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采购员的春天 第82节

考察团的团长,当然得由机械部的官员担任,这是规矩。

考察团一共12个人,其中有团长1人,保卫干事一男一女2人,后勤大管家1人,剩下的7人都是从机械部下属的研究所和厂子里抽调来的专业人事。

随着黄大仁的进来,又有领导进来了,知道他们是领导,是因为他们一进来,就往领导该坐的位置走去。

什么身份的人,坐在什么地方,那可是有定数的,不能逾越。

机械部的领导也来了,说明了成立考察组的原因,宣读了考察组的人员组成,强调了考察组的工作纪律,安排了考察团的工作任务,对考察团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会议结束,在招待所里安排了午宴,然后大家就都不允许回家了,就在招待所里待着,等待着列车时刻的到来,一起被送到车站后登车出发。

余庆安是负责后勤的,去机械部的财务上领取了这次考察组的公用经费和自己的私人经费。

机械部为每一名考察组的成员,都安排的有私人的津贴补助,每人200元。

领完经费回到招待所,刚进房间准备休息一会儿,金灿烂敲门进来了。

余庆安把金灿烂请进房间,故意把门敞开着,好明示天下,自己和金灿烂的关系那是很正常的朋友加同志的关系。

“好可惜,不让我们出招待所了,不然可以到你家里看看呢?”金灿烂道:“常汉卿还想去图书馆呢,可惜也去不成了。”

“那就等回来了再去呗。”余庆安道:“等我们出差回来了,到时候请你到我家里做客,对了,到时候我请你吃京城的烤鸭,还有涮羊肉、还有炒肝,爆肚……”

“让你说的我都流口水了,对了,庆安弟弟,你家里还有什么人?”金灿烂望着余庆安。

金灿烂那眼神,余庆安知道,那是喜欢上了自己的眼神,想了想,自己还想从金灿烂的身上收获善意值呢,还是先不要让她知道何雨水的存在好了。

“我家里没有人了,我就一孤儿,我爸是在高丽战场上牺牲的,我妈思念成疾,陪我爸去了。”

“怪不得你那么喜欢听我说高丽战场上的事,原来是这个原因,我们俩很像呀,不过我爸妈不是在高丽战场上牺牲的,他们是在国内的战场上牺牲的,是在东北被鬼子给害死的。”

……

两人正聊着呢,有人敲门过来,通知大家准备登车去火车站了。

火车是下午出发的,到羊城需要在路上走两天两夜呢。

余庆安忙提着自己的一个挎包,挎包里除了洗漱用品,就只有几件做样子的换洗衣服了。

余庆安的大部分的东西,都在随身空间里呢。

余庆安过去要帮金灿烂提东西,金灿烂表示自己可以,余庆安又跑去给考察团团长提东西去了。

第163章 他们都不会说粤语

经过两天两夜的行程,考察团在羊城下了火车。

这两天两夜里,12个人占据了三个软卧包厢,一路无话。

同时,余庆安也知道了,为什么会有金灿烂这个女镖师了,因为考察团里,还有一名女工程师。

当然,那女工程师是谁,为什么会选一个女工程师南下与余庆安无关,余庆安的关注点除了为大家服好务,就在金灿烂的身上了。

讲真,金灿烂的身上,还有余庆安想要复制的技能呢,那个轻武器射击的技能,余庆安就很想学习。

余庆安这么热情的为大家服务,当然也是想着看能不能从考察团的其它成员的身上,获得点善意值,最好能够达到可以复制技能的程度。

虽然很多都是如机械类的技能,但是也是可以学学的,毕竟这技能多了不压身,再说了,自己在机械部下属的企业里工作,多学一点专业知识,也许有一天会用到呢?

虽然自己当不了工程师,但是说不定有一天自己会当个厂长什么的,多少懂点专业的知识,不会被人糊弄了呀。

余庆安知道,考察组里的很多成员,很可能在这一次后,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如果有可能,那是有什么技能就复制什么技能吧,善意值也不能浪费了不是,自己陪着笑脸热情的服务,不就是为了这点善意值吗。

做为后勤大管家,余庆安当然是跟考察团的团长和副团长住在一个包厢里的,同一个包间里的,还有那个男镖师。

和领导住在一个包厢里,方便他及时接到指示,也方便他照顾领导。

开玩笑,考察团里,最应该被照顾好的,难道不是考察团的团长吗?

