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末期从苏国传过来一种叫氯噻嗪的利尿药,这是我国最早的西药利尿药之一。
中医方面。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茶有利尿的作用,起作用的成分主要是咖啡因和茶碱。
李平安给陈军使用的是氯噻嗪。
以他现在的状态也只有使用氯噻嗪才能被更好的吸收。
开颅手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需要使用解热镇痛药来缓解疼痛和降低体温。
李平安让陈军使用了布洛芬。
开颅手术后患者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来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通常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开具合适的营养支持药物,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
在开颅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脑血管痉挛的情况,需要使用血管扩张药物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管痉挛,常见的血管扩张药物有硝酸甘油片等。
青霉素、链霉素、布洛芬都是立即使用的药物,后两种则是依据陈军具体恢复情况选择用药。
李平安开了医嘱让护士给陈军用药之后他就离开病房和秦淮茹一起到四合院儿吃饭了。
陈妻眼见丈夫手术成功,终于不是先前那么紧张,她也去食堂吃饭了。
李平安夫妻两个到四合院儿吃饭以后将两个孩子带到医院家属院,他们又到病房守护了半夜,确认陈军没发生意外才回家属院小院儿。
两个孩子早就睡了。
李平安将他们叫起来打开大门。
迷迷糊糊的。
李业将大门打开之后又回房间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平安起床先到病房看过之后发现没问题才和秦淮茹、两个孩子回四合院儿吃饭。
术后第一天复查头颅CT见术区无出血,手术效果满意,患者意识清醒。
几天之后李平安又给陈军开了熟地黄汤补养身体。
患者无发热、无颅内感染、无脑脊液漏、无神经功能缺失,术后1周拆线出院,恢复良好。
出院之前陈军就恢复的差不多了,妻子也不太担心,夫妻两个和李平安谈论过多次,术后、出院以后该注意的事情李平安都和他们说了。
和许大茂的开颅手术一样,陈军的手术是成功的。
事实上。
陈军所做的手术比李平安那台要复杂、繁琐的多。
经历了这台手术。
李平安对这个年代的开颅手术又有了新的认识。
只要按照后世的规范操作,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开颅手术甚至是牵扯到脑血管、神经的收拾也不是没有一点儿希望做成功。
田琼等神外科的医生们更是受到了鼓励。
田琼写了几篇有关开颅手术的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报》、《健康报》等多家医学杂志上。
六院神外科名声大噪。
贾家终究没将被易中海骗走的钱要回来。
每次贾张氏到邻居家串门都要大骂易中海这家伙一顿。
口粮指标较困难时期上升了不少,贾家得到的口粮指标多了,可以兑换的粮票也多了起来。
贾家三个孩子,再加上聋老太太的口粮指标,她们家的口粮指标以及兑换的粮票都不少。
手头宽绰了,刘悦又动了其他的心思。
她经常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到扎钢厂食堂吃饭。
一次两次还行。
次数多了贾张氏就不乐意了。
刘悦能到食堂吃饭自己就不能吗?
贾梗放学回家的时候发现母亲还没回家就知道她留在食堂吃饭了。
他要带着妹妹小当去找母亲。
贾张氏也要抱着孙女槐花跟着孙子一起去吃食堂。
饭也不做了。
贾张氏将锅从煤炉上端下来就走。
到最后贾家人都吃上好饭好菜了,唯一被坑的人就是聋老太太。
贾家不做饭聋老太太吃什么,只能是三天饿两顿,饥一阵饱一阵。
周末。
秦淮茹想要回娘家看望嫂子。
李平安则是要给陈军做检查想知道他恢复的怎么样,两人一起做公交车去前门大街。
从公交车上下来,李平安去前门大街派出所找陈军,而秦淮茹则是去了惠仁堂。
等到了派出所家属院找到陈军,李平安发现他的气色好了不少。
把脉的时候他发现陈军的脉象依旧是有些缓、弱,猜测可能是某些微循环比如脑部的局部循环还是有些障碍。
李平安又给他开了天麝丹。
这是一种中成药。
天麝丹里面含有中药天麻、琥珀、羚羊角、麝香、柴胡、桂枝、石菖蒲、青阳参、白僵蚕、钩藤、羊痫草、珍珠母、铁胆粉、龙戟草、甘草等,这些传统中药配合使用具有扶正祛邪、安神镇静、活血化淤、祛湿化痰、醒脑开窍、健脾补气、填精益髓的功效,从根本上调理脏腑机能。
其也有治疗癫痫的功效,但是一般只是作为辅助治疗。
给陈军诊断、治疗过后两人又闲谈了一会儿,陈军说他已经不当派出所所长了,只是挂一个副所长的名头。
大病初愈。
他觉得自己精力有限,未必会胜任所长的职务,还是将这份儿工作交给有能力的人去做吧!
