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第576节

  几个月前,包国维收到英国政府顾问的邀约,其头条新闻还历历在目呢!

  不少大师还专门写社评推荐此书。

  诸如一直没有发声的蔡元培,就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说道:“若想了解经济学,全世界范围内单看秉文之《小岛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便已经是足够了!”

  蔡元培实际上一直以来对包国维的评价,属于一个褒贬不一的状态,他能够如此自豪的喊出这句话,足以见得其中的地位。

  在短短半个月内,民国社会上便掀起了学习经济学的热潮。

  在金陵大学任教,并且在国府有多个重要职务的马寅初教授,还公开发表言论。

  “而今之世界,欲兴邦国,经济之道绝不能缺少!学经济之道,秉文之《宏观经济学》绝不能不学!”

  再有,原本在北大有着“文学天才”之称的话题人物,钱钟书。

  竟然也受到包国维的影响,开始学习起了经济学。

  甚至他仔细研读《宏观经济学》,在报纸上接连发表了好几份分析文章。

  便连包国维看到这几篇文章,都不禁感慨,天才就是天才。

  钱钟书在民国被称作“博学鸿儒”“文化昆仑”还是有道理的。

  即便是在他不太擅长的经济学领域,通过学习之后,也能够写出偏僻入理的分析文章。

  千不该万不该,钱钟书遇上了自己这个耍赖皮的重生者,事事都被压了一头,以至于从一开始的“针锋相对”,到现在对方的“顶礼膜拜”。

  他钱钟书不是输给了自己,而是输给了人类将近一百年未来的发展。

  不过,这些事情都是次要的。

  这些日子里面,包国维除了在北大日常上课,就是在关注东北事态的走向。

  张学良的动作让他很欣慰,不少诸如盛京兵工厂、银行黄金储备等等重要设施,都已经启动撤了回来。

  他甚至还派遣了一支部队前去协助防备,足以见得自己的劝谏还是有些作用的。

  可快到六月份的时候,张学良突然找到包国维,说什么。

  “秉文,我看动作还是要小一些,撤离物资和派遣军队的行为,似乎已经有些惹怒曰本人了,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嚣张。”

  包国维气得指着张学良破口大骂。

  “张汉卿你小子是软蛋么?亏我还觉得你是个汉子,人家欺负到头上来了,你还想着去讨好?”

  被包国维劈头盖脸一顿痛骂,张学良非但没有恼怒,反倒是笑着说道。

  “秉文,你先前说的那个什么AK47的图纸,可一定要拿给我看看,这对于今后国内军事力量,可太重要了。”

  包国维事先透露了一些,关于AK47的制造构想,一下子就让张学良打起精神。

  他自然是懂得武器的,明白这款枪看起来设计简单,可能够达成威力和稳定性,一定是划时代的。

  包国维则是没好气地说道:“这只是我的一个构想,而且我就算真的把图纸拿出来,以现在盛京兵工厂的制造能力,恐怕还是制造不出来的吧?”

  “秉文你这话如何说的?”张学良十分激动地说道。“只要你能够画出图纸,咱们奉系就算是砸锅卖铁,也要将这款枪给造出来。”

  张学良期待满满,满脑子都是将这款枪支造出来,随后自己大杀四方的画面。

  包国维却不这么乐观,他没好气地说道。

  “你若是保不住盛京兵工厂,不要说我这款枪了,便连辽十三式步枪都造不出来。”

  他提出各种超前的武器想法,本质上还是给张学良画饼,就是为让他能够保住盛京兵工厂,不给曰本人做了嫁衣。

  实际上ak47之所以叫做ak47,就是因为在1947年生产出来的。

  以1931年民国的工业能力和技术,根本不可能制造出这款二战传奇枪支。

  不要说民国,你就算把图纸给现在的老美,也不可能制造出来。

  不过,造不出来,并不代表这把枪的图纸没有意义。

  有了更加先进的制造枪支理念,参照ak47的图纸,盛京兵工厂可以制造出低配版ak47,就已经远远超过他原先生产的辽十三式步枪。

  当然,包国维只是画个饼,最终会不会给张学良还是两说。

  可惜现在苏区的制造能力有限,不然说什么,包国维也要将图纸送到那边去。

  也不知张学良听进去没有,反正自从知道,包国维也是武器装备上面的天才之后,张学良对于包国维的态度便更好了。

  本来,张学良对于包国维的尊重,只是出于他为华夏人扬眉吐气和他的影响力,还有一部分两个人的友谊。

  可现在就完全不同了,包国维的能力无异于将改变整个部队的战斗能力!

  张学良甚至想将包国维供起来,除了他两个老婆,还有大帅的位置不能够分享,其余的包国维只要敢提,他张学良都会考虑一下。

  所以,在包国维的怒斥之下,张学良还是维持了原有的计划,即转移在东北如兵工厂一般的重要设施和资源,还有部署一部分军队协防。

  说是这样说,实际张学良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还是两说。

  毕竟他打心底,还是不认为曰本人会打过来。

  包国维每次离开大帅府的时候,都感觉自己身心俱疲!