所以,在火车上,余庆安其实没有过多的机会和金灿烂交流的,偶尔两人坐在包厢外的走道里聊会天,很快余庆安就会被事务打断。

这在段时间里,余庆安随身空间里的田地又迎来了几次丰收。

大豆这一次,足足收获了800斤,种下去2块地用种20斤后,剩下的780斤以大豆的形式存放在仓库里。

这一次没有榨油,是因为大豆除了榨油,还可以被加工成豆制品,比如豆腐、豆皮、豆浆、豆腐脑等。

油料作物其实还要数菜籽油,余庆安准备利用这次出差的机会,能不能搞到点油菜籽的种子,以后油料就由油菜仔提供,不能浪费了大豆这么好的东西。

玉米分两次,6块田地一共收了4800斤,不过这一次,余庆安没有再种植玉米了。

4800斤玉米,全部加工成棒子面,可以加工出来3360斤棒子面,再加上仓库里剩下的那一千多斤棒子面,足够余庆安和他的家人们一年的用量了。

所以,收获玉米后空出来的六块地,三块种植了糯米,三块种植了水稻。

虽然余庆安想种植一些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不过现在没有种子,也不能把田地闲置着,所以先种上点东西再说,以后慢慢的调整。

所有收获的4800斤玉米,都存放在仓库里,仓库里还有不少棒子面呢,余庆安暂时不打算把这些玉米磨成棒子面了,等以后需要了,再临时磨都来得及。

一行人到了羊城,羊城那边的机械系统人的过来接站,安排了接风宴。

接风宴上,大家都是一个系统的,当然要吃好喝好。

不论到了什么时候,让客人喝好那都是国人接待好客人的最高标准。

大家都说南方人酒量小,这其实是误解,因为所谓的南方人,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南方人。

在羊城的机械系统的人里面,有很多是北方过去的,随军队过去后,就地转业后落户南方的。

羊城因为气候的原因,特产要丰富一些,所以宴席上的品种也就丰富了一些。

在这场宴席上,最出风头的当然还是余庆安,光是他一个人,就把主人家安排过来陪客的全部给撩趴下了。

余庆安也会劝酒,哪怕是你感觉喝的差不多了,不准备再喝了,他也能够劝着你把酒给喝下去了。

余庆安的一大三小,二五一十,在羊城再次大放光彩,给羊城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也给带队的肖团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肖团长只知道余庆安的酒量好,带着他过来除了负责后勤外,就是专业负责挡酒,代酒的。

肖团长虽然让余庆安帮忙代了不少酒,但是他自己也喝的差不多了,具体喝了多少他不知道,他只知道,那屋里的空酒瓶子摆了一地。

当天晚上休息了一晚上后,第二天一早,考察团就出发的,羊城的人找了个中巴车,拉着一行人直接到了鹏城。

在鹏城,羊城的人派了两个人跟着考察团,一起过了关,到了香江。

这两个人,是做为翻译跟着考察团的。

香江那边的官方语言是鹰语,普通百姓的语言是粤语,考察团的人都来自北方,大都听不懂粤语,这就需要翻译跟着了。

当然,那些机械专家们,大都是懂鹰语的,也有个别的,有北熊那边留学经历的,是懂熊语的。

对于余庆安来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那就是想办法增加善意值,复制技能就行了。

余庆安是知道的,金灿烂的身上,就有一个高丽语的技能,只不过余庆安认为没有用,没有作为复制的首选项而已。

一路过来,自己这么照顾大家,12个人里面,至少也得有一个人的善意值能够过百了吧,可以的话,就先用来复制语言的技能吧。

香江那边,提前已经对接好了,香江的红色公司派出了工作人员,以迎接旅游团的名义,过来把一行人接到了安排好的酒店。

酒店里,红色公司早已经联系好了相关的国外的机械公司,就等着机械部的考察组到来后,与相关公司对接洽谈呢。

具体的流程就是,考察组的人与国外的机械公司对接后,了解了机械的性能后,回到国内做出机械采购计划书,等机械部批准后,就由红色公司出面把机械采购下来,再想办法运到国内。

所以,红色公司,其实是国内采购方和国外机械公司的中间人,红色公司的普通员工,其实是把国内来的考察团,当然客户来接待的。

只不过,这些客户有些特殊而已,他们都不会说粤语。

第164章 生活在火热之中

如果说整个考察团里轻松的人是谁,那这个人当然就是肖团长肖志强了。

第二轻松的人,就轮到余庆安了。

余庆安只要照顾好大家的饮食住行就行了,事实上这些都不用余庆安来操心,红色公司已经安排好了,余庆安就起了个对接的作用,把红色公司的安排,及时的传达给考察组的成员,及时的组织他们到相应的地方参加相应的活动。

