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517节

  全新概念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打破旧有的认知习惯。

  而人出于守旧的本能,一般都是一种抵触的情绪。

  所以,像是后世许多小说之中,主角提出一个颠覆认知概念,在场所有人立即顶礼膜拜的场景,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

  正常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抵触,随后思考。

  “没事。”包国维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与这位大自己好几轮的爱国商人,真的相处的像是老友一般。“你便放手去试,缺钱了来找老弟,老弟不太富裕,可还是有那么一些积蓄的。”

  项松茂脸上肌肉一抽,这句话从来都是他对别人说,没有想到有一天会从其他人的口中听到。

  “看起来,秉文兄弟在国外赚了很多钱啊?写小说竟然能够如此获利?”

  老实说,项松茂真有些眼红当下的一些小说家,特别是如包国维这样的。

  写小说这档子事儿,并没有什么成本,也不用去贷款,还不用担心卖不出去会亏本。

  这东西仅仅只是付出时间成本而已。

  看起来,写小说才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项先生若是觉得写小说简单,大可来试一试。”

  包国维眯起眼睛说道。

  “那还是算了吧,我年纪大了,可禁不起折腾。”

  项松茂从对方的眼睛里面,本能的感觉到,写小说并不是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项先生想得多了。”包国维笑着说道。“写小说和著书,的确给我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可比起先生开设工厂、公司,还是相差太多了。”

  “那秉文的意思是”

  包国维压低了声音说道。

  “还有一个类似于大蒜素的药物,可比起大蒜素来,它的效果要好上不止十倍,批量制取也更加简单一些,并且不需要大规模类似于大蒜,这样难以获取的原材料。”

  “轰”地一声,项松茂感觉自己的脑袋里面,似是有一个闷雷炸响一般。

  类似于大蒜素的药物?

  甚至比它的功效更好?

  还要更加容易制取!

  这样的药物,跟神药有什么区别?

  项松茂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他能够意识到,若是真有这样的药物出现,对于世界将会有怎么样的改变。

  大蒜素尚且救回了无数生命,若是有这种药物,那又将成为多少人的救命良药,治愈多少个疾病!

  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都会随之而改变!

  这种发明,无异于国之重器出世,非同小可。

  比起前面的营销概念,这个消息,显然更加能够触动项松茂的神经。

  他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秉文你这话可是玩笑?”

  包国维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笑着说道。

  “项先生,如果真的有这种药物的话,那一切资金都不用愁了吧?”

  项松茂眯了眯眼睛说道:“若是真的可以发明出这种药,老子敢跟他常凯申,那个金陵该死的光头,拍桌子谈条件,他老小子还不敢说一个不字!”

  看着项松茂咬牙切齿的模样,显然还是没有见过常凯申的阴险狡诈。

  不过他所说的,某种意义上也是事实,青霉素的诞生,绝对是可以震惊全世界的存在。

  它可以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

  “放手去干吧项先生,国家的未来某种意义上,也系在咱们两个人身上了。”包国维将一个小纸条从怀里掏出来,在桌上推给了项松茂。“咱们上不了战场,可也能提供一些重要物资,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更多的辅助不是。”

  项松茂愣了一下,将纸条拿起来看了一下,发现是一个地址和一些教授的联系方式。

  他心中咯噔了一下,瞪大了眼睛看向包国维说道。

  “秉文,你所说的都是真的吗?”

  包国维则是淡淡地说道:“先生记下上面内容之后,要马上销毁掉,排除一切隐患。

  我的构想是,我们不该仅仅协助国府,还应该接触更多的势力。

  在多方势力之间斡旋,紧紧抓住青霉素的生产,才不至于被常凯申这老小子拿捏在手心。”

  “.”项松茂已经说不出话了,他再次低头看向那张纸条,对于包国维所说的已经深信不疑了。

  “青霉素这就是那个神药的名字么?”

  “青霉素真的完全研制成功了?”