  不过今天,他刚刚回到家门口,就听到章念月火急火燎的消息。

  “国维!国维!好消息!”章念月蹦蹦跳跳地跑出来。

  包国维笑着捧着妻子的脸蛋说道:“什么好消息,难道是你的肚子里头,有了我的种了?”

  “就会胡说。”章念月一拳锤在包国维的胸口,气哼哼地说道。“这不是你那个电影么?《教父》什么的,刚刚收到沪市黎明伟消息,这部电影已经差不多拍摄完成,计划在两周以后上映!”

  “什么?《教父》要上映了?”

  包国维差点惊掉了下巴。

  事情太多,他差点忘记了自己还有一部电影在拍摄了。

  自从上次黎明伟与自己说,电影《教父》已经基本筹备完毕,可以在三月份上映,已经过去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本来计划的三月份上映,可惜黎明伟为了这部电影尽善尽美,竟然接连拖了三个月,才正式上映。

  因为拖沓的时间太多,包国维倒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关注了。

  现在终于得到了消息。

  他接过从南方不断中转,才到北平的电报,看到上面几个简单的描述。

  “教父影竣,祈先生速赴沪参首映!”

  短短一行字,不知道饱含了黎明伟多少的感情,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太久!

  前往沪市还挺麻烦的,不过这次包国维不得不去了,《教父》这部电影蕴含了黎明伟以及他旗下电影人太多的心血。

  同时,《教父》这部电影可以预见的,也将是民国电影的里程碑。

  即便是如今北方吃紧,包国维也不得不过去看看。

  跟蒋梦麟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期,这位先生还以为包国维要跑路了,一直苦劝他不要离开。

  说什么“秉文呐你对北大很重要”“可不能辜负北大学子对于你的热爱”之类的话语。

  包国维哭笑不得,一直强调自己一个星期就回来,才让这位先生肯放自己走。

  离开的时候,包国维还顺带带上了徐志摩,这小子刚来北平上了一周的课,又要去南方了。

  想让小老弟好好为“明心社”做事情,多带带他,让他减少点经济压力,也是应有之义。

  正巧,1931年沪平航线刚刚开通,每星期一、二、四、五、日对开一班,从沪市经过金陵,一路北上各个城市过津门最后到北平。

  机场原先是奉系的军用东局子飞机场,后来被改成了民用,也算是正巧赶上行程。

  有着张学良的关系,包国维想要坐飞机如何能够不通过?

  甚至票价都是以内部优惠价格拿下的。

  坐上飞机的徐志摩不由得感慨说道。

  “果然还是有人好办事啊,我听说乘坐这东局子机场的飞机,必定是北平非富即贵的人物,寻常人想要坐上,有钱还没办法呢!”

  包国维却是无所谓地说道:“六子有求于我,自然要做的细致一些。”

  好家伙,这小六子的名号都叫上了。

  徐志摩用一种看向怪物的眼神看向对方,只觉得同样是人,自己和包国维相差怎么就那么大呢?

  比起邮政飞机,东局子机场的民航可以说是如今民国最好了。

  安全性和舒适性也要好上太多。

  徐志摩感受到世界的参差之后,又开始暗暗下定决心。

  “我必定要好好写上几部武侠小说,凭什么秉文可以,我却做不到?”

  包国维却突然打破了他的幻想,笑着说道。

  “本次《教父》首映礼,邀请可都是沪市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有不少外国公使来,槱森兄航程不急的话,可以一起去。”

  徐志摩顿时兴奋地说道:“正等着秉文你这句话呢,你的第一部电影上映,我徐志摩如何能够不捧场。”

  “别说场面话。”包国维教训说道。“到了会场,好好表现,多认识一些人物,也能缓解一些你的经济压力。”

  “放心吧。”

  徐志摩拍了拍胸脯。

  可转头却觉得有些古怪,自己明明比包国维年长,什么时候,却看起来像是对方的小弟了?

  这对么?

  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当包国维的小弟没什么不好的!

  毕竟对方是真的有钱!还出名啊!

  有了飞机,可比火车、轮船舒服太多了。

  这还是章念月第一次坐着飞机,全程又兴奋又害怕,抓住包国维的胳膊,朝着窗外不停的张望。

  这一时期,沪平航线用的主要是道格拉斯客机,算是国际上性能较好的民航客机,正常情况下,从北平到沪市只需要六个小时,遇到特殊情况,八个小时也能够到了。

  包国维带着章念月、曹晏海,再加上徐志摩四个人,六月一号的早上登上这趟飞机,不到傍晚就已经到沪市了。

  下飞机的时候,包国维远远便看到前来接机的黎明伟和卜万苍。

  他笑着走过去,拍了拍黎明伟的肩膀说道。

  “黎明伟先生,你看起来可消瘦太多了。”

  原本还面容端正,穿着一身正式西装的黎明伟,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眼泪差点没有崩出来。

  他拱拱手说道。

  “幸不负秉文先生之托,《教父》完成了!”

第514章 《教父》华夏电影的里程碑!曹晏海要出名了?

  法租界。

  霞飞路与迈尔西爱路的拐角处。

  国泰大戏院坐落于此。

首节 上一节 576/5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