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409节

  “这是一场碳基文明与硅基文明的星际战争.硅基生命么?这是十九世纪天体物理学家儒略申纳提出的,以硅为基础的生命存在可能?”

  威廉森用自己的知识,尽量解读着这一章的内容。

  “历经两万年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碳基文明取得了胜利,打算在银河第一旋臂建立一条隔离带,摧毁隔离带中的大部分恒星,以制止硅基文明再次进去银河系中心区域”

  “精彩!”威廉森似乎进入到了自己的世界之中,感慨说道。

  “难道接下来的剧情,将会指向地球?或者是地球正处于这个第一旋臂之中,即将遭受毁灭?

  那么主角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凭借着一名科幻作家的直觉,他敏锐地感觉到了后续剧情的发展。

  包国维略带惊讶地看了一眼对方,适才,对方的自言自语,他全部都听到了。

  没有想到威廉森能够从两章里面,看出这么多东西。

  特别是“硅基生命”这一概念的诞生,最令包国维感到意外。

  看起来,即便仅仅是高中毕业,平日里威廉森也从来都没有减少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

  这也是应该的,作为一名作家,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终身学习。

  “这”

  同样的,看到后续内容的吴宓,一时间也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

  这便是秉文所写的科幻小说么?

  看起来,怎么跟自己从前看到的完全不一样.

  好像更加高级了一些。

  这个时候,包国维终于是吃饱喝足了,他用餐巾将擦了擦嘴角,面露微笑地说道。

  “两位可以继续看下去。”

  意思很明显,这才刚刚开始,你们不要一幅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吴宓与威廉森,犹如两个切线木偶一般,机械地点了一下头,动作都十分的同步。

  随后,餐桌上便只剩下了纸张翻页的声音。

  二人手边的咖啡不断见底,包国维时不时会招手,让服务员上来为他们舔满。

  而短短的一万多字,竟然让二人忘记了时间。

  两位,一名是华夏的著名文学研究家,一名是来自西方的青年科幻作家。

  他们一字一句的评析这部作品,竟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之处。

  时不时,都会升起,这句话就是最优解的感受。

  这也是难怪的,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写作练习,包国维已经不是从前那个,连写高考作文都能够离题的普通大学生了。

  利用脑袋里面海量的文字知识,再加上来自于民国大师们的教导,还有自己的大量练习。

  如今,包国维的写作水平已经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地步。

  随着故事的发展,吴宓与威廉森的视角,从科幻故事一下子跳转到乡土故事,从乡土故事又再次跳转到科幻故事。

  以每一章为一个节点,二者相辅相成,成为两条并行的故事线。

  “竟然还可以这样?”

  威廉森惊异于这种新奇的叙述手法,多时间线的写作手法,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少见的。

  他皱起眉头,回忆起记忆中的相关作品,并且嘀咕说道。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女士的《到灯塔去》,采用了多时间线叙事的手法,还有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电影里面,也同样将不同时间、空间的故事线交织在一起。

  在科幻小说里面,这样的手法,倒还是第一次见。”

  这样想着,威廉森将这个方法默默记下,决定自己有机会也要试一试。

  随着故事缓慢推进,一切即将到达了尾声。

  特别是在孩童们,将“老师”所教授的牛顿三定律,全部背诵下来之后。

  “他感觉到那团最后的火焰在弱下去这几百年来在欧洲化为尘土的卓越头脑产生的思想,以浓重华夏方言的童音在二十世纪华夏偏辟的山村中回荡,就在这声音中,那烛苗灭了。

  娃们围着老师已没有生命的躯体大哭起来

  ”

  在这一刻,二人都感觉到了文字的力量。

  那是一种,能够撬动人灵魂的伟力。

  “太精彩了!”

  吴宓深深吸了一口气,在最后一句话之后,发出了源自内心深处的感慨。

第391章 最后的故事?超越平凡的存在!

  “太精彩了。”

  同样看完最后一句话的杰克·威廉森,也发出了源自内心的感慨。

  他盯着这章的内容,心情久久不能够平静。

  这便是,源自东方神奇小子的实力么?

  这便是,这本《乡村教师》的真正含义么?

  这便是,得到了普利策奖,得到了龚古尔奖,得到了全世界读者与学者认可的东方文豪的笔触么?

