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第137节

文才迫不及待。

包装简易,里面的礼物也谈不上贵重,就是一件竹雕,上面是寿星老献桃图,但九叔看着上面有几块地方微微泛红,心里挺感动,觉得自己没白疼文才,欣慰道:

“好小子,有心了。”

随后是秋生。

在九叔看来,这个弟子突然开窍,在自己百年之后,可以顶门立户,就是最好的礼物。

“这形状……剑?”

洪买办有些拿捏不准。

礼盒狭窄、修长,第一时间让人联想到长剑,亦或者尺子。

“嗯。”

秋生点头。

只见被拆开的礼盒里,有一把精美桃木剑静静躺在里面,不仅有树木的清香,还给人一种隐隐的暖意。

“为师很满意。”

价钱并非衡量心意的唯一途径。

而且秋生所开之料,其实早就被九叔预定了,十几年前,他刚来任家镇没多久,就在深山老林里发现了一棵生长在向阳处的百年桃木。

为了不浪费好材料,九叔特意用了阵法手段,增加附近阳气,打算什么时候取走。

不然,末法年代,这等材料怎会轻易落到秋生手里?出门逛一圈就能得到,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可这依旧难掩九叔的开心,他也不准备说这事,只当秋生运气好,在自己寿辰将近之际,寻到一棵阳气浓郁的珍惜桃木,亲自雕刻礼物。

“师伯,祝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孟凡成为焦点。

任发等知晓他厉害的人,皆面露期待之色,仿佛接受礼物的人是他们,而非九叔。

“好,好,好。”

无需打开盒子,灵觉敏锐的九叔便察觉到,这份礼物有多贵重,喜得当众连说三个好字。

第172章 城隍驾临

葫芦手串?

在座的豪绅大多经营生意,知晓葫芦有何寓意:口小肚大,可广纳四方之财,象征财库饱满,纳财致福。

不过,很多感知没有问题的大人物,都觉得这份礼物没想象中那般简单。

要知道,相比于百年桃木剑,这些不起眼的小葫芦里,蕴含着更多至阳之气,像最年轻的任婷婷,已经入道的秋生,不仅察觉到暖意,还能感觉丝丝缕缕的蚁走感,仿佛受到轻微雷击一般。

由于得到过相同材料制成的护身法器,文才他们都知道,孟师兄又出血本了。

就目前而言,剩下的料子勉勉强强,得小心又小心,才能出一把极品桃木剑,以及大量蕴含阳气、雷气的木屑。

不过,孟凡倒不觉得勉强,以他如今的掌控力,肯定不会出现差池。

换而言之,雕出桃木剑绝对没问题,说不定还能剩,没必要拿秋生的经验来衡量自己。

在任婷婷、三个徒弟,以及师侄孟凡送完礼物后,生日宴也就没什么特殊环节了,大家推杯换盏,将气氛推往更加热烈的方向。

九叔实在太高兴了,宾客们又过于热情,酒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没空过,阿威甚至专门拿着酒壶,站在旁边等着,随时为他斟酒。

本来略备薄礼的茅山明,眼见送礼者皆是小辈,也就按照大家约定成俗的规矩,没有再多此一举。

“多谢各位捧场。”

“抓妖、治邪,本就是道人分内之事,大家抬爱了。”

平常只有心情好才稍饮三两米酒的九叔,一改常态,喝到满脸通红,仍未用法力化解。

就今天而言,没有任何波折,话本中跌宕起伏的情节并未出现。

至少孟凡是这么想。

倘若真有什么恶鬼、左道,嫌活着太难受,真过来找事情,就别怪他辣手无情了……

“没事,没事。”

“师伯还能喝。”

九叔坐在主位上,嘴角挂着不明意味的笑容,明显是量有些多了,意识受到影响。

这种时刻,文才竟然主动站了出来,放下豪言替师父挡酒,然后……三杯下肚,整个人直接瘫倒在椅子上,开始无意识呓语。

到了这种程度,再灌就没有必要了,酒楼老板开始加快上菜节奏,各种美味佳肴,有珍馐,有家常菜。

孟凡拍了拍师弟文才的肩膀,一缕法力进入他体内,沿着四肢百骸,快速游走一周天,这小子瞬间清醒过来,就是有点浪费酒,等于白喝。

然而,本以为这场以热热闹闹开始的宴会,会以相同的方式结束,可终归是有了波折……

包厢入口处,突然走出一道人影,身穿明朝官服——

这点眼力见孟凡还是有的,毕竟他来到民国以后,对付了不少清朝僵尸,故而对螨清官服有一定了解,且来人并未留金钱鼠尾辫,头上还带着乌纱帽。

所以,只能是明朝。

除此之外,陌生访客身上还带着鬼类特有的气息。

也许是错觉,孟凡闻到了香火味……

“这位朋友,你看起来好面熟啊,也是来参加九叔寿宴的吗?”

