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灌肠的一般有自己固定的摊位,生着火炉子,随时可以加热。
寻常的时候还有走街串巷挑担子卖灌肠的,不过比在集市上吃要贵上许多,而且还没在这里吃自在,随吃随热。
灌肠要用小竹签吃,还要蘸上蒜汁儿才好吃,如果用筷子吃就没有情趣了。
吃灌肠并不一定解饿,只是解馋,尝尝风味儿罢了。
每人要了几块儿灌肠,就着摊主提供的蒜汁儿吃了。
李平安付了钱,几人又到了一家卖拔鱼儿的摊位。
拔鱼儿是一种面食.是把和好的面放在盘子里,用一根筷子或是铁棍之类的东西慢慢的从盘子边缘划向锅里,由于它形状像一条一条的小鱼,又是拔进锅里的.所以叫“拔鱼儿”。
吃的时候放一点儿醋和辣椒,虽然里面没有放味精,但是吃起来也觉得味道相当不错。
吃完饭差不多就到了中午,李平安刚说要回去,徐氏却说道:“咱们再转一会儿吧,我和你爸说了,午饭让他在扎钢厂食堂那边吃,不回来了!”
李平安点点头,陪着徐氏买了一点儿葱姜蒜等厨房调味品,他拿着回家了。
这回几人却是没有再碰到贾东旭,贾东旭根本就不在家,更别说到黑市上买粮食了。
李平安夫妻两个带着孩子去了家属院小院儿,徐氏回了四合院儿。
刘悦还没有坐完月子。
贾东旭在母亲贾张氏的撺掇下已经开始着手给妻子迁户口了。
六院周围、扎钢厂周围、电影院周围甚至什刹海那边都有许多饭馆儿。
贾东旭连续问了好几家,终于遇上一家愿意帮他们忙的。
店主说可以帮忙写一封证明信说是刘悦在他的饭店打工,帮着刘悦将户口迁到城里来,纯粹是帮忙,人家也不要贾家什么。
遇到好人了。
贾东旭连连感谢。
店主开了证明信。
周末贾东旭到对门儿何雨柱家借了自行车到秦家屯了。
等到了秦家屯。
贾东旭满怀希望的将证明信给了老村长。
老村长却是摇摇头说道:“你来晚了,我们刚刚接到通知,说是为了确保京城不发生什么吸血虫等传染病,最近一段时间禁止迁移户口,甚至还要求没事儿尽量少进城!”
老村长对刘家人并不敌视,可总要按照规矩办事儿,不可能给贾东旭开后门儿。
要是提前几天也就给他办了。
现在却是不成。
贾东旭脸色陡变,越来越不好看,苦苦哀求想让老村长网开一面。
刘悦的户口要是不迁到城里贾家麻烦可就大了。
老村长拒绝道:“就算是我给你开了证明信也没有用,你们城里当地的派出所也不会给她落户口的,你别为难我!”
无论怎么说老村长都不同意。
最后。
贾东旭有些发狠的问道:“如果城里派处所愿意接受呢,他们愿意给我妻子落户口,你们愿意不愿意帮我的忙让我把刘悦的户口迁走!”
老村长答应道:“只要那边和我们打个招呼,我也不为难你,立即就帮你们办手续,证明信什么的也给你们开!”
贾东旭冷冰冰的点了点头,离开了。
早上走的早,在秦家屯啥事儿也没干。
回到四合院儿的时候才一两点。
贾张氏见儿子回来很是高兴,急忙询问事情办的如何,是不是将刘悦的户口给迁回来了。
贾东旭一面让母亲将她们吃剩下的午饭热了热,一面和两人说了到秦家屯办事儿遇挫折的经过。
“这是什么事儿啊!”贾张氏开口说道:“凭什么李平安能将他岳父、岳母的户口迁过来,咱们家就不行?”
“也不是完全没有希望!”贾东旭说道:“我这就到派出所问问情况,要是政策允许,也许还是能尽快将刘悦的户口迁回来的!”
“这。”刘悦迟疑着说道:“你要到派出所去?我和你一起去吧,以前钱明和李平安到秦家屯去过,我是认识他的,看在我的面子上没准儿事情能好办一些!”
刘悦可不敢说自己以前追求过钱明,虽然贾东旭对她不错,但是将这件事情捅出去之后难保丈夫心里不会不舒服,只能随意说几句应付过去。
只是。
她忘记了。
为了户口和口粮指标的事情她去找过钱明一回,钱明根本就没帮她。
上次不行。
这次就会看她的面子?
