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63节

  将周围的学生们都吓了一跳。

  钱先生疯了?什么消息能够这么高兴的?

  有人不免凑过去看了一眼,这一看,眼睛便离不开了。

  这个时候,又听到钱玄同发出笑声说道。

  “不愧是包秉文!真不愧是包秉文!让我之国人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有个学生终于念出了报纸上面的标题。

  “《少年文豪包国维再出新成果,联合制碱法诞生津门永利厂!》”

  “这标志着我国家步入全球制碱工业的先进行列!”

  一时间,走廊内的学生们一片哗然。

  有震惊的,有嫉妒的,也有受到激励的。

  “包国维?包秉文?是那个少年文豪包秉文么?”

  “好像真的是他,此人怎么能够如此妖孽,怎么什么都会?”

  “联合制碱法么?竟然是全新的制碱办法,他包秉文怎么能够跨界研究出来的?这可是全球顶尖化工学家都没有做到的.”

  显然,这是一名化学专业的学生,以他的认知来说,一名文人做到这个程度,简直是无法理解的事情。

  一旁立即就有学生解释说道。

  “哈哈哈,不要不可思议了,这个消息便是侯德榜先生公开发布的,岂能够有假之理?”

  听到此,所有在此的北大学生都炸开锅了,特别是听到达到全球顶尖制碱水平,这样的评价之后。

  走廊里面接连传来了学生们的欢呼声。

  “包秉文!包秉文!”

  而钱玄同则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他看了无数包国维的作品,研究了他的成功之路。

  如今这一切在对方身上得到了验证!

  看到包国维研制出联合制减法的新闻,钱玄同仿佛看到了华夏真正的未来!

  激动之余,他将目光凝固在一个地点。

  津门!

  周明诚便是在津门下车的!而且按照上面的时间来说,似乎完全与包国维的行踪吻合啊!

  一时间,钱玄同觉得自己的脑袋,像是遭遇了一个重击一般。

  随后有了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这个周明诚,难道便是包国维!

  一定不会错了,他便是包国维,这个世界上,再没有那样风采的少年了!

  钱玄同这样想着,不由得心潮澎湃,他随即爬上了教室旁边的栏杆,站立在栏杆之上,俯视着所有人。

  “钱先生!”

  周围的学生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虽然这是一楼,可从栏杆上摔下来,也不是开玩笑的。

  但钱玄同也不为所动,他神情激动地说道。

  “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吧,正如我先前所说的,想要做成事情,便要掌握住事物的核心逻辑,以一法而通万法,此乃是正道也!

  秉文以十七岁的年纪,尚且能够做到这些令人惊骇的事情,我们如何能够做不到呢?

  同学们,要为华夏之崛起而读书!要抓紧事物的本质!

  就如包秉文在《枪炮、病菌与钢铁》里面所写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必然.”

  这一天,钱玄同先生站立在栏杆上面,因为受到包国维的事迹而感染,对北大学生们发起的这场演讲。

  永远的铭刻在北大的历史之上!

  此时已经到了八月底,远在金陵的常凯申,分别得到了两个好消息,让他觉得自己又行了。

  “哈哈哈哈哈!”

  总统府里面传来常凯申略带干哑的大笑之声。

  办公室里面,一颗光头欢快地晃动起来。

  陈训恩也不免露出笑容,拱拱手说道。

  “恭喜校长!如今北方已定,中原大战我们即将取得胜利,而津门又传来了消息,可谓是双喜临门!”

  历史上,小六子正式发表拥护金陵方面的消息,要到9月10号左右才有一些消息,到了18日才正式通电全国。

  可事实是,常凯申一直以来都与小六子有着联系,他很清楚如今奉系的影响力。

  小六子偏向那一边,基本上就确定了这场中原大战的胜利者。

  距离九月份还有一两天,常凯申便从北方得到了这个消息,同时得到的,自然是包国维与永利厂共同研制出联合制减法。

  常凯申背着手,一边在房间里面漫步,一边愉快地说道。

  “我早就说过,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奉系的张学良一定会支持我们,比起叛军来我们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今后有了张学良之助力,不论是东北和中原还是华北,都将平定!

  我常某人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

  “校长英明,全有赖于校长的英明领导,国府才能够取得如此成功,如今胜利已然在前方,校长居功至伟!”

