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龙同朝,这个逆子孝出强大 第416节

“而我大明天朝,将会是这个时代里……唯一的霸主!”

大航海时代!

这个词汇,充满了神秘的魔力!

杨士奇与王景此刻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二人一直清楚,汉王殿下对大海充满了向往,因此连带着对大明水师极其重视。

只是二人都没有想到,汉王殿下的志向竟然如此远大!

他想要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地将大明王朝架上大海远洋,强行开启大航海时代!

“王爷,朝廷那边会同意吗?”

一直沉默的王景突然开口,问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汉王殿下做这一切,朝廷会同意吗?

汉王只是一个宗师亲王,并不是大明的皇帝,甚至连太子都不是!

他苦心孤诣地做这一切,很有可能会被太子乃至皇帝全盘否决!

那还有什么意义?

朱高煦闻言脸色不变,淡笑着摇了摇头。

“放心,只要郑和带回来了神种,那一切都将不会是问题。”

“你们远远低估了神种的魔力,大明拥有了神种,很多先前贫瘠的土地,都会变成适合耕种的良田沃土,大明粮食产量将会大幅度提升,大明人口也将会迎来一个井喷时期!”

“到了那个时候,就不再是本王推动着大明走向海外,而是大明上下主动要求朝廷走向海外,走向一方更加广袤无垠的新天地了,毕竟华夏百姓骨子里都刻着对田地的执着,要是有神种在手,谁还在意手里面田地太多?”

神种!

说白了,就是土豆、番薯、玉米这三种高产的粮食作物,此外还有花生、南瓜、辣椒、木薯等等美洲作物。

这些后世常见的美洲作物,此刻都还无人问津,等着被人发现。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是大明弘治五年的事情,距今还有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

既然如此,朱高煦总不能强撑着再活个七八十年,等到哥伦布去发现新大陆吧?

新大陆尚未发现,那就自己去发现。

大明没有哥伦布,但是大明有郑和,还有成千上万骁勇善战的水师将士,以及一支当世最强的无敌水师!

既然如此,还要什么哥伦布?

朱高煦为郑和水师他们提供的路线,自然不会是再次下西洋,绕过大半个地球之后看能不能活着抵达美洲,那不太现实,而且大明也等不了。

从倭国(现在的宁国)直航北美洲,这是绝对可行的,而且在十五世纪还有倭奴成功干过这样的壮举。

但白令海的风浪太大,就算是后世的船只也经常船毁人亡。

所以朱高煦为大明水师制定的航路,是走北太平洋环流。

宁王朱权在郑和水师配合之下,成功将倭国化为宁国后,汉王爷的密信与皇帝陛下的诏书就送到了郑和手中,水师舰队也从宁国东部的一座港口开始启航。

龙骨问题解决了。

尖形船底统一了。

牛皮三角帆换上了。

重型火炮也成功搬上船了。

这个时代,在大海之上,还有谁能够挡得住大明水师?

“汉王爷,水师舰队有消息了吗?”

杨士奇迫不及待地追问了一句,整个人也有些激动。

不料朱高煦听到他这话,一张老脸顿时就黑了下来。

有你大爷的消息!

有消息的话朱棣至于隔三差五地写信骂老子吗?

水师舰队从宁国直航北美洲,如果顺风顺水的话,其实大概只需要四十天就可以到达北美洲的东海岸。

回来的时候水师走中太平洋洋流,也就是西班牙大三角贸易的常用航线,不过时间应该在冬季和春季走,这样可以避开太平洋上那些可怕的台风,顺风顺水的话,大概也只需要五十天就能跑回来了。

可是他娘地,水师舰队这一去,至少也有个一年半载了,至今还是杳无音信。

有时候朱高煦是真的害怕,这个时代的太平洋环流是不是不一样,还是说他给郑和培养的那些航海人才技术不到家,气候洋流都认不全,导致他成功葬送了大明当世无敌的水师舰队!

不只是他有些焦急,永乐皇帝也坐不住了。

毕竟郑和这支水师可是他一手打造出的海上强军,要是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折了,连死在哪里都不知道,朱棣只怕真会把朱高煦吊起来打!

为今之计,他们父子二人也只能等,耐着性子继续等下去,希冀着上天能够再次眷顾大明!

眼瞅着汉王殿下脸色发青,杨士奇这才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比较愚蠢的问题。

讪笑两声后,他又问了一嘴,试图缓和一下这尴尬的气氛。

“咳咳,汉王爷,杨溥近些日子可还好?”

“嗯表现不错,他在楚国也混得挺好,楚王盛赞他为大才,朝廷多次召他回京,楚王朱桢都以各种借口推脱了过去,显然是不准备放走了杨溥!”

说到这儿,朱高煦自己也觉得有趣。

名垂青史的三杨贤相,到底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杨士奇在南洋征伐七国,硬生生地打出“南洋相国”之名。

杨荣远走岭北苦寒之地,洗尽铅华重拾自我,将蒙古一众部落玩弄于股掌之间。

杨溥则老成持重深耕澎湖鸡笼山,按照朝廷的要求打造出了一座东鲲水师,据金忠那老东西炫耀称,这支东鲲水师要是配备上一样的战船装备,足以比肩郑和水师!

