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444节

  她和女儿李平静的待遇可不相同。

  李平安的爷爷一直感激徐氏嫁进李家以后为了帮他们家买房差不多将所有的嫁妆都卖了,即便是生了个女儿也没薄待她,更没有刻薄李平静。

  哪里像周家那样?

  周文、赵氏差不多将不喜欢孙女刻在脑门上了。

  李平静没有和自己以及丈夫商量就将外孙的名字定下来了,徐氏也不恼怒。

  孙子起名的时候李平安夫妻是和她、李林商量过的,不过他们也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要名字起的不是太另类,两人都会接受的。

  至于说外孙?

  和她商量不商量无所谓,叫什么名字都是周家的家世。

  李平安和秦淮茹回家吃饭的时候李平静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秦淮茹比起以前居然又胖了一点儿,脸上肉乎乎的,差不多都要有双下巴了。

  哪里是徐氏说的那样,秦淮茹当了药房管事儿以后非常劳累?

  也是。

  弟弟李平安天天给她买鸡鸭鱼肉,母亲徐氏顿顿变着法的给她做好吃的,秦淮茹怎么可能不胖?

  李林也从扎钢厂医务室回来了。

  徐氏将做好的鸡汤、蒸好的大米都端上来开始吃饭。

  徐氏率先给秦淮茹盛了一碗大米,将一只鸡腿给了秦淮茹,一只给了妍妍。

  那个年代。

  鸡腿可是好肉,鸡身上肉最多的部位,也是一般人都抢着吃的部位。

  李林和李平安都没让徐氏帮忙,自己盛了大米、弄了一点儿鸡肉吃了起来。

  李平静等了一会儿发现母亲根本就没有帮她盛饭的意思,她只能自己动手,吃着吃着,突然开口说道:“妈,以后我有空就回咱们家吃饭吧,周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只是靠周胜那点儿工资支撑着,根本不够让我坐月子的,我来这边吃饭总能节省一点儿的!”

  她将话挑明了。

  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秦淮茹,想知道她的反应。

  有些话其实是不需要说的那么明显的。

  即便是她带着妍妍来李家吃饭了,李家人不也没说什么吗?

  难道还能将他们赶出去不成?

  不过。

  看到自己母亲如此对待秦淮茹她心里就很不舒服。

  李平静就是要将这件事情挑明,想看看徐氏特别是秦淮茹的反应。

  秦淮茹一直低着头吃饭,什么也没说。

  甚至。

  李平安想要起身盛鸡汤的时候她还以为丈夫要说什么呢,用眼神制止了丈夫。

  在她看来。

  一切都要由徐氏做主。

  她怎么高兴就怎么做!

  “妈!”李平安开口说道:“再给我盛点儿鸡汤!”

第282章 难道这就是报应?

  徐氏给儿子盛了一点儿鸡汤。

  她很清楚。

  李平安可能是故意打岔,不想让自己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点难。

  难道让她拒绝女儿或者当着儿子、儿媳的面说要让李平静随便来李家吃喝,甚至还要给她做好吃的吗?

  徐氏摇摇头说道:“你当然可以过来吃饭,不过,也只是家常便饭罢了,你也快坐完月子了,我不会特意给你做什么好吃的,你和妍妍想来就来,不过是添两双筷子而已!”

  徐氏并没有避及,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赵氏、周家的情况她还不了解?

  就算是周父将钱都存进银行了,用到钱的时候不能找街坊邻居们借借吗?

  无论到李家吃饭是李平静的主意还是赵氏的主意,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主意。

  特别是。

  现在买粮食都要粮本。

  李家平白无辜要供应女儿、外甥女的吃喝算怎么回事儿?

  偶尔过来一两次还行。

  天天过来就是不行!

  不管儿子、儿媳愿意不愿意,李平静坐完月子以后绝对不能每天都过来。

  李平静听母亲这么说就知道她不会同意自己每天都来李家吃喝,心里叹息了一声。

  她也知道。

  自己在母亲心里的地位可能还不如秦淮茹,可没有想到母亲说话居然如此直接。

  李平静将目光转移到李林身上,希望父亲能说几句让她觉得好听的话。

  哪里知道李林更加直接,开口说道:“虽然因为李业也有指标的缘故家里的粮食指标有些富裕,但实际上粮食指标也不是太宽裕,你总来这边吃饭怎么行,还是在家里吃吧,让你婆婆赵氏给你做饭,挺好的!”

