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563节

  总而言之,这位先生无可争议的,就是如今北大最为偏左的教授。

  他甚至还跟迅哥儿有些交际。

  却见范文澜站在包国维面前,身材消瘦的像是一根竹竿,长衫在他身上都显得松松垮垮。

  可脸上,范文澜却是眉飞色舞的模样,显然对于包国维适才的演讲,十分的认同。

  “去年年末的时候,我与豫才先生在北平与左联的代表们会谈,他可是对你赞不绝口,并且让我好好照拂于你。

  今日一见,秉文你之风采,可比传言里头要盛上好几分啊!”

  范文澜情难自禁,包国维却是注意到他话语里面的用词,他略有些迟疑地说道。

  “芸台先生说左联?”

  包国维看了一下四周,发现没有学生注意过来,这才松了一口气,他终于知道,这位先生为什么一直会被查了。

  这似乎是有些太过于明目张胆了。

  左联没那么敏感,可在如今局势之下,也不是能明目张胆活动的组织。

  在沪市的时候,包国维还是参加了一些左联的活动,几乎都是秘密进行。

  “这个啊”范文澜压低了声音,挠了挠头。“秉文你是自己人,倒是不必担心这些吧?”

  包国维一脸无语。

  什么自己人,我可没加入左联,也是公开的中立,怎么就成自己人了?

  虽说,此次演讲之后,自己不参与政治以及中立的言论,恐怕是没有几个人相信了

  或许是迅哥儿的原因,又或许是包国维的演讲内容。

  范文澜对于包国维十分亲近,自顾自地感慨说道。

  “说起来,我从前也是太炎先生的忠实读者,他在《国粹学报》上的各类文章,可让儿时的我受益匪浅,有时间定然要去南方,拜访一番太炎先生。

  秉文你作为太炎先生的弟子,也算是青出于蓝啊.”

  若是有平日里范文澜的学生和同事在场,一定会为他今日的反应给惊讶到。

  因为这位先生是出了名的吝啬赞美之词,能够一次性说出这么多夸赞,足以说明包国维在其心中的地位。

  不过,赞美之余,范文澜还不忘记提醒说道。

  “秉文,你此番演说虽不错,所用历史知识与当下实际相互结合,让学生们感同身受之余,还学到了不少史学方面的理论,甚至还激发起了学生们的热情。

  在这一点上,我不如你啊!”

  范文澜十分感慨,自己拼尽全力,想要在北平传播布尔什维克思想,却处处碰壁。

  可包国维仅仅用一个演说,就让所有学生们都生起了相关想法。

  最为关键的是,包国维完全没有提到过相关于布尔什维克的字眼,却处处在说着关于布尔什维克的思想。

  如此的境界,乃是范文澜一直想要达到的。

  包国维谦虚地说道:“先生谬赞了,我不过是懂得学生们的心理罢了。”

  “学生们的心理?”范文澜挑了挑眉毛。

  所谓心理学,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奇的玩意儿。

  大学中连学术都没有研究明白,谁会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更加高效热爱呢?

  包国维笑着说道:“学生们就是如此,面对一个全新的理论,抑或是反直觉的理论。

  你强行将东西塞给他们,不仅仅不会让他们接受,反倒是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纵使你给他们的知识和思想再好,他们也很难接受的。”

  范文澜顿时眼前一亮,他拉住包国维问道:“所以秉文你的意思是?”

  包国维继续说道:“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才是最好的学习办法!”

  “引导?”

  范文澜陷入了沉思,却好像接触到了一个特别的领域。

  包国维笑了笑,拍了拍这位先生的肩膀,随后告辞说道。

  “下次再与芸台先生畅谈,今日我有些累了,且先告辞。”

  站在这里,与这位先生聊这些话题,太过于危险了。

  他包国维是头铁,可不是莽夫,这两个相差还是很大的。

  见包国维要走,范文澜不免提醒说道。

  “秉文,我观你今日之演说,必将在北方造成不小的影响,其中不少影响,必将会朝着你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你损了他们的利益,他们必将对你恨之入骨,在此事之上,我是过来人,秉文你要慎之又慎!”

  包国维停下脚步,有些没绷住,以这位先生的遭遇来说,他才是要小心的那个吧?

  不过范文澜先生说得真诚,包国维可以感觉到对方话语里头的善意,转过头来拱拱手说道。

  “秉文会谨记的,今后有机会,还要与先生请教一番历史学方面。”

  “请教说不上。”范文澜满面春光。“今后你我都是在北大,人生难得一知己,在马克思历史学方面,我还有诸多事情想要与你讨论呢!”