贾东旭不疑有他,带着刘悦过去了。
自行车还没还给何雨柱呢。
两人骑着自行车到了交道口派出所。
他们还真的找到了钱明。
钱明听了刘悦的要求以后直摇头。
这个时候迁徙自由,原则上来说到什么地方居住都可以。
只是。
派出所还真的接到通知了。
出于防疫等目的,暂停户口迁徙,特别是从南方受灾地区过来的灾民也不能迁移户口。
贾东旭傻眼了。
看来秦家屯的老村长没骗自己,似乎是真的不能随便迁移户口。
妻子可能和钱明认识,可是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啊,人家就是不答应帮忙。
“钱明,你一点儿小忙都不帮我是吧!”刘悦开口说道:“为什么,为什么李平安能将他岳父、岳母的户口迁过来,我的户口就不能迁过来吗?你这不是区别对待,偏袒李平安吗?”
“我怎么就偏袒他了?”钱明立即否决道:“你别胡搅蛮缠,我可没帮李平安办这件事情,他岳父、岳母的户口可不在交道口派出所的管辖范围,要不然李平安也不会不和我打招呼,人家迁户口的时间早,能迁过来也正常,现在晚了!”
钱明说话的时候根本就没看刘悦一眼。
刘悦心中黯然。
钱明这家伙是真的没将自己放在心上,说拒绝就拒绝,一点儿也不客气!
眼见事不可为。
贾东旭带着妻子离开了。
回到四合院儿贾家,一家几口人商量起来。
李平安岳父、岳母是在草药市场那边落的户口。
刘驼子一家人也是将户口迁到那边了,难道是那边的民警好说话不成?
贾张氏又撺掇着儿子、儿媳到保安堂那边找刘驼子询问一下。
刘驼子却是摇了摇头说道:“都是按照规定办事儿吧,既然现在不让随便迁户口了,我们这边应该也不会帮你办,不过放心,这个规定应该是暂时的,一年半载之后肯定会恢复如初到时候就能将户口迁回来了!”
还要一年半载?
那不是说自己还要继续到黑市买粮食?
贾东旭脸色相当不好看!
246.第246章 一千万银元的存款
246.
贾东旭相当失望。
他这段时间就盼望着将自己妻子的户口迁进城里来呢,盼来盼去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到黑市上买粮食贵就不说了,还要担心被抓到没收粮食甚至是被带到派出所关几天。
要是自己被抓以后有了污点,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评先进不说,甚至连晋升工资等级都很难。
弊端很多。
不过。
他也没办法,钱明找了,也到岳父刘驼子那里问了。
还能怎么着?
贾张氏心里也不好受。
贾家和李家同样是娶了个乡下媳妇儿,结果确是天壤之别。
秦淮茹有工资还有粮食指标,刘悦却是什么都没有。
刘悦倒是没有受什么影响。
不就是没粮食指标吗?
让丈夫贾东旭到黑市上购买不一样?
每个月买三十来斤米面,分两次到黑市上去买不跟玩似的,哪那么容易就让民警碰到、抓住了?
贾东旭到黑市上买了那么多回粮食了,到现在不都没事儿吗?
贾张氏到李家串门的时候和徐氏打听秦父、秦母的情况,还问他们的粮食指标多不多,多出来的部分怎么用。
她的意思很明显,八成是在打秦家粮本的主意。
徐氏还没有回答,秦淮茹却是冷笑着说道:“我爸、我妈在惠仁堂厨房工作,要是买粮食肯定先用他们的粮本,指标怎么可能省下来?”
贾张氏被噎了一下,不再多说,自嘲的笑了笑,离开了。
秦淮茹望着贾张氏离开的背影,小声对身边的丈夫说道:“平安,我爸、我妈那边可能真的会省下一点儿粮食指标呢,要不咱们买了存起来?”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还是让他们食堂全部都用了吧,他们能剩下多少,每月最多二三十斤而已,算了!”
核定的粮食指标都是刚刚够用而已。
要不是因为陈慧刚生了个孩子也有指标能够剩下一点儿,秦家的口粮指标不紧张就不错了。
秦淮茹点了点头没有说什么。
麦子收了以后,秦家的自留地又减少了不少,原来是三口人的,现在只剩下秦淮河一个人的,依旧是让秦淮茹的叔叔秦奋种着。
和以前一样,秦奋经常来京城送菜,有时候还在乡下收一点儿蔬菜带到城里菜市场买,也能赚点钱,比在合作社干活儿赚工分儿强的多。
慢慢的形成习惯了。
不用秦父、秦母交代,秦奋进城送菜的时候都会给李家送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