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797节

  刘悦心里也很不好受。

  到了这个时候,唯一能帮助她们家的人怕是只有她的娘家了。

  只是。

  这个月还好说,下个月怕是她娘家的粮食都不够了。

  刘家还能帮她,还能帮贾家?

  不可能吧!

  许家人也傻眼了。

  她们家本来粮食指标就少,因为谷雨没有口粮指标。

  从下个月开始,每人只能购买百分之二十的粮食定量,许家没法过啊!

  周氏就和谷雨商量让她到家里看看,乡下不是有自留地吗?

  谷家人都到公共食堂吃饭了,谷家剩下的粮食是不是可以卖给许家一点儿?

  她们可以高价购买!

  还别说。

  谷雨还真给婆婆面子,她到家里向母亲询问这件事情了。

  母亲告诉她现在乡下日子也不好过。

  公共食堂供应的饭菜越来越少,说不定哪天就也开始限量供应了,今年冬天就没怎么下雨,大旱。

  不少社员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将来公共食堂要是供应的饭菜实在太少她们就在家里开小灶。

  所以。

  乡下人也在四处抢购粮食。

  谷母打算利用自己家的那点儿粮食给谷雨的哥哥找个媳妇儿。

  她们家不但给彩礼还给粮食。

  说不定能借着这个机会给谷雷找个媳妇儿。

  谷雨不再说什么了。

  本来。

  两家说好的是换亲。

  谷雨嫁给许大茂。

  许娇嫁给谷雷。

  可没有想到许娇居然毁约,转脸嫁给了别人。

  谷雨还有脸要娘家的粮食吗?

  她回家以后和周氏说了这件事情。

  周氏心里很不高兴。

  许家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没有一点儿机会,看来只能认命,以后要过苦日子了。

  李平安也知道了要恢复口粮指标供应制度,一个月以后只能购买粮食指标百分之二十的事情,他虽然有些震惊但不怎么惊慌。

  这些都是意料当中的事情,今年下半年粮食损耗的太厉害了,再加上大旱,下一季的小麦怕是要减产,粮食缺口很大。

  虽然以后只能买到百分之二十粮食定量的指标,但是李家也不是不能应付。

  随身空间里的粮食可不少。

  舅舅徐年达家。

  陈雪茹。

  小露。

  他们在自己的劝说下也都是做了准备的,应该可以应付。

  没有储备粮食的就只有钱明和姐姐李平静了。

  钱明是民警。

  他自然不会趁着下半年政策宽松的时候多储备粮食。

  至于李平静。

  无论是粮食还是猪肉,徐氏都和她说过让周家多存一点儿,可是李平静不听啊!

  李平安和徐氏打了招呼,让她尽量多留柳娟母子两个在李家吃饭,还和秦淮茹说让她和柳娟打招呼,若是钱家口粮出了问题,李家可以稍微支援他们一点儿。

  柳娟很委婉的拒绝了,她告诉秦淮茹,钱明还有一点儿粮食补助,再加上孩子小吃的少,暂时还能应付,等什么时候钱家无法应付了再和秦淮茹开口。

  至于李平静。

  粮食定量恢复没多久她就带着一双儿女来李家吃了几次饭,还向徐氏打听李家粮食是否有多余的,以后要是真的执行百分之二十的口粮标准,李家怎么办?

  其实。

  她是知道李家可能储备了一点儿粮食的,当初母亲劝过自己,李家怎么可能不储备粮食?

  徐氏摇了摇头说道:“平安也没有准备多少,不过暂时能够应付吧,将来要是粮食不够吃了,那就先紧着两个孩子吃,让他们吃饱了我们再吃!”

  徐氏知道小院儿地下室里可能储存了很多粮食,但具体数目她是不知道的。

  看的出来。

  女儿是想探李家的底儿,甚至还想向李家借粮食。

  徐氏怎么可能轻易借给她?

  李家的粮食都借给周家。

  周家人倒是可以吃饱了。

  难道让李家饿肚子?

