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75节

  “胡校长大义也!”包国维丝毫不吝啬地评价道。

  从前,他同意在同济大学开展青霉素研究,也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时任校长胡庶华,乃是一个极其纯粹的人。

  从同济大学,到湘南大学、西北大学、武昌大学都担任过校长。

  此二十多年来,几乎没有过劣迹,有的都是学生的交口称赞。

  在民国这个年代里面,他也是一个难有的,不涉及到政治的校长。

  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学生而着想,反对常凯申国府对于学生的血腥事件,极大的保护学生群体。

  人是多变的,看穿一个人很难。

  可对于包国维来说,他只要历数对方一生之经历,便可以将信任给予对方,这便是他的优势之一。

  方新川为包国维找了一处最好的校舍,可依旧还是挂着蜘蛛网,显得有些破败。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秉文先生实在对不住了,你只能将就一晚了,明日我托人帮你打扫一下,添置一下家具。”

  看了看宿舍,什么东西都有,除了有些蜘蛛网以外,实际上与自己前世的大学宿舍没什么两样。

  曾经有一个段子,某重点大学的老校友,六十年后重回母校,看到宿舍楼的样貌,十分惊喜地说道。

  “诶!一点都没有变,还是我们从前那样”

  所以,包国维也并不是很在意这个,摇摇头说道。

  “没关系,有个落脚的地方就可以了,其余东西我自己准备,你们忙你们的。”

  他反倒是有些动容,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没想到,你们的环境竟然艰苦如此,实在是有些感慨啊!”

  包国维想了想,反倒是说道。

  “新川兄,研究若是还有什么问题,缺少资金物资等等,皆可以找我,我一定安排!”

  包国维不再是从前那个,杭城巷子里面的穷小子了。

  咬咬牙,支撑起这几十人的研究所,还是能够办到的。

  方新川有些讶异,笑着摇摇头说道。

  “已经不缺少什么了,秉文兄给了一笔经费,竺可桢教授那边给了一笔经费,胡校长也给了一点.经费方面我们已经有很多结余了,甚至于先生们还在讨论,若是青霉素研究出来,今后要研究什么了”

  包国维脸上有些古怪,从来研究所都是销金库,后世许多新药,往往都是天价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成果的诞生,要砸入的资源是海量。

  也就是他这里,比较特殊了,只要遇到困难,就靠着包国维的“偶然间想到”。

  “不过.”方新川迟疑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倒是有个方面,需要秉文兄再好好支持一番。”

  “嗯?”包国维一脸疑惑。

  方新川脸上表情十分古怪地说道:“希望今后,秉文兄能够再多一点灵光一闪,你好像真的是科学圣体。”

  包国维:“.”

  接下来这几天,包国维便跟着方新川、汤飞凡、戴芳澜这些科学家,一齐开始了闭关生活。

  只不过,在这之前包国维先拿到了,已经在实验室之中制取完全,经过临床实验的青霉素药品,直接寄去姑苏。

  并且书信沈石顽,具体注意事项,以及一些皮试的技巧。

  先提前让章太炎用上,免得病情进一步恶化。

  至于包国维自己,则是在同济大学的宿舍之中,继续开始《菊与刀》的后续创作。

  时不时会去实验室看看进度,不过涉及到具体操作,他还真帮不上什么忙了。

  起初,戴芳澜等人还不相信,可看到包国维的实验操作后,随即断了让他加入到实验的念头。

  有了配方,有了注意事项,再加上一群顶尖科学家。

  包国维对于接下来的研究很有信心,再加上已经经过临床实验的青霉素,也能将时间再拖一拖。

  特别是在三四天之后,包国维收到来自杭城的消息,章太炎的青霉素皮试很成功!

  接下来,可以通过适当的注射,抑制感染的进一步扩散,再加上“铁肺”等各种手段的加持。

  可以说,包国维基本上将章太炎从鬼门关上拉回来了。

  在简陋的宿舍之中,包国维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他没有想到,想要在这个时代,制造出青霉素,治疗好一个病人,竟然需要花费这么多的功夫。

  这已然是在自己,开了无数个挂的前提下了。

  想到前世,那些小说里面的主角,简简单单就能够制造出青霉素,随后某个大人物立即药到病除。

  包国维就那个妒忌啊!自己怎么就不可以呢!

