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818节

  大多数单位出台了这个政策以后,到医院里看病的人多了起来。

  简直就是小病大治。

  大病长期治。

  没有病的也来医院看病,医疗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特别是六院这种曾经以妇产科为主的,患者越来越多。

  无论男女,只要报出自己不能生养这件事情六院就没辙。

  就算是身体健康,脉搏正常,如果说自己或者妻子没办法怀孕,六院的医生根本就没有办法鉴定。

  身体是不是有些虚弱。

  精神上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生活、工作上压力太大了,这谁说的清楚?

  别的不说。

  就连阎解成和阎解方两对夫妻都到六院看过病。

  阎解成是老毛病,结婚两三年了没个孩子,要看病吧?

  阎解方带着自己妻子张兰到医院里说张兰有些体虚,有时候双手双脚都是冰凉的,有病要尽早看,他们可不想像哥哥嫂子那样,结婚几年没孩子再到医院看病,张兰可是要承担阎家和张家两家人香火的,要是也和哥哥嫂子一样,两家人还不得急死啊!

  阎家两个媳妇儿是这样。

  谷雨和柳眉自然也要到医院看病的。

  要不是担心易中海多想,赵芳也没个单位,没人给他发病号粮票,她或许也是要到医院看病的。

  李家人从四合院儿搬出去了。

  现在四合院儿几乎所有的小媳妇儿都说自己不能生养,今天许大茂带着谷雨过来看病,明天何雨柱带着柳眉过来看病,后天又是阎家兄弟两个带着妻子过来看病,很是热闹。

  就算李平安不是妇产科的,他也见过这些邻居几次。

  甚至。

  贾东旭和刘悦也来过六院,说是刘悦生了个女儿之后还想再生一个,可惜,一年多过去了刘悦却是没有再怀孕,他们过来就是让医生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这些人不但到六院看病,有时候还到扎钢厂医务室去看,为的就是让医务室的医生给他们作证,在请假、补助病号粮食这些事情上开绿灯。

  李林和儿子说了何雨柱、许大茂、贾东旭三对儿夫妻的事情。

  李平安说道:“他们的事情别人可能不清楚,咱们怎么可能不清楚,许大茂是有问题的,他这一辈子能不能要个孩子还不好说,至于何雨柱夫妻,柳眉身上的病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她能不能怀上孩子主要看运气,至于刘悦就更没问题了,她都生了两胎了能有什么问题?”

  李平安认为这些人包括阎家兄弟两个和他们的媳妇儿都是没有问题的。

  这些人甚至不需要吃药、治疗,之所以非要到医院、医务室看病不就是想要占点儿好处?

  六院开会的时候很多医务人员都提出了这件事情,说是某些人到医院看病就是想占一点儿便宜。

  想休息几天的人有。

  想要占点儿单位便宜的人也有。

  甚至有些妇女单纯就是过来想买一点儿白糖、古巴糖。

  但是对待这些人还真不能不小心,万一人家真的有点儿小毛病,不仔细治疗小毛病发展到大毛病怎么办?

  李平安的意见就是要小病小治,真有毛病帮他们治疗,要是没病就将患者劝回去。

  上次石巧云在六院拿了一点儿药之后还就认准六院了,保胎药吃完之后又来了。

  她这种情况医生不能不认真对待。

  接诊的云娜医生又帮她开了几副保胎药,还给她开了一些古巴糖。

  石巧云千恩万谢,说是六院医生医术高、医德也好,要是身边的人生病了就将他也介绍到六院。

  云娜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是很有些不高兴。

  来六院看病的人已经够多了,不需要她介绍。

  石巧云说话算话,没过几天她公公刘驼子就也来六院看病了。

  刘驼子之所以选择到六院看病还真不是因为李平安,而是石巧云告诉他六院的医生好说话,只要患者有哪怕一点儿疾病医生都会积极治疗。

  就拿石巧云说吧。

  的确。

  她的这种情况只是流产的可能性大一些,但不一定要抓保胎药。

  医生按照她的要求抓了药还开了古巴糖。

  六院医生确实是很认真负责。

  刘驼子来六院看病肯定能如愿以偿。

  接诊的医生是周景。

  周景是个中医。

  他虽然不知道刘驼子曾经是自己同行,但他很快就猜测出这家伙多半是没事儿找事儿,装病想要捞点儿好处的。

  刘驼子的病症只有一个,那就是流鼻血。

  当时医生们认为流鼻血可能是环境因素、鼻息肉等原因引起。

  可能是因为长时间待在高温的环境当中,导致鼻腔黏膜比较干燥,经常用手抠鼻腔,对鼻腔黏膜造成刺激,使鼻腔黏膜破溃,所以会出现流鼻血。

  也可能是由遗传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机制异常、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的鼻息肉。

  鼻息肉发生时会导致鼻腔内有明显的凸起物,使鼻腔黏膜比较薄弱,当鼻腔黏膜破溃时,则会导致流鼻血。

  鼻息肉别名鼻痔,是一类发生在鼻腔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为鼻部常见病。

  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伴水肿型、慢性炎症或纤维化型(大量炎症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核中性粒细胞)、浆黏液腺体型、不典型基质型。

  根据息肉发病数量分为两种类型:单发息肉、多发息肉。

  临床上,还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息肉称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鼻息肉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病原微生物、遗传因素、免疫反应、中鼻道微环境学说和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等因素有关。

  鼻息肉的典型症状包括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和嗅觉障碍,伴随症状包括耳部症状、鼻窦炎症状、支气管哮喘、蛙鼻等。

  周景给刘驼子检查了一下也没有发现有鼻息肉的病理特征,他就认为流鼻血是偶然的。

  刘驼子那么大的人了,流鼻血怎么了?好了就算了,还用特地到医院看病?

