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422节

  买完衣服,包国维看着街道上,明明饿肚子也要保持体面的老伦敦人,不由得发出感慨说道。

  相比起章念月的打扮,他的衣服就很简单了,无非是与在杭城时候差不多。

  梳理细致的油头,还有一身纯黑西装,配上礼帽和文明手杖,就算是齐活了。

  顺便也给曹晏海安排上一套,只不过这个家伙很不习惯,穿上衣服之后不停扭动,好像有什么东西在衣服里面爬一般。

  “这一点,在沪市似乎也差不多吧?”章念月想了想说道。

  “.”包国维沉默了一会儿,不得不承认说道。“这倒也是。”

  却又听曹晏海吐槽说道:“洋人真虚伪,给自己打扮得像模像样,可这衣服穿起来一点都不爽利!”

  今晚便是宴会了,地点办在“belmond cadogan hotel”,这里位于伦敦市中心的切尔西,是老牌的“富人区”,也是伦敦文化和社交生活的交汇之处。

  包国维几人打算先回酒店休息一会儿,之后在打车到切尔西。

  刚准备上车回酒店,便听到旁边怯生生地声音。

  “漂亮的女士,慷慨的绅士,需要一份最新的《苏格兰人报》么?”

  听到声音的包国维愣了一下,看到对方光着的脚丫,最后还是买了一份。

  他没急着看,先丢给章念月,给她练习一下英语。

  可不一会儿却听到对方惊奇地说道。

  “诶?包国维你又上报纸了?这次还是伦敦报纸!”

第401章 如此新闻?伦敦贫民窟现状!

  《东方神奇文学家包国维前来英国朝圣!》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包国维的嘴角顿时抽动了一下。

  这都什么跟什么?

  前者倒还没有什么,包国维已经习惯了这些西方人对自己冠以“神奇”的标签。

  可“朝圣”是什么鬼?

  只能说英国不愧是撒克逊人的发源地,连傲慢的态度,也是如此的清新脱俗。

  原本来交流学习,参加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评选的他,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来英国朝圣。

  朝哪个圣?女皇还是首相?

  再看看文章里面的报道,包国维顿时就有些想笑了。

  即便是自己的多个作品,已经在欧洲取得了不小的影响力,为自己获取了极大的金钱收入,得到许多欧洲本地权威报纸的报道。

  也还是依旧不能够在西方人眼里,算得上一位伟大的作家。

  包国维虽是十七岁的年纪,可已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光光是历史领域,就得到了无数业内大师的认可。

  可就算是如此,还依旧无法得到西方主流声音的认可。

  甚至于被冠以来西方“朝圣”的名头,实在是有些令人发笑。

  章念月的英文认得不全,看到包国维的名字缩写,却还觉得是伦敦人在欢迎包国维的到来,所以先前显得十分兴奋。

  这下子,知道了报纸上面的内容之后,当即脸上有些绷不住了。

  她怒气冲冲地说道:“这些伦敦人,实在是没有一点礼貌,什么叫做朝圣,咱们又不是信奉天主教、基督教,好好的学术交流整个什么朝圣,叫人心烦。”

  连带着章念月对于买衣服的喜悦,都一起烟消云散了。

  甚至于,她在接连想起了这些天在伦敦的遭遇。

  可以说,即便是表面上不说,许多伦敦人对于东方面孔,还保持着深深的恶意。

  若不是他们衣着体面,很可能连路边的流浪汉,都可以欺负上两脚。

  曹晏海则是瓮声瓮气地说道:“奶奶的,这些狗屎伦敦洋人,总觉得自己世界第一了,总觉得别人比不上他们。

  我师父在国内如今可是数一数二的学者,如今到了他的嘴里,反倒成为了什么‘朝圣’,这些英国人经济崩溃,不知道在骄傲什么东西。”

  “在十几年前的世界大战之前,英国还可以称得上日不落帝国,所以这些人骨子里带着的傲慢,倒还是可以理解的。”包国维笑着说道。“不过在这之后,英国已经失去了在世界上各个领域的地位,经济萧条加上各种国内矛盾,曾经那个日不落帝国,已经被新崛起的美国抽干了力量。

  如今的傲慢,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的颓势罢了。

  毕竟只有越缺什么的人,才会在这件事情上越在意。”

  下车到达酒店之后,包国维重新将报纸给了章念月。

  “我们休息一会儿,等到天色暗了,便去切尔西见识一下英国人的名堂。”

  老实说,包国维更想要见的乃是那位驻英公使施肇基。

  他很好奇,如今的民国公使们,身处异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姿态。

  包国维没有将报纸的事情放在心上,章念月却是忍不住了,她显得很不高兴,扭头对包国维问道。

  “包国维,你真的不打算回应这些人么?他们在里面杜撰了你的新闻,说什么你是到欧洲来‘朝圣’学习,还说你发表的文章,都是学得西方人,才能够有这些成就.”

  章念月越想越气,随即咬牙切齿起来,这些英国人造谣的水平,可比国内的那些报刊媒体要阴险太多了,他们甚至还装作一个十分客观的模样。

  “为什么要回应?”包国维满不在乎地说道。“这些人从一两百年前就开始新闻造谣了,国内那些杂志不过是学习罢了,他们才是此道的佼佼者。

  我可不在乎这些人的看法,就算是完美回应,说他个狗血淋头,也与我们真正的目的无益,况且.”

  包国维转头,给身后的章念月留下一个自信的笑容。

  “我会用真正的实力,让这些人彻底闭嘴!”

