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离开。
十余年过去了。
孙家居然是渺无踪迹。
临走之前。
孙老板将包括避瘟散在内,孙家积累好几辈子的药方都给了张掌柜,声称要他将这些药方流传于世,继续治病救人。
孙家离开以后张掌柜成了亿兆百货商店的最大股东。
孙家从北平商界、医药界退出以后亿兆商店的日子也不好过。
鬼子投降后,国民政富又以亿兆私通八路军、破坏限价政策为由,逼迫亿兆拿出五万元罚款。
解方后。
亿兆商店的生意才算是走上了正轨。
不过。
十余年过去了。
物是人非。
就连张家的当家人也换了,而且张老板一直忙于亿兆的生意,始终没有顾及到长春堂的事情。
前不久张老板才记去起父亲在世时的交代,要他发扬长春堂呢。
张老板想要重开长春堂,他在前门大街找房子的时候看见了陈家的小院儿。
四处打听房主的时候却被告知小院儿已经出租出去了,而且同样是药堂,惠仁堂一下子就和房主签了十年的合同。
张老板去找宋成、金贵等人谈过,说是想让他们高价转租出去,不过被拒绝了。
他打听到李平安是中间人,和房主、惠仁堂的关系都不错。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老板和李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得知他和李平安认识,就想让李成过来说和说和。
只要李平安能够说通惠仁堂,无论是惠仁堂还是陈雪茹都能得到一笔不错的补偿款。
“这件事情很难做,我怕是帮不了你!”李平安摇摇头说道:“你们要是能早一点儿说的话我可能就直接建议房主将院子高价租给张老板了,哪能这么麻烦?”
公私合营以后很多事情都变得有些复杂了。
公私合营是地方工业局在做,合营以后就要交给商业局来管理。
合同都签了,租金也一次性的给了陈雪茹,宋成和金贵怎么可能不将事情上报上去?
已经上报给商业局的事情能改变的了吗?
不可能的!
真要是这个时候将丝绸店小院儿转给张老板,宋成两人甚至是整个惠仁堂都要被商业局进行审查了。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李成有些失望的问道。
秦淮茹一直竖立耳朵听着丈夫和李成夫妻两个的谈话。
听说丈夫帮不了他们。
秦淮茹菜也不吃了,只是吃着自己碗里的面条。
“没有了!”李平安说道:“我虽然和伱们三方都认识,但也不能为了你们去强迫其他两方做什么!”
正当李成有些失望的时候王丽丽说道:“李医生,我还有个情况要和你说呢,其实张老板只是想完成父亲的遗愿而已,我们夫妻和他谈过几次,他绝对不是想要利用长春堂赚钱,你看这样行吗?我们可以尝试着让张老板做出一些让步,也别公私合营了,只要惠仁堂答应将院子让出来,张老板出资重建长春堂并将包括避瘟散制造方法在内的一切都交给郭嘉,你看如何?”
王丽丽满怀希望的看着李平安。
李家也是当年开办亿兆百货商店的股东之一。
不过股东和股东还是有大小区别的。
张老板是大股东,李成手里只有两间铺子,王丽丽自然是很想让丈夫和张老板搞好关系的。
这件事情要是做成了。
张老板肯定会更加器重丈夫的。
她们可以说服让张老板将长春堂重建以后交给郭嘉?
那不是说长春堂可以跳过公私合营的阶段直接国营了?
如果那样的话。
大家都在商业局的领导下,还有什么不能商量的?
“如果这样的话!”李平安开口说道:“我不敢保证惠仁堂一定能将院子让出来,但是问题肯定会妥善解决的,上级肯定会给张老板找个合适的地方让长春堂重开的!”
