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无论企业级别是大是小都会给你讲战略,我想知道在你的心中,战略规划是否和朱教授、罗教授阐述的一样,对一家企业甚至是一个产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陈冲接过礼仪小姐送上来的话筒,笑道,“两位都是国内最有名气的理论家,我猜测马云也是害怕和你们在台上打嘴仗才不敢接这个活儿,最后由我顶上。”
坐在陈冲两侧的朱立原和罗建文也跟着笑了起来。
论坛现场同样被笑声包裹。
陈冲接着道:“我的想法可能会与你们有一些出入,我和马云,包括马化腾李彦宏,我们这一批互联网从业者都属于实践派。
在我眼里,理论只是一个开端。
当然,不可否认,你们讲的战略在理论上都是正确的,但是不适合今天中国的大环境。
如果我们的国家不是很大,我们的企业不是很大,我们的服务不是很突出,你们的理论在实践上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但是国家和企业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像中国经济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全球影响力,或者是企业规模达到了一定程度,你就不能纯用理论来分析了。
很多理论之外的东西,甚至理论判断不到的东西,都需要实践去探索。
比如前段时间马化腾在某个论坛上提到的基础科学问题,无论是芯片到操作系统,还是到人工智能,这些充满无限空间和未知的科学领域,很难用理论去制定战略规划。
人工智能,国内条件稍微好一点,我们都在做,勉强能够追上国际先进水平。
但是其他领域,比如量子计算,如果我们按部就班花大量的精力去研究理论,会不会失去机会,当国外的量子计算取得突破,有了量子霸权,他们就有可能在很多个领域里面突然间遥遥领先。
我们用传统的计算机完全追不上别人,人家的量子计算机可以秒破你,你怎么加密都无用,无能为力,这可能是非常大的威胁,对整个数字化进程也是非常大的威胁。
对我们企业家而言,往往是在大胆迈出去那一步之后,才从过去的经验中来总结战略,制定战略。
像台上朱教授和罗教授这样的学术大拿,也是在我们做了之后,做出的猜想和延伸。
我建议两位专家学会两头看,看过去,看未来,哦,我差点忘了,你们是夹在中间的那一批人。”
朱立原和罗建文两人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主持人面对场面上有些尴尬的局面,试图尝试转移话题调和气氛。
不过还没等他开口,陈冲主动把手放在了朱立原的手臂上,微笑道,“朱教授,我也算是清华的学生。
这样,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聘请你当宅天下集团的副总裁,负责宅天下集团数字经济的战略规划。
你手下的兵,不管是管理人员还是科研人员,我都给你配国内最好的。
薪资待遇由你开口。
以后这个部门就全权交给你管了。”
朱立原愣了一下。
陷入了沉默。
他怂了!
“陈董,我没有管理企业的经验。”,朱立原回复道。
陈冲回头对主持人笑道,“你看,朱教授看不上我这个位学生的企业。”
主持人尴尬的露出了笑容。
现场观众和媒体记者都知道陈冲表达的意思,朱立原和罗建文他们那套理论也只是理论,在实践中没有可行性。
朱立原拒绝陈冲的邀请,无非是害怕承担责任,打了自己的脸。
主持人看着两位教授的神情,赶紧转移话题,“陈董,今年有一个词特别流行,赋能。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问完,主持人自己也松了口气,若不转移话题,两位教授的脸就丢尽了。
第1108章 有意孤立马云
“赋能”这个词在近几年的互联网产业中非常流行,广义的解释就是“互联网+”的公式。
在大众认知中,互联网处于核心地位,以它为载体链接各项产业。
但是这种认知是比较片面的。
刚刚长江商学院的罗建文教授长篇大论讲“赋能”,虽然他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缺乏战略思维,但也不可否认,他是承认互联网的核心地位的。
主持人原本以为转移话题能够缓解场上两位教授的尴尬局面,却不曾想他向陈冲提出的“赋能”的问题,正是陈冲想要反驳罗建文的观点。
陈冲拿起话题看向罗建文,“我仔细听了罗教授刚刚的理论,虽然对我们互联网从业者不太友好,但是对互联网的产业核心地位是高度认可的。”
罗建文反而紧张了起来。
并不觉得陈冲是在称赞他。
陈冲接着道:“不过我可能和罗教授的观点有一些不一样的认知。”
听到这句话,主持人跟着紧张起来,弄巧成拙了。
不得不时刻关注台上罗建文教授的神色。
陈冲道:“对于赋能这种说法,我在私下和很多合作伙伴沟通过。
在同行中,基本上都接受赋能的说法,也就是互联网+。
但是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传统行业的龙头好像并不认同这个词。
他们觉得应该是他们+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去+他们。
这种思维也影响到了我,后来在与各行各样的合作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的确是这样的。
因为一个领域,比如工业的汽车领域,到底是互联网去颠覆它,还是工业去掌握互联网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我觉得是后者,这个观点,可能与很多同行不一样。
每个产业自身技术非常深,互联网方面,无非是这几年我们比别人早一点懂了一些东西,但是其实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快就能掌握到。
例如电力,之前的电力公司觉得有先发优势,过几年,纺织业、金融业谁不会用电?谁不会用计算机?
