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446节

  这么多的邀请,显然打乱了包国维的行程。

  包国维只能将这个情况如实告诉阿诺德。

  “差点忘记了。”阿诺德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这不是问题,以你如今的地位,这些先生甚至都不介意等上一个月。”

  包国维越听越不对劲,听对方的描述来说,怎么觉得自己像是服侍这些政要的可怜舞女,被轮流安排时间?

  感觉到身后一凉,包国维深刻感觉到伦敦这个城市,带来的奇怪气息。

  他摇了摇脑袋说道:“那一切等我回来再说。”

  阿诺德询问说道:“需不需要我陪同你们一起去?”

  “不必了先生。”包国维笑着摇头说道。

  “以你如今的名气,还是小心一点比较好。”阿诺德提醒说道。

  包国维则是无所谓地说道:“我一个学者,很少涉及到政治当中,难道还会有人派杀手刺杀我吗?”

  就算是有杀手,身后还真不一定有他好。

  不算上曹晏海,换一个世界观,包国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近战法师了。

  “包,你跟我过来看看。”

  阿诺德见包国维不太相信,便带着他到了会客厅的窗户边上,拉开窗户指向了楼下。

  包国维狐疑地探头看去,发现一群身穿黑衣的青年,在酒店旁边的巷子里面搭起了一个台子,似乎就是说给包国维听的,一名青年激情演讲着什么。

  “亲爱的同胞们.看看我们的国家.传统价值在崩塌未来一片迷茫.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为了我们伟大的英国.为了我们的民族荣耀而法西斯主义,就是我们的救赎之路!

  我们要向那些软弱的政客说不.向那些破坏我们传统的人说不!他们试图摧毁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信仰.

  布尔什维克者、社会主义者、犹太人

  他们要毁掉我们的一切.

  让我们团结在法西斯的旗帜下,为了一个更强大、更繁荣的英国而奋斗.”

  看到这样的情形,包国维默然无语。

  而阿诺德则是像是看到了恶魔一般,等待包国维看完之后,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包,看到这一切,你应该会相信我说的了吧?”

  包国维有些愕然地说道:“我没有想到,法西斯主义竟然在伦敦发展到这个地步了?”

  在后世,提到法西斯一般都会想到小胡子,可很少人会想到,早在小胡子之前,各个国家就已经建立了类似于法西斯的群体。

  阿诺德作为国际关系的专家,自然对于法西斯群体有过很深刻的研究。

  他提到。

  “早在1923年的时候,英国就已经有第一个法西斯团体了,叫做‘British Fascists’,创始人乃是英国前陆军元帅几马耳他的孙女奥尔曼,成员多是来自保守党的顽固派,曾经有过五千人的聚会。”

  阿诺德似乎对于这个组织很是忌惮。

  “发展到现在,因为墨索里尼的影响,在英国这个法西斯组织已经有了将近五万名成员,其中不乏一些拥有权利的议员。

  你在沙龙上见到的那位莫斯利议员,便是其中最为极端的领袖人物。”

  “墨索里尼?”包国维皱着眉头回忆说道。“这名意大利人是不是已经在两年前掌握了意大利的政权?”

  阿诺德叹了一口气,显然对于这个名字很忌惮。

  “这是一个堪比红色沙俄的,令人恐惧的家伙,他不断输出着自己疯狂的民族沙文主义思想,很多人都认为他会发动战争。”

  包国维扯了扯嘴角说道:“先生,你们的预测是很准确的,这名意大利人肯定会发动战争。”

  “包,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

  阿诺德怀疑地看向对方。

  “这个.”

  包国维知道自己的语气有些不对劲,当即解释说道。

  “从经济政策来说,意大利如今也遭受了极大的经济冲击,显然墨索里尼正在进行经济改革,他控制媒体、排除异己,可这些并不能够根本解决问题。

  据我了解,墨索里尼一边在寻求军事力量的扩充,一边在谋划与德国的合作,最为关键的是,意大利急需对外战争来缓解国内压力。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墨索里尼的统治将不再稳固。

  经济原因!

  这便是我判断他必将发动战争的原因,毕竟比起英国来说,意大利的底子还是太差了。”

  “竟然是如此?”

  阿诺德瞪大了自己的眼睛,可想想也觉得包国维说得有道理。

  包国维笑着说道:“总之我还是那句话,法西斯是一群魔鬼,面对这群极端主义者,我们一切都要小心!

  阿诺德先生是皇家国际事务学会的主任,还望针对这个方面多多对国王和内阁做出建议。”

  阿诺德重重地点点头说道:“包,你放心吧!”

