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378节

  明明曰本人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明明国内还有着无数的租界,明明还受到西方列强的欺辱。

  为什么?

  林高远一直这样想着,不过营长告诉他,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等到统一以后,一切都会变好的。

  林高远不怎么相信,但还是将这最后的希望,留存在上面。

  今夜月圆,林高远抬头看向了高高挂起的月亮,想起了在杭城的点点滴滴。

  口中不由得喃喃说道:“不知道秉文现在如何了?听说好像取得了更加惊人的成就,我或许是该继续跟着他,才是对的嘛?”

  赣南。

  大山里一处院落之中。

  魏俊明看着天上的月亮,大笑了一声说道:“嘿!中分头,出来看月亮啰!”

  破落的屋子里面,一个面容有些苍白的青年走了出来,十分无语地说道。

  “我现在不是中分头了,我都剃了,以后不准叫我中分头了!”

  徐坤指着自己脑袋上面的大平头,怒不可遏,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

  魏俊明嘿嘿一笑,当做没听到,指着月亮说道。

  “又是中秋了,也不知道包国维那个臭小子怎么样了,每当这个时候,总是有些想他,哈哈哈哈哈!”

  魏俊明和包国维的交情是最好的,二人分别是对方在志诚中学唯一的朋友。

  徐坤顿了顿,他如今脸上也粘上了尘土,倒像是一个村子里面的秀才。

  他随后想了想说道。

  “秉文现在应该不错,我上回看到新闻,他还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国内的工业发展打开了局面。”

  魏俊明将手臂枕在后脑勺,躺在草垛上看着天上的圆月,不免得骂了一声说道。

  “该死的包国维,又给这小子装到了!”

  徐坤愣了一下,只能笑着摇摇头。

  山村里面的条件艰苦,但徐坤的眼神却越发清明起来。

  因为他觉得自己站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想到什么,徐坤不由得提醒说道。

  “上次秉文送来的那批大蒜素,你记得要保密,交给队长。”

  魏俊明嘴里咬着一根稻草,笑着说道:“你就放心吧,老包还是靠谱的,一下子给我们整来这么多物资,后面苏区的日子会好过些”

  说到这里,魏俊明不由得骂道:“说起来,老常那厮也是可恶,打战打上瘾了是吧?刚刚打完军阀,就要准备打我们了?”

  徐坤说道:“不收拾掉一切反对他的势力,他是不会罢休的。”

  “哼!”魏俊明冷哼一声说道。“就像是那位先生说的,老常这种人终将会失败的,咱们做好准备,再加上老包的帮助。

  让老常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第366章 月下章府?打字机即将问世!

  “秉文,你或许可以跟我讲一讲,关于《肖生克的救赎》,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

  书房里面,等待章念月离开之后,黄侃终这才有机会开启话题。

  包国维十分无语地看了一眼对方,心里面不由得腹诽说道。

  为什么我每次,想要进一步干坏事的时候,总有不合时宜的人来打扰呢?

  老实说,对于黄侃,包国维是无感的。

  这是一位国学大师,某种意义上,他也是包国维的师兄。

  可是他的个人作风,包国维实在是无法恭维,黄侃奇怪的性格,也让人提不起好感。

  不过排除个人问题,从学术上来说,黄侃也是民国时期,一个绕不开的大师。

  他对于语言、声韵方面,有着卓越的研究。

  要不然也不会被后人,与章太炎、刘师培一起称为民国三大“国学大师了”。

  包国维为对方倒上了一杯茶水,想了想只给出两个字的回答。

  “希望。”

  “希望?”黄侃皱着眉头,似乎有那么一丝不理解。

  不过这個词语,从包国维的口中说出来,自然能够让他提起不一般的重视。

  “对。”包国维点了点头,忽悠说道。“我观如今国内外之局势,观如今国民之状态,唯有一个东西可以解决,那便是希望。”

  他呼出一口气,侃侃而谈。

  “黄先生应该知道的,我辈读书人在面对时局变化之时,往往会觉得乏力,往往会觉得书生百无一用,只能够写一些文章,只能够一味的通过游行抗议,来反对抗争,这样的斗争往往都是徒劳的.”

  “也不尽然.”黄侃刚刚想要反驳,可话到嘴边却卡住了,因为他想到了,曾经发生过的无数次抗议活动,最后大部分都不了了之。

  “所以。”点明了前提条件,包国维解释说道。“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部作品,来深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给观众看到,我们还能够继续向前。”

  黄侃眯了眯眼睛说道:“先锋派文学?”

  自从包国维的一本《活着》出版之后,给予此时的民国文坛极大影响力,原本刚刚起了苗头的现实主义文学,一下子就被取代了。

  “这的确是一个更加先进的流派。”黄侃发出一声感慨,眼睛里面露出了向往的神情。

  让他完全不能够接受的是,这样一个传奇的流派,他们的领军人物,也可以说是教主级别的人物。

  竟然是眼前这个十七岁少年?

