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包国维只能妥协,随便报了一个数目给对方。
迅哥儿瞪了一眼包国维。
“不是这个数吧?你如实说便好,若是药物和奶粉,我今后可能都需要你帮忙购置一些。”
包国维嘿嘿一笑,他知道对方没什么钱,就找个理由说道。
“记着记着,要不然先生你帮我润色一下《人间失格》?”
迅哥儿犹豫了一会儿点头说道:“也成吧。”
想了想,迅哥儿笑骂着一句。
“你小子,我险些给你绕了进去!”
说是这样说,可迅哥儿还是收下了来自师弟的礼物。
等到包国维离开之后,迅哥儿火急火燎就朝着书房走去。
许广平疑惑地询问说道:“先生,快要去上课了,你这是去哪里?”
顿了顿,迅哥儿很认真地说道。
“我去帮秉文看看文章,再写些信件,给在曰本的好友。”
走到一半,他想起了什么似的,又重新看向许广平,认真地说道。
“那些巧克力放到仓库隔层里,非重要客人,不要拿出来,招待客人用花生代替就好了。”
许广平无奈点头。
她知道迅哥儿就好一口甜食。
而她则是对那一堆药品视若珍宝。
先生的病越发严重了.
回去的路上,曹晏海一边开车一边有些不理解的询问说道。
“师父,你是不是太过于热情了,周先生都说不要了,你还”
“我看起来像是一个推销员?”
包国维笑着形容说道。
曹晏海点点头,“确实是有些。”
包国维叹了一口气,看向了窗外的风景,不由得发出一声感慨说道。
“周先生苦了一辈子,操心了一辈子,乃是一个十分清贫的人,我想着该让他享受一些,在有限的时间里面。”
说实话,包国维越在民国待久了,越对于这里的人有了深厚的感情。
也有一种,无法改变历史的无力感。
“啊?”
曹晏海皱起眉头,不是很理解。
这话太奇怪了,好像是看到了周先生的一辈子一般。
第464章 “渣男”徐志摩很痴情!
两个星期的寒假刚刚过完。
林玉堂便来到光华大学,为这里的新生开启了一段演讲。
民国时期,文科鼎盛,所以邀请的学者往往也都是文科类的大能。
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国内教学水平有限,理工科人才稀缺。
众所周知,“文官治国”是千百年来的传统。
“学而优则仕”,当时的学生大都以从政为目标,多选择文科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再加上,文科大学只需要图书馆和教室,国内有大把的文科教师。
而理工科大学则是完全不同,往往需要昂贵的教学仪器,一干实验器材都需要进口,并不是一般学校能够负担的起。
民国时期许多大学甚至发不出工资,更不要说去筹备昂贵的理工科了。
作为知名学者,林玉堂的收入并不低,稿费加上演讲的费用已然是超越同时代大部分人,不然也不会住上公共租界的房子。
可同样的,收入高花销也是大的。
特别是在经济不好的背景下面,似林玉堂这种文人,往往心中善良,时常会接济一些朋友、学生。
还有各类应酬交流,加上国府近来加紧了言论管控,不少报刊杂志因此而倒闭。
民国时期文人们相比同时代,那指定是人上人。
可与后世还是没得比。
别得不说,就单单是物资方面,因为国内产能和交通的问题,就十分匮乏有限。
所以对于包国维带回来的那些洋货,林玉堂还是十分满意的,里头许多都是他急需的。
特别是那一批书籍,更加是他的心头爱。
得益于原版英文书籍的加持,他的演讲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了一些。
光华大学的礼堂内人声鼎沸。
学生们早早便坐到一排排木质长椅上,等待着林玉堂先生的到来。
他们大都是光华大学的新生,也有一些是听了林玉堂先生的名头,专程前来听讲的。
不仅仅是座位上,连走道都站满了人。
林玉堂穿着一席长衫,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
他一走上讲台,台下的学生们就顿时安静下来,将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
林玉堂心情显得十分好,用略带闽地口音的声音说道。
“同学们,今日我站在此处,看到你们就像是那初升的太阳一般,带着憧憬步入大学之堂,我深感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
大学是一座智慧的殿堂,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
就如包.”
说到这里,林玉堂突然顿了一下,有点奇怪地看向自己的稿件。
怎么跟原先写得不太一样啊?
再看向稿件上面的字迹,林玉堂一眼便看出来,这是包国维的手笔。
他哭笑不得,却也觉得包国维写的还行,干脆就参照着包国维修改的版本,开始了这次演讲。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次演讲比起从前林玉堂自己讲的,反响还要热烈许多。
“林玉堂先生好幽默!”
“读书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变得通达、不偏执、虚心!”
“并不是在学校才可以学习,学习应该是终身的,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不愧是包秉文先生的好友,林玉堂先生的演讲还有一些包先生的味道。”
“不知秉文先生什么时候能再来一次光华大学.”
台下的学生们对于本次演讲议论纷纷。
等到演讲结束之后,时任光华大学校长的张寿镛笑着走过来,他忍不住夸赞说道。
“林先生今日的演说别有一番趣味,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被先生调动起来了,相信今后一定能在学业上取得一些成绩。”
“校长过誉了,不过是一些肺腑之言。”
等到离开光华大学,林玉堂看向了手中那个被包国维改过的稿件,不由得感慨。
秉文这小子的能力极限,到底在哪里?
离开沪市之前,包国维自然要去拜访一番许久未见的老友。
环龙路花园别墅 11号。
这是一幢三层洋房。
徐志摩和陆小曼二人婚后就在这里居住。
包国维在这里只看到了一脸憔悴的徐志摩。
“思成和徽因二人去了北平,百里兄听了秉文你的建议,如今已然去避难了。
戴望舒那小子日子过得风风火火,如今召集着一群学生,反抗起了国府的言论管控。
他是很有胆色的,我只恐他也被常凯申盯上.
幸好还有秉文你还记得我,说起来你在欧洲的事迹实在是令人羡慕.
只是我现在也没有精力出国游学了.”
看起来,徐志摩最近的生活并不太顺利,包国维心中大抵猜到了是什么事情,不由得叹息说道。
“听说,志摩兄同时兼职了七份工作,不仅仅在光华、东吴、大夏等学校授课,还写稿子、办公司以及地产兼职?”
徐志摩穷疯了这个流言包国维一来到沪市就听说了。
“秉文兄都知道了?”徐志摩黑眼圈显得有些重,叹了一口气说道。
“大抵是我能力不够,不能如秉文兄一般,写出一本本畅销作品,创造出惊世发明,让小曼与我一起受苦了。”
包国维嘴角肌肉抽动了几下,四周看了一圈,却只看到家里超常规的佣人。
两個女仆,一个厨师,一个司机,甚至听说还有一个专门的家庭医生!
徐志摩和陆小曼还没有孩子,两个人的家庭竟然用的上这么多佣人?
包国维奇怪地说道:“志摩兄收入并不算低吧?”
以徐志摩这样的干法,粗略计算一下,一个月也有个七八百大洋的收入。
这在民国已经是极其高的月收入了。
他竟然还觉得少?
徐志摩叹了一口气说道:“秉文你有所不知,结婚之后我才发现与我大不相同,她喜欢交际喜欢浪漫,可我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陪她。
小曼从小就过着顶好的生活,化妆品、旗袍、西餐,这些都是不能少的。
我对她少了陪伴,她喜爱去戏院捧角儿,我还能拦着不成?
她义无反顾,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与我成婚,我又如何能够亏待于她?
只可惜,我实在是能力不足。
如今她又吸上了鸦片,我也不知怎么办才好.”
好友们不在身边,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妻子婚后与自己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