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子错了,错就错在将这个事情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你只想着自己要如何去解决,如何去应对,却忘记了,你是我章太炎的徒弟。”
他顿了顿脸上对于包国维满是骄傲和得意。
“你在会场上的所有话,为师都看了,实是令人感觉到痛快非凡!为师也想着有一日能够站在那些狗官的面前,对他们破口大骂。
但你实实可以将为师拉出来,一切都是为师指使你,这样身上的压力会小上许多。”
“先生!”听到这话,包国维张了张嘴巴,他实在是想不到章太炎竟然会这样说。
他生气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自己没有直接借用他的名头,来规避身上的危险?
这个时候,包国维的鼻头顿时一酸,他真真切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这位师父如同一位父亲一般呵护着自己。
当即举手深深作揖,却被章太炎拦下来,他说道:“欸~莫要如此,为师岂会因为你那些发言就怪罪你,那样的师父未免太过于迂腐了,你这是为了天下苍生,将来可是要写在县志史书上面的。”
章太炎脸上当即变得满面红光。
“若是如此,为师也与有荣焉啊!”
“学生惭愧!真正能否处理疫病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只是尽了绵薄之力而已。”
能被一位大师如此夸赞,包国维感觉自己心里舒坦地像是泡在温水一般,要知道他一开始仅仅只是凭借着道德感去作事。
来自于后世的灵魂,只是想要在这个时代,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帮助一些深受苦难的同胞罢了。
“莫要谦逊,来来来,看看我这幅字怎么样。”
说话间,章太炎就将包国维拉了过去,二人站在一幅毛笔字面前。
包国维本就有些好奇,来到宣纸面前,便将注意力放在了上面,见上面的笔触当即就明白了,念出来说道。
“之江疫病防控募捐仪式!”
宣纸上的毛笔字刚劲有力,浑厚之中还带着狂放不羁的味道,一看便是章太炎的风格。
章太炎这才介绍说道:“先前邓管家与你说了吧,咱们近日要前往沪市募捐的事情。”
包国维点了点头说道:“先前邓管家已经说了,如今国府的财政确实有些吃紧,为了能够更好的落实措施,确实需要更多的资金。”
章太炎叹了一口气说道:“的确如此,那些国府官员只会喊着如何如何困难,却从不想着如何解决,我章炳麟一介文人,做不了什么,只能依靠着些名望开办一个募捐会,邀请各界名流一起慷慨解囊。”
他继续说道:“秉文,你准备一下,咱们明天就出发前往沪市。”
“这么快?”包国维有些惊讶,他本以为还要过些日子,没想到就在明天。
章太炎点了点头说道:“是有些仓促,不过疫病的处理不容耽搁,我已经寄了一封书信给沪市的杜先生,募捐仪式由他协助我们全权举办。”
“杜先生?可是被人称作沪市皇帝的杜月笙?”
包国维顿时眉头一皱,之前就听说过这个杜先生跟章太炎的关系不错,如今终于是从他的口中听到了这个名字。
“正是,杜月笙此人关系与我倒是不错,先前他这个‘笙’字还是为师为他取的呢!”章太炎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但又转而说道。“虽然此人有些事件上为人所不齿,但素来热衷于慈善,这件事他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包国维点了点头,他自然明白章太炎的意思,随即说道。
“学生明白。”
但接下来,章太炎脸上是真正的显露出开心的神情,他一边将桌子上的宣纸卷起来,一边十分骄傲地说道。
“此次去沪市,不仅仅有募捐的事情,我还要带领你去拜访一位名人。”
“名人?”包国维有些讶异,这民国时期沪市的名人可是多了去了,不知道章太炎说的是哪一位。
“哈哈哈哈哈!这个名号你肯定听过,正是周树人,周豫才是也!”
晚点还有一章,如今没有存稿了,只能现写现发
第86章 和章念月的承诺
迅哥儿?
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包国维整个人打了一个激灵。
印象里迅哥儿两年多前拒绝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随即与妻子许广平开始了在沪市的定居生活。
想到能和他有些交集,包国维就有些激动,这可是出现在从小课本上的人物!
见包国维高兴的模样,章太炎也不免有一些感慨,背着手说道。
“想当初在曰本开办国学讲习班时,我便为豫才、启明、德潜这些年轻人讲学,比起其他留学生来,豫才更加的勤勉好学,
对于国家之情谊于只言片语之中可见万分,如今他们倒是都有些出息了。”
他又勉励说道:“秉文,你今后也要好好努力才是,你这些师哥一定要去好好拜访一下,言谈间也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章太炎所说的,正是包国维所想的,来到这个时代,不去见一见那些风云人物,岂不是白来一趟?
“谨听师父教诲!”包国维拱了拱手。
随后,章太炎交待了些明天出发的细节,而包国维则是将收留了张平安的事情告知对方。
听到张平安的遭遇以及其与包国维的羁绊之后,章太炎也不免感慨。
“国家孱弱,终究受苦的还是这些普通的民众啊!”
