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
在手机电视电影等传媒媒介,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里面,传统舞台戏剧依旧是人们了解故事最好的方式。
若是包国维可以在这上面打出名堂,或许便能够极大的拓宽自己的影响力!
蒋百里好奇问道:“秉文,打算写一部什么话剧。”
沉默了一会儿,包国维介绍说道。
“我想要用一种全新的戏剧形式,如果说这个故事要用几个词语来概括的话,我希望应该是爱情、灾难、勇气、阶级差异。”
“这”
蒋百里用怪异的眼神盯着包国维的眼睛,好半天以后低头自嘲说道。
“果然是年轻人啊,思虑的都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徐志摩也笑着说道:“秉文你可得快些写出来,还在等你的大作,自从看了伱的那些文章,这报纸上的大部分文章我可都看不下去咯。”
包国维仔细回答说道。
“在我这故事里面,还有一些国外的细节,听说百乐门有很多外国人,我也希望认识两个,交流一番。”
他刚打算展开细说。
却听到戴望舒大惊小怪地叫声。
“到了到了,前面便是百乐门了。”
听到对方的呼喊之声,包国维这才踩下刹车,缓缓地在路边停下。
抬头看去,霓虹灯闪烁。
粉色橙色红色灯泡散发光芒,呈现出这个时代的奢靡一面。
包国维扫了一眼古罗马风格的外立面建筑,再看到街道上琳琅满目,犹如小盒子一般整整齐齐停靠的汽车。
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似乎回到了一百年之后。
“雪铁龙、别克、庞蒂亚克,都是一些豪车。”
刚下车,几人便对着周围的车辆评头论足,也能够认出个七七八八。
梁思成不免调侃戴望舒说道。
“戴兄弟,你可要学学秉文,好好写一些文章小说,回头买上一台,便可取得佳人欢心。”
戴望舒苦着脸。
“我若有秉文这能力便好了,他是个多面手,诗歌、文章、小说样样都行。”
徐志摩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安慰说道。
“莫要伤心,在这里一定可以找得到你行的地方。”
几个人,脸上都露出古怪的表情。
作为沪市最为著名的娱乐场所,出入自然尽是上流人士。
从商业大亨、外国领事还是文艺大师,时不时你便可以在这里抓到一个在外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受了卜舫济先生的邀请。”整理一下衣服,徐志摩来到前台,对打着精致领结的男服务员说道。
“卜舫济?”
徐志摩不慌不乱,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件,递给对方解释说道。
“卜舫济,便是圣约翰大学的那位卜舫济校长,你应该知道的吧?”
服务员扫了一眼递过来的信件,也不知道有没有看懂上面的英文。
又再次看了一眼几个人的打扮,这才点了点头。
“几位先生请进吧。”
顺利进入之后,徐志摩才为几个人解释说道:“这百乐门近期是邀请制,若不是有熟人邀请,有多少钱都不能够进来。”
“志摩兄认识卜舫济?”
包国维皱起眉头,他脑袋里面回忆起了这位圣约翰大学的校长。
作为一名美利坚传教士,对华夏近代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可他阻止学生挂钩政治,后续的“六三事件”,也使得众多学生脱离圣约翰大学,成立了现在的光华大学。
从历史上来说,这个人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
徐志摩愣了一下,知道对于卜舫济的争议,解释说道。
“卜舫济是个复杂的人物,我反对他对于学生运动的看法,但他推动教育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只能说求同存异。”
蒋百里说道:“有理,卜舫济虽反对学生运动,但于教育的贡献无可争辩。”
打消了顾虑之后,戴望舒、徐志摩便对于周围挪不开眼睛。
两个人,时不时便会瞟一眼路过的旗袍女郎,她们大都穿着黑色丝袜,脚下踩着高跟鞋,化出精美的妆容。
比起见过后世形形色色影音刺激的包国维来说,这些人的耐受性还是差了一些。
包国维眼观鼻鼻观心,十分地淡定。
连蒋百里也不禁感慨说道:“各位还是要多学学秉文,不受外物之干扰,才能潜心创作啊!”