  包国维脸上一抽,当即告辞,要快点远离这个“危险分子”。

  这位先生的思想无疑是坚定的,可就是有些太虎了。

  “秉文去哪里了?”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头,徐志摩与林徽因、梁思成三个人,本来想要凑上去找包国维的。

  可学生实在是太多了,有的想要问问题,有的想要找包国维签名,有的想要跟包国维握手的。

  最后,北大校长蒋梦麟了不闹出乱子,让北大教务人员有序驱赶学生们,连同着徐志摩等人,也一并驱赶了出去。

  随着人流,徐志摩想要喊一喊校长蒋梦麟不成,想要叫上包国维也不成,只能无奈随着学生的人潮出了礼堂。

  出来以后,也找不到包国维的身影,本来还想拉着他聚一聚的三人,顿时急得团团转。

  “看起来,秉文是打算回去了,我听说他到了北大之后,几乎就待在学校安排的四合院里头不出门,据说是要准备一本《宏观经济学》的教材。”林徽因想了想说道。

  “秉文这小子又要写教材?”徐志摩有些惊讶。

  不过想到对方叫做包国维也是不奇怪了。

  “真是让人期待啊~”他发出感慨,却又惆怅说道。“只不过,他今日这一演讲实在是令人担忧,怕是会惹来不少乱子吧?”

  徐志摩有些无奈,就怕这小子又遭到什么不测。

  “我倒是不这么觉得。”梁思成在一旁笑着说道。“秉文对于历史的研究很有意思,我现在明白,他为什么能够写出《枪炮、病菌与钢铁》还有《菊与刀》了。

  他与我们思考的角度完全不一样。

  至于影响方面,我想以秉文现在的地位,不论是张学良还是常凯申都不会动他吧?

  况且,他可没有直接说让学生们去参加,而是告诉了他们一个正确的方向。

  至于这个方向,到底指的是哪个势力,那便是凭借他们自己的判断了。”

  “可是.”徐志摩欲言又止,终究是叹了一口气。

  他连自家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实在也是无暇顾及包国维了。

  几人找了许久,朝着校外走去,想着去包国维住所找他,一定能够逮住对方。

  到半路的时候,却见到回头的包国维。

  见到三人,包国维十分抱歉地挠挠脑袋,拱拱手说道。

  “抱歉抱歉,我将三位老友给忘记了,适才走得实在有些着急,学生们又太多了。”

  林徽因捂着嘴说道:“你倒是十分风光,让学生好一番激动,却险些让我们给学生们挤得昏头了。”

  林徽因说是开玩笑,包国维却是越发不好意思,连连致歉。

  人这事情又多,就容易忘记事情,很明显三人来看自己,便是有事情的。

  包国维心头想着演说,学生群体,还有回去写书的事宜,倒是将几人给忘记了。

  可徐志摩与梁思成却是二话不说,上来就将包国维给架起来。

  “你小子,快与我们走一趟!”徐志摩咬牙说道。

  “去哪?这是闹得哪一出?”

  包国维哭笑不得,任由他们架着。

  梁思成笑着说道:“城东的一个文学沙龙,秉文你便随我们走一趟吧,许久未见,我们这些在沪市的好友,也该聚一聚了。”

  “莫要废话,你小子罪大恶极,且跟我去沙龙上多喝几杯,若少于五杯,今日之事绝对了不了。”

  “诶诶~有话好好说。”

  包国维嘴里骂着,可却没有怎么使劲挣脱,要不然以这两个人文弱书生的力气,说什么也制不住他。

  林徽因则是在后头,看着三人打打闹闹,脸上露出由衷地笑。

  几人叫了两辆黄包车,便说说笑笑朝着城东而去。

  好友相聚,这是为数不多,忘记烦恼的时刻。

  黄包车经梁思成的指引,朝着城东北总布胡同而去。

  没过多久,包国维便是在街角看到一个四合院。

  将身边几人一生经历事迹铭记在心的包国维,自然知道这栋四合院是什么。

  这栋四合院不仅仅是对几人,也在民国文学史上意义非凡,见证了许多如今文化界重要的理论思想诞生。

  而它的主人,正是在黄包车上的夫妻两人,林徽因和梁思成。

  在后来,这里也因为谢婉莹的一番酸言酸语,被称作“太太的客厅”。

  实际上,这里是北平城内,以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为心中的文化圈子,涉及到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领域。

  三人喜欢聚会,在沪市的时候便是时常举办,如今到了北平,自然是不能免俗。

  看到这处四合院,包国维不免生出了一些期待。

  能不能认识自己还没见过的民国知名人物?

  林徽因垫脚看了看屋内,笑着招呼几人说道:“他们已经开始了,今日我备了许多卤煮,还温了几罐黄酒,不快些,可都没有了。”

  一说到这个,徐志摩当即有些懊恼,指着包国维说道。

  “你啊你啊,若是让我错过了卤煮配黄酒,定然要你赔我。”

  包国维则是一幅财大气粗的样子,摊开手,意思是你尽管来,我不差钱。

  这给徐志摩气得,他可是为了赚些钱四处奔波,唯有包国维躺着就来钱,实在是让忍不了。

  “你你你,若是来北平这些日子,不好好请上咱们一顿,我便写文章骂你。”

  “行了行了,槱森你与秉文对骂,还不是自讨苦吃么?”梁思成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着摇头。

  说说笑笑之间,几个人就到了正房的客厅之中。

  此刻,客厅里头已经坐下了男男女女四人,一名妙龄女子手里头正拿着一本手抄本小说朗诵着。

  她的身材娇小,面容也十分青涩,可念诵起小说来,声音却别有一番韵味。

首节 上一节 563/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