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245节

  女演员的演绎,成功将这种状态转达给观众,让人情不自禁同情她的遭遇,想要看到她得到幸福,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那一天。

  当然,还有富翁杨寿昌晚年丧子,平日里从来都是乐善好施,兴办教育,可却得不到好结果,反倒受到侄子等恶人的算计。

  还有侄子道培与陆守敬狼狈为奸的丑恶嘴脸。

  故事的结构简单,脉络清晰,场景也就是那几个。

  包国维在后世看了无数类似的套路,甚至于某些苦情剧之中,都将这种手法用烂了。

  但依旧是被这种套路化的剧情给感染了,急迫地想到看到爷孙相认,恶人得到惩戒的那一幕。

  “该死,就知道水剧情,快点相认啊!明明这么明显,相认有什么难的?”

  包国维心里被挠得心痒难耐,嘴上不免骂骂咧咧地说道。

  逗得旁边的洪深哈哈哈大笑,他这会儿像是找到了自己,身为一名长辈该有的存在感。

  他拍了拍包国维的肩膀说道:“秉文呐,不可被其中的情绪所纷扰,你应该看到的乃是在这其中,所蕴藏的道理,以及所呈现出的现实意义。”

  “意义?”

  听到这个词,包国维皱起了眉头。

  实际上,他十分反感在每一部文学文艺作品中,去刻意的寻找意义。

  故事便是故事,故事从一开始,只是为了传递信息和情绪而已。

  某种程度上,更加像是一种娱乐形式。

  强行将故事赋予教育意义,将会适得其反。

  后世许多作家,如余华等都曾经做过关于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

  很多时候,作家这样写只是因为感觉而已,非要过度解读实在是没有必要。

  但这些,包国维是不会长篇大论和对方争论的,没有意义,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只是反问说道:“先生不觉得,话剧电影小说好看才是第一要务,至于意义嘛,有也是好的,没有也是可以的。”

  “这如何使得?!”洪深像是看了鬼一般,拧着眉毛说道。

  “若是文艺作品没有了教育意义,那和街上卖艺说书卖春有什么区别。”

  包国维心想,某种意义上,跟这些形式也没有区别,只不过更加雅一点罢了。

  他想了想,回答说道。

  “雅俗共赏,才是最好的道路。”

  摇了摇头,洪深这会儿又有些失望了,包国维终究是不能事事如他心意。

  他反问说道:“既然如此,秉文你的《回答》是如何写出来的,你的《活着》又是如何写出来的?这些都是十分优秀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

  洪深的眼睛如鹰,紧紧盯着包国维,十分惋惜地说道。

  “秉文,你近来还是走错了道路,从《射雕英雄传》这类街头说书之作,到《教父》这种声色犬马,年轻人还是要洁身自好,不可为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惑”

  他如一名严师一般教训起来。

  包国维却是摇摇头。

  “先生错了,我创作《活着》的时候,身处于杭城之中,感受到如今我华夏底层百姓之挣扎困苦,有感而发,凭着一番意气,书写而出,从来没有刻意追寻什么意义。”

  洪深气笑了。

  “你说,凭借着一腔意气,也可以写出好文章?”

  “若有意气,又何须矫揉做作?”

  “好一个矫揉做作!”洪深这会儿是彻底气到了,起身便打算走了。

  这小子,不正是明里暗里,说他们这些追求教育意义文艺作品的人,乃是矫揉做作吗?

  黎明伟当即就急了,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他连忙拉住洪深,解释说道。

  “洪先生!不必动怒!秉文他还是一个孩子,有一些天真的言论,也是正常的。”

  “孩子?他今年.”洪深还想像是从前那样,指责一番对方,却不想在这上面噎住了。

  想一想,他娘的这小子还真是十七岁,确实还是一个孩子.

  这样一想,洪深更生气了,心中一股郁气无处发泄,甩开袖子就要走。

  这个时候,台上的演员已经在谢幕了。

  《孤儿救祖记》这部剧结束了。

  身后传来包国维清晰而又不带感情的回答。

  “先生要不要听听,我对于这部话剧的回答。”

  “我不会帮你”洪深怒不可遏,想着包国维应该是想求自己排话剧的,没想到是说这个,当即话又说了一半。

  他撇过头去。

  “用你那所谓的意气吗?”

  包国维笑道。

  “用魔法打败魔法,我分析一番意义,并且告诉先生,就算不用刻意去追求什么教育意义,也可写出一篇富有文学性的故事和小说。”

  “口气倒是不小!”