这是陈军的工作,李平安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
陈军想让李平安留下来吃午饭不过却被拒绝了。
李平安说了秦淮茹回娘家的事情,两人可能也不会在惠仁堂吃饭,也许是一起在附近找个饭店就餐。
陈军没有挽留。
李平安走后他让妻子到同仁堂买了一些天麝丹。
天麝丹这种药物同仁堂等多家药堂都有,但在陈军印象当中同仁堂无疑是最规范的,从那里购买药物他信得过。
秦淮茹是在亿兆商店买了些礼物过去的,秦家人都想要留李平安夫妻在食堂里吃饭,不过李平安还是拒绝了。
虽然是周末,但是惠仁堂制造中成药的任务很重,不少人都在加班加点赶制,在食堂吃饭的伙计可不少。
毕竟秦父、秦母都在食堂工作。
李平安夫妻要是留下来吃饭,无论他们是不是给粮票都要被说闲话。
“妈,不用送了!”秦母将两人送出惠仁堂大门的时候秦淮茹说道:“我们去徐慧真的小食堂那边吃饭,你回去忙吧!”
秦母点头离开。
两人直接去了徐慧真的小食堂。
还没到地方,远远的就听到有人在争吵。
等走近了。
李平安发现居然是贺永强这家伙在小食堂门口跟徐慧真、蔡全无等人吵架。
不仅是蔡全无夫妻,就连到小食堂、小酒馆儿的顾客也都出来看热闹了。
邻居们可不仅仅是看热闹,牛爷、强子等人都在说贺永强的不是。
仔细听了一会儿,李平安终于弄明白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原来。
徐慧芝死后贺永强这家伙就一直不服气,想着原本自己才是贺老头的养子、小酒馆儿的继承人。
徐慧真能够进城也是沾自己的光而已。
凭什么啊!
现在徐慧真是城里人还当了小酒馆儿、小食堂的私方经理,吃香的、喝辣的,再看看自己父女,每天能吃饱饭就不错了。
现在的日子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要的。
徐慧芝没了。
他待在乡下公社还有什么意思?
女儿贺春芬到了上学的年纪。
贺永强心里活泛起来,又开始妄想着将户口迁到城里让女儿进城上学。
这家伙并不认为到城里上学女儿的前途会比在乡下上学好一些,不过父女两个进城以后至少有固定的口粮指标,也许就不会饿肚子了。
若是他能在城里再找一个工作,生活也许会更好。
贺永强到城里之后直接找到徐慧真和蔡全无。
摊牌了。
这家伙不装了。
他直接就说女儿想再城里上学,想让徐慧真帮着迁移户口、在城里的小学给女儿报名。
贺永强、徐慧芝的贪婪是出了名的,经常来找蔡全无夫妻麻烦。
到现在贺永强居然忘记了自己在困难时期曾经帮过他们,说话牛气冲天,横的要命。
别说是蔡全无,就算是徐慧真也不答应。
三人在大街上争吵起来,小酒馆、小食堂的顾客们都出来了。
范金有看着一点儿不讲理的贺永强嗤之以鼻。
本来。
他以为自己够不讲理了,没想到贺永强这家伙居然更加混蛋。
他说的是人话吗?
贺永强气死了贺老头,贺老头临死之前救将贺永强过继的合同给撕了,这家伙为了和徐慧芝结婚主动选择到乡下去过。
小酒馆、小食堂和他有一点儿关系吗?
他居然敢在这里闹?
也就是蔡全无、徐慧真夫妻脾气好。
要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