  就算是徐氏疼爱自己的外孙、外孙女,可总不能损害李家的利益,让自己的两个孙子饿肚子吧!

  李平静回家以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婆婆周氏。

  周氏却不以为然的说道:“别人家饿肚子也就算了,咱们家怎么可能饿肚子?你可是饭店的公方经理、会计,大不了咱们去饭店吃客人剩下的饭菜,凭着你在饭店里的地位,咱们家到饭店吃点儿剩饭剩菜总是可以的吧?”

  李平静微笑着。

  皮笑肉不笑。

  心里想着到了那时候饭店里怕是没什么客人了,真要是有客人,还能有剩饭剩菜等着她们吃?

  简直是痴心妄想。

  六院得了不少扎钢厂股份的消息传出去以后,不少人都意识到六院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很多技术高明的医生都想着要调到六院。

  趁着这个机会。

  六院接受了一批七级医生,虽然没有八级医生,但李平安知道可能不是这批人的技术不行,而是这两年不怎么评八级医生了。

  真要是放开八级医生的评选工作,这些人当中未必就没有人能评上八级医生。

  年底。

  卫生部提出了医疗组织力量和医学院校师生要积极支援农村、工矿企业的要求。

  六院和医校那边多次组织医疗力量下乡,到其他企业去义诊。

  六院医护人员若是下乡的话就去秦家屯所在的公社,若是到其他企业的话就到石景山钢铁厂和附近的红星扎钢厂。

  石景山钢铁厂和红星扎钢厂都有自己的医务室,不过医务室的医生都不是很多,六院医生过去的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医务室的压力。

  李平安询问了许妙音、江大桥、沈志远、殷波等几个科室主任,这些人都说暂时医护人员家里的粮食都还够用,能够对付一段时间。

  江大桥甚至说就算将来只能购买百分之二十的定量他们家也应付的来。

  其妻谭青青在苏国展览馆那边工作,补助比较多,有时候还能在单位餐馆吃饭甚至能给他也带回来一些吃食。

  他们家没问题的。

  六院食堂储存了不少粮食。

  但是。

  暂时。

  李平安还没有动这些粮食的意思。

  三年时间。

  李平安要让六院的医护人员都度过困难时期,他身上的担子很重!

  得知以后要重新实行粮食定量以后赵芳和儿子袁成都慌了。

  孤儿寡母的。

  而且在京城没有根基。

  若是遇上灾年他们能怎么办?

  母子两个能依靠谁?

  最后。

  母子两个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易中海。

  易中海是七级钳工,颇有一些家底儿,若是能够和易中海捆绑在一起也许就能度过难关了。

  母子两个都很清楚易中海究竟想要什么,不就是想要结婚,想要赵芳当他的媳妇儿,将来让袁成给他养老吗?

  最终。

  还是袁成首先提出让母亲嫁给易中海。

  袁成对母亲说道:“妈,我知道你是不想嫁给易中海的,可是现在咱们没办法了,就这两年我就能结婚了,要是咱们家没有粮食,女孩儿就算是嫁到咱们家也吃不饱,谁还愿意嫁给我?妈,只要你嫁给易中海,我就是他的儿子了,就算他再难也要支撑起这个家,也要给咱们娘俩弄来足够的粮食,你就考虑考虑吧!”

  袁成不住的哀求。

  最后。

  赵芳还是答应了。

  一切都是为了儿子。

  为了儿子能够吃上饭,也为了儿子能够娶到一个好媳妇儿,就算是她嫁给易中海又如何?

  反正。

  易中海也不能生养,自己将来绝对不会给他生孩子的。

  易中海再次到袁家吃饭的时候赵芳和他说了这件事情。

  赵芳说自己愿意嫁给易中海,不过她们母子有条件。

  易中海必须将袁成当亲儿子看,而且要想尽办法帮着她们弄粮食不能饿着母子两个。

  还有。

首节 上一节 797/10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