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国内不也是成了一片乱局?李自成一脚推翻了明王朝,却也打消了满清最后一点顾虑。
随后给华夏带来将近三百年的高压统治,更不要说满清在南下过程之中,带来的各种惨绝人寰的屠杀。
以这些年来,曰本人在华夏的做派,定然是会做得出来的。
民国自成立以来,对于满清的抵触情绪就是很强的。
没有人想要再回到那样的时代。
而且比之满清来说,曰本人那是真的冲着亡国灭种而来!
如此这般,到底该怎么办呢?
众人一时间愁眉不展,书生无力之感,又涌上心头。
即便适才包国维提到了“认知战争”的新概念,却终究还是比不上实打实的抗战。
没有枪杆子,说什么也无济于事。
徐志摩本来是激情满满,这会儿却像是蔫了一样。
在场都是文人,唯一算得上,能够在政界说得上话的,施加影响的,也就包国维一个人。
他看向对方问道。
“秉文,能否劝得动张学良出手,东北毕竟乃是他的地盘,就算是出于自身利益,他也该有所动作吧?”
“我已经劝过几次了,如今跟张学良闹得很僵。”包国维无奈说道。“不过我还是会努力的。”
实际上包国维适才已经提到了,对于张学良的劝谏以失败告终。
只不过徐志摩找不到其他办法,却只能够再次寻求包国维。
而包国维,也同样很难找到办法。
手中无兵,空有一张嘴,也不能说出花来。
看到众人都有些失落。
包国维也笑着安慰说道。
“国事家事天下事,岂是能够事事顺心?无非是尽人事听天命,伤春悲秋解决不了问题,倒不如放手去做。
尽自己全力,问心无愧便好。”
“秉文说得对!”梁思成笑着说道。“咱们尽心尽力便好,路该是一步一步走。”
“我也是。”
徐志摩点点头,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
天色越来越黑,这年头北平还是不太平的,特别是两位女子,要赶在夜深之前回去。
包国维特地叫来了自己在北平的车,让曹晏海将两名女子送回去,自己则是留在最后回去。
等到其他人都走得差不多了,院子里头便只剩下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还有包国维四人。
徐志摩常年在全国各地跑,所以在北平并没有固定住所,打算跟着包国维回去,去他的四合院里面蹭一间房。
四合院挺大的,有许多空余房间,倒也富余。
林徽因夫妇二人,将包国维两人送到门口。
徐志摩还在不断感慨说道:“我辈读书人还需继续努力,此乃国家危急存亡之时,若是国家民族灭亡在我们这代,死后可如何与先辈交待。”
林徽因却是笑着嘲笑道:“家国大事是要紧的,可你也得先行处理好家事,才有能力去为国效力。”
“徽因,你可莫要嘲笑我了。”
徐志摩顿时又愁眉苦脸起来,家里的事情实在是难以解决。
他看向一旁守在林徽因身边的梁思成,比起徐志摩的八面玲珑,梁思成木讷、沉默,显得没有什么趣味。
徐志摩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梁思成这样不善言辞的老实人,能够取得“女神”林徽因的芳心。
可现在回头看来,从林徽因的视角来说,梁思成或许比自己这类人,更像是良配吧?
正当徐志摩伤春悲秋的时候,包国维无情打断了他的思路,一把将其拽过去。
“走了走了,车到了。”
徐志摩没说话,包国维就看出来这小子在想什么。
所以便一把将对方拉上车,在人家小两口面前,伤春悲秋,觊觎对方妻子,难怪徐志摩现在有这样的惨状,实属是活该。
“秉文,到了北平,可要我这时常拜访啊!”林徽因捂着嘴笑,上来送行说道。
“放心放心。”包国维抓着徐志摩说道。“我回去好好开导一番这小子,关于明心社的事情,今后还是要常联络的。”
“秉文,吾等是斯文人”徐志摩还想说什么,却被包国维一把按进车里。
梁思成也笑着说道:“秉文,今后什么时候在北大开课,可是要.”
他还想说什么,却突然脸色一变。
“徽因你怎么了~”
只见原本还有说有笑的林徽因,此刻脸色竟然变得煞白,两眼一黑朝着汽车倒了下去。
包国维眼疾手快,一把抓着她的胳膊,没让对方倒下。
直到梁思成上来,将其扶住。
看着一脸虚弱的林徽因,包国维紧紧皱起了眉头。
第508章 林徽因病了?肺结核没有特效药!
