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596节

  有些乡亲来城里看病她都不愿意多管,只是指点他们怎么去苏国红十字医院而已。

  就算是遇到特别的情况也是交给丈夫处理。

  通常情况下,秦家屯的乡亲来城里治病李平安都让他们去苏国红十字医院。

  他们都是靠工分赚钱非常不容易,能省一点儿就省一点儿吧!

  积水潭医院建成投入使用了。

  四合院儿这边不大的区域医院可不少。

  积水潭医院。

  京城大学医院。

  六院。

  还有轧钢厂医务室。

  医院数量在整个京城都是数的着的。

  刘御医要到积水潭医院去工作了,在那边还分配了房子,当然是要搬到那边去住的。

  李平安借了药房的三轮车帮他搬东西。

  除了几身换洗的衣服,刘御医的所有家当就是一些书籍了。

  几十本的书籍,全部都搬到了三轮车上,刘御医也搬了一个凳子坐了上去。

  路上。

  刘御医交代道:“平安,周末有时间我还会到六院来看看的,还有,如果你们有什么疑难杂症也可以来找我,我帮着你们诊断一下,咱们可以探讨探讨病情。”

  路上。

  刘御医还和李平安探讨了许大茂的病情,不过,李平安却是没有什么兴趣。

  就算是许大茂的病情算是疑难杂症李平安也没有兴趣。

  他又不想给那家伙治病,和刘御医探讨那么多做什么?

  “我那个邻居可不是个省油的灯,我也不想帮他治病,能推脱就推脱了!”李平安说道:“您老的做法我是很认同的,暂时先不下定论,能不能生养,究竟是不是身体有问题用事实说话,让他们自己去体会!”

  眼见李平安对这个病例不太感兴趣,刘御医不再多言。

  李平安带着刘御医到了积水潭医院家属院儿。

  整个家属院只有一栋家属楼和几个小院儿,刘御医还真的独得了一座小院儿,进入小院儿,院子里没有树,地面铺了一层青砖,整个小院儿干干净净的。

  李平安帮着刘御医将带过来的东西都搬进了正房。

  一应家具俱全,倒不用再买什么。

  东西收拾好以后李平安帮着刘御医去报道了,顺便还在医院转了一圈。

  李平安陪着刘御医,还有一个护士在他们旁边做着介绍。

  虽然是以中医、骨科为主,但是积水潭医院也是个综合性的大医院。

  也是凑巧了。

  今年要在协和医院成立医学科学院,教研一体,采购了不少的先进设备,积水潭医院也得到了一套。

  胃镜。

  肠镜。

  X光机。

  胸腔镜。

  麻醉设备、呼吸机。

  心电图仪。

  应有尽有。

  不过。

  那个时候的胸腔镜很简单,只是用于检查胸部疾病并且应用于少数几种手术当中做为扩展手术视野之用,完全没有达到后世可以做各种微创手术的程度。

  心电图仪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

  当时只能记录一道电信号。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反映心脏活动情况,能够检查到多种疾病如心律失常、离子通道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疾病。

