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因为组织器官弹性尚好,影响可能不会太大。可随着衰老的进程,女性的宫腔也会慢慢变小,内膜肌层变薄,失去弹性,而节育器是不会变小的,压迫就随着产生。
轻则因为摩擦而导致腰酸、小腹下坠、出血,重则可能导致节育器嵌入肌层而导致子宫穿孔,这是会危及生命的。因此,这绝对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好办法,相反很危险。
并且,节育器也是有使用年限的,即便是金属的使用年限也就20年左右,刘悦使用的这种非金属节育环期限将更短,仅有7到10年左右。
李平安对节育环这种东西再清楚不过了。
他知道就算是到了使用年限很多人都未必会及时的取出来。
首先大多数人是因为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因为平时并没有特殊的感觉,而不会刻意的想起它。
但是如果到了年限而没有将节育环取出来,它如果继续留在体内真的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危险。
其次,也会有一部分人会担心取环时的痛苦而害怕去取,尤其是那些使用年限久的,很有可能已经嵌入肌层,取出时自然会疼,也避免不了流血。
也有人心疼医院取环要所花的费用而拒绝取环。
不管刘悦以后如何处理,上环以后都是会对她产生影响的,绝对不是像贾张氏说的这么轻松,上环对儿媳妇只有好处而没有任何的坏处。
贾张氏对刘悦彻底的放心了。
她认为刘悦肯定不会再起改嫁离开贾家的念头。
贾张氏到李家、刘家、阎家串门的时候都说了儿媳刘悦上环这件事情,但大家还真就没有在意。
这个年代几乎所有的妇人都在争抢着给丈夫生孩子,谁会想避孕,谁又会到医院里给妇人上环?
贾家只是特殊的情况而已。
就算六院有节育环也不会主动进行推广,一般都是别人问起妇产科的医生才会进行详细的介绍。
第624章 孩子们长大了
何雨水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京城大学医院当了一名妇产科医生。
相对来说。
京城大学医院相比六院距离派出所家属院也就是郑英家并没有远多少。
李平安并没有挽留,也没有刻意的让她选择外科作为发展方向。
实习的时候何雨水跟过李平安一段时间,手术水平只能算是一般,她倒是在妇产科方面很有造诣,到妇产科工作能够发挥她的特长,而且何雨水喜欢在妇产科工作。
毕业没多久她就和郑英结婚了。
结婚的时候李家人还到郑家吃了顿饭,当然也给了一点儿礼金。
何雨水嫁入郑家以后对郑母照顾的很好,十来年之后她才过世,当时何雨水已经给郑家生了一儿一女,郑母也算瞑目。
李业也毕业了。
小学毕业之后考上了六中附属初中继续上学。
六月二十六。
领导人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卫生部提出《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
“六二六”指示发出后,一方面促使卫生部逐步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重点放到农村;另一方面指示极大鼓舞了广大医务工作者投身农村建设的热情,激发了农村群众彻底改变疾病丛生的落后面貌的决心。
在城市和农村医务工作者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出现了飞跃发展。
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病床的分布为例,当年农村只占40%,短短十年后,这个比重已提高到60%。全国卫生经费65%以上用于农村。而指示对农村巡回医疗和合作医疗的有力推动,更为改变农村医疗卫生面貌奠定了基础。
《健康报》、《红旗》等多家报刊连续发表宣传合作医疗的报道,大办合作医疗的政治动员促成了合作医疗的高潮,到七十年代中期全国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合作医疗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了满足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的最高效益,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是发展中国家群体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并被作为“华夏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尽管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地合作医疗纷纷解体,但国家寄希望于合作医疗来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想法一直没有改变。
何大牛从监狱里出来之后就娶了谷雨,两人结婚以后到城里买东西,没有想到在百货大楼正好碰到了同样去买东西的许大茂。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许大茂和何大牛还打了一架,两人虽然彼此都恨对方但还真没闹出什么大事儿,他们动手没多久就被看热闹的百姓给分开了。
许大茂眼睁睁的看着何大牛和前妻谷雨买了很多好东西扬长而去。
越想越气。
从百货大楼出来许大茂又去菜市场买了许多好吃的。
猪肉。
牛羊肉都买了一点儿。
活鸡更是买了两三只。
虽然将手里的肉票用了七七八八,但心里却是开朗不少。
许大茂的厨艺一般,也就是能将各种肉食煮熟的水平,母亲周氏进去了,没人帮忙,他是不可能将饭菜做好的。
猪肉和牛羊肉吃完之后他暂时没有动那两三只鸡,这家伙买了个鸡笼暂时将那些鸡给装了进去。
许大茂又到扎钢厂食堂吃饭了,中午没有回家。
贾梗回家吃饭的时候发现母亲刘悦去舅舅家了,奶奶做的饭菜又不合他的口味。
这家伙看到后院儿许家的鸡笼之后顿时有了主意,将其中一只最大的公鸡抓出来带着两个妹妹烤着吃了。
许大茂下班回家以后发现鸡笼里的大公鸡没了,顿时暴躁起来。
他都舍不得吃,居然让别人吃了?
许大茂站在家门口骂街,小当和槐花将哥哥带着两人烤了许大茂家的公鸡之事告诉了母亲和奶奶。
刘悦和贾张氏都有些不以为然。
别说许大茂查不出来是贾梗偷的公鸡,就算是他知道有能如何?
许大茂还能对她们家的人动手不成?