  陈训恩自然是对于“拍马屁”这门功夫,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而且会掐准常凯申的喜好。

  “不妥不妥,将校们的努力也是有的,不能够将成功归结我一人身上。”

  嘴上这样说着,常凯申脸上却差点乐开了花。

  想到包国维这个人,不由得也有些感慨。

  “包秉文此人实在是令人惊讶啊!自在杭城开始,我便看到了他的天赋,实乃是国之栋梁,只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陈训恩说:“校长慧眼识珠,没有校长的栽培,自然是没有包秉文的今天,而他包秉文自然身在国家之中,所产出的发明或是文章,皆是发布在国府辖区之中,不也是一种为我们所用么?”

  常凯申愣了一下,随后又发出大笑说道。

  “陈训恩啊陈训恩,还得是你啊!”

  他的嘴都快要裂开到耳根子了,继续说道。

  “此话说得有道理,他包秉文纵使是孙猴子,终究是一介文人,能够掀起什么波浪?”

  随后常凯申看向了窗外,眼睛里面不免有些炙热了。

  “华夏秋叶海棠终将荣归一统,我治下精兵强将,科学文化蓬勃发展,华夏也会在我的带领下,屹立于世界之林!”

  说起这个话的时候,不知道常凯申心中,有没有那一刻是真心的。

  陈训恩则是无脑捧臭脚说道。

  “校长英明!”

第355章 《菊与刀》和廖雅全

  1930年9月1日。

  这本是开学的日子,可对于包国维和章念月来说,如今学校的课程已经不是很重要的。

  包国维自然不用多提,早已经被北大特招,根本不用担心什么升学的烦恼,只要安安稳稳的完成高中课程,便可以进入到北大了。

  甚至是以一个大学讲师的身份参加。

  对于北大的生活,包国维自然是很期待的。

  实际上,包国维已经可以去北大了,不过这要等到南方的事情,全部解决之后了。

  章太炎的情况越发好转,主要是如今大蒜素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服用最新高浓度的大蒜素,极大控制住了章太炎的病情。

  章府上上下下不敢松懈,可终究还是没有先前那般紧绷。

  这天夜里,在书房之中,包国维与章念月都在伏案写作。

  前者自然是准备自己的最新作品,后者则是在练习包国维为她准备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包国维从记忆之中,抽出这段时间各个北大清华的招生题目,还有各个学校的联考题目,搞了一个大杂烩。

  让章念月用题海战术,可以顺利考入到大学之中。

  不过这也仅仅是锦上添花,章念月本来就不笨,更是有着章太炎的优秀基因,读书一途之上,她只要愿意花上功夫,总是能够超越常人的。

  书房里面,时不时就能够听到章念月做题时候的瞎嘀咕。

  “这题看起来有些难,不过本小姐不怕。”

  “包国维那小子出的题目,若是让他知道我不会做,岂不是很丢脸?”

  “都是该死的包国维,让我组织什么女子联社,现在好了,好几道题不会做,他要负主要责任”

  之类的云云,令听到的包国维有些哭笑不得。

  回过神来,他将目光投向自己的书案之上,继续开始撰写《菊与刀》的内容。

  对于这本书,主要困难还是在于改编之上。

  实际上,在先前的诸多演讲之中,包国维已然表达出《菊与刀》这部作品的相关内容和主旨。

  所以现在突然写出这部作品出来,倒也显得不那么突兀。

  原著乃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科特在1946年出版的。

  实际上,主要为的乃是帮助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利坚政府制定对曰政策。

  书本中提到的曰本社会的“耻感文化”,非常准确的概括了曰本人矛盾的性格特点。

  可要包国维来写,自然是不能够依葫芦画瓢。

  如今包国维的已经将自己的“文抄公”渐渐改变成了“改编”。

  首先,原著以二战为主要的研究背景,这里就必须要得到修改。

  为符合如今的情况,他将背景改成了自甲午战争伊始,曰本人的各项行动和政策,还有其国内的各种事件。

  还有原著的许多不足之处,包国维也会依照46年之后的资料,进行一個完善和改编。

  特别是对于曰本文化的传承,文字的演变,还有阶层社会等等。

  这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这很明显是一个大工程。

  但包国维的时间还算充足。

  他早已联系好了各大书商,只要写好之后,立即便出版。

  至于连载的问题,《射雕英雄传》的下一部,已经被人催了好几个月了。

  甚至于连一些后世鼎鼎大名的人物,都发来了信件,问包国维能不能快点出到小说的下一部。

  看到署名之后,包国维差点没有背过气去。

首节 上一节 363/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1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