  那个时候的心电图仪并不是带屏幕那种,而是用一种打印机将电信号打印出来。

  积水潭医院有几种仪器六院没有。

  不过李平安也不羡慕。

  他知道这个时代的华夏可没有什么专利法,一旦有新的设备出现国内很快就会进行研究、攻关,即便是心肺机那样复杂的设备也能在短时间内研究出来,更何况是这些。

  用不了多久国内就能生产胸腔镜、心电图仪等几种设备,六院也会得到这些在国外医院都算是新技术的设备。

  李平安很有信心。

  陪着刘御医办好了各种手续又在积水潭医院转了一圈,李平安离开了。

  吴泽父母也被调到了积水潭医院工作。

  不过。

  他们可没资格住小院儿而是住进了家属楼。

  吴父一狠心,索性将自己在三院儿附近的小院儿给卖了,在积水潭医院旁边买了一套。

  两个院子倒也没多少差价,不过是积水潭医院这边的小院儿和三院那边的差很多而已。

  毕竟是摆脱了在三院时那些闲言碎语,即便是在这边医院从头再来吴父、吴母也是愿意的。

  而且。

  很明显。

  上级对积水潭医院的重视要远远超过三院。

  积水潭医院起点很高。

  再设施上几乎和将要成为医学科学院的协和医院差不多了。

  除了中医和骨科,积水潭医院一开始就对烧伤后的治疗和恢复进行研究了,这个项目是在国内第一个展开研究的,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

  吴父虽然是中医但却不擅长骨科,也不擅长治疗烧伤。

  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医生而已。

  六院和积水潭医院距离这么近。吴泽夫妻两个自然是经常到吴家小院儿去的。

  若是没事儿吴母就会亲自做饭,周末的时候吴泽夫妻两个就会回家吃饭。

  只是。

  王春燕也看出来了,公公婆婆对她和女儿都不是特别的热心,王春燕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再给吴泽生个儿子的想法。

  否则。

  她在家里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地位。

  生儿子。

  给丈夫生个儿子。

  这成了王春燕最大的一个心愿,甚至超过要当一个好护士、成为护士长。

  周氏认为自己儿子是娶了一个好媳妇儿,她给许大茂找了这么一个媳妇儿算是做对了。

  很快她就知道是自己想多了。

  谷雨很快就暴露了本性,她其实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

  谷雨的父亲在国军当军官,解方钱寄过来的钱可不少。

  谷家三人在村子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

  谷母从小就娇惯她。

  想吃什么就给她做什么,想要什么就给她买什么。

  也就是这几年夹着尾巴做人而已。

  嫁人了。

  她觉得许家的家底儿还不错,自然是不愿意勤俭持家。

  再说了。

  许家不是没有粮食指标只能吃肉吗?

  谷雨就一直催促着婆婆买肉吃,鸡汤、鱼汤都是经常要喝的。

  但凡是周氏有所迟疑,比如她想喝鸡汤的时候周氏没有买鸡,谷雨就会变着法的问周氏还想不想抱孙子了,人家御医都说让她们夫妻两个吃好的,怎么周氏不给她们买,不想让她儿子许大茂的病好起来,不想要孙子了是吧?

  周氏没有办法,只能尽量满足儿媳妇的要求。

  只是。

  周氏本来就是个刻薄之人,她可不允许许家有这么一个好吃懒做的人。

  周氏发现附近陈雪茹的裁缝铺一直在招女工做衣服就想让谷雨过去试试。

  谷母不是说自己女儿女红好吗?

  正好做衣服,当女工去!

  她和儿媳妇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谷雨心里很不乐意。

  自己好歹是个新媳妇,刚刚嫁进许家周氏就想将自己打发走让自己去工作赚钱?

  为了不落下坏名声,虽然很不愿意但是谷雨还是过去了。

  她到裁缝铺求职的时候带着怨气,陈雪茹让她用缝纫机做衣服,想要看看她的水平,谷雨说自己是乡下来的从来没有见过缝纫机。

  陈雪茹又让她做针线活,谷雨又是做的歪七扭八的。

  就这样,谷雨被“请”出了裁缝铺,不过她却不怎么在意,反正她也看不上这个工作。

  回家以后周氏埋怨了她几句,许大茂急忙给妻子说好话,说什么谷雨刚刚进城一切都要慢慢来,先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再找工作不迟。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周氏自然是要最大可能挖掘儿媳妇价值的。

  她可没忘自己之所以这么早的给儿子找媳妇是为了什么。

  既然许大茂已经结婚,是时候帮她们夫妻占几间房子了。

  周氏开始催促着许富贵、许大茂父子两个到处找领导开证明,她儿子结婚了就应该得到房子。

  事与愿违。

  周氏的打算再一次落空了。

首节 上一节 596/10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