  威廉森从前将包国维奉为自己的偶像,这并不奇怪,在美利坚无数年轻人,将包国维奉为自己的偶像。

  可在阅读完这一章节之后,他才在心中有具象化的,明白包国维的作品是何等的具有力量。

  “这将是一部著作。”

  威廉森评价说道。

  人们总是说,包先生是一名能够给人带来惊喜的作家,今天他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

  并且,威廉森敢断言,只要这部作品发表之后,必将改变如今整个科幻文学界的格局。

  “因为他太过于超前了。”威廉森没头没尾地说出了这句话。

  随后他眼神坚定的抬起脑袋,看向了那名比自己还要青涩许多的东方作家。

  “这是一部超过了一般现实主义范畴的作品,我看过无数的现实主义科幻作品,他们正是当下流行的,可包先生的这部《乡村教师》却完全不同。

  它将一个普通角色放在了宇宙文明的背景之下,赋予了故事更加神奇的色彩。

  将教育所代表的人类文明,与各类科幻概念所代表的绝对理性,相互交织在一起,引发了独特的化学反应”

  听到威廉森一番极其专业的文学评价,包国维有些讶异地看了对方一眼。

  心里面不由得感慨,这名青年作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仅仅看了这一会儿,就能够将《乡村教师》所展现的思想内容,大致分析了一个通透。

  在文学素养上面,这位青年绝对是没话说。

  不过,在这段分析之后,威廉森似乎变得有些消沉了,他叹了一口气,又再次看了一眼稿子上面的内容。

  似乎是看到了一个难以攀登的高峰一般。

  “与之相比,我的太空歌剧,或许太过于稚嫩了。”

  这一时期,威廉森的创作还处于学习阶段,他更加倾向于,当下流行且更加令人接受的“太空歌剧”桥段。

  这样的创作,让他功成名就,并且实现了财务自由。

  可今天,在看到这部《乡村教师》之后,他才明白,从前的那些“太空歌剧”,在这般宏大且细腻的作品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怀疑人生了?

  包国维皱眉看向这名美国青年。

  他可不希望,这名未来的科幻大师,因为受到自己的打击,而放弃对于科幻文学的创作。

  于是安慰说道:“太空歌剧?我并不认为太空歌剧便是末流低级的小说,诚然,太空歌剧类小说,有着低俗、猎奇、娱乐化等不被人认可的特点。

  但是我相信随着科幻文学的发展,太空歌剧也会不再低级,一切的定义都是人自己的想法,不是么?”

  “太空歌剧不一定低级。”威廉森不断重复着这句话,仿佛被净化了一般。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的“太空歌剧”,与后世的“太空歌剧”定义不太一样。

  前者往往是指的受到当时电影影响,融入了冒险、犯罪、惊悚等等元素,以具有异域风情或者是其他文明色彩的星球为舞台,进行一种套路化的写作。

  这种创作作品,在当时并不被主流所认可,甚至专门以“太空歌剧”定义区分主流科幻作品。

  而后世所定义的“太空歌剧”,乃是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英国作家约翰·哈里森等人,所引领着一波新形式的太空歌剧潮流,主要以黑暗和科学严谨著称,更加兼顾了前者的优点。

  所以,后世的“太空歌剧”会更加宽泛一些,而在这个时代,被定义为劣等“太空歌剧”的威廉森,显然因此而感到了自卑。

  特别在阅读完包国维的作品之后,威廉森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要知道,眼前这名作家,如今才十七岁的年纪。

  收到包国维的安慰之后,威廉森感觉心中顿时好受了一些,他不由得好奇问道。

  “包先生,如此奇妙的构思,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实在是太令人费解了。”

  包国维想了想,对于此类问题,他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对应模版,回答说道。

  “也没有什么新奇的吧,我只不过是偶然间,在阅读文献之中,获得了一些灵感。”

  说完之后,包国维脸上露出了纯真且人畜无害的笑容。

  “没有什么.”

  “偶然间”

  “一些灵感.”

  威廉森脸上肌肉连续抽动,一瞬间竟然有袭击这名偶像的冲动。

  太可恨了!

  包国维感觉到,自己的解释好像起到了反效果,不自然地靠后一点,摸了摸自己的胡茬

  感觉对方好像更失落了

  这个时候,却听到吴宓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不仅仅将包国维二人吓了一跳,还让周围的顾客,投来了异样的目光。

  “后面呢?”

  “后面呢!”

  “后面怎么就没了!”

  “我的结局呢?”

  “《乡村教师》那该死的结局呢?怎么没有了?”

  听到吴宓歇斯底里的怒吼,包国维当即明白发生了什么。

  原来,吴宓正阅读到

首节 上一节 409/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