所以,余庆安的工作重点其实是在照顾肖志强的身上。

第二天开始,那些专业技术人员与相应的机械公司对接的时候,余庆安却陪着肖志强出现在香江的街头。

美其名曰考察香江的经济和民众的生活。

60年代,香江普通民众的生活还没有开始起飞,可以说是生活在水深……不对,他们这个时候是很缺水,内地的水还没有流到香江,他们需要排老长的队伍去买水。

香江的天气很热,处于热带的香江,就连黄大仁也只能穿着短袖了。

所以,香江普通民众,只生活在火热之中,他们没有水深。

这个时代的香江,其实也没有什么风景区概念,除了可以看看在京城少见的大海外,其它的也就没有什么转头了,所以,大多数的时候,两人是在街道上闲逛着的。

“首长,香江这里,除了它们自己生产的外,我看大部分的商品,都是外来的,所以他们的商品的品类才能够这么的丰富。”余庆安和肖志强小声的交流着。

这个年月,香江这边的民众,有很多是从香江的北方,特别是江浙、潮汕一带过去的,这些人里面,还是有人能够听得懂北方的普通话的。

所以,两人的交流,说话的声音不敢大声了,生怕有敌对势力的人发现了自己两人的存在。

“我们内地,却不敢这么打开国门呀,我们的基础不行,如果打开了国门,我们脆弱的工业基础,会受到冲击的。”肖志强道。

余庆安明白肖志强的意思,要改革开放,也得是在你有一定的实力基础上的改革开放,而不是在你什么都没有,完全靠着外部输血的开放,那带来的后果只能是掠夺,经济掠夺。

这个年月,包括几十年后,想要打赢经济战争,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总有想扑上来咬一口的豺狼在那里觊觎着,国家的决策者思考的总是很多的。

“其实我们内地,也是有一些好东西的,完全可以通过香江这个窗口,来赚取我们需要的外汇。”余庆安说着,指着一家服装店里的一排衣服,道:“就说这服装吧,我们国内的纺织工业现在其实也不差了,只不过我们的花样少了一点,如果我们也能够设计出这样的新颖的服装样式,其实我们也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

余庆安可是知道,再过二三十年,国内可是世界工厂,代工厂一座连着一座,这表明,国内并不是生产不出来这些产品,只不过现在思想上没有放在经济建设这一块。

并且,很快,冰川期的到来,更是让国内的经济几乎停滞。

当然,余庆安对于冰川不能评价也不敢评价,甚至多说一句都不敢。

你再是穿越者,你再有金手指,你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你不顺着潮水顺势而下,你也会被历史的潮水淹没。

“问题是,我们国内的供应都不足,又如何能够有多余的东西拿出来摆放到这里呢。”肖志强感慨了一下,道:“我们找一找,找找看有没有五金机械类的商店,我们到那里看看我们的老本行。”

余庆安点了点头,带着肖志强离开了这家服装商店。

转过两家店铺,一家名为“国货公司”的商店出现在两人的眼前。

“国货公司,小余,这个国货的国货,是不是指我们内地?”肖志强问道:“香江现在是鹰国佬的,这个国货不会是指鹰国吧”。

“应该不会吧?”余庆安道:“要不我们进去看一看?”

“走,看一看。”肖志强当先带头,往那国货公司走去。

进了门,余庆安发现,这国货公司里的布置,和国内的供销社差不多,里面出售的产品,以粮食、山货、干货等土特产居多,还有一些小五金件。

看有人进来,店里的伙计操着粤语招呼着。

余庆安上前半步,问道:“会说北方话吗?”

那伙计立即用还点方言口音的普通话问道:“客人是北方来的吗?”

余庆安点点头,道:“我们刚从北方过来,看到这国货公司几个字,就进来看看,你们这国货,指的是北方吧。”

“对。”那伙计介绍道:“我们公司所有的商品,都是来自内地的,我也是来自内地,过来也没有几年。”

余庆安知道,这家公司,应该和接待自己考察团的那家红色公司一样,都是有内地的官方的背景,是用内地的商品,到香江这边来换取宝贵的外汇来的。

这里的商品,虽然是用香江币在结算,但是香江币却是和米刀直接挂钩的,在银行里可以直接兑换成米刀或者是鹰镑等国际通行货币。

那伙计可能很久没有和北方过来的人交流了,明知道余庆安两人只是进来看看,不会真的采购什么,还是很热情的和两人聊着天,为两人介绍着一些香江的情况。

首节 上一节 82/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