  章念月和曹晏海看到这一表情都愣了一下,许久之后,直到包国维坐上电梯,二人才缓过神来。

  曹晏海愣了一下,呆呆地说道:“虽然很支持师父,但是师父这个表情真的有点欠揍的感觉”

  “包国维!你等等我!”章念月气冲冲的,跟随着包国维的脚步也进入到了电梯之中。

  早在1852年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便发明了电梯,当时在纽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博会上,他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发明,全称为安全升降梯。

  这个时代的伦敦,每家酒店几乎都配备上了电梯,毕竟对于自诩绅士淑女的伦敦来说,一身干净华美的衣服用来爬楼梯,随后弄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实在是太过于不体面了。

  所以在这里,电梯都是刚需。

  这个时代的电梯很简洁,甚至于需要专门的人在后台操作,通常是以轿厢和金属框架为主,升降之时乘客甚至可以看到不断掠过的楼板。

  等待电梯上升的过程之中,包国维注意到章念月的不开心,他不由得笑着安慰说道。

  “你若是实在觉得不平,便帮我写几篇文章驳斥一下。”

  “写文章?英文么?”章念月的脸上顿时洋溢出神采,显得有些期待。

  “对。”包国维点点头说道。“你记不记得我说过,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便是深入到使用语言的实际环境之中,这次欧洲游历是你学习外语的契机。

  我看最近在日常沟通上,你已经差不多可以正常使用了,现在练习一下写英文文章也是无妨。”

  “这倒是可以”章念月见包国维,时常挥动笔杆指点四方的样子,心里头说不出来的羡慕,只是碍于自己的写作水平,实在没有创作的勇气。

  现在看起来正是一个契机。

  不过她还是有些忧虑地说道:“可以我的英文水平,根本写不出可以登上报纸的文章吧?连写中文我都费劲,更不要说什么英文了。”

  包国维扭过头来,看傻子一样的看向章念月,指了指自己。

  “你难道忘记了,你面前这位未婚夫,就是英文写作的高手,还是华夏数一数二的文学家,有我帮助你指导,你还怕写不出好的文章。”

  “可是.”章念月愣了一下,她嘀嘀咕咕地说道。“我想自己试着写一写来着。”

  提到这个,包国维便想起刚见面的时候,章念月给他老爹的家庭作业,那作文可谓是惨不忍睹啊。

  包国维扶了扶额头说道:“成为高手的第一步便是模仿学习,闭门造车很难成功。”

  章念月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可是.你自己不是琢磨出来的么?我看你也没有模仿谁的文章,反倒是嘎嘣一下,就写出好文章了。”

  包国维心里那个狂汗啊~

  章念月同学我是开了金手指的,你能跟我比么?

  “我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你能够做到,我也能做到。”章念月叉着腰说道。

  包国维淡淡回答道:“我是一个难得的天才。”

  “我也.”章念月还想要反驳,可突然感觉喉头一塞。“呃~”

  一句我也是,她是怎么也说不出来,毕竟章念月对于自己的水平,还是有一个十分清楚的认知。

  “可恶!”

  章念月握紧了小拳头,心中觉得十分不服气,可却无可奈何。

  因为包国维的天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如今在华夏国内,基本上没有人不承认这一点。

  便连包国维的对头,也只会说包国维“私德有亏”,对于他的才华已经没有任何质疑。

  看着一辈子不服输,却永远没有办法在自己占到便宜的未婚妻,包国维笑着搂过她的肩膀说道。

  “你便好好写吧,慢慢来,假以时日一定会追上我的。”

  他脑袋里面突然生出一个想法,或许可以培养

  “哼!”章念月瞪了一眼对方,没有说话,却也是默认了。

  电梯里面的气氛有些暧昧,一直站在角落里面的曹晏海觉得自己有些多余,可他总不能跳下去吧?

  于是他咳嗽了一声,张开一张大嘴说道。

  “是啊是啊!师娘你便帮助师父写一写这文章,如今他怎么能够下场与人骂得面红耳赤呢?这不符合文豪的风范呀!你若是不想写,那只有由老曹我代劳了。”

  在房间里面休息两个小时,包国维与章念月便出发了,两个人都穿上了新买的西装和时装,特别是章念月,即便是这一身在包国维看起来有些土气的打扮,也压不住她的光彩动人。

  曹晏海早就在门口开车等着了,来出门在外没有一辆车肯定是不便的,所以来的第一天,包国维便去申请了租车。

  只不过这个时代,在伦敦能够拥有一辆私家车都是少数,想要租到一辆车并不是有钱就能够办到的事情。

  不过,包国维有阿诺德先生,有了对方的帮忙,今天终于是拿到了这辆车。

  上车之后,汽车驶过青石砖铺设的路面,朝着切尔西的方向行去。

  傍晚时分,伦敦的街头带着一种沉重而又忙碌的氛围,这是在大萧条背景下,二十世纪初大都市的独有味道。

  夕阳的余晖为古老建筑和街道映照出影子,汽车驶过的街道两旁,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显得庄严而破旧,外墙上留下斑驳的历史痕迹。

  而时不时驶过街头的汽车,却是一番崭新的景象。

  前往切尔西的路上,要经过一段贫民区,伦敦的贫民区一般都坐落在码头以及工厂四周。

  这里面,有一些伦敦本土的流浪汉以及东欧移民,但大部分还是肤色各异的外国劳工,其中以黑人和华工最多。

  “好奇怪,这些流浪汉好多怎么都穿着军装。”

  看着街道上的穷人,章念月不由得发出感慨。

  “这并不奇怪。”包国维为对方科普说道。“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人为了获取廉价劳动力,雇佣了大量的外国劳工,甚至还因为一战的原因,吸纳了清政府派遣来的华工。

  可战争以后,他们就吃到苦果了,庞大的劳工人群压低了资本家的成本,却让底层的普通英国民众失去了工作。

  一战以后,许多英国退役老兵甚至都找不到生计。

首节 上一节 422/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