  第二天一早,包国维等人早早已经办好了手续,前往车站准备搭乘上通往巴黎的火车。

  本来还有些担心,会不会受到英国法西斯狂热组织的袭击,所以一路上格外小心。

  不过有惊无险,还是到达了车站。

  想来在1930年这个时间点,法西斯还无法那么猖獗,特别是在伦敦这个地方。

  包国维还没有得到凯恩斯的消息,他倒没有一定要将对方发展成一名社会主义者,只要能够在凯恩斯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就行。

  相反,包国维还害怕凯恩斯像是乔治·奥威尔那样,太过于极端。

  说起乔治·奥威尔,在文化沙龙结束之后,他便被工党领袖哈罗德·拉斯基给收编了。

  经过介绍,如今加入了《工人日报》,成为了英国布尔什维克的一员,也算是因祸得福。

  至少在他写出《1984》之前,英国当局还不会关注到这个小喽啰。

  再过几天便是圣诞节了,伦敦火车站显得热闹非凡。

  包国维几人乔装打扮一番,墨镜加上口罩,便很少人能够认出。

  上车之前,章念月想起什么似的说道。

  “今天是12月20日诶,我们是不是忘记了什么事情?”

  包国维原本登上阶梯的脚步停滞了一下,随后拍了拍脑袋说道。

  “差点忘记了,今天好像是《乡村教师》发表的日子吧?”

第420章 《乡村教师》发布!他们是一群跳梁小丑!

  1930年12月20日。

  《海滨杂志》。

  赫伯特格林豪史密斯先生一大早就守在编辑部,着急地等待第一批杂志的出版。

  一直以来被称作雾都的伦敦,就算是早晨六点也还是一片雾蒙蒙的状态。

  不知道喝了多少杯咖啡以后,史密斯先生终于等到了来自印刷厂商的电话。

  “对对对,我是史密斯,《海滨杂志》的负责人。”

  “本期杂志先印刷四万份,在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切斯特这四个城市率先发售。”

  “对对对,先生你放心,我已经联系好各大书商、报摊总会,在街道、车站、便利店这些地方,都放上几本杂志”

  面对电话里面的声音,史密斯自信满满地说道。

  “尊敬的先生,你放心,我敢断言这一期杂志,必然迎来从前的辉煌,在那之后你们印刷厂业不用裁员了!”

  可放下电话听筒之后,史密斯脸上的笑容便缓缓收敛了。

  他扭头看向伦敦城雾蒙蒙的天空,初升的太阳在雾霾之中,涂抹出一团橘色的色彩。

  这是史密斯的最后一搏了,若是这一篇《乡村教师》,也做不到的话,《海滨杂志》恐怕就要在如今越来越内卷的英国杂志市场中,黯然退场了。

  可以说,为了这一次的“翻身仗”,史密斯做了充足的准备。

  《海滨杂志》即便是如今辉煌不在,但仍旧是英国国内较为出名的杂志之一,在英国各大城市都设置有办事处。

  他动用了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甚至将首刊的发行量,提高到了四万册。

  要知道,即便是在最辉煌时期,福尔摩斯系列故事连载之时,《海滨杂志》的月销量也才五十万册左右。

  这还是两期的销量,平均到一次印刷发刊,日销量最多也就达到三万余册左右。

  为了能够比拼过《惊奇故事》,一举通过这部《乡村教师》翻身,史密斯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希望能有个好结果。”

  史密斯透过窗户,看向了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其中不乏饥寒交迫的流浪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今天早上。

  《海滨杂志》编辑理查德·格林,一直在心神不宁。

  准确的说,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几乎所有的杂志社编辑,今天都没有心思看稿子。

  所有人都盯着办公室里的电话机,等待“前线”最新统计出来的销售数量。

  大家都知道,首日销售大概率不会那么好看。

  毕竟再好的杂志内容,也需要口口相传的慢慢发酵才是。

  可就算是如此,所有职工还是眼巴巴地盯着电话机。

  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期杂志的销量关系到所有人的工作。

  而在大萧条的背景之下,失去工作基本上就等于要去街头流浪了。

  格林心烦气躁地翻阅着一堆资料,这是往期《海滨杂志》的销量统计。

  比起巅峰时期的稳定每月五十万册的销量,这几月以来,《海滨杂志》的销量已经降低到了十万册不到。

  可以说,失去柯南·道尔的后果是致命的。

  但更多的是,经济危机背景下,诸如《惊奇故事》这样“纸浆杂志”的冲击,还有不断涌出的新杂志社,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注定要淘汰一批落后的杂志社。

  老实说,即便是对于《乡村教师》这部作品十分惊艳,格林心里还是没有底。

  一部作品拯救整个杂志社?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不要说,对手乃是屡战屡胜的《惊奇故事》了。

  他近来没有与好友杰克·威廉森联系,可根据他的了解,威廉森近来都在闭门不出,创作他的最新作品。

  威廉森写出的作品,是否能够超越这部《乡村教师》呢?

  这其中有太多的不定数,以至于格林根本不敢下断言。

  老实说,他已经在给自己寻找另外的出路了。

首节 上一节 446/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