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称尊 第117节

当然这主要是诸天星辰海中的时间相对于庆余年世界几乎是处于静止状态,不然按照成就点的获取方式,凭借他麾下的诸多产业和势力,应当已经会有一定数量的成就点结算而来。

但按照一万成就点进行一次抽奖的价格来看,一万成就点也并非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

熟悉了一番诸天星辰海中的诸多功能之后,李承乾一念之间,便消失在原处,再睁眼之时,就已经重新出现在了书房之中。

他长长的舒了口气,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有了诸天星辰海,未来的日子倒是要更有趣了。

……

两日时间眨眼即逝,约莫午时,李承乾乘坐车辇入了皇宫。

庆帝忽的派人传了口谕,说要准备一次简单的家宴。

算是欢迎,也算是熟悉一下范闲这位雍王的回归。

李承乾倒是觉得这八成是个由头,估摸着还是与北上伐齐之战有关。

乾和殿外,太清池畔,一张小方桌,四方各有一个坐垫,恰好可以坐四个人,不多不少。

李承乾到的时候,范闲与二皇子李承泽已经分坐于西北,留下了东南两处。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见李承乾来此,范闲和李承泽皆是纷纷拱手行礼。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陛下既然说是家宴,要给范闲你接风洗尘的,倒也不必如此多礼。”

说着,他便自然而然的坐在了李承泽对面,占了东位。

都说坐北朝南,在这个时代,都将南方视作至尊之位,南边自然是留给庆帝的。

坐下之后,他看着范闲笑道:“怎么样,雍王的日子过得可好?”

范闲苦笑道:“宗人府礼仪太过繁琐,我这辈子都没学过这么多规矩。”

李承泽不以为然道:“什么规矩,理他作甚?而且以你的性子,看着也不像循规蹈矩的人吧。”

范闲摇头不言,他确实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人,但这些规矩一生大抵也就这么一次,而且最近一段时间他接收到的信息量太过庞大,脑子还有些混乱,也不知该如何应对。

倒不如将时间花费在这些没用的规矩上,省的胡思乱想。

李承乾笑着看了一眼李承泽,倒是没说什么,似乎是下决定就藩之后,他这位二哥更显得浪荡了不少,或许这便是所谓的无欲则刚吧。

这时,乾和殿内,十数名太监端着饭菜走了过来。

六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各自摆好,三碗白玉米饭以及相应的餐具也都一一置放妥当。

随后便安安静静的离开。

这时,庆帝也在候公公的轻唤声中,自内殿缓步而出。

范闲转过身,站着弯腰行礼,二皇子李承泽端端正正的跪在地上,双手前拜,唯有李承乾安稳的坐在原处,简单的拱手示意。

“这是家宴,都随便点。”庆帝说着,目光不自禁的落在了李承乾的身上,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下一秒便好似无觉的走过了李承乾的身后,坐到了最后剩下的那个位置上。

“朕身体不大舒服,就不吃了,你们吃吧,朕看着你们吃。”坐下之后,他简单的说了一句。

话落,李承乾已经自然而然的端起碗来,拿着筷子,夹起菜吃了起来。

见庆帝面色不喜不怒,范闲和李承泽悄悄对视了一眼,感觉气氛莫名的紧张起来,不过他们倒也不敢多说什么,有了李承乾带头,也各自低头吃了起来。

第176章 请功

李承乾夹菜吃饭,就是那种寻常人家普通吃饭的模样,范闲此刻倒是显得稍微有些拘谨。

而李承泽完全是懒得管那许多,他就藩的折子都已经上了,不论庆帝和太子之间有何龋齿,又与他有何干系?

庆帝看了一眼李承泽,语气带着几分嫌弃。

“从小就没个吃相,到现在,还是这个德性!”

说着,他看了一眼李承乾,语气莫名的说道:“倒是太子小时候总是板着,如今倒是随意了许多。”

李承乾自顾自的吃着,并不言语。

倒是李承泽回应了一个尴尬的微笑。

这时,庆帝目光柔和的看向范闲,道:“这些年,你流落在外,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失职,怎么样,这饭菜可还合口?”

范闲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应声道:“臣,儿臣过得还挺好的,也怨不得陛下,至于这饭菜,不愧是出自宫中御厨之手,皆是珍馐美味,自然是合口的。”

庆帝笑了笑,转而问道:“朕听说你之前加入了太子的招贤馆,感觉如何?”

李承泽吃饭的动作微微一顿,只觉得这气氛变得更加压抑了几分。

范闲咽了一口吐沫,缓缓道:“招贤馆中人才济济,儿臣能有幸加入,自然是乐在其中。”

“乐在其中?”庆帝言语了重复念一遍,倒是并未再追着范闲不放,而是道:“都吃,继续吃,这是家宴,朕就是随便问问。”

范闲应了一声,心下松了口气,也不再多言。

这时,李承乾放下手中碗筷,道:“儿臣吃好了,也与陛下一起看着他们吃。”

这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样,道:“对了,我听说二哥上了就藩的折子,陛下可是看过了?”

庆帝面上恰到好处的显出一份讶然,看着李承泽道:“老二,还有这事?怎么,京都待得不习惯?”

