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军火贩子重操旧业
嬴珂看着手中厚厚一沓报账单,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一支箭要二钱?
一石粮要十五钱?
一柄长戈要五十钱?
一套剑盾要八十钱?
……
嬴珂抬起头,满脸愤怒:“曲阳侯,你怎么不去抢?”
“你这里的东西,几乎高出市价一倍!”
“太黑心了!”嬴珂咬牙切齿。
熊午良轻咳一声,满脸写着无辜:“卖得贵了?抱歉抱歉,本侯不爱钱,一向不善操持商贾之道。”
“不过……这价格也不是我定的,是副尹召滑定的。”
“话说回来——等到公子壮登上秦王之位,整个秦国都是他的!肥沃巴蜀、千里关中、陇西草原……这得值多少钱呐?”
“小伙子,目光不要太短浅。”
“你现在不舍得花钱,怎么能打得过秦王嬴稷?”
“充钱才会变强!用薪创造快乐!”
“打赢了,那就什么都有!不过要是打输了,那可连命都没了……这钱财乃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事关性命,不能舍不得消费啊!”熊午良淳淳善诱道。
嬴珂张口结舌。
曲阳侯的话太有道理,他竟无法反驳。
熊午良又长叹一声:“不瞒你说,我很想看到公子壮即位为秦王……这样吧,战车——战车我也卖!”
“我也不瞒你——这些战车,都是本侯在高平之战中缴获的齐军战车。”
“齐军的战车方阵天下闻名,乃是步卒的克星——本侯也不多要,权当交个朋友——一乘战车,仅要百金!”
嬴珂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一车百金?
这还叫‘不多要’?
正当嬴珂想要张嘴痛骂黑心熊午良臭不要脸的时候,一直安安静静的屈原突然张嘴插话道:“主君,不妥!”
“这些东西,不能卖给秦国公子壮!”
“走私铜铁,乃是大罪!”
“以屈某之意——稍微卖些粮食与公子壮,打发走这使者,也算主君言而有信了。”
熊午良大声道:“屈原,休要胡言!公子壮是本侯的朋友,本侯岂能不助他一臂之力?”
屈原大手一挥,脸上似有怒色:“主君,请恕屈某直言——这嬴壮起事还不一定能成功。若是起事失败,此时君侯的鼎力援助,到时候岂不遭秦王嬴稷的记恨?”
熊午良‘张口结舌’,一时间似乎也犹豫起来。
见了此情此景,嬴珂急了!
谈得好好的,怎么说不卖就不卖了?
放眼天下之大,还有哪里有这么多现成的军械售卖?
嬴珂大声抗议道:“曲阳侯,不要听屈原胡说八道——家兄起事,至少有九分胜算!”
“话说回来——就算真的事败,我们也一定不会供出君侯!”
“请君侯稍作等待,嬴珂这便赶回秦国,取来钱财!”
说罢,嬴珂像是怕熊午良反悔一般,赶忙拱手告别。不消多时,便有士卒进来回报,说嬴珂已经打马狂奔出了曲阳县,径直奔向秦国方向。
熊午良和屈原对视一眼,心有灵犀地一笑。
……
楚王槐二十四年冬,曲阳侯熊午良封地里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在屈原的建议下,熊午良大手一挥,下令扩军!
原先曲阳军、芍湖军的编制撤销,将上述两军合并为一军,另外招募新兵脱产训练,号为‘曲阳新军’。
曲阳新军合计一万人,继续延续先前两军的高标准严要求,旨在将这一万新军打造成以一当十的精锐。
如此大规模的扩军,自然靡费钱粮甚巨,尤其是‘曲阳商港’的大工程也在持续不断地吞金……
好在嬴壮的钱源源不断地流进来,有力地缓解了资金的缺口。
话说现在嬴壮也是拼了。
秦公子壮变卖了不少祖上流传的财产,同时不惜从各个支持他的秦国贵族大臣手中借贷,努力筹集了一笔巨款,正在拼尽全力地收购熊午良手中的破铜烂铁。
召滑估计——按嬴壮现在的疯狂劲儿看来,秦国很可能在这个冬天就会爆发大规模的内乱。
比历史上的‘季君之乱’大概提前了半年多。
可想而知,有了熊午良的煽风点火和拼命吸血,这次秦国内乱,将会比历史上还要严重得多!
