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轮回:从港综开始 第176节

“知道了,咱们一会儿再见。”

一人买书,另一人买文玩古物,方向有偏差,故而短暂分离。

水深?

制假行业自古有之,民初的文物古董造假技术,恐怕不比后世那些科技与狠活差,但孟凡不在乎。

在这条街上,文物不一定是法器,但法器一定是文物。

后者他一看便知,假的真不了。

古玩铺的红木多宝槅上,摆着花瓶、鼎彝,书画铺挂的各种字画、立轴、对联,墨盒铺架上的各式各样墨盒子、镇纸、笔架……

一副吴道子所画的钟馗真迹图。

耗费黄金五两。

店家拿不准是否为真迹,只确定有一定历史,是件老东西,故而漫天要价,非二十两不卖,但孟凡一路砍价,直到对方咬死最低五两。

此后,孟凡在一家铺子前微微停留,看到一件唐朝鎏金银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以子母扣套合。

由于设置有多种机环,加上金盂内部重力作用,香盂总能保持平衡,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

本想着买下来送给阿敏,可转念一想,这种东西只有一种来历:

冥器。

由盗贼从地下带出来。

诚然,孟凡能够施法,轻松化解上面的煞,但寓意终归不好,索性放弃,专注购买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通宝等古钱币。

当初在港岛,这些东西实属希罕,唯有小五帝钱,能够勉强凑一凑。

后来在任家镇集市上,买了不少,最终制成一柄法剑。

现如今……进货!

这么说还真是一点不夸张,因为时代原因、地理位置,琉璃厂的古钱币价格并未被炒起来,也就秦半两稍微贵一些,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第221章 三哼经

夜间。

华灯初上。

“线装书真是买不起了,乾隆年间的刻本,价钱等同宋本,明版小说,据说过段时间也要飞涨……至于清朝禁书,上个月才数十元,如今已要百余元。”

“看来往后走旧书坊,还是别对这类宝书,作非分之想罢。”

迅哥儿摇摇头叹息。

视线落在孟凡这边,见其收集了大量古钱币,以及一副古画,心里暗自咂舌,愈发好奇他到底有多少财力。

众所周知,民国初期文人的日子非常好过,迅哥儿吃官粮,每个月只发一半俸禄,那也有一百二十五元整。

而在二荤铺,海春天,顿顿吃四个菜,包月也不过五元钱罢了。

此外,还有各种津贴。

迅哥儿今日领了六十元,兴致勃勃来琉璃厂淘书,结果却感叹家贫,以后彻底断了对古书的念想。

而孟凡却在更费资财的古钱币、古文物上,买了这么多东西,未免太过阔绰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

两人来到一家酒楼,上了二楼,捡临窗的位置就坐。

“尝了那么多家酒楼、饭庄,惟有这里的豆汁儿味道最好,臭而香,道长要不是试试?”

“算了,别说喝,就是闻闻都感觉撑不住想呕,来一碗炸酱面,再随便点两三样招牌菜就好。”

“好吧,那你这人生也就少一半乐趣了,过几天请你喝绍兴黄酒,再弄点茴香豆。”

“迅哥儿,你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吗?”

“……”

眼下,迅哥儿还没有从事写作,自然不懂其中的玩闹之意,只是感慨孟凡思维跳脱,自己说了茴香豆,他立刻就问茴字有几种写法。

事实上,未来几年里,迅哥儿会一直安稳当着小公务员,逛琉璃厂、当老饕,夜间孤身一人就抄古碑,哪怕除夕也不例外。

因为在古书、法帖、古玩之中,拓片是最便宜的,逛琉璃厂时,会顺路买上一点,回家抄着玩,打发时间,类似于躲进小楼成一统。

直到有一天,几年后在老友的点醒下,才开始创作。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这些文章,最少要等到六年之后才会慢慢出现。

“唉,道长这话让我想到了老家一个孟夫子的人,他的本名已失传,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以致穷得讨饭,替人家抄书。

穷极时混进书房里去偷东西,被人抓住,硬说是“窃”书不能算偷……常到咸亨酒店来吃酒,可能住在近地,却也始终没人知道。后来他用蒲包垫着在地上,两手撑了走路……”

“他跟我说,茴字有四种写法。”

迅哥儿感慨万千,一边回忆过往,一边用手指沾了豆汁,煞有其事地写了起来。

孟凡只恨没有工具,无法把这段影像保留下来。

毕竟,迅哥儿亲自写茴字,这还不能算名场面?

