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昭雎方才与群臣一起,力阻楚王……当然会打消楚王为熊午良封侯的冲动。
但这样一来,楚王对熊午良心存歉疚,定然会更加信重后者。
昭雎不但不阻止,反而火上浇油!让熊午良往上窜得更快一些!
争取让熊午良尽快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己再时不时在楚王耳边煽风点火……不消多久,就会打破楚王对熊午良无条件的信任!
到时候,就是熊午良失势之时!
届时昭雎再用些手段、栽赃陷害一番……说不定能让熊午良付出生命的代价!
……
楚怀王不知昭雎用心险恶,此时见昭雎神神秘秘的,不由得兴趣大起。
“老令尹,你要说什么?”
昭雎一脸欲言又止的便秘表情:“臣……臣不敢说!”
楚王更好奇了!
焯!
说话说一半,最烦人了。
“但说无妨!寡人许你无罪!”楚怀王大手一挥:“难道,是有人背地里中伤寡人?”
昭雎叹了口气,似乎想通了什么:“大王,就当老臣没说过方才的话……老臣告退了……”
楚怀王急了。
心中的好奇心,急剧膨胀!
楚怀王猛地一拍面前的长案:“不许走!”
“说!你刚才想说什么?”
“这是寡人的命令!”
昭雎演技高超,面露难色:“只是……此言有离间之嫌……”
楚怀王沉声道:“老令尹,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无需挂虑!”
“你说的究竟有没有道理,寡人自会分辨!”
昭雎叹了一口气:“既然如此,老臣便斗胆一言——”
“大王,你难道忘了军中兵变之事不成?”
楚怀王一怔。
昭雎沉声道:“老臣已差人打探清楚——这兵变,乃是曲阳君……不,曲阳侯暗中怂恿!”
楚怀王挠了挠头:“此事寡人亦知……那又如何?”
“子兰频出乱命,导致大军接连溃败。”
“虽然兵变之事确实不妥,但是兵变之后,三军将士用命,取得了大胜!”
“寡人已经决定——不惩处涉及兵变的三军将领!”
昭雎连连点头:“大王之所为,是明君所为也!”
“三军将领虽然兵变,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可以谅解!可喜可贺!”
楚怀王疑惑道:“老令尹,你究竟想说什么?”
昭雎面色一变,突然严肃起来!
……
“臣启禀大王——”
“封子兰为三军统帅,乃是大王之命!”
“子兰将军本人更是大王的幼子……”
“请问——公然兵变换将,是否有藐视王权之嫌?”
“难道为了战场上的胜利,就能公然藐视王权吗?就能发动兵变吗?就能违抗王命吗?”
“若此风蔚然兴起,大王之王位危矣!臣窃以为不妥!”
楚怀王一愣,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昭雎深吸一口气:“三军将领乃是为曲阳侯所蛊惑,做出此等不智之举,请大王宽恕三军将领!”
楚怀王呆愣愣地点点头。
昭雎又假惺惺道:“当然,曲阳侯心中想必也没有反心——他只不过是仗着大王无条件的宠信,擅自主张,只是想打赢这一仗罢了。”
“老臣的话昏头转向,请大王不要往心里去。”
……
熊午良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奇怪。
这炎炎夏日,还能受风寒不成?
肯定是哪个臭不要脸的,在背后骂我!
熊午良麾下三千部曲,一直驻扎在【高平】,如同拉筛子一般,反复清剿周围的山林,追剿那些漏网的齐军败兵。
当然,追剿败兵只不过是顺手而为。
熊午良的真正目的,是救灾!
虽然经过齐军的扫荡之后,附近的城邑已经十室九空,但仍然有不少山野中幸存的农户遭了水灾。
熊午良救灾的手段简单粗暴——
发粮食、给路费!将受灾群众一律迁到封地去!
成效不错——封地里又多了数千人口。
“齐国那边,打得怎么样了?”熊午良顺口问道。
……
第150章 返回封地
“回禀主君——”召滑拱手回答:“太子芈横麾下近二十万楚军,联合三万宋军、一万越军,共合并二十四万之众。”
“北上伐齐,一路大捷!”
“先破【启阳】、【阳都】,然后夺下齐国重镇【城阳】。”
“数日前,大军合围【莒城】!”
熊午良啧啧赞叹。
面对没有还手之力的齐国,芈横的动作可够快的。
这才过去多长时间啊。
已经席卷齐国南部上百里土地了。
宋国和越国也算是动作机灵,立刻过来抱大腿,跟着一起痛打落水狗。
估计这两个小国,在这一场反击战中肯定也没少捞好处。
“齐国怎么应对的?”熊午良又问。
“齐国集结各地军队,同时重金收买游侠、疲民为兵,在短短二十日之内,竟聚集了三十万大军……”
熊午良人都傻了。
这是什么动员能力啊?
真就是钞能力是吧?
召滑一口气说道:“近日,太子芈横已经决定撤军。齐国临时拼凑的大军并未追击,而是跟在楚宋越三国联军后面,默默收复失地……”
熊午良点了点头。
芈横撤军,是明智之举。
齐国毕竟是个大国,虽然送了十多万人头,但元气尚在。
从齐国一口气就征召了三十万大军的架势来看——如果真把齐国打急眼了,举国动员之下,说不定能整出五六十万军队。
见好就收,是正确的!
这一次,楚国已经大获全胜了——夺下的齐国百余里土地,虽然与楚国不接壤,不能化作楚国疆土……但掠夺回来的人口、财货,必然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初攻灭内乱频仍、穷困潦倒的越国,楚国都从中赚得盆满钵满。
以齐国的殷富,此战必然更是收获极丰。
当然,因为夺下的齐国土地与楚国不接壤,这些土地是无法被楚国据为己有了——话说回来,想必芈横也不敢侵占齐国这么一大块土地。
生怕引来齐国不死不休的疯狂报复!
总之,这一仗,已经圆满打完了。
战场上的一切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就是谈判桌上的对喷和扯皮……当然,那些周旋与熊午良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熊午良大手一挥:“收兵!回封地!”
这么多天过去,关于救灾和清剿等等琐碎事务,其实早就做完了。
熊午良之所以迟迟没有撤兵,就是因为前线还在打仗——他这个封君如果这时带着部曲回到封地,有逃兵的嫌疑。
因此,他才借着‘剿灭残余齐军’的由头,带着三千部曲一直驻扎在【高平】。
如今前线芈横已经撤兵,熊午良也终于可以返回封地了!
撤兵回家的命令一下,三千部曲人人雀跃!
这一仗,又打了好几个月。
……
曲阳县。
“主君回来了!主君回来了!”惊人的消息传到了曲阳君府里的书房。
堆积如山的文书后面,屈原探出了脑袋。
细细看去,屈原的额头上已经满是皱纹,头发也变得灰白。
“熊午良回来了?”屈原豁然起身,音调都变了:“我要去迎他!”
三个月!这三个月,你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吗?
且不谈原本屈原、召滑两人处理的政务,如今都堆在屈原一个人身上……
光是熊午良裹挟回来的人口,就让屈原焦头烂额!
下邳以北的难民、淮水下游的难民……在熊午良的怂恿下,全部跑到了封地里,前前后后加起来,足有十多万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