  不过,好歹是研究出来了,有了此次的经验,有了这些人才,今后应该会顺利许多。

  没了压力,包国维便开始枯燥无味的日常生活。

  每天只有三件事情,早上看看最新的报纸新闻,下午去实验室观察进度装装逼,晚上回宿舍开始写书修订。

  实际上《菊与刀》这本书早就可以写完,可如今包国维对于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不可能像从前那样,抄完一本立即发出来。

  甚至于这本《菊与刀》,还有了包国维很多的原创部分,自然需要更多的时间。

  在同济大学里面的日子过得很快,包国维也乐得这种难得的氛围。

  当然,平日里最期待的,还是早上看报纸的时间。

  总有一种历史事件在自己眼前上演的感觉。

  例如甘地在印度进行的各种不抵抗运动,世界大萧条的进展,还有中原大战的后续进展

  这都是包国维关注的重点。

  惋惜的是,早在今年的2月份,冥王星便已经被发现了。

  若是再早上一年,这颗冥王星指定得姓包。

  1930年10月5日。

  明日就是中秋节了,包国维打算一定要回姑苏一趟,看看章太炎的情况,并且和章念月一起过中秋节。

  特别是听说,自己的老爹,老包也去了姑苏,这让包国维更加按耐不住了。

  可这刚准备收拾呢,曹晏海就咋咋呼呼地挥舞着报纸,从门外跑了进来。

  “师父!师父!最新战报!印度的那个光头,叫作甘地的老小子被抓啦!阎、冯、汪联电张学良,表示愿意停战!”

第364章 阿三的历史?小包奇袭章念月!

  1930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前有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爆发,后有曰本人的狼子野心。

  从这些历史事件的发展之中,或许便可以窥见某个民族国家的未来走向。

  再结合起一百年后的局势,这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事情。

  所以,包国维对于阅读新闻来,乐此不疲。

  甘地,被阿三叫做“圣雄”,可包国维从来都是不以为然。

  这家伙,嘴上说着什么禁欲,却拉着一堆少女一起睡觉,美其名曰考验自己。

  结果最后还是没有经受住考验。

  实在是令人无语,这与阿三的调调,也有点相似之处。

  提起甘地,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和平不抵抗运动”,这项运动可说是近代印度反抗英国统治的一项,最为有力的“反击”。

  至少,在阿三嘴里是这样说的。

  而此时,包国维在报纸上面所看到的,所谓“食盐进军”,便是甘地领导个不抵抗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针对的乃是英属印度殖民当局,所制定而出的《食盐专营法》,目的是提高食盐价格和税收。

  甘地的具体行为表现为,把头发剃光,带着一群人去海边煮盐,从而引发了印度全国性的示威游行活动。

  看到包国维看得入神,曹晏海也不免提问说道:“师父,你说这個甘地能不能成功,我看他们阵仗挺大的,英国洋人也被搞得焦头烂额,咱们是不是可以借鉴?”

  包国维偏过身子,一脸无语地问道:“怎么借鉴?”

  “.”曹晏海挠了挠脑袋,他终究是个半吊子,一下子就给包国维问懵了。

  包国维轻笑道:“这个甘地,若是在咱们古代,那就是宋徽宗,什么不抵抗运动,也就是如今英国国力衰败,觉得处理他们得不偿失,要不然还是落个亡国灭种的下场!”

  “哦!对了!”包国维拍了拍脑袋说道。“印度已经亡国好几次了,当然也不缺这一次了。”

  见曹晏海还是不明白,包国维便简单给他讲了讲印度的历史。

  印度这个国家的历史,可以说就是被入侵和统治的历史。

  公元前1500年,被雅利安人入侵统治;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人入侵统治;

  1206年,被突厥人入侵统治;

  后来的莫卧儿帝国、欧洲列强,最后再到如今的英国殖民者。

  可以说,这个国家的人,被殖民习惯了,被奴隶习惯了,根本提不起反抗的浪潮。

  最令人绷不住的是,一百年后,原住民印度人全部变成了底层的达利特,上层的婆罗门、刹帝利,几乎都是曾经的统治者。

  这样一个民族,你还能够对他有什么希望呢?

  “娘的,就是一群没种的软蛋。”

  听到这段历史之后,曹晏海一拍桌子怒斥说道。

  “他们难道不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么?”

  包国维心里无语地腹诽道。

  他们要是懂,一百年后也不会变成那副模样了。

  曹晏海叹了一口气说道:“看起来,咱们的出路还是不能够学印度啊,师父你先前说得一句话我很认同,只有掌控武力才能有话语权,这个甘地如今被抓了进去,估计也没有什么希望咯。”

  听到前面的,包国维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自己这算不算抢了伟人的名言啊?

  至于甘地的后续结果,他分析说道:“不会,印度是一个烂摊子,英国如今势力衰败,管理起印度来得不偿失,甚至于还需要自己倒贴钱,今后很有可能还会成功”

  “竟然还会成功?”曹晏海发出了一声感叹,但便没有再继续谈论后面的话题了。

  在他看来,印度人的反殖民斗争,或许根本没有办法被华夏所借鉴。

  包国维纯粹是以一个看热闹的方式,看如今印度国内的局势,无论是哪个时代,这都是一个极其抽象的国家。

  甘地的不抵抗运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因为国际局势取得了胜利。

首节 上一节 375/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