,都是值得交往的人。

“陈冲,你怎么来了?”张文娟身上围着围裙,手里拿着铲子好奇道。

陈冲轻车熟路地提着东西进了屋,放在桌上,张文娟笑着客气道,“不用每次来都提东西,没事叫上你妈妈过来坐坐,一起吃个饭。”

“嗯!”,陈冲应了一声,“师娘,李老师什么时候回来?”

张文娟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估计快了,今天上午只有两节课,应该回来的早。”

两人正聊着,门声响了,张文娟走上去提示道,“陈冲来看你了。”

“陈冲?”,李文换上鞋子看了一眼桌上的烟和牛奶,快步走了上去,陈冲起身微笑称呼道,“李老师。”

双手放在身前,表现出一副实诚的模样,李文先是被陈冲的发型吸引了目光,重新在他身上打量了一圈之后,才靠着沙发座下,关心道,“你妈怎么样了?”

“感谢李老师关心,没什么事了,现在就在桥头摆摊。”陈冲应道。

李文从兜里掏出一根烟抽了起来,微微点了点头,觉得陈冲现在的模样还有点学生的样子。

他进门看到烟的那一刻就知道陈冲今天来是为何事了,直言道,“陈冲,你这次的事情有点严重了,惊动了校长,校长再三强调要严肃处理。

学生处王主任的意思是直接开除,是我说尽了好话才帮你争取了保留学籍的机会。”

“感谢李老师,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陈冲立马掏出自己写好的保证书,递上去,“李老师,如果再有下次我自己收拾东西走人,希望李老师可以再帮我一次。”

李文看完点了点头,“看起来写的不错!今天来认错的态度也是端正的!”

陈冲见李文的脸色有变,接着道:“李老师,我回去和我妈商量了,如果高考考不上,就去读职业学校,学习一门技术,出了社会好讨生活,到时候希望李老师帮忙介绍一下。”

李文眼睛顿时就亮了。

陈冲故意这么讲,就是为了提起李文的兴趣,每年高考之前,市里的职业学校都会到各个区县的高中招生,他们招生的方式很简单,和高三年级的班主任搞好关系,承诺介绍一个就给多少钱。

陈冲得到的小道消息是,介绍一个学生,职业学校给班主任一千块钱,相当于李文半个月的工资。

若是能把班上那些吊车尾的学生全部推荐过去,光是拿介绍费就是两三万了,这也是李文不想自己的学生在高三被学校开除的主要原因。

李文没有表现的太直接,主动帮陈冲分析起来,“陈冲,你的智力是没问题的,反应快,记忆能力强,如果努力一点,高考考个专科绰绰有余,实在考不上,我到时候给你介绍一个好的职业学校,私底下你妈妈和我们的关系都还不错。”

陈冲仍然保持着谦虚有礼的态度,“让李老师费心了,平时跟我玩的好的那些同学,也在说要去读职业学校。”

李文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露出了笑容,“陈冲你知道的,作为你们班的班主任,我历来都是一视同仁,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偏袒某个人,只要你们别给我惹事,安安心心地在学校待着,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我一定不会推脱。”

“是的,李老师,过去这两年我们这些坏学生让你费心了,我回去之后,也会和其他同学聊聊,以我为戒,不要再犯了。”

类似奉承的话,陈冲前世在社会上滚荡的时候,说的太多了,随口就来。

李文猜测有可能是吴素琴今天在办公室跪下求情,触及到陈冲的自尊心了,才让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此时站在他面前的陈冲不像让人不省心的坏学生。

李文收下保证书道:“我下午去和王主任聊聊,你晚上照常去上晚自习,记住,若有再犯……”

“我自己收拾书包走人。”陈冲抢话道。

“行吧!”,说完,李文笑嘻嘻地走向餐桌,翻出陈冲提来的玉溪烟,一边开盒子,一边笑着道,“你还在读书,你妈妈做生意也挺辛苦的,以后就不要再送这些东西了,等你出了社会,还能想起我这个班主任的时候,再提着东西来看我吧。”

陈冲点了点头。

“没吃午饭吧?留下来一起吃饭?”李文邀请道。

“不了,李老师,我自己回去煮,顺便给我妈也送一点去。”陈冲道。

张文娟端着菜出来,称赞道,“陈冲真是一个好孩子,事事都想着他妈妈。”

看向李文接着道:“读书这种事情强求不来,有的人就是不喜欢读书,但是出了社会也能创造一翻事业,但是人啊,一定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娘说的是!”陈冲笑着附和道。

陈冲最后在张文娟的挽留下吃了午饭,然后用饭盒给吴素琴装了一点送过去。

“妈,吃饭。”

吴素琴起身接过碗:“怎么样?去求李老师了吗?”