孤儿寡母的。
许大茂要是敢动婆媳两人,四合院儿的邻居们能放过他?
两人自以为天衣无缝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哪里知道许大茂打听了几天都没查明真相,正当要放弃的时候却听附近一个四合院儿的几个工友说他们在许大茂丢失公鸡的那天看见了贾梗的所作所为。
他怒气冲冲的去找贾梗。
没想到这家伙心虚,还以为许大茂掌握了什么证据,被许大茂一吓唬说出了实情,还说是许家的公鸡早晨打鸣打扰了自己睡觉,将大公鸡烤了一举两得,既能吃到鸡肉以后也不会被骚扰。
许大茂怒发冲冠的要和贾家人干架,在李林、刘海中、阎埠贵的劝解下只能作罢,最后还让贾家赔给他五块钱。
另外两只鸡也在三天内吃了,他怕贾梗这家伙再惦记上。
截至到今年,郭嘉对公私合营的私方经理股份赎买完毕,所有公方经理转变为普通工人。
百货大楼民主选举了经理、副经理,李成当选为副经理。
阎解成、李平静等在百货大楼工作的都到李家找过李平安,他们知道李平安和李成之间的关系,想让李平安和李成打招呼让他照顾、照顾自己,不过都被李平安拒绝了,这种事情李平安可不会做。
六十年代末,国内中小学停课一年多,之后开始复课。
李业兄弟三人和韩秀兰复课之后接着上学,但是贾梗这家伙却没有,他连小学毕业证都没有拿到,只能在家游手好闲。
李业高中毕业之后被推荐到京城大学医学系学习,当时上大学实行的是群众推荐、领导审查、大学复核的原则。
李业根正苗红,一帆风顺的进入大学学习。
韩秀兰成了卫生兵,就是到六院当了勤杂工,类似于护工的性质,因为被评为“学习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被保送到了医校进行学习。
两人毕业以后都在六院工作。
韩秀兰一直对李家心怀感激,长期和李业在一起工作对他也产生了感情。
只是。
她认为自己配不上李业始终没有开口,最后还是秦淮茹得知了她的心事将这件事情说开了。
李业并不讨厌韩秀兰,他心里又没有心仪的女生,母亲同意,他也就答应了韩秀兰的亲事。
结婚后夫妻两人渐渐的有了感情,再加上韩秀兰给李业生了两个孩子,他的一颗心也放在了妻子身上。
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就是和米国建交,没多久就恢复了公派留学生制度,高中毕业后楚康进了医大学习,毕业后以公派留学生的身份到鹰国深造,回国后和楚山、王萍一样成了生化方面的专家。
他认识了一个同样专业、一起到鹰国留学的女生,回国没多久就结婚了。
至于陈南。
高中毕业以后被推荐到邻省上学学习财会、金融,毕业之后和同班一个女生处对象,回京城之后陈雪茹很满意这个女孩儿,和李平安商量过后同意了他们的亲事。
李林夫妻两个都活了七十多岁。
徐氏先走的,妻子逝世以后李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显得无精打采。
春天的时候李林在四合院儿后院儿晒太阳,李平安夫妻两个回家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没了气息。
夫妻两个都是无疾而终,到也没受什么罪。
贾梗这家伙小学辍学没多久就下乡插队了,进入七十年代以后,郭嘉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
他本来在东北农村谈了个对象,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贾梗听说自己装病就能重新回京立即就将人家给甩了,这家伙也不懂究竟该怎么装病,他就知道自己的爷爷、父亲都是以胃穿孔没的,这家伙就说自己胃疼,反正当年父亲走的时候是什么情况他就说自己是什么情况。
乡下没有太多的检查手段,公社里只有一个赤脚医生,检查来检查去也没检查出来什么毛病,但他也不敢说贾梗是装病,没办法,只能让他回京。
即便是回京也不容易找工作,除非是到扎钢厂顶替母亲刘悦的工作,但他才不会这么做,反正只是拿一份儿工资,还不如让母亲去工作。
当时。
四合院儿的邻居们已经今非昔比。
李家自然是能帮着贾梗找一份儿工作的,只要李平安愿意。
何雨柱认识了一个“大领导”,他和大领导的关系非常不错,这家伙还经常向邻居们炫耀自己见过“红头文件”,也是能帮着贾梗找个工作的。
许大茂、阎家兄弟几人也有了各种各样的职务,相当有权力,给棒梗找个工作也不难。
刘海中也是上蹿下跳。
甚至。
扎钢厂在城外建了分厂,刘海中的徒弟蓝田还成了分厂的领导,相当有权力,给棒梗找个工作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唯一混的有些不如意的大概就只有阎埠贵一人了。
只是。
贾张氏和刘悦腿都跑断了,依旧是没有给贾梗找到好工作。
情况特殊。
李家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们不会轻易为贾梗出头。
其他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好处谁也不会帮贾梗。
最后。
刘悦一狠心,塞给许大茂几十块钱和一些票证,贾梗这才有了个工作,在许大茂的一通操作下贾梗被送到附近一家机修厂当学徒跟着师傅修理机器,每天累死累活的,回来的时候身上机油、柴油不知道有多少,无论什么时候邻居们看到他脸都是花的。
贾梗工作有了,媳妇儿成了个大问题,贾张氏和刘悦不知道找了多少个媒婆、托了不知道多少人,找了一个叫唐艳玲的女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