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一箭双雕了,既点出了自己和李平安是邻居,还说出了儿子阎解成是初中毕业。
要知道。
那个时候的初中毕业可是了不得的。
高中毕业就能到政富各个机关工作了。
初中毕业虽然差一点儿,但是到国有或者公私合营的厂子里找个工作也不是太难。
李成对阎埠贵是有些印象的,但不多。
给李家铺子织毛巾、袜子的人多了,阎埠贵并不是多么特殊。
李成之所以记的他还真是因为他和李平安同时出现过。
思索再三。
李成还是答应了。
男售货员虽然不如女售货员但也不是不能用。
还有。
即便是不让他儿子当售货员,当个采购或者在商店干点儿其他杂活儿总成吧。
反正商店那边正要招人呢,不如让阎埠贵家的孩子过来试试。
李成将自己的想法和阎埠贵说了。
阎埠贵痛快的答应道:“成,只要您能将他留下来,给他一口饭吃,让他做什么都可以,干什么工作都行!”
李成对阎埠贵的态度很满意。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阎埠贵骑着自行车返回四合院儿,一路上都是微笑着。
虽然花了十来万买鱼,但是儿子的工作问题基本上算是解决了,钱还是花的很值的!
回到家里和妻子说了这件事情,三大妈也很高兴,开口问道:“解成的工作就这么解决了,老大什么时候能过去上班?”
“明天吧!”阎埠贵开口说道:“到时候工作由人家安排,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那是自然!”三大妈说道:“解成干什么都行,咱们不挑工作!”
她和丈夫不想让儿子到扎钢厂做苦力,亿兆商店这个活儿够好了吧!
他们很满意。
阎解成应该也满意了吧!
真要说起来。
阎解成宁愿不工作天天在什刹海那边钓鱼。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亿兆商店这个工作体面又轻松,那就过去上班吧!
新的工作。
新的环境。
梅姨起初到京城大学医院药房工作的时候也是满怀希望的。
一腔热血。
干劲十足。
她希望在这边的药房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过。
她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
京城大学药房的工作人员不少,居然有五个,加上她六个。
不但有主管还有副主管。
这么多人抓药绰绰有余。
梅姨还没有来得及表现呢就被针对了。
主管和副主管商量过后决定让她管理西药,每天负责给病房的护士取西药。
西药方面是梅姨的短板。
两位领导给她分配的活儿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以说是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梅姨心知肚明。
原来药房里各个管理员之间的分工、利益都已经分配好了,她的到来打乱了原来的平衡,人家当然是要针对她的。
梅姨满腔热血以及对工作的热情都被浇灭了。
每天上班的时候不像以前那么勤劳了。
反正药房的其他同事也不想看到自己,梅姨索性周末的时候不去加班。
就算是自己不过去。
药房的工作也是有条不紊。
多她一个人不多。
少她一个人不少。
这个时候。
梅姨有些后悔了。
若是自己没有上蹿下跳的要求调换工作,没有到京城大学医大这边来工作多好?
要是待在六院,就算是开始的时候有些尴尬,但是慢慢的,用不了多久,医院里的同事就会将令自己异常尴尬的那件事故给忘了,到时候自己依旧能混的如鱼得水。
现在却是落入了一个尴尬的、不上不下的地步。
只是。
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现在才后悔。
晚了!
梅姨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丈夫王淼。
王淼看着妻子有些着急的样子摇了摇头说道:“咱们好好合计合计今后要怎么做吧!”
看的出来妻子有些后悔了。
不过。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六院药房大局已定,梅姨不在了也是照常运行。
她后悔又有什么用?
还能回得去吗?
第265章 秦淮茹,你是比不了的
梅姨太要强了,仅仅因为一次失误,也没有给患者造成太大的伤害她就要离开六院。
说实话。
到了她这个年纪。
就算是依旧做药房主管也没太大上升空间了。
工资增长有限。
要是换成别人,不当主管就不当吧,可能依旧会在六院待下去,可是梅姨却毅然选择了调换工作。
王淼觉得自己妻子有些孟浪了,根本没有考虑清楚。
可她已然换了工作,还能怎么样?
“咱们家四个人拿工资,两个女儿工资虽然少一些,但绝对够花了,你别在折腾了,安心工作吧!”王淼向妻子建议道:“就算是不当京城大学医院药房主管能怎样,咱们家不缺吃、不缺穿的,过的也挺好!”
家里五口人。
除了还在上学的王丰年都能拿工资,就算是儿子王丰年,上了高中以后每月还有九万五千块钱的补助呢,还有口粮指标,足够他一个人生活的。
王家和李家比不了,但是已经比大多数人家强了。
梅姨叹了口气。
心里有些不舒服。
不错。
表面上看起来她们家的日子的确不错,不过往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暑假以后儿子王丰年就要上高三了。
要是能考上大学,可能要离开家里到外地去上学,就算依旧在京城上学,每月的补助怕是不见得够花。
将来孩子要参加工作、要娶媳妇儿,两個丫头要出嫁,不都需要钱吗?
虽说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但谁不想将日子过的好一些?
夫妻两个商量来商量去,也没什么好办法。
只能让梅姨好好工作,安心工作。
梅姨不和她们争什么,同事慢慢可能放下戒心和她关系好一点儿吧!
梅姨负责西药这块儿。
在六院的时候梅姨对西药没有任何研究,做为一个药房管理员也不需要对西药有研究,护士来拿药的时候给她们就行了。
在京城大学医院,算上梅姨,居然有两个管理西药的,四个管理中药的。
护士来取西药的时候只需要一个药房管理员招呼就行了。
原来的员工自然不会将活计交给梅姨。
大多数时候梅姨都很清闲。
药房的人如先前梅姨没有过来之前一般行事,梅姨成了多余的人。
梅姨很清楚。
如果再在药房荒废下去,她的手艺差不多就废了。
别说一两年,就算是几个月不接触中药,她在草药上的造诣就要大大减退。
既然京城大学医院药房的同事不欢迎自己,周末的时候还是别再去加班遭人嫌弃了。
梅姨想了一个能为家里创收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