完事后,他叹了口气,看着四个写法不同的茴字,夹起一筷咸菜,就着心心念念的豆汁儿,继续享受起来。

世间唯美食不可辜负。

可惜,孟凡真无福消受,远远闻着味道就感觉想要呕吐。

两人又开始天南地北的聊着。

许是夜间气氛烘托到位,加上孟凡答应要去会馆看看,迅哥儿便问起了他过去可曾有什么匪夷所思的经历。

干巴巴讲过往自然无趣,半真半假最好,故而,一番讲述,故事一个接着一个,孟道长很快便收获了忠实读者。

迅哥儿说自己现在困意全无,邀请孟凡去会馆彻夜长谈。

梁家园、骡马市、虎坊桥……

即便走在路上,孟凡仍被要求讲灵异故事。

如此,未来迅哥儿写文章,必然少不了一个年轻道人的形象。

嗯……大抵是正面人物。

补树别馆内。

那棵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下。

迅哥儿放下手中浸过通灵符的柳树叶,仿佛看到了新世界的大门。

交谈声一夜未停。

直至天明,两人依依惜别。

四本嘉庆年间直隶书局出版的线装《山海经》珍品被孟凡拿走,算是讲故事的报酬,上面每一本都有这位先生的亲笔签名。

是阿长送给年幼迅哥儿的那本吗?

想必不是。

仁厚黑暗的地母,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灵魂!

两人之间的情感可见一斑,如果真是那本,迅哥儿肯定不会答应得那么痛快,孟凡也不会接受——

这已算是古籍,寻常人家买不起,想来是在琉璃厂花大价钱淘来的宝贝。

之所以选择《山海经》,除了因为这是迅哥儿少年时最为心爱的宝书以外,孟凡还在冥冥之中感觉它很不凡,特别是签过名后。

纸张泛黄。

图像也生动,不是那种全用直线凑合的劣质版。

如今翻开一看,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时此刻,这些上古异兽在孟凡法眼观看之下,仿佛动弹了一下。

应当是好事……

两日之后。

千鹤带着孟凡、东南西北暂时离开吕祖观,前往紫禁城。

这里本来是明朝的都城,气势恢宏,而今一看,哪怕是在朝阳下,依旧散发着浓浓的迟暮之气。

“师父,里面有什么规矩吗?”

一位师弟忍不住开口,隐约透着对皇权的敬畏。

“少说多看。”

千鹤言简意赅。

根据退位协定、优待协定,眼下这座皇城仍属清廷所有,从某种程度来说,里面仍跟过去没什么两样,是遗老遗少们最后的圣地。

不过,孟凡仍持那个态度。

只要按照事先承诺,归还茅山镇山之宝【宣和御赐玉靶】,大家两清,往后不再往来。

其中,靶必然不是指射击的目标。

有诗证曰: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玉靶,其实是剑柄镶玉的宝剑!

当年徽宗消耗国运册封此剑,后来又请回宗坛供奉,对于茅山人而言,将祂称之为神器也不为过。

第222章 功成身退

如今,大清末帝还是个六岁孩子,穿着不太合身的龙袍,像个傀儡一样,坐在那里。

在紫禁城,有限的活动空间内,他还是皇帝,偶尔有各国列强的领事、驻军长官前来拜访。

再过几年,小皇帝会被赶出来,前往租界生活一段时间,参加各种舞会、晚宴等社交活动,可以打球、逛街、看电影,然后在一帮遗老遗少的撺掇下,图谋复辟。

“将玉靶赐给道长。”

这话像是提前排练过一样,但不管怎么说,孟凡等人一行目标达成。

“扎!”

只见一个老太监拍打袖子,单膝跪地领命,继而又道:“各位还不谢恩?”

“贫道稽首了。”千鹤也没什么好说,直接领着孟凡等人行礼。

如此关头,没必要节外生枝。

首节 上一节 176/4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