  这不是闲的吗?

  他不就是想从中捞点儿好处吗?

  周景就告诉刘驼子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好了就算了,让刘驼子回去。

  刘驼子不乐意了,说是最近自己老流鼻血,想让周景帮着开点儿药。

  中医称鼻出血为鼻衄,轻者点滴而下,重者鼻衄如洪。所以中医又有“鼻洪”、“鼻大衄”等病名;若见于感冒后,往往由于发生鼻出血而使病情减轻、趋痊,故又为“红汗”;女性月经期发生有规律的鼻出血,中医称为“经行鼻衄”。

  中医认为,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病机复杂多变。

  其病因主要是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劳逸、损伤等,其基本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灼络和气不摄血两个方面,所谓“阳络伤则血外溢”。火分虚实,实火(热)与肺、胃、肝胆、心火壅盛关系密切;虚火主要是肺胃与肝肾阴虚。气不摄血与脾虚关系密切。

  周景是中医,自然要用中医的方法给刘驼子治病。

  通过望闻问切。

  周景认为患者是外感风热,热邪入肺,熏蒸鼻窍,迫血妄行,血溢清道,故见衄血,血色鲜红,点滴而下;邪热上蒸,灼伤肺津,故鼻黏膜干燥、灼热感、口干咽痛。鼻为肺窍,肺主宣发肃降,外合皮毛,肺经风热,邪壅鼻窍则鼻塞涕黄;邪热阻肺,宣降失职,在内则咳嗽痰少,在外则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或黄燥,脉数或浮数为肺经风热之证。

  治法为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周景开了方剂桑菊饮加减。

  此方药物组成为桑叶10g,菊花10g,桔梗9g,连翘12g,杏仁10g,薄荷9g,甘草3g,芦根9g。

  临证酌加白茅根、栀子炭、牡丹皮;舌质偏红,苔黄,酌加黄芩、桑白皮以清泻肺热;口干咽痛加天花粉、玄参、马勃以养阴利咽;

  周景还特意问了问,刘驼子说自己痰稠,加了浙贝母、枇杷叶、瓜蒌仁、冬瓜仁清肺化痰。

  刘驼子也是个中医。

  虽然医术不是很高明但还是看出这个方子其实是可以的。

  就算是自己看病,最多也是使用桑菊饮原方。

  刘驼子拿着药方去药房拿药,秦淮茹看过药方认为此药是清热解毒的,就是有病治病,没病防病那种,刘驼子这家伙多半是没事儿找事儿,借着医生的药方到自己单位里请假,并且混点儿病号粮,占点儿小便宜。

  不过。

  刘驼子是拿着医生开的药方过来的,不能不给他拿药。

  秦淮茹给他抓了药,趁着抓药的时候开口问道:“你不也是中医吗,为什么不在自己工作的药堂抓点儿药,还来我们六院?”

  “这个啊。”刘驼子含糊的说了一句:“我这不是来看刘悦吗,顺道过来看看病,再说了,我这病也不大,就是流鼻血而已,到我们药堂看病,做堂医生还不得说我矫情啊!”

  秦淮茹嘴上没有说什么。

  心里却想着你本来就是矫情。

  自己也是当过医生的,桑菊饮这个方子很是平常,你要是只想吃药不会在自己工作的药堂抓点儿,你心里想的什么当我不知道?

  刘驼子没再多说,拿着中药去了保安堂,说是要请假几天,还想要点儿病号粮食。

  药堂坐诊大夫还特意询问了一下刘驼子拿的什么药。

  刘驼子也不隐瞒,说是桑菊饮。

  桑菊饮为解表剂,具有辛凉解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效。主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苔薄白,脉浮数者。

  临床用于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属风热犯肺或肝经风热者。

  治疗流鼻血只是其辅助功效。

  坐诊大夫还真的摸不透刘驼子究竟得的什么病,严重不严重。

  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

  这些在中医上可都不新鲜。

  仅仅凭一个药方名字坐诊大夫能看出什么来?

  他摇摇头表示自己什么也没有发现。

  公方经理值得准了刘驼子的请求。

  准假。

  给病号粮食。

  刘驼子拿着一点儿病号粮食回家了。

  吃饭的时候他告诉儿子刘潮、儿媳妇石巧云说过几天他要再找一个病因,六院的医生还挺好说话的,多要一些病号粮让石巧云吃的好一点儿,没准她就能坚持下来,等肚子里的孩子长大一点儿也许就不会轻易流产了。

  石巧云叹息了一声。

  为了留住自己肚子里的孩子,为了让自己多吃一点儿细粮,公公都要去装病骗取病号粮了。

  她心里有些感动,对丈夫和公公说道:“你们就放心吧,我一定会照顾好肚子里的孩子,将他生出来,给刘家留个后!”

首节 上一节 818/10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