李承泽连忙放下碗筷,跪伏在地,道:“京都有陛下在,儿臣能够待在陛下身边,自然是心中欢喜,不过儿臣年纪已经不小,按照祖制,也该出京就藩了,长时间留在京都,恐有非议,伤及国体。”

庆帝面色淡淡道:“没想到你留在京都居然影响如此之大,还能够伤及国体?”他垂着眼帘,道:“罢了,等朕看了那折子再说。”

李承乾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堂堂二皇子上的折子,还是就藩这种大事,中书省不可能中途截留,林若甫也不可能将这份折子按下,庆帝必定已经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份折子。

如今看起来,不过是想着要拖上一拖,最好不了了之。

或许庆帝也明白李承泽已经不可能与他争这个太子之位,然而只要李承泽在一天,至少满朝文武便不可能一窝蜂的投效到东宫门下。

在武力层面双方达成了某种微妙平衡的时候,朝中的力量便显得有些过于突出了。

然而李承乾已经打定了主意过一段时间会离开京都,他虽然不怕李承泽能搞出什么幺蛾子,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变数自然是越少越好。

所以,庆帝话音方落,他便直接出声问道:“所以陛下是同意二哥就藩了?”

庆帝面色微微泛起冷意,道:“你这是在质问朕?”

李承乾与之对视,双眸平静,道:“皇子成年之后,去往封地就藩乃是例制,此事莫非还有什么可商谈的地方?还是说陛下对儿臣不满,想要废了儿臣的太子之位,留着二哥接掌东宫?”

此话一出,李承泽混身一抖,连忙叩拜在地,不敢多言,范闲亦是心头猛跳,呼吸都下意识的屏住。

这什么情况?太子这是要掀桌子?

庆帝深深的盯着李承乾,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的表现越发的陌生。

良久,他压下心头沸腾的情绪,缓缓道:“太子言过了。”

说着,他看了一眼李承泽,道:“罢了,既然你不想留在京都,三日后,收拾一下,去封地吧。”

李承泽叩首,感激道:“儿臣拜谢陛下隆恩。”

京都的这场看不见底的漩涡他终于能够抽身而退了。

陛下他惹不起,太子他也惹不起。

在这里,属实过的憋屈。

范闲也悄然松了口气,不过心头的惊讶却是越发的浓郁。

太子与庆帝对峙,最终松口服软的居然会是庆帝?

不过想起太子手中从他那里得到的巴雷特狙击枪,以及太子本身就是一位大宗师的可怕事实,庆帝选择服软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而此刻,他也在这简单的几句对话中,越发的看清了当下庆国的局势。

李承乾起身将李承泽扶了起来,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尘,道:“放心,二哥走的时候,我一定亲自相送。”

李承泽拱手拜谢道:“多谢太子殿下。”

李承乾摆了摆手,看向庆帝道:“陛下,这家宴我看也吃的差不多了,不如让范闲和二哥先走?儿臣还有些话想与陛下说。”

庆帝淡淡道:“不必了,都不是外人,有什么话直说就是。”

李承乾重新坐了回去,道:“也好,那儿臣就直说了。”

他看着庆帝,道:“伐齐之战已经结束,北齐和东夷的使臣已在路上,不出意外,南京城已经是我庆国的囊中之物。”

庆帝眸光骤然锐利了三分,道:“怎么,你想要南京?”

李承乾笑了笑道:“儿臣寸功未立,怎敢有此念想?

不过儿臣听闻庆军之中出了一位名为赵云的将军,每战必先,立功无数,南京之战更是因为他,才能一战破城。

众所周知,南京城城池之坚,世间罕有,能够一战破城的例子,只此一个,这样的功劳,这样的勇武,封一个二品的镇国大将军当不为过。”

骊山之战前,赵云便已经是正四品的中郎将,两次泼天大功,升任正二品,完全说得过去。

尤其是攻下南京城的功劳,真要好生掰扯掰扯,搞个从一品,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李承乾说得轻巧,庆帝的面色却是再也控制不住,陡然间变得极其难看。

第177章 一剑开天门?

虽然北齐和东夷的使臣还在路上,但是关于南京一战的详细情报,早已经通过最快的渠道传到了京都。

事实上,早在赵云从伐齐之战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庆帝便开始关注到了此人。

每一次大战的相关情报和信息都会通过内廷,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他的手中。

然而,骊山之战的惊愕还没过去,南京一战便将他彻底震了个外焦里嫩。

一枪破城门,真真切切的大宗师手段。

不久前,更是一人独对苦荷和四顾剑。

便是他也不敢说有把握直面这二人。

这赵云究竟是哪里蹦出来的妖孽?

而今日,李承乾这一提,忽的让他涌起一股极为不好的感觉。

难道这赵云也是太子的人?

他双拳紧握,终于又一次久违的感受到了一丝惶恐。

如果赵云是太子的人,东宫就有了足足三位大宗师。

这样的阵容,便是直接杀入皇宫,要取他的脑袋,也足够了。

这一刻,他看着李承乾,惶恐之余,一股压抑不住的杀机再一次涌起。

他可以容忍太子拥有威胁他的力量,但无法容忍太子拥有随时可以取他性命的力量。

或者说,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容忍。

他在考虑,如果在此刻暴露大宗师的修为,杀死太子,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李高明不好说,但他清楚,叶流云绝不会为了一个死人选择与他为敌。

首节 上一节 117/2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