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托里的事情。
作为一个医生,这些都是应该保密的。
这一年的钢铁几划产量是比去年翻一番,在李平安所在的时空是要生产1070万吨。
但是。
由于石景山钢铁厂和魔都那边的钢铁厂都使用了氧气顶吹转炉,几划产量比1070万吨又高了不少。
任务更加难以完成了。
为了完成任务,家家户户、各个单位都在想办法,将能够利用的废铁都利用了,都捐了出去!
各家各户、各个单位甚至展开了比赛,谁捐的多谁就是先进,光荣。
六院要和附近的几个单位做比较。
李平安知道他们是不可能得第一的,因为还要和扎钢厂做比较。
扎钢厂有多少废铁、废料谁说的清楚?
随便捐一点儿不就成第一了?
在动员大家捐献这件事情上,开始的时候李平安也不是太积极。
开了几次会。
各个科室主任的热情却是很高,甚至还想和扎钢厂争一争第一。
李平安说道:“想要和扎钢厂争第一是不可能的,不过咱们可以到街上收一些废铁,输的不太难看就行!”
江大桥坚持说既然要收的话就多收一些,反正是要捐出去的,给百姓仨瓜俩枣的估计人家就将废铁卖了。
既然如此。
为什么不多收一些废铁,和扎钢厂一争高下?
江大桥充分肯定了李平安的想法,并且还想发扬光大,大干一场。
李平安说道:“我试试吧,医院里的工作照旧,我不做手术的时候到街上收一点儿废铁,当是锻炼身体了!”
江大桥也听出来了。
李平安对能收多少废铁依旧是没有信心的。
他本来也想帮李平安收废铁的,但是始终没有将这个想法说出来。
因为他知道,即便是自己说出来,李平安和其他几个科室主任也是不会同意的。
他的位置太重要了。
医院里哪台复杂的手术不需要人工心肺机,不需要他亲自操作?
小露等人知道李平安在没手术安排的时候要到大街上收废铁,她们也想要跟过去帮忙。
李平安不假思索的拒绝了,说道:“这件事情我自己做就行了,我出钱买他们的废铁,让他们帮我将废铁弄到卡车上!”
本来。
李平安对这个差事也是抱着应付的态度。
不过。
随便到几户人家收废铁有了了不得的收获之后就喜欢上这个差事儿了。
大多数老百姓都分不清楚铁器和青铜器之间的区别,都是将青铜器当成年代久远一点儿的铁器,当成废铁卖了。
甚至。
有些在六院看过病的人听说六院收废铁也是为了捐出去,他们情愿将自家的废铁拿出来交给李平安,分文不取。
有些人还真将李平安当收破烂的了,想要将清朝时期的钟表、民国时期的红木家具卖给李平安的比比皆是。
当然。
大多数人要出售的东西都是有瑕疵的。
李平安来者不拒,只要是他看着有点儿收藏价值,对方要价也不高的,都买下来了。
即便是将自己看起来有价值的东西搬到卡车上,出去之后李平安立即就收进了随身空间当中。
他收的废铁也不多。
每次出去几个小时,收到的也就一两百斤,花费最多一块多钱而已,算下来一斤废铁连一分钱都不到。
这个时候。
某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多捐一些废铁赢得先进的称号简直到了炸锅卖铁的程度。
李平安却是没让六院的医护人员这这么做。
无论如何也不能将自己家的锅都捐出去。
四合院儿之间也在做比较。
毕竟李林是一大爷,李平安自然是要帮忙的,他以四合院儿的名义捐了五百斤废铁。
自然。
四合院儿在这个街道上是捐献最多的,成了先进。
李林也受到了表扬。
易中海不干了,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成为先进的机会,他可不会放过。
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将家里所有的铁器都捐献出去了。
铁锅。
勺子。
甚至连他在扎钢厂用废料焊成的两把铁椅子都捐了出去。
结果。
他捐的所有东西都加起来还不到一百斤。