陈冲点头道:“李老师叫我晚上继续去上课,这是师娘让我给你带的饭。”

吴素琴露出了笑容,打开饭盒吃了起来,心结开了,饭量也就跟着长了。

“妈,你慢点吃。”,陈冲打开水壶递上去,“妈,我们要不重新租一套房子住吧?高三了,晚上多上一节课,回来挺晚的,要是我回来再看看书,估计都十一二点了,我怕吵到你。”

“好!换!我打听打听。”吴素琴没有做任何思考应了陈冲的要求,没有任何事情比儿子读书重要。

“我去那边张贴栏看看有没有房屋出租?”陈冲放下水壶道。

吴素琴大口吃着饭连连点头。

陈冲走到桥头居民点的张贴栏,上面密密麻麻地贴着各种广告,招工的、房屋出租的、还有重金求子的。

陈冲原本是找房屋出租的信息,无意中看到了一张中师小卖部转让的信息,顿时有了兴趣。

第5章 机遇

二十一世纪之后,中等师范学校在“撤并挂升”的转型改制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远不及八九十年代的历史地位。陈冲印象中,清河县中师也是最后一届学生了,全校只剩下三个班,一百多人,其它的学生辍学的辍学,转学的转学,到明年这届学生毕业,清河县中师正式退出教育舞台。

中师旁边的居民点已经在传城建局要在这里修文体中心,从他们的口吻中不难听出,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但是陈冲清楚,后来县政府并没有那么做,而是继续办学,但学校挂牌的不再是清河县中等师范学校,而是青华中学。

今年清河县高考的文理科状元都在青华中学,分别被清华和北大录取,名气大涨,有超过老牌名校清河中学的势头,也因此给青华中学带来了良好的生源。

初一和高一的秋季招生人数远远超出学校制定了招生计划人数,对学校来说,肯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面对招生数量过多、教育资源不够的问题,青华中学的校长方梦平去找了教委,提出把清河县中师校区借过来办学。

教委一想,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解决中师教职工的安置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老师是可以到中学去任教的,于是就拍板答应了。

随后青华中学的初中部就搬迁到了中师校区,方校长明面上说是借来办学,办了几届之后,干脆要了过来,因为升学率不错,县政府那边也没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于是清河中师就变成了青华中学的初中部。

陈冲猜测小卖部的老板此时要把里面的小卖部转让出来,肯定是也因为中师马上就办不下去的缘故,学校里面的一百来号学生无法给他创造收益,趁着还没完全垮,赶紧转让出去赚一笔门面转让费。

陈冲对此非常感兴趣,如果现在把这个小卖部盘下来,秋季开学的时候迎接的市场是青华中学整个初中部,将近三千学生,市场潜力巨大。

要知道全天下最好赚的钱就是学生和女人,别小看一家校内的小卖部,要是经营的好,一个月十来万的流水是轻轻松松的。后世还有商家花几百万拍卖学校便利店的。

陈冲掏出自己的波导触屏手机,取出手写笔记下了联系电话。

回到吴素琴的水果摊,陈冲道,“我打了几个电话,房子都租出去了,一会儿回去让罗闯帮忙找找看,一室一厅就行。”

吴素琴点头道:“我也让他们帮忙打听一下,儿子,你好好读书,这些事情不需要你操心。”

吴素琴脸上挂着笑容,在她心里,从前那个惹是生非的陈冲是她的儿子,如今眼前这个董事的陈冲还是她的儿子,她并不会感到陌生,只会为儿子的成长感到骄傲和自豪。

聊完房子的事情,陈冲先回去了,收拾一下书本准备去上晚自习,顺便去找了罗闯一趟,进屋道,“没人来吧?”

“来了几个,被我撵走了,按你说的,不开了。”罗闯嘴里含着一根牙签一屁股坐到床上,翘起二郎腿拿着手机不知道和谁聊天。

“不去理发店上班了?”陈冲问。

首节 上一节 2/7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