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61节

  位于中心地带,被称作皇居的地方。

  这里被护城河环绕着,外围有着厚厚的石头墙体,以及一些干枯的树木。

  明治时期,原先幕府时代的木结构城堡,早已经付之一炬了。

  重新修建起全新的建筑。

  结合明治时期的时代背景,这座皇居有着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还将欧洲后古典主义的华丽结合起来。

  看起来有那么一些不伦不类。

  玉仁,时年二十九岁,他留着一撮小胡子,有些凸嘴。

  在此刻的松之阁之中,看到了来自于东方的几份报纸。

  学习汉字,乃是历代倭国天黄以及贵族的必修课。

  甚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以使用汉字为身份和学识的象征。

  玉仁能够看得懂汉字,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又是包国维。“

  他将书案上面的报纸拍了下去,似乎有些生气的模样,看向了面前的一名老头子说道。

  老头子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小框眼镜,颧骨突出。

  此人正是如今的倭国时任首相滨口雄信。

  滨口雄信在去年刚刚被任命为首相,做的主要还是处理当时经济不景气的情况。

  重振经济,恢复金本位制度,是他当时的主张之一。

  实际上,对于这个人,还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点乃是,“币原外交”。

  他与外相币原喜重郎,一同主张的对外策略乃是,对英美以协调取代对抗,承认红色俄国,对华夏乃是不干涉的策略。

  甚至于出于滨口雄信的主张“优先考虑国民生活”,他曾经提出了裁减军队和军费的举措。

  这样的政策主张,令当时的众多狂热分子所不满,并且在1930年11月份施行了刺杀。

  滨口雄信在明年的死亡,也正是标志着倭国军国主义的升起。

  可看到上面的描述,你认为这个滨口雄信乃是对华友好派便错了。

  1928年前首相田中义一,因为炸死张作林的事件而辞职,这个人接连制造了这個事件,可以说一个战争犯。

  而滨口雄信作为他的继任者,的确是“温和”许多,可也仅仅是温和而已。

  不论是温和派还是激进派,都是为了眼前这名天蝗而服务的,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他的野心,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

  至于玉仁,的确有许多资料表明,在对外发动战争上面,他一直都是处于一个“不让事态扩大”的态度。

  可以当时的各种资料表明,这个天蝗在当时的倭国国内有着极大的权力,可以说是实际意义上的总统。

  将所有战争罪名归结于下层军队的逼迫,随后把他一个人排除出来,实在是无法令人信服。

  总而言之,在场的这两个人,对今后的战争,都有着被动或主动不可推卸的责任。

  玉仁很勤政,所以经常性地在皇居里面接见滨口雄信,今天刚刚讨论完倭国国金本位制度的施行细节,便看到了来自华夏国内的消息。

  玉仁原本因为国内经济,不太好的心情,此刻又变得更加阴郁。

  滨口雄信踮脚看了一眼桌面上的报纸,一下子便理解了玉仁为什么而感到愤怒,他也不由得感慨说道。

  “华夏国有其体量在此,人才辈出,包国维一人年近十七岁便已经是惊才绝艳,凭借着几篇小说,在国际上面的影响力,不亚于夏目君与芥川君啊!”

  他口中的夏目君与芥川君,自然乃是倭国这一时期的两位文豪。

  夏目漱石与芥川龙之介!

  前者可以说是倭国人这一时期的“国民大作家”,一篇《我是猫》备受好评,但已经去世了十几年了。

  后者芥川龙之介乃是夏目漱石的徒弟之一,在当时的倭国文坛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在后来被称作当时倭国文坛三巨匠之一。

  可连他也在三年前,服用安眠药自杀了。

  从这些倭国文人身上便可以看出,倭国人乃是性情拧巴的一群人,敏感极端的性格。

  于文学上,他们以此创作出一些作品,可抑郁自杀常常出现。

  于军事上的极端,更加是可见一斑。

  滨口雄信的感慨是有道理了,自从上面二位文豪去世之后,如今的倭国国内少有出现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了。

  “我从前以为,文学一途不过是于国民生活的调剂罢了,谁知道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包国维这个人,已经在欧美有了极大的影响力,恐怕会对我们今后的对华政策,有众多影响”

  玉仁感慨着,每一句话都离不开“国家大事”。

  滨口雄信想要安慰一下,这位有些焦虑的天蝗,他笑着说道。

  “陛下倒不用这么悲观,咱们国内也不是没有能人异士,例如三十一岁的川端康成便是文学界的中坚力量,还有谷崎润一郎也都是不错的.”

  可玉仁却是不满意,作为当时倭国人的最高统治者,他自然有着不少情报来源。

  川端康成曾经跟倭国国内的布尔什维克有着联系,谷崎润一郎的政策倾向也是偏左的。

  可以说,20世纪的倭国文艺界,几乎都是偏左的。

  而这正是玉仁不满意的点,并不能为他所用。

  他摇摇头,用腰间的匕首,拍了拍桌上的包国维头像说道。

  “终究还是比不上这个人,首相你可以仔细看看这篇报道。”

  刚才仅仅是一瞥,现在仔细看一看,滨口雄信才明白玉仁为什么会这么忧心。

  看完之后,滨口雄信突然抬起头来,认真地说道:“陛下,此人今后必然是我大倭国国的隐患!联合制减法再加上先前的防治瘟疫手段,可谓是华夏国的精英也!此类发明可类于古代三国之孔明也!”