  以洪深如今在演艺界的地位,实在是没有人敢这样对他说话。

  不过他想想其中利害,决定还是听包国维说一说。

  “我倒是要听听,你有何话要讲。”

  他今天的脾气有些暴,说完便大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

  此刻,剧场的灯也亮了起来。

  其他观众看到这里似乎吵起来,连忙跑出了剧场。

  在民国的沪市,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先生们吵着吵着,拔出一把枪,指责对方是什么曰本人的特务之类的云云,都是有的。

  灯光下面,包国维的脸白得有些发亮,但依旧是神采奕奕。

  他中气十足地说道。

  “‘惩恶’、‘劝学’、‘扬善’,此乃这部剧的三大中心主旨也!”

  “我便从这部剧,好好与先生说道说道,还请听好了”

第240章 《肖申克的救赎》与赌约!

  “从艺术成熟度上和完整性来说,这一部《孤儿救祖记》可以说是如今华夏电影以来之首屈一指。”

  包国维一上来,就给《孤儿救祖记》这部作品下了一个定论。

  “从前咱们的早期电影,总是无法摆脱对于西方电影的一味模仿,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往往都是不伦不类。”

  听到这话之后,黎明伟也点点头说道:“秉文说得这话倒是十分有道理,咱们从前总是对着西方的作品,依葫芦画瓢,少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甚至于更趋近于京剧的表演形式,反倒是不像是一部电影,或者是话剧了。”

  “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洪深脸上的表情缓和了很多,但他还是说道。“我华夏如今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只能做一个好学的学生,所以这与你之前所说的有什么关系?”

  “先生稍安勿躁。”

  包国维觉得这个洪深是个急性子,好在自己挖了一個坑,倒也不怕对方没有耐性。

  “所以,于我看来《孤儿救祖记》的火爆和地位,是理所当然的。

  我没有看过电影,但从话剧中便可以看出,创作者力求形象和情景的生活化和真实性,连台词都带上了江南地区常有的俚语和方言,这个乃是突破性的。

  特别是他实现了文化的融合,利用西方电影的技术和手法,再展现出华夏文化的元素和特点,展现出属于咱们华夏人自己的人情剧。”

  听到这番话之后,洪深脸上严肃的表情缓和了不少,他点点头说道。

  “分析的偏僻入理,可惜你太过于固执。”

  包国维撇撇嘴,这老小子还真是油盐不进啊!

  “现在要回到我先前所论述的问题,艺术作品之中所呈现出的教育意义是需要刻意为之的吗?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意义,而后抛弃观众最为基础的感受,是值得的吗?”

  黎明伟也觉得有些奇怪了。

  “秉文,你前面可是将这电影分析的头头是道,不正是证明一部电影教育意义的重要性吗?”

  他倒不是想要反驳包国维,只是现在更像是一个学生一般提问,想要从中了解到更多对于拍摄电影有所裨益的知识。

  包国维摇摇头,抛出一句疑问。

  “若非是感同身受,岂能够产生共鸣?我相信郑正秋先生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是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的。

  儿媳妇余蔚在底层生活的困苦挣扎,一些底层百姓的淳朴,一些底层百姓的阴险狡诈,能够呈现出这些真实感,并非是坐在办公室里面纸上谈兵能够做到的。

  敢问先生,这些都是刻意为之吗?”

  “这”洪深陷入了沉思之中。

  “还有,剧中颂扬了教育对于普通百姓的重要意义,既有亲情的抒发,也有关于良知的表达。

  故事呈现了这一切,都是咱们身边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刻意为之,以课堂的形式让读者知道教育的意义。

  若是台词中包含着大段大段的说教,恐怕观众也并不会买账吧?”

  包国维越说越快,嘴巴犹如连珠炮一般,个个咬字清晰。

  洪深感觉自己有些招架不住了,都说不出话,心里面当即后悔了,早知道这个包国维能说会道,没想到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创作者,只需要好好的将故事写好就行了,其他的交给读者和评论家,不必画蛇添足。”

  听到这句话,黎明伟坐不住了,他当即取下自己的胸口别着的钢笔,随手捡起一张废纸,便将这些理论都记了下来。

  仿佛是武侠小说里面偷学武林秘籍的侠客一般。

  “随心所欲,还是太过于乱来了,一味追求故事,难道不会落于俗套,成为街边说书人的市井小说?”

  洪深显然还是没有办法接受包国维的理论,毕竟让一个人改变他的固有认知,实在是有些困难。

  不过这会儿,他已经没有了先前的怒气冲冲,反倒觉得包国维的确是言之有物。

  “四大名著,也曾经出自市井小说,也曾经是末流的通俗之物。”

  这句话一出,洪深当即感觉自己如遭雷击,整个脑袋都一片空白。

  自从白话文运动发展以来,《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几本名著就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产生了稳固的地位。

  胡适曾经还提出这样的观点。

  “吾国第一流小说,古唯《水浒》《西游》《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

  足以说明,当时四大名著已经在文化界有着崇高的地位。

  洪深还想要辩驳一二。

  “四大名著不同,他们乃是古时”

  可他说到一半,便也觉得自己的言论有些不妥了。

首节 上一节 245/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