  大同大学的办公室之中,竺可桢再也无法压抑住自己的情绪,他起身激动地说道。

  包国维点点头说道:“我已经收到实验室那边的消息,临床实验很成功,基本上已经可以实现量产了,后续便是投入工厂尝试批量生产。”

  同济大学里面的实验室,一直以来都是最高机密的状态。

  显然,加入到这场研究的科学家们,都默契遵守着保密协定,并没有对外透露过半分。

  竺可桢介绍了许多科学家,诸如黄祯祥、戴芳澜、邓叔群等等十几个科学家,基本上都是竺可桢帮助接洽介绍的。

  可饶是这样,他也没有得到确切的研究消息。

  “太好了!太好了!”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竺可桢便兴奋地走来走去,要不是怕别人怀疑,他恨不得高兴的大声喊出来。

  显然,他比起项松茂更加能够明白,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当然,包国维来找对方,肯定不会仅仅是想要告诉竺可桢,青霉素研究成功的消息。

  而是有另外一个目的。

  “先生,我这次来,还是想问问闽北基地的事情。”

  竺可桢转过头来,打量一番包国维之后,终于是说道。

  “秉文,既然你提起闽北基地这个事情,我便与你直说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坦白说道。

  “我与闽北的苏区一直都有来往,你应该知道,咱们想要在闽北以及建宁地区建立起一个工业基地,苏区的帮助绝对是离不开的。

  地方势力军阀,例如刘和鼎、卢兴邦之流,不可能与我们正常合作。

  唯有依靠苏区的力量,基地才有可能建设成功”

  竺可桢解释的非常细致,包国维却是摆手阻止说道。

  “先生不必解释了,这些东西我早就明白了,甚至要寻求苏区的帮助,我也早就了解。”

  竺可桢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笑容,连连摇头。

  “我早该知道!我早该知道!”

  他显得异常高兴,转身走向柜子。

  不知道打开了多少层暗格,还用了多少把钥匙,终于是取出一个文件包裹。

  看起来,这便是闽北基地的所有资料了。

  包国维精力有限,所以基本上的相关内容,都是由竺可桢在处理。

  只听竺可桢一边打开文件包裹,一边介绍说道。

  “当然,不仅仅是苏区的帮助,还有范旭东、侯德榜、项松茂等一干先生们的帮助。

  他们提供人力和物资,还使用钱财打通关节。

  苏区提供掩护,帮助消除隐患。

  如今工业基地已经初步建立起框架了,再过几个月,便可以想着开工了”

  竺可桢乃是一个地理学家,可说起这些东西却是头头是道。

  显然在这方面,他下了不少苦功夫。

  说了一通下来,竺可桢似乎还是不确定包国维的想法。

  “秉文,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你这番大张旗鼓,在闽北建立起工业基地,应该是为了青霉素的生产吧?”

  “自然。”包国维坦诚说道。“除开青霉素,还有其他重要的药物,都会在这里生产。

  先生可否有听过,我对于未来战争局势的分析?

  一年之内,国家必有一战。

  此基地的建设,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备战。”

  “秉文你的主张我是认同的,可我还有一个问题。”竺可桢有些纠结的样子说道。“你这工业基地,可否有所偏向?”

  包国维开始明白对方的顾虑了。

  心中不由得有些无奈。

  竺教授,我都做到这个地步了,还不够红么?

第474章 快了快了!《神雕》我马上就更新!

  闽北工业基地的事情,包国维并不太专业,完整建立起一个工厂基地,显然不是一些资料就可以做到的。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所以包国维找来了范旭东、项松茂、竺可桢这些大佬来帮忙。

  事实证明,包国维的选择十分正确,有了这几位民国时期数一数二人杰的帮助,闽北工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

  包国维的能力有限,但他可以利用自己,所具备的,完全超越同时代的见识,去认识那些靠谱的朋友。

  这才是他成事的最大倚仗。

  大概了解一下进程,包国维对于竺可桢先生的工作表示了真切的肯定,并且做出了不太专业的指导。

  即竺可桢教授以及范旭东先生,二者应该加强交流沟通,将闽北基地建设事宜贯彻到底。

  在谈话之中,包国维表示闽北基地的建设,不仅仅关系到国家今后的未来,也是他们今后在各个势力之间斡旋的重要抓手。

  包国维表示.

  闽北基地的建设是长期的,并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够实现,包国维不期望其能够在几个月后的国难之中发挥作用。

  可闽北基地的建设,一定可以对于今后的战争产生作用,特别是青霉素生产的问题。

  包国维今天准备返回姑苏,所以交谈一番之后,便打算告辞了。

  这一连串的消息,令竺可桢神采奕奕。

  他将包国维送到门口,才想起什么似的说道。

  “秉文,留步一下。”

  “怎么了?先生还有什么疑问?秉文肚子里面可就这些墨水了。”

  “自然不是。”竺可桢笑了笑说道。“我突然想起来,前段时间,迷上你的一部小说。”

首节 上一节 517/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