他点头称赞说道:“这件事情你做的没错,听伱所言这孩子对于你多有帮助,且天生富有灵气,是该帮助一番,有空也可以一并带来,我好好教导。”
包国维颔首,原先他还担心收留张平安会遭到周围人的反对,有了章太炎的认可之后,他的心里也就放松了下来。
“既然如此,学生便先行告辞。”
“嗯,安顿好家里的老父亲和那个张平安,记得让他要读书,你明日准时来我府上即可。”
但包国维刚走到门口的时,却又听到章太炎的呼唤声。
“秉文,你等一等,为师这里还有一个东西要给你。”
一个东西?
包国维停住脚步又走了回来。
见章太炎走到书架边,在角落里面寻找着什么,他手指似乎在书籍上面数着。
随后便找到一本角落里已经积灰的《二十四史》书册,嘴巴里面念叨着。
“应该就是这本了。”
这本论语是个大部头,将几十本书装笼在一起,章太炎费力地从里面抽出来。
包国维本想上去帮帮他,但意外的是这二十四史抽出来竟然没有多少分量,章太炎也能够轻松地拿在手上。
章太炎脸上露出了神秘的表情,将其放在桌子上,打开后里竟意外的是镂空。
“先生这”
包国维有些惊诧,因为此刻在这二十四史里面躺着的,竟然是一把用油纸包裹着的手枪!
手枪保养的不错,上面还泛着金属的黑色光泽,形制十分地熟悉。
但包国维前世不是军事爱好者,一时间有些想不起来了。
章太炎介绍说道:“此枪也被称作“马牌撸子”,沪市的那位杜先生说是为了防身,特地为我送来了几把。”
嘶~
包国维在心里吸了一口凉气,这样的枪竟然还不止一把?
他本以为章太炎这样的文学大家,应该都是文质彬彬,以文论高下。
怎么会想到家里竟也藏有手枪这样的武器?
杜月笙送来的?这位清帮老大的礼物倒是不稀奇了。
这一时期民间的热兵器可以说是十分泛滥。
想到这里,包国维又看向了书册里面的手枪。
马牌撸子?
听到这个外号,他的脑海里当即如搜索引擎一般,有了一些概念。
这把枪学名为:勃朗宁M1903,9mm手枪。
美国柯尔特公司在1903年首次上市销售。
在前两年已经停产了,但这一时期在国府十分受欢迎。
因为杀伤力大、指向性好、近战能力强等优势,目前是众多国府中高级将领的标准配枪。
枪是好,只是从章太炎手里拿出来,反差感还是有些太强了。
包国维也不免问道:“先生咱们此次去沪市募捐,应该是用不上这个的吧?”
他的意思很明显,先前章太炎之前也提到,会带上家里的护院还有一些保镖出门,还是坐火车,看起来这个手枪好像并不是很有必要。
章太炎实际上并不是很喜欢武器,拿出来后,将手枪嫌弃地放在桌上,解释说道。
“这东西我倒是很少使用,所以便想着送与你了,出门在外如何出一些状况是常有的事情,
况且,就算是咱们文人,没有枪,别人怎么会听你的呢?咱们要以礼服人嘛!”
听到这话后,包国维脸上顿时一僵,有些说不出话来。
先生说的话,貌似好有道理啊?
文人口舌哪里会辩得出一二,唯有靠火药之威力别人才听你的。
就算是孔老夫子,也是一个身强力壮,身材孔武有力的高大汉子,甚至还“略微”精通一些剑术。
就算是传道受业解惑,有的时候也需要“以礼服人”。
“若是不会使用,可以去找府里的高护院,我回头会吩咐他教教你。”章太炎继续补充说道,他以为包国维作为一个普通高中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玩意儿。
但包国维前世在大学军训,便摸过几次步枪,也不算是没有使用的经验。
再加上脑袋里面曾经看过的科普知识,摸索一番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他当即说道:“学生今后一定会好好的‘以礼服人’!”
想着一群文人吵着吵着,突然开始拔枪射击,包国维就觉得十分的喜感。
章太炎再交待一番,包国维从章府之内出来后,便准备回家了。
如今褚先生给他配了一名司机,负责包国维的出行,这也是因为处理疫病期间的特殊待遇。
“回家吧!”
坐上副驾驶,包国维已经将章太炎给的手枪藏好,章府的装备倒是很齐全,连贴身的枪背带都有,还附赠了两盒子弹。
希望自己不会用上这个东西,包国维心里这样想着。
到家时,已临近黄昏,包国维让司机直接回去,自己则是径直走入巷子中。
此刻巷子里已弥漫了各种菜色夹杂的烟火气,
味道让包国维想起小时候所在的农村,也一如是这般的感觉。
但民国的安宁,也仅在这几年了吧。
这样感慨着,他已经迈入了家门,耳边传来一老一少的谈论声音。
稚嫩的声音说道:“师公,和面不是如此,你要多注意我刚刚跟你说的那些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