  李林虽然也知道儿子曾经买了不少粮食,但却认为李平安是将粮食都储存在地下室了,能不动就不动,好不容易将粮食藏好了,哪能见天到地下室里拿?

  那样不费事?

  同时被父母两人拒绝。

  李平静有些伤心,不但因为自己被拒绝,还有就是觉得自己在父母心里的地位并不高,不如李平安也就罢了,可能连秦淮茹都不如呢!

  陈全福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妻子宋雅,连个影子都没有找到,简直是音讯全无。

  慢慢的。

  他也灰心了。

  宋雅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想要找到谈何容易?

  乡下十里八村都找遍了,陈全福又到城里来过几次。

  李家他来过了,之后就没有再来,倒是到刘潮家里问过一次,怎么说以前宋家住的地方和秦家屯并不远,没准儿刘家人能够听到有关宋雅的消息。

  他这也是病毒乱投医,刘家人哪里知道宋雅的事情?

  刘驼子父子当场就告诉陈全福说刘家几人根本就不认识什么宋雅,到哪里知道他的消息去?

  在京城找不着。

  陈全福还想到津市甚至是更远的地方去寻找,可惜他腿脚不方便,再加上没有其他人愿意和他一起过去,只能放弃。

  不过。

  他和宋雅结婚的时候也没有付出多少,宋家并没有给他要彩礼,相反两人结婚以后大舅哥宋石还对他多有照顾。

  时间长了,他慢慢的熄了寻找宋雅的心思。

  周家又出事儿了。

  每次李平静带着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就将儿子交给赵氏带着。

  赵氏带着孙子到附近的庙宇还愿,以前她可是说过如果李平静给自己生个孙子就多给庙里一点儿香油钱的。

  即便是不给那么多,总要到附近的庙里烧香、磕头吧!

  庙里有好几株参天大树,除了香客,附近还有不少人过来乘凉,人也不少,不断和其他人触碰,孩子一直哭個不停,等到了大殿,赵氏要给庙里的佛祖磕头的时候让旁边的一个老和尚帮忙抱了一下,孙子就再也不哭了。

  赵氏心里纳闷了:“难道寺庙里的佛祖真的灵验?”

  她心里开始疑惑。

  以前自己可是起誓发愿过的,说自己要是有了孙子就一定多给香油钱。

  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

  她说了却不做,难免佛祖不降罪周家和自己。

  一狠心。

  赵氏将自己身上的钱都捐出去当香油钱了。

  她身上的钱可不少。

  李平静怀孕八九个月的时候基本上就不做饭了,给了她不少钱买菜买粮呢,虽然没有将自己克扣下来的钱全部都带着,但是十来万还是有的。

  赵氏抱着孙子回家。

  她越想越不对。

  这家寺庙的香油钱是给了。

  其他的呢?

  要知道。

  当初她想要孙子都想魔怔了。

  无论佛道。

  只要是寺庙她都拜,在京城以及附近多家寺庙都是许过愿的。

  总不能厚此薄彼,给这家香油钱不给那家。

  一狠心。

  赵氏将自己这么多年来积攒下来的私房钱都拿了出来,一家寺庙一家寺庙的去布施。

  没几天的功夫。

  她手里就没有一个大子儿了。

  连买菜钱都没有了。

  甚至。

  她还向周胜叔叔家借了二十多万块。

  因为一直觉得周念念能够上护校、当手术辅助护士都是沾了李平静的光,周胜叔叔、婶子二话不说就将钱借了出去。

  吃饭的时候赵氏只能向儿子、儿媳坦白,说是自己手里的钱都捐给寺庙了,一点儿钱都没了,过两天又到了到粮店里买粮食的时候,不过她手里是真没钱!

  “婆婆,你这是做什么啊!”李平静说道:“怪不的伱这些天神神秘秘的经常不在家,原来你是去寺庙布施去了,咱们家是什么情况你心里没点儿数吗,粮食指标刚刚够吃,周胜的工资也仅仅是够花而已,你大手大脚的,咱们怎么活啊!”

首节 上一节 444/10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