包国维脸上古今不波,心里却吐槽说道。
那是先生你没有经历过岛国大片的洗礼,你若是经历过,便会觉得这些是小儿科了。
几人在侍者的带领下,穿过金碧辉煌的走廊,仅仅过了几分钟便来到了大厅之中。
走进大厅,明亮的灯光就打得人睁不开眼睛,紧接着悠扬的爵士乐声音响起。
舞厅内灯光闪烁,顺着音乐传来的地方,可以看见左手边坐着一群西装革履的乐队,他们都穿着白色的西装,手里拿着金属交响乐器,一首又一首的演唱着当时的流行歌曲。
宽敞的舞池,地板上反射出水晶吊灯的光芒。
音乐旋律悠扬,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迷离的氛围。
随着音乐,舞池里面两两相伴,男士们穿着笔挺的西装,女士们则身着华丽的旗袍或晚礼服。
有时候会在耳边亲昵的耳语一番,有些动作显得异常暧昧。
角落里,设置了一个酒吧吧台,调酒师在吧台后面忙碌着,为顾客调制各种鸡尾酒。
作为建筑专业,梁思成首先注意到了墙面上的装饰。
他指着墙壁说道:“上面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还有一些古典雕塑,应该都是些仿品,但也有些珍品。”
而徐志摩和戴望舒两个人就完全不一样的。
他们的关注点朴实无华,只有女人。
衣着单薄贴身的舞女们,手里拿着圆形扇子,上面画着一些时尚的外国海报,头上大都戴上一朵花簇,身上各色的旗袍勾勒出完美的曲线。
特别是鲜艳的红唇,配上这华贵的水晶吊灯,显得异常晃眼。
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
包国维呼出一口气,心里不由得有些感慨。
这便是十里洋场么?
他包国维也并非是不食烟火之人,实际上这些声色犬马还是对于他有些吸引力的。
只是,每每有一些欲望的时候,脑海里面便会被一些杭城曾经发生过的场景所占据。
那些灰色的场景,如西北逃荒的难民,如被抛弃的病人,如食不果腹的乞丐。
实在是无法,让他将眼前的画面联系起来。
注意到包国维心不在焉,蒋百里指了指不远处。
“秉文你随我看看有趣的东西。”
包国维皱了皱眉头,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是一名长相普通的白人。
他的身材矮小臃肿,有着一个大鼻子,上面顶着一副厚重眼镜。
面对包国维疑惑的目光,蒋百里介绍说道。
“这位是英国路透社,派驻在沪市的记者,听说他在来到沪市之前,收入并不高,并且因为长相找不到对象,如今到了沪市以后,工资翻了一倍,消费少了一半,甚至还有不少年轻女子投怀送抱,沪市对于西方人的待遇,正是那些洋人喜欢来的原因。”
包国维点了点头。
此刻,一名长相甜美,明显便拥有良好家室的女子,正在与对方亲热交谈。
部分女子的崇洋媚外,从这时便已开始。
随后,蒋百里开始一一介绍场中名人。
“身材臃肿,留着两撇胡子的胖老头,是犹太人地产大亨哈同,曾经有过远东大亨的称号,创办大学培养了不少古典文化界学生”
“那个跳起舞来,一脸严肃的老头,下巴有些突出的老头,就是卜舫济了。”
包国维点了点头,这些在沪的外国名人,在历史上的声誉都是褒贬不一的存在。
可在这百乐门里面,无一例外,手上都不怎么老实。
一位年近八十,一位年近七十。
扫了一眼场内,包国维很快便注意到一名很特殊的华夏人。
他能够被注意到,主要是因为这小子太特别了。
包国维忍不住问道。
“那个留着一把胡子,有些秃头的男人,看起来似乎很有个性,但这交际舞也跳得极其熟练,特别是看向舞伴的眼神,都快要拉丝了”
蒋百里愣了一下,辨认了好一阵,随后才说道。
“那位倒也是一个名人,叫做张大千,创立了大风堂画派,在国画上面颇有一些造诣。”
包国维差点下巴都掉下来。
“你说什么?张大千?!!”
第205章 百乐门里的故人
包国维不可能不知道张大千这个名字。
后世,张大千画作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动辄便可以卖出千万,乃至于上亿的价格。
不仅如此,他在华夏近代艺术史上还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西方人称作“东方之笔”。
可现在眼前这个,满面红光,甚至有些猥琐的中年男人,竟然便是张大千?
实在是有些毁三观,在包国维心中,大师们的滤镜开始一点点的脱落了。
有些奇怪于包国维的巨大反应,但蒋百里还是解释说道。
“此人倒是挺有趣的,前些年一直以卖画作为生,去岁刚刚参加了全国美术展览,在业界也算是小有名声,三十一岁的年纪于画艺上算是极有天赋,可唯一一点不好,便是极其贪恋美色。”
包国维不可置否,他再次看向百年后名震艺术界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