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第276节

要不然也不可能逃得出京城。

要不然也不可能东山再起。

曹卫国能把这些“小道消息”告诉她。

不管重不重要,那都是冒着难以想象的巨大风险。

对此娄晓娥由衷的感动:

“谢谢!”

“你早点儿休息,我回去了。”

回到家里,娄晓娥坐在床上。

脸上是散不去的忧愁。

娄家的处境越来越难。

她的父亲已经完全退居二线。

只挂着一些虚名,没有了任何管理权。

即便是这样还是三天两头被调查谈话。

连家中的亲戚、曾经的仆人都被带走配合调查。

要不然娄父娄母也不会答应娄晓娥回到四合院。

要是以前他们一定坚持让娄晓娥跟许大茂离婚。

现在他们希望娄晓娥能借着婚姻消除资本家的成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的水!

娄晓娥既然嫁了出去,那就是许家的人。

户口也脱离了娄家,算是远离了娄家这个火坑。

可是他们和娄晓娥都忽略了许大茂这个人。

也忽视了许大茂的自私自利的人品。

第228章 忙里忙外

红星轧钢厂

易中海的事情不知道怎么传到了上级领导的耳中。

这让红星轧钢厂在工业局会议上被点名批评。

也就是厂里已经做出处罚。

要不然易中海少不了进牢里逛一圈。

即便这样易中海还是被杨厂长喊到办公室一顿臭批。

李副厂长也警告易中海夹着尾巴做人。

易中海唯唯诺诺的应着,屁也不敢放一个。

他也听说了工业局点名批评的事情。

现在厂领导拿他撒撒气,他也只能乖乖的受着。

生怕被两位厂长一怒之下赶出轧钢厂。

挨了两位厂长的批评还只是开开胃菜。

主管作风和纪律的领导才是正餐。

先是被要求写了多份检讨。

然后进行各种劳动改造,接受工人们的监督批评。

除了要完成生产任务,还要扫厕所、掏大粪……

可是把他整的欲仙欲死,真成了臭大街的老鼠。

易中海过的水深火热,曹卫国倒是如鱼得水。

距离国庆节越来越近,各单位都要展开了各种节日活动。

既然有活动那就少不了吃吃喝喝。

这让能搞物资的曹卫国成了香饽饽。

从一上班,曹卫国办公室的电话就没停过。

不少兄弟单位的领导、朋友来托他搞物资。

杨厂长、李副厂长和各部门的领导也找上门。

曹卫国光是记录,就写了七八页。

即便下了班曹卫国也没办法清闲,忙得可谓一塌糊涂。

上级领导来视察工作,小灶就离不开人。

领导请客吃饭,他又得陪着喝酒。

江主任、韩秘书等人的饭局也推不掉。

接电话、开会、参加饭局、掌勺做菜让曹卫国忙的脚不沾地。

小汽车一辆接着一辆,曹卫国可是出尽了风头。

酒山会海一波接着一波,让曹卫国陪媳妇儿的时间都少了。

而各种会议饭局,反倒让白丽娟和于海棠有更多时间更曹卫国在一起。

饭局少不了于海棠这个宣传科的厂花。

开会少不了白丽娟这个财务科的主任。

许多饭局酒桌上,于海棠都能活跃气氛。

一杯接着一杯,那酒量真是不容小觑。

“曹主任!”

“最近累坏了吧,要不要我给你按摩一下。”

于海棠走进办公室,直爽热络的笑着说道。

这于海棠的身材倒是越来越好,性格越喝越活泼。

对于拿下曹卫国的想法,于海棠可从来没有放弃过。

只要有机会就会往跟前凑,没人的时候对曹卫国的态度很亲热。

看着闭目养神的曹卫国,于海棠心中的悔意越来越浓。

姐姐要安排她和曹卫国相亲的时候,曹卫国还只是个八级炊事员。

可这才多长时间,曹卫国就混的风生水起。

以前她看不上的男人,现在已经是正科级的干部了。

而且比其他正科级的干部,混的更好混的更开。

隔三差五就有上面的领导派车来接。

时不时就有兄弟单位的领导找他帮忙。

不管是杨厂长和李副厂长都倚重他。

如果当时她答应相亲,跟曹卫国结了婚。

那日子该多红火,那她该多风光……

想到这里,于海棠看向曹卫国的目光变得火热。

曹卫国毫不客气道:“那就辛苦于大广播员了。”

于海棠开心的走到曹卫国身后,手法生疏的按揉肩膀。

“我们宣传科的赵副科长要调走了。”

“你们院儿的许大茂正上窜下跳的想接替。”

“他没找你帮忙儿?”

曹卫国舒服的仰了下头,笑着说:

“许大茂路子野,用不上我。”

“你知道赵科长要调去哪儿吗?”

许大茂一直想当领导,可是就是不得其门而入。

倒不是他送礼不够多,实在是人人都防着他。

而他小领导看不上,大领导有抱不上。

以至于费尽心思求官,但结果都不理想。

相比于好邻居许大茂,曹卫国对赵科长更关心。

他跟赵科长关系还凑合,如果赵科长高升或是调到重要部门。

那他可得送上一份厚礼,把两人的交情维系好了。

平时这些交情人脉没用,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帮大忙。

于海棠说:“听说是调去西单的供销社当二把手了。”

“哦,供销社啊,这可是好单位!”

听到赵科长调去供销社,曹卫国的眼睛一亮。

孙大妈能在上班的供销社帮忙买些东西。

但孙大妈毕竟只是普通职工,跟二把手的能量没法儿比。

于海棠羡慕的说:“那可不,西单供销社啊,那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聚宝盆。“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供销社可是计划经济的宠儿。

生活所需的柴米油盐、农资布匹、锅碗瓢盆、衣服鞋袜……大都由供销社供应。

供销社承载着年代集体的记忆,能在供销社上班,更是一件“长面子”的事情。

“不准打骂顾客”那就是供销社的墙壁上张贴的。

同时供销合作社不是零散的小单位,而是由全国合作社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运输、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

西单供销社位于首都中心,行政级别那是相当的高。

赵科长调去西单供销社当二把手,那妥妥的是高升。

首节 上一节 276/7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