李平安也没有告诉他自己替家里捐了几百斤废铁,易中海就认为他可能和李家只是差了一点儿,再凑凑就能赶上。
他到袁家问了好几遍,想让赵芳母子将家里的铁器都交给自己,用自己的名义捐出去,差点儿将人家家里的铁锅都捐了。
要不是赵芳制止。
他还真敢将人家的铁锅都给捐出去。
折腾了一段时间,易中海没有捞着任何的表扬,反而让四合院儿的排名越来越靠前。
受表扬的是李林、刘海中、阎埠贵三人,没易中海什么事儿。
李平安做手术的时候,江大桥这家伙抽空也开着卡车到街上收了几次,每次都能得到好几百斤的废铁。
李平安问过才知道原来是他给的价格高的缘故。
差不多每斤废铁两分钱。
李平安暗暗乍舌。
要知道。
收费铁的钱都是个人出的,医院并不报销。
算下来。
这家伙每次出去收废铁都要倒贴好几块钱。
第475章 还是去县医院工作吧
不仅仅是在附近收废铁,李平安还到别处收过。
甚至。
李平安在收废铁的时候还遇到过一次袁九。
袁九是琉璃厂君玉斋的老板,他是走街串巷收古董的,两人之前见过,李平安在他的铺子里买过齐白石的画,张老板介绍的,两人算是认识。
李平安收废铁的行为让袁九眼前一亮,他上了卡车将李平安收的东西翻了一遍,最后却很失望,开口说道:“你怎么收的全是废铁啊,没有青铜器吗?”
“我本来就是收废铁的!”李平安说道:“收青铜器做什么,青铜器又捐不出去!”
他自然知道袁九的用意。
袁九是想要用收废铁的价钱收青铜器等古玩。
只是。
李平安也是存着这个想法。
凡是看上眼的东西都被他收进随身空间了。
袁九怎么可能再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袁九叹息了一声。
他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了李平安,想让李平安顺便收一点儿青铜器什么的,如果能弄到青铜器就到琉璃厂找他,到时候会给李平安一个高价。
李平安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说道:“行吧,如果能收到好东西我肯定会过去找你的!”
他说话的时候很是随便,甚至连袁九也看的出来李平安是在应付,他不再多说,心里想着李平安可能不会帮自己,这件事情还要自己来做。
回去以后他就扮成一个收废铁的走街串巷,不过,大家都看出来了,觉得他应该不是真的要收废铁,没有多少人愿意卖给他,更别说是青铜器了。
袁九虽然得了不少好处,但要说收了很多珍贵古玩也不至于。
李平安开着卡车还到前门大街去过。
惠仁堂分店也不在乎什么先进、名誉,他们只是象征性的捐了一点儿铁器而已。
因为没有陈雪茹和徐慧真竞争,徐慧真只是捐了百十斤废铁就成了街道上捐献最多的人,并没有让蔡全无开着拖拉机到处收废铁。
表哥徐海倒是在乡下收猪的时候带回来几百斤废铁,在大栅栏众多商家当中屠宰场成了捐献最多的几个单位之一,受到了表扬。
李平安到屠宰场看望他们的时候徐海口若悬河的说了这件事情。
他在外面待了两個多小时,收了一百多斤废铁和一些老玩意儿之后回去了,先到六院所在的街道上将废铁都捐了,将卡车停到六院,和秦淮茹一起回家吃饭。
刚回家就见李平静带着她的一双儿女也在,李平安夫妻回家以后他们并没有走,而是留下来吃一起午饭。
李林回来以后开始吃饭。
期间。
李平静假装咳嗽了几声,对徐氏叫了一声“妈”。
徐氏苦笑着看向儿子、儿媳,开口说道:“平安,我有些事情要和你说.。”
原来。
李平静所在饭店的效益并不是很好。
本来就是一个小饭店,再加上猪肉刚刚实行票证的时候附近有几家饭店提前收购了一些猪肉放进了荷花市场冰库里,到他们饭店吃饭是不要肉票的。
到那几家饭店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到李平静所在饭店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