林徽因自小便体弱多病。
1930年,她与梁思成新婚不久便到了东北大学任教,东北寒冷的天气更加让她柔弱的身体受不住。
几人站在屋内床边,梁思成有些懊恼地说道。
“去岁,徽因便检查出肺部疾病,不过当时在盛京还未确诊,医生说乃是常年在外奔波留下的病根,加上她身子骨本就孱弱。
我想着到了北平之后,给她寻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近来没有什么症状,今日恐怕是喝多了黄酒,又与大家交谈,情绪有些激动.”
梁思成越说越担心,眼眶已经变得通红。
包国维则是皱着眉头提醒说道:“肺病不能饮酒。”
“黄酒性温,先前寻了一名老中医,便说徽因身子骨弱体质偏寒,所以才会久咳不愈,适当温饮可以化痰止咳,滋补身体.”
梁思成越说越没有底气,因为他注意到,包国维那十分无语的眼神。
“你二人也是教授,算得上博学的读书人,怎么会.”
可最终包国维还是没有过多指责。
说起来,也不能完全怪罪他二人。
术业有专攻,不是专业的医生,就算是读了再多书,也会有错误观念。
就算是后世信息发达时代,博士跨专业闹低级笑话的故事也是存在的。
这一时期的西医,也并不算得上发达,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还没有问世,细菌引发疾病被发现了,可病毒还没有被认识到,在手术、药物应用、人体生理机能认识上,西医同样也不太全面。
所以,更多民国人还是会选择中医。
可是中医一途,极度依靠经验,还是有一批能力出众的医师,可招摇撞骗、观念落后的“赤脚医生”也掺杂在其中,就使得中医也变得不那么靠谱。
总之,在二十世纪初这一时期,普通人生病实际上跟走鬼门关没有什么区别。
林徽因条件还算是好的,夫妻两人担任教授带来的收入,能够给予一个温暖的住所,还有不错的营养。
这要是放在底层百姓身上,英年早逝基本上就是结局。
徐志摩也被吓了一跳,从林徽因倒下,到包国维与梁思成将其带入屋子里头照顾。
在那一瞬间,徐志摩慌了神。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熟悉人在自己眼前倒下。
徐志摩甚至觉得,林徽因就要死在自己面前,可最终还算是好的,进入温暖的屋子,盖上被子之后,林徽因惨白的脸色恢复了些血色,呼吸也变得均匀起来。
看起来没有了大碍。
不过徐志摩还是提议说道:“我认识一家德国医院的医生,不然寻人叫德国人上来看看,徽因这病可大可小,万万是拖延不得的。”
众人正在商议的时候,躺在床上的林徽因,却在迷迷糊糊之间醒来。
她一听徐志摩提议要去德国医院,立马用微弱的声音说道。
“不可。”
注意到林徽因醒来,梁思成当即上前关切说道:“徽因你感觉如何了?”
可林徽因却还是继续说道:“还是莫要去德国医院了.”
听到林徽因说这个话,徐志摩顿时急了,指着夫妻俩说道。
“你们俩,有病却是讳疾忌医,那德国医院虽说昂贵了一些,可有什么比身子重要的呢?你二人一名是教授一名是作家,收入岂会负担不起。”
梁思成沉默不语,显然已经决心想要带林徽因去医院了。
可林徽因却还是说道。
“不可,我自己的病情我清楚,即便是德国医院,恐怕也是无法痊愈的况且若是去了德国医院,今后的古建筑研究就很难进行了。”
历史上,林徽因患得正是当时的不治之症肺结核,俗称“肺痨”。
此时,虽然没有确诊,可就算是普通的肺炎,也同样是没有特效药治疗的。
所以宁愿找一些不靠谱的中医,也不愿意花钱去医院治疗。
“这些钱”徐志摩叹了一口气。
他还想说什么,可想到德国医院收费不菲,想要治疗一个疗程,一两千银元是必要的。
民国的医院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看得起的。
就算是林徽因与梁思成,已经算是富裕、高薪的知识分子,也不敢随意看病。
特别是二人还一直有个理想,那便是走遍全华夏,去记录那些即将被摧毁、泯灭的中华古建筑。
就算是北大和清华,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所能够提供的支持也是有限的。
为了这个理想,林徽因宁愿忍着病痛。
最为关键的是,这很有可能是一个不治之症。
相比之下,即便花钱去看病,也很难痊愈。
倒不如不去。
倒不如省下钱来,去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认识些中医,开点药调理调理就成了,我看也不是什么大事。”林徽因语气温柔的说道。
她终究是个善良性子,害怕丈夫还有好友们担心,反倒安慰起了众人。
“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