鬼子的仁丹。
长春堂的避瘟散。
李平安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具体有哪几种中药组成,如何制成。
不过。
当年能卖的那么红火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即便是鬼子的仁丹肯定也是有些效果的。
若是能将避瘟散重新做出来让他重建天日也是一个大好事儿。
后世的时候李平安看过药典,不但是西药,中药方面也有所了解。
药典里就有一味中成药叫做避瘟散。
方中用檀香156g、零陵香18g、白芷42g、香榧草 180g、姜黄18g、玫瑰花42g、甘松18g、丁香42g、木香36g、麝香1.4g、冰片138g、朱砂 662g。
药典里收录的东西很笼统,虽然有大致成分,但具体的制造方法却是没有提及。
或许是制造方法只掌握在药厂手里,也或许是为了保密吧,毕竟只要是刊登出去的东西就是谁都能看,没有点儿保密措施还真不行。
李平安觉得这张药方可能就是孙家的,几十年过去,到他后世所处时代的时候方子已经捐出去了也未尝可知。
李平安的话让李成夫妻两个甚至是秦淮茹都松了一口气。
秦淮茹也觉得自己可以安心吃饭了。
丈夫已经帮着李成解决问题了啊!
李成夫妻得到了李平安的肯定,她们也无心吃饭了,匆匆将碗里的面条吃了,付了钱和粮票以后离开。
临走。
李成对李平安说道:“你们慢慢吃吧,我回去和张老板商量一下,我估计他是能答应的,毕竟,要是将建好的长春堂交出去以后也是有功劳的,对亿兆百货商店今后的发展很有利呢!”
李平安点点头,看着李成两人从饭店离开,开口说道:“咱们尽量将剩下的饭菜都吃完吧!”
秦淮茹答应一声说道:“两只烤鸭就不要动了,待会儿让饭店的人给个网兜,咱们带回去吧!”
李平安立即就答应了。
刚刚只顾着说事儿了,四个人谁也没吃烤鸭。
勉强将菜吃了个差不多。
实在吃不下了。
两人从饭店里离开。
秦淮茹挺着圆滚滚的肚子说道:“平安,要不让我将烤鸭送回家给咱妈吧!”
“还是我去吧!”李平安看了一眼她的大肚子说道:“也不远,我一会儿就回来了,耽误不了上班的!”
秦淮茹回六院了。
李平安骑着自行车离开。
回到四合院儿的时候正好遇见贾张氏在水槽旁边刷碗。
李平安也没停下,骑着自行车就过去了。
不过。
贾张氏这家伙鼻子灵的很,她嗅道了烤鸭的味道,刷完碗回屋之后就告诉儿媳妇儿刘悦说今天秦淮茹回来之后没在家里停顿就离开了,刚刚又看到李平安回来,还带着烤鸭呢!
估计两人今天又在饭店吃饭了,伙食肯定还不赖。
刘悦冷哼了一声没说话。
秦淮茹嫁人之前家境可不如她。
现在可好。
人家经常到外面饭店吃饭,她却是连口粮指标都没有,动不动就要让丈夫冒险到黑市买粮食。
处境天差地别!
她是远远不如秦淮茹的!
李平安将烤鸭给了徐氏,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刚刚在外面吃饭的原因以后就离开了。
吃晚饭的时候徐氏将烤鸭馏了一下,她们夫妻两个和儿子、儿媳各自吃了一只。
李成回去以后就和张老板商量将建好的长春堂交给郭嘉的事情。
张老板思索后还是同意了。
其实。
前门大街并不是只有陈家丝绸店一个地方可以开店。
解方前前门大街就很繁华。
很多达官贵人都在这边投了买卖。
和平解方以后这些达官贵人都南逃了,依附于他们的店铺自然也就成了无主之物被军管会查收。
现在这些铺子都是公家的。
张老板动不得,但是公家却是可以动用。
如果和街道办说自己要重建长春堂然后交给公家。
街道办能不帮着他办这件事情?
当年。
孙家才是长春堂的东家。
张老板父亲只是掌柜而已。
要不是孙家临走钱将那么多铺子的股权半卖半送给了张家。
张家怎么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
吃水不忘挖井人。
孙家的恩德他是要报的。
况且。
只要公家帮忙解决了房子问题,重建长春堂根本就费不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