话落,洪买办作思索状。

紧挨着主位落座的马县长也喃喃低语,说自己同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马姓县长有个弟弟,叫马邦德,曾花钱买了好几张委任状,轰动一时。

奈何上任期间遇到极恶麻匪,目前生死不知,估计凶多吉少。

而孟凡算了算时间,恐怕是没救,大概率已被炸断下半身,死在白银堆里。

“原来是显佑伯。”

九叔立刻变得清醒过来,本来红润的脸颊也恢复正常。

“显佑伯……城隍爷!”

马县长惊疑不定,腾地一声,从位置上站起来,当初自己新官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城隍老爷睡觉,怪不得如此眼熟。

咳咳……

更准确来说,是去拜见城隍,在神像前上香、献贡品,然后在那里过上一夜。

城隍信仰于南北朝时期兴起,至明清时期,渐由守护神演变成与朝廷所派遣的“阳官”对应的“阴官”,负责处理所辖区域大大小小各类阴间事务。

尤其是在明代,朱元璋于洪武二年正月大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完善这一体系,当时京都(应天府)城隍神被封为:

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

汴、濠、鸠、和、滁等大明龙兴之地的城隍亦被封为正一品王爵,其他府城隍则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公,被封为正二品,州城隍则为鉴察司民城隍威灵侯,官居正三品,而县城隍受封鉴察司民城隍显佑伯,正四品。

到了清代初年,又增加了几类城隍,但不管怎么变,都改变不了城隍地位尊崇的事实。

每一位新官就任,大多都按照规矩,去拜见城隍爷,请求神灵协助自己,一起处理地方政事,以达到最高境界——

吏竭其力,神祐以灵,各供其职,无愧斯民。

眼下,一直拜的真神出现在面前,所有人都震惊不已,开始检点自身行为,生怕被抓去受刑。

亦有心思活络之人,思考城隍爷出席九叔生日宴的深意。

接下来,众人都变得拘束起来,不再大声说话,毕竟这是他们此生第一次见到神灵,且是祖祖辈辈祭拜了数百年的父母官。

唯独孟凡不是特别在意,他接触过更多高层次大神,彻底开了眼界,而今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成为其他人敬佩的对象。

李城隍亦不曾在意,坐在原来马县长的位置上,与九叔推杯换盏,把酒言欢,亲近之意,溢于言表。

不消说,分明是有事相求。

孟凡心里估摸着,这位老爷就跟那天州城隍派来传信的日夜游神一样,想要整点新版冥钞,却又不好贸然明说,索性借着祝寿的名义,先套一波近乎。

鲁迅先生说的好: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地府看似比阳间高上一等,乃万灵归宿,其实在茅山弟子这种行内人眼中,算不得神秘,需要敬畏,但也不必卑躬屈膝。

而那些负责管理阴司事宜的官吏,甚至比阳间人更加讲究人情世故。

渐渐没有存在感的茅山明暗暗发誓,要努力学习道术,成为林九道友这样交友广泛的风云人物。

请假条

如题。

感冒中,今天的精力只够写一本书的更新,明天还要打最后一针疫苗,按照前三针的经验,肯定会有不轻的副作用,但好了以后,会日万一段时间,应该是从26号开始。

感谢各位支持。

第173章 九叔:躲风头,远走他乡

终归是生日宴,只要稍微有点情商,都会主动避开功利性话题。

说说笑笑。

先认识一番,以后有事相求也就好上门了,李城隍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而九叔会意,自从坐上天地银行大班这个位置,被某位祖师提点以后,他就明白这种往来少不了。

既然是约定俗成的事情,那就在不违反良知的前提下,给其它阴差行个方便,也算为茅山拉拢更多人脉了。

寿宴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夜间,得亏酒楼老板提前有所准备,不敢怠慢此事,完美承包预料之外的一餐,让所有宾客都感觉满意。

“去,立刻安排人,给本县城隍爷的庙重新修缮一遍,金粉银漆,什么材料贵重用什么。”

马县长一出酒楼,就跟在外面恭候多时的师爷交待任务,表情非常严肃:“所用资财不必走公账,从我府里支取,不许有半分吝啬。”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哪里的神明灵验,就去何处烧香,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此前,整个县城大兴寺庙,观世音菩萨、弥勒佛、如来佛、四大金刚……香火鼎盛,金身林立。

道观逐渐稀少,但终归不缺香火供奉,道人勉强能活。

反倒是城隍庙越来越破旧,连庙祝都七老八十,上次在人群中看到,走路都不利索……

而今正主显灵,必须得好好弥补一下失职!

跟马县长打着相同念头的豪绅不在少数,都决定独自出资修缮城隍庙,留下一份善缘,再不济也不能其它家族专美于前。

同时,九叔这个过去不太出名的义庄老道士,也彻底成了香饽饽。

虽然不知道城隍爷为何如此给他面子,但跟在后面讨好,准没错!

首节 上一节 137/4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