想到水师,朱高煦就看向了杨士奇。

“杨溥在楚国打造了一支东鲲水师,战力仅次于郑和水师。”

“哈士奇,你南洋之地可谓是得天独厚,怎么着水师安排上了没有?”

听到这话,杨士奇自信一笑。

“我南洋水师可能不如郑和水师,但吊打杨溥的东鲲水师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哈哈哈……”朱高煦忍不住放声大笑,指着杨士奇笑骂道:“哈士奇啊哈士奇,你这家伙在南洋历练了三年,不但名气越大,口气也越大了啊!”

“这是自信。”杨士奇云淡风轻地点了点头,“倒是汉王殿下,有没有办法将郑和水师的一些装备,给南洋水师备上……”

“哟呵,你想造反?”

杨士奇话音未落,就被汉王爷这话给吓到了,硬生生地把后面半句话给咽了回去。

朱高煦懒洋洋地笑道:“哈士奇,以你的智慧,你就不该说出这种话来。”

“是老三让你帮忙问的吧?告诉小老三,自个儿成立研究所,好好培养匠人吧!”

“朝廷是绝对不允许海外藩国的水师战力,超过郑和水师的,原因你心中也明白。”

“造船工艺、规模战船、设计图纸甚至是顶尖匠师,这些都会被列入违禁品名单,严禁任何人私自带离大明!”

“哈士奇,你现在明白,本王为何早早地在几年之前,就开始培养匠人了吧?”

杨士奇听到这话,心悦诚服地慨叹道。

“汉王殿下高瞻远瞩,士奇佩服!”

佩服。

的确佩服。

谁能想到,以往世人鄙夷不屑的匠人,现在竟然成了炙手可热的稀缺人物!

偏偏汉王朱高煦远在三年之前,就开始大力培养技术型匠人,拔高匠人的地位待遇,引得天下匠人对其尊崇爱戴。

现如今随着中央朝廷废除海禁国策,杨士奇已经完全可以预见,然日后天下匠人将会受到各国争抢,尤其是精通造船制船工艺的匠人,他们将会成为各国珍惜重视的人才!

而这一切变化,都是因为汉王朱高煦!

没有这位汉王爷,就不会有诸王外放一事!

没有这位汉王爷,大明绝不会开海,至少永乐朝绝对不会!

没有这位汉王爷,天下匠人还是过得跟苦哈哈的,跟乞丐一样,受尽鄙夷与欺凌!

这三年来,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是因为眼前这位汉王殿下!

而自己乃至杨荣、杨溥等人身上的变化,又何尝不是因为这位汉王爷?

一想到这儿,杨士奇看着朱高煦的目光更加柔和,充斥着一种莫名的情愫。

“汉王殿下,还有一事,还请殿下赐教。”

“是南洋海关的事情吧?”朱高煦淡笑着看向杨士奇,猜到了这位南洋相国想说什么。

“南洋七国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就拿马六甲海峡来说,也就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那道狭长海峡。”

杨士奇与王景都是亲眼见过汉王朱高煦绘制的世界地图,所以二人对汉王爷口中的这些地理词汇并不感到陌生。

此刻汉王殿下这么一提及,杨士奇脑海中就浮现出了马六甲海峡的全貌。

“马六甲海峡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水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东海与西洋,同时也是亚洲和大洋洲的水上交通要道!”

“这里是东亚地区能源的通道,也是东亚与欧洲,非洲和中东国家贸易海上通道,被称为‘海上十字路口’!”

“换句话说,西方人想要走水路来到东方,就必须通过马六甲海峡,哈士奇你明白此地的重要性了吧?”

杨士奇听到这话连连点头,这些基本知识他还是知道的。

问题是知道归知道,该怎么建设开发,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你们接下来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在马六甲海峡沿岸港口设立海关征收过关税,比如船舶征税以船只长度为收税标准,设置公开的木头尺子放到水里;商船征税则核查船上货物数量价值等……”

“如果操作起来难度太大,实在不行的话,你们也可以效仿前宋的扑买制度,也就是包税制,官府就某应税对象核定应征数额,然后由商人交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后承包,让他们自个儿经营港口海关,官府只需要到期向他们征收关税即可……”

杨士奇:“???”

扑买?

包税制?

有点意思啊!

杨士奇仔细回想了一下,前宋商业极其繁荣,倚仗海上贸易的惊天利益硬生生地给外邦蛮夷缴纳了上百年的岁贡,所以前宋朝廷非常重视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税收征管。

当时规定凡税收在千贯以下的小集市,一律实行“包税制”,称“买扑”,即由官府测算出该集市年应收税总数,让当地大商人出钱承包,然后大商人再向商贩征收,以其收入作为补偿,收入盈亏由包税人自己负责。

这种方式可以保证朝廷税收的稳定,而且免去了管理带来的麻烦,对眼下的南洋七国而言倒是一个不错的借鉴制度。

“此外,在海关港口设立一个商业圈,西洋人若要在我大明行商,只能投居当地洋商行栈或租用行栈,或自赁民房,然后商店、赌场、青楼什么的全都给安排上,这些地方全都放到商业圈里面去,以此保证西洋人来了之后玩的开心,走的时候身无分文……”

杨士奇:“!!!”

嘶!

首节 上一节 416/4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