  倭国人喜欢三国演义,所以特别喜欢拿三国演义的剧情来举例子。

  玉仁皱着眉头,背起手来说道。

  “此人太过于令人惊奇了,所产出的发明接连都是国之重器,可惜不能够为我所用,也仅仅只有华夏地大物博,能够出现出这种人才,包国维一人不亚于一队军舰!”

  说到这个话的时候,玉仁眼睛里面散发着无尽的野心,上面的话虽然夸张,可恰恰说明了他的心境。

  滨口雄信有些忧虑地说道:“陛下,那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个包国维?”

  作为倭国首相,滨口雄信自然知道包国维这些日子来的影响。

  上次的防疫法可以说,险些让各国都争破头了。

  再加上,包国维还差点获得了普利策奖,在国外的声望可谓是一呼百应,连倭国国内都有不少拥趸。

  这样的人,若是放在华夏国内,怎么可能不令他们感到忌惮。

  刺杀?

  玉仁怎么可能没有想到这个办法。

  可从前是没有必要,包国维又不是张作霖,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刺杀。

  可现在是很难,刺杀包国维牵一发动全身,必然引起全世界的轩然大波。

  况且,刺杀包国维就能够得到那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么?

  答案自然是不能。

  滨口雄信与玉仁二人对视一眼,都想到了在华夏国内安插的探子。

  滨口雄信率先提道。

  “陛下,于华夏的探子已然到达包国维身边了,据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信任”

  “嗯。”玉仁点点头说道。“按照从前的计划做,要从包国维身上获取出最大的利益,如果能够为我们所用最好,不能的话,便破坏他的影响力,获取他的研究成果”

  滨口雄信抬头看了一眼略高的玉仁,随后重重地点点头。

  等到滨口雄信离开之后,皇居又来了另外一名老者,玉仁居于高位,也对他礼敬有加。

  称呼说道:“东乡平元帅,开设大学寮,以思想培训青年将校这些依旧还是要依靠阁下的影响力.”

  名为东乡平八郎的倭国海军元帅,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行礼说道。

  “必然义不容辞!”

  而在东京的另外一边,这张报纸也同样出现在了另外两个人的书桌上面。

  在倭国大学教授办公室之中。

  今后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被誉为倭国文化功臣、文豪的川端康成先生,如今正值年轻。

  他目光明亮,身材瘦削,梳着一个油头。

  对面则是他的友人,藏原惟人。

  这位乃是倭国民主文学运动的领军者,更加是当时最为著名的倭国布尔什维克之一。

  前两个月,川端康成刚刚帮助他,摆脱当局的抓捕。

  如今藏原惟人还隐居在川端康成的宿舍之中。

  即便是这个紧张的时刻,二人还是依旧有空,看一看来自于全世界的文学作品。

  当然,从隔壁华夏来的是最多的。

  看到报纸上面的标题之后,藏原惟人不由得疑惑说道。

  “又一个包国维?华夏竟有如此多的包国维,还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真叫人佩服啊!”

  听到对方的感慨,川端康成哑然失笑,他不免将报纸挥了挥,提醒说道。

  “藏原君你错了,这个便是那个包国维,包秉文。”

  “啊?包秉文?”

  藏原不可置信地再拿起报纸看了看,他在大学之时学得乃是俄语,对于汉语并不能完全阅读。

  可仔细看了看报道,半天才呼出一口气说道。

  “竟然真的是那个包国维,写出《枪炮、病菌与钢铁》还有《活着》的包国维!”

  “正是他!起初我也不相信,可仔细看了许多遍,再找了华夏国学生,证明了这个事实,包国维包秉文先生他做到了!不仅仅在文学一途上,取得了成就,甚至于在化学领域都有所建树!”

  川端康成感慨说道,不由得挥舞一下拳头。

  “真想要认识一下这位少年。”

  藏原又将报纸看了一遍,连连感慨说道。

  “竟然真是他,那部《枪炮、病菌与钢铁》我可是拜读了很多遍,最为喜爱的是他的《回答》,给了所有人力量,这在倭国国是看不到的!”

  藏原很喜欢包国维作品之中,所带来的那股子意气,还有独属于少年人的冲劲与自信。

  《回答》这首诗歌读起来,每每都令他热血沸腾。

  川端康成点点头说道:“秉文先生之作品,的确是称得上优秀的,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有人文情怀,不论是大蒜素的发明还是防疫法的发明,都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就凭借这一点,秉文先生作为一名少年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川端康成一直以来,都与华夏国内的文人有一定的联系。

  特别是看到包国维的作品之后,更加是对于华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节 上一节 361/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