  自从《活着》出版之后,相关的文学作品便层出不穷的出现了。

  其中的名家,诸如周树人、施蛰存、刘呐鸥等等,在原本模仿西方现实主义流派的基础之上。

  更加吸纳了包国维的先锋流派,将如今的民国文坛推向了一个高峰。

  可以说,包国维的出现,让此时民国文坛的影响力扩张了整整一倍。

  包国维则是露出微笑说道:“这不过是一个偶然.”

  实际上,他也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先锋学派的开拓者。

  一开始,他仅仅是想要将《活着》,这部作品带到这个时代而已。

  特别是,觉得这部作品,极其符合这个时代的调性。

  至于先锋学派,这个来自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内文坛的一种文学现象流派,无非是无心之举而已。

  可就算是这样,这类来自于将近半个世纪的文学思想,比起现在一味模仿西方文学的风潮来说,还是要先进上无数倍。

  这也难怪于,有那么多人要模仿,要将包国维捧上神坛了,这毕竟是属于华夏人自己的流派。

  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黄侃还是摇头说道。

  “不,这并不是一个偶然。”

  他略带激动地站起身。

  “先锋学派并不是一个偶然。”

  看到对方的表现,包国维甚至有些怀疑,对方才是创立先锋学派的人了。

  师兄,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却见黄侃瞪大了眼睛说道:“比之传统现实主义来说,先锋学派更加是对于文学表达形式的颠覆和结构,打破了正常的描述逻辑,颠覆了读者的观感,这是对于旧有意义模式的反派和消解!”

  作为一名在文坛浸淫多年的学者,黄侃在国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在文学上同样是不俗。

  可以说,他乃是章氏门下,名义上的大师兄。

  从前他光芒万丈,可以跟迅哥儿比肩,这也是他能够欺骗那么多女子感情的原因。

  可如今,这一切的光辉,都被包国维所掩盖了。

  人们谈及章太炎的时候,无不对包国维交口称赞,这也是黄侃接受不了的原因之一。

  他如今四十有四,却比不上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这让他如何能够甘心。

  可在今天进入到书房,与包国维刚开始谈话的时候,黄侃便不得不承认。

  自己弱这个小师弟太多了。

  就连论述的语言,甚至于都是在维护对方的流派。

  这根本就是不对等的战争,如何能战斗?

  黄侃生性豁达,就算是有些无力,他还是笑着说道。

  “我找寻了很多年,想要找到我华夏文学之出路,难道只能够一味的学习西方人,我们造不起坚船利炮,我们没有发展出高超的工业,到最后竟然连文学一途也要弱于人家么?

  我们千年以来的文化积累,难道只会是糟粕么?”

  他甚至有些庆幸地看向包国维说道:“我与太炎先生,都曾经想要在国学之中,寻找答案,如今见到汝之作品,汝之流派,算是真正的寻求到了解答。”

  包国维倒谦虚说道:“我在这其中,也受到了许多迅哥儿作品的影响,诸如狂人日记之类的,乃是采取日记体的形式,我在这其中受益良多。”

  本质上,先锋学派很多便是脱胎于民国时期乃至于之后,诸多文学流派的影响。

  所以包国维这样说,也是没有错的。

  黄侃却是摆摆手说道:“先锋学派,有着更加复杂的叙述结构和语言技巧,可是你却能够让读者阅读更加轻松,通过隐喻和意像表达出人物内心,这都是一种革新,对于此你不必太过谦虚。”

  包国维越谦虚,黄侃心里就越生气。

  你小子,得了便宜还卖乖!

  包国维自然看得出,自己这个便宜师哥的内心变化,他倒没觉得有什么。

  黄侃此人不坏,就是性格如此。

  于是便跟他说起了章太炎生病以来的历程,将自己的贡献淡化了,若是有什么解释不通的,通通丢给美国人。

  让美国人成为自己的“背锅侠”。

  反正在这个时代,美国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

  黄侃叹了一口气说道:“先生之身体,全都是因为平日里生活的习惯,他是敢爱敢恨的,自然也会大动肝火,对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也很难控制.此次倒全凭秉文在此,要不然不知道后果如何了。”

  包国维有些无语地看向对方。

  这总结的很到位啊,可是怎么也像是在总结你自己的性格?

  印象里,黄侃跟章太炎的性格可太像了。

  二人皆可称作这个时代的怪才。

  若是他生活检点一些的话,在历史上的评价,或许还会再高上一些。

  想到黄侃,在五年后会因为饮酒过度,而胃出血去世。

  包国维便不免提醒说道:“黄先生也是要注意的,酗酒可不是什么好习惯,不仅仅误事得罪人,对于身体也有着不可逆的影响,长此以往,就无法挽回了。”

  黄侃有些讶异地看了一眼对方,似乎在诧异,包国维怎么知道他成日酗酒的?

首节 上一节 378/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