所以未来还是会回归到行业本身。
我们换位思考,如果一再强调赋能,强调互联网的核心产业地位,未免太霸道了。
我觉得用助手的概念更适合,实体制造业、金融业、能源科技……等各行各业,他们可以选择用你,也可以不选择不用你。
我认为我们互联网企业应该有这样的姿态,才能更好实现助手的作用,推动万物互联。”
主持人面带微笑接话道:“陈董很谦虚,我相信接下来,助手这个新概念会在互联网产业中流行起来。”
坐在一旁的长江商学院教授罗建文配合着现场的气氛假笑鼓掌。
原本以为这场高端论坛,没有请来马云和马化腾,就会成为他与清华教授朱立原的主场,在舞台上杀杀这位国内青年企业家的威风。
结果没想到陈冲的观点更加犀利,句句都在反驳他们的理论。
罗建文意识到陈冲并非只是在舞台上打嘴仗厉害,思维模式也很前卫。
主持人接着问陈冲:“陈董,方便透露一下宅天下集团接下来的战略规划吗?”
陈冲拿起话题回答道:“宅天下正在推行一项重大战略,全面技术升级,我们会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这项事情。”
主持人接着问:“陈董能简单聊聊吗?”
陈冲道:“全球前十的互联网企业中,有七家是科技公司,目前国内也只有腾讯上榜,但是腾讯距离这七家科技公司也有很长一段距离。
宅天下与他们的差距就更大了,当然,宅天下并非像外界所传的那样,是一家大杂货铺,我们也有比较领先的技术。
比如我们的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在国内都走在前面。
但是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要做的远远不够,比如区块链、量子信息、芯片技术……等,BAT三家也在做,我相信我们这一辈企业家能够通过努力,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宅天下集团也会继续推行人才战略、高校合作战略、全球技术沟通……等战略,实现宅天下集团的全面技术升级。”
陈冲借着这次乌镇峰会和这个舞台,对外宣布了,宅天下集团将从一家服务型的互联网平台转型成为一家科技公司。
这算是今天这个高端论坛的重要新闻。
台下的媒体记者也在认真记录,做实时报道。
显然,主持人这几个问题采访下来,与陈冲同台的两位教授已经暗淡无光,没什么存在感了。
主持人最后道:“感谢陈董为科学技术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也感谢今天的另外两位嘉宾朱立原教授和罗建文教授。
感谢今天来到现场的媒体朋友……”
论坛结束,陈冲与两位教授一起下台,记者媒体一拥而上,采访陈冲。
只有少数几家媒体去采访两位教授,提出的问题也是与他们专业无关的问题,让两位教授感到了羞辱。
陈冲接受完采访,回到了酒店用餐。
电梯门口正好撞见刚刚用完餐脚步匆忙的马云,上去打招呼道,“马总这般匆忙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公司有些事情,回杭州。”,马云笑着夸奖道,“陈董今天上午堵上了两位教授的嘴,厉害。”
陈冲笑道:“这门差事是马总让给我的,我不能丢了我们这个圈子的脸。
我记的明天上午还有一场交流会,马总不参加了吗?”
“我明天上午赶回来!”
“行,马总,明天晚上我们酒桌上见。”,陈冲道。
马云笑道:“再说!”
和陈冲握了握手离开了酒店。
乌镇峰会第三天上午,马云又从杭州赶到乌镇,参加最后一天的交流会。
不过参加完交流会,又匆忙离开了乌镇。
晚上陈冲接到丁磊电话,去客栈参加饭局的时候,并没见到马云的身影,但是其他人基本都到齐了。
李彦宏、马化腾、雷军、余承东、张朝阳、周鸿祎、刘强东、王兴、张一鸣、程维、沈南鹏、张磊……
可以说是乌镇饭局最热闹的一次。
陈冲没有过问丁磊,他差不多猜到了,这群人好像有意在孤立马云。
第1109章 网易要抢电商饭碗
马云上午参加完交流会之后,就坐上了自己的私家车匆匆离开了乌镇。
按理说,今年乌镇饭局,互联网圈子有名气有资历的企业家几乎全部到齐,他也应该去坐坐。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组织饭局的东道主丁磊没有邀请他。
陈冲不禁联想到前世互联网圈有名气的饭局,好像都找不到马云的身影。
网友们还调侃马云,说他的学历不够格,毕竟其他人都是毕业于国内的名校。
北大、清华、武汉大学、人民大学、上交、深圳大学……等响当当的高校,甚至还有耶鲁、麻省理工这样的世界名校毕业生。
马云就读的杭州师大,这么一对比,就有点暗淡无光了。
不过这种说法不成立,陈冲所读的江州师大同样没什么名气,照常被邀请为各大饭局的贵宾。
这一世在这个圈子的上层混,陈冲似乎找到了真正的原因。
马云好胜心太强,把自己的位置抬的太高了,以致于每次论坛交流会,他都会在会上和同行较劲,再加上他的口才,同行往往是灰头土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