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第869节

  李平安抢先一步。

  她们母子乃至实验室的人都做了无用功。

  太气人了!

  正当她在心里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的时候实验室负责人将她找了过去,严肃的批评了她的违规行为,说是要不是她胡来在实验室里搞事情,也许其他几组人就出实验成果了。

  许香嘴上积极认错,心里却是在大骂负责人。

  她认为对方是在推卸责任,拿自己当替罪羊。

  这家伙的水平和丈夫刘怀功差远了。

  要不是丈夫进去了,轮得到他当实验室负责人,在自己面前大放厥词?

  许香犯了众怒。

  实验室负责人以及其他同事都开始排斥她们母子,甚至很多人都提醒她干脆专心教书算了,既然在做试验上没有天赋就别在实验室待着了。

  只是。

  许香丝毫不为所动。

  她认为实验室原本是自己丈夫刘怀功的,也是她们刘家的。

  她为什么要走?

  许香想要守在实验室,就像是钉子一样钉在实验室。

  将来。

  丈夫从监狱里面出来了。

  要是运气好,说不定还能恢复一切职务包括实验室负责人呢!

  刘启这家伙也被同事们提醒了几句。

  他以前不是外科医生吗?

  专心做医生不好吗?

  到实验室捣什么乱啊!

  真当他父亲刘怀功还在,还能罩着他呢?

  同样。

  刘启也是不为所动!

  经过反复的试验、论证,上级决定在京城制药厂组建新的生产车间制造二巯丙醇。

  确切的说。

  京城制药厂应该叫做京城化学制药厂。

  这家制药厂可是大有来头,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当时是太行山根据地的一家药厂。

  郭嘉成立以后搬迁到京城。

  六十年代改名为京城药厂,改开以后成立了京城制药集团,其规模和技术实力在国内都是数的着的。

  想要制造二巯丙醇并且成立新的生产车间肯定是要招人的。

  制药厂和卫生部门研究过后决定在京城几家医院招一些医护人员,特别是精通医学、化学知识的人过去。

  待遇从优。

  六院也是招工的主要对象。

  京城制药厂的人来六院进行宣传时说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可以报名。

  不过。

  想要到制药厂工作还要进行考核。

  六院医护人员不少,愿意报名到京城制药厂工作的却是不多。

  原因很简单。

  京城制药厂距离六院可不近,大多数医护人员都在六院安定下来了,谁愿意过去?

  虽然说是待遇从优,真要过去了,待遇未必就比在六院好多少。

  王沁回娘家的时候和父母说起此事,还说二巯丙醇制备方法其实还是六院实验室做出来的,因为此事,上级还特意表扬了李平安等人。

  说着无意。

  听着有心。

  王丰年和林雯夫妻两个相互看了一眼,他们都对这份儿工作很感兴趣。

  两人正愁找不到工作呢,没有想到运气这么好,居然这么快就遇到了一个待遇优厚的工作。

  待遇优厚。

  还不用做医生,不用承担误诊、手术失败的责任,多好的工作啊!

  听说新药是李平安团队试验出来的,王丰年又动了心思,想要母亲找李平安说说情,让他和京城制药厂的人打个招呼确保自己和妻子能够被录用。

  梅姨心里感到一阵的悲哀。

  他儿子是什么人?

  高中毕业。

  上过医校。

  不说和李平安水平差不多,但总不至于沦落到在制药厂找个工作居然还要走后门儿的地步吧?

  “别去找李平安了!”梅姨斩钉截铁的说道:“还是别去找李平安了,如果你们连人家的考核都通不过,还是别到制药厂工作了!”

  王丰年点头答应。

  林雯却是脸红了。

  她听的出来,婆婆对丈夫很不满意。

  经历了想到京城大学医院、六院工作被拒、许大茂手术以及给孕妇做B超判断胎儿性别致人死亡等事之后丈夫是越来越没有自信了。

  林雯觉得这也怪不得丈夫,主要是王丰年毕业晚了,要是王丰年早毕业几年,在那个医生奇缺的年代他肯定会混出个人样来。

  毕竟是医校毕业。

  王丰年夫妻两个到京城制药厂报名,面试的时候还真就被选上了,成了一名制药厂工人,两人都觉得很光荣。

第544章 居然将医生开的药给扔了

  同样是后知后觉,王丰年夫妻到京城制药厂工作以后李平安才得到消息。

  如果是和自己亲近的人,李平安或许会提醒他们不要在药厂上班。

  在医药厂工作可能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这些危害主要包括化学物质的接触、粉尘和颗粒物的吸入、噪音的影响、生物危害,以及机械操作风险等。

  尤其是。

  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药厂工人的防护并不是特别的周全。

  医药厂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有毒化学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增加患癌风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可能引起头痛、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损害肝脏和肾脏功能。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颗粒物会悬浮在空气中,长期吸入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肺纤维化等严重疾病。

  噪音的影响、生物危害更是不被重视。

  噪音也就罢了。

  医药厂可能涉及生物制品生产,工作人员可能接触到病原体,增加感染风险。长期接触某些药品成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对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当时的疫苗、一些抗菌素有时候都是在京城制药厂生产的,确实是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京城制药厂还生产一种叫垂体后叶注射液的药剂。

  垂体后叶注射液用于肺、支气管出血(如咯血)、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并适用于产科催产及产后收缩子宫、止血等。对于腹腔手术后肠道麻痹亦有功效。还对尿崩症有减少排尿量之作用。

  这种东西是从猪小脑当中提取的,尚不能使用化学方法合成。

  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造成传染,感染一些人畜共患病。

  好在。

  王丰年夫妻两个是在新建的二巯丙醇生产车间,风险相对小一点儿。

  这个时候的京城制药厂叫做京城化学制药厂,还承担着对一些基础化学物质特别是医药行业常用的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工作,在药厂里工作还是相当危险的。

  不过。

  李平安并没有和王丰年夫妻甚至是梅姨打招呼让他们换工作。

  说到底。

  王丰年和林雯之所以萌发了到药厂工作的想法还是因为无法在医院找到一份儿合适且他们能够胜任的工作。

  李平安要是告诉他们在药厂工作有诸多的弊端,王家人怕是非但不会感激他反而会埋怨他。

  他们会认为既然王丰年在药厂工作不合适,李平安为什么不帮着他找一份儿合适的工作?

  陆陆续续。

  袁九又给李平安送来一些古玩,说是用粮票换来的。

  李平安简单的看了看,依照袁九介绍的内容分析,这些可都是好玩意儿。

  等到袁九离开以后李平安随手将这些东西都放进了随身空间。

  去年十一月的时候石巧云生了个女儿,孩子出生以后刘潮变的更加颓废了。

  妻子的情况他是知道的。

  也许。

  石巧云再也不会生孩子了,他这一辈子只能有个女儿。

  刘家虽然算是有后了,刘潮心里依旧是不舒服。

  别说平时工作的时候敷衍,就连过年的时候也没有多少劲头儿。

  贾家几口人一起到刘家拜年的时候刘潮依旧是什么事情都不管,所有的活儿都是石巧云在做。

  石巧云心里苦啊。

  自从女儿出生以后刘潮根本就没有抱过她一次,起名也是马马虎虎,石巧云三催四请,眼见着要上户口了,刘潮才随口说了一句:“就叫她刘晶吧!”

  其实。

  刘潮这么说是因为当初在医校上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叫陈晶晶。

  陈晶晶还和刘潮同桌过一段时间,这家伙给女儿取一个“刘晶”的名字其实也没安好心。

  他现在有些后悔了。

首节 上一节 869/10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