……
曲阳新军营地。
算上新征募的兵员,此地共有一万军卒。
这些新兵全是曲阳、平阿、山桑的籍贯,家中有田产,用汉代的话来说就是‘良家子’。熊午良秉承精兵策略,这选拔出来的一万人尽是身材强健的汉子。
天气已经有些微寒,但这营盘中却仍是一片火热景象——一万军卒正在训练、校武。
杀声震天、甲胄闪亮,一派强兵气象。
虽然人数上得到了大范围的增加,但装备质量上却并没有下降——所有士卒皆是内穿皮甲、外罩铁甲,手中一柄铁铸的长戈,一面厚实的包皮栎木盾,腰间一柄铁质短剑,身背小巧的连弩和三十支箭。
从装备上来看,熊午良训练的‘曲阳新军’明显就是抄袭当年吴起在魏国训练的‘魏武卒’。
《荀子·议兵篇》描述魏武卒‘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
相比于魏武卒,曲阳新军多携带了一面盾牌,但在甲胄上更为精良轻便、连弩更为小巧、携带的箭矢数量也更少。
总体负重,与当年的魏武卒应当不相上下。
不折不扣的重步兵!
暮色降临,气温更加寒冷。
曲阳新军操练完毕,一万军士整整齐齐地在校场上列成一个大方阵,如同一片铁铸的铁塔森林……
除了黄底红字的旌旗随着风猎猎飘舞之外,一万军卒身上冒着蒸腾的热气,在原地纹丝不动。
熊午良大为赞叹:“二位将军的练兵之术果然了得。”
钟华、芍虎一齐拱手:“主君过誉了。”
其实只要钱粮充沛,练兵不是难事。
在钱粮充沛的前提下,只要主将做到军纪森严、赏罚分明、脱产训练、与士卒共进退这四点,就完全可以锤炼出一支封建王朝时代的精兵。
难就难在——大多数军队的训练和日常开支是有预算的,而这个预算往往很有限……
熊午良偏偏对‘曲阳新军’不设预算,一应开支全部报销——话说单是每日能食三顿饭、偶尔有荤腥,就是这个时代小贵族才有的待遇……
这么一顿往死里砸钱,练出一支可堪匹敌当年‘魏武卒’的精兵,自然不在话下。
“主君,今日校武,十个千夫长皆已选拔完毕。”两位将军拱手说道,一边针锋相对地对视了一眼。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隐隐的锋芒。
钟华乃是原‘曲阳军’主将;芍虎乃是原‘芍湖军’主将……如今两军并作一军,那么这支‘曲阳新军’以何人为主将?何人是副将?
……
第172章 过冬
熊午良似乎对空气中隐约的对抗浑然不觉,笑着说道:“新军战力已成,却不可无主——今天,我要为曲阳新军择一主将!”
钟华、芍虎皆精神一振!
来了!
熊午良伸手一指:“芍虎将军,本侯属意你为‘曲阳新军’之主将,你可愿担此重任?”
芍虎一怔,然后大喜过望!
说实在的,虽然他一直憋着口气儿想与钟华一争高下,但心里也清楚——这主将之位,多半是人家钟华的。
钟华那是什么人?这老东西跟随老君侯熊威厮杀了一辈子,光是救主之功就有三四次——是熊午良实打实可以交托性命的铁杆亲信。
而自己呢?
虽然自忖一切功绩都不比钟华差,但毕竟来得晚,投奔熊午良才两年多的时间。
老实说——就算芍虎是熊午良,自忖也不会让自己担任‘曲阳新军’主将之位。
如今却超乎了芍虎的想象!熊午良竟任命自己这个降将为主将!
芍虎八尺高铁塔一般的汉子也不禁动容了,他轰然下拜,如同一堵长着胸毛的墙轰然倒塌:“主君如此信赖,末将必以性命报之!”
熊午良微微一笑,勉励道:“芍虎将军,继续努力!”
“你的功劳,我都看在眼里!”
芍虎感激涕零,一旁的钟华则似有不忿……
熊午良又转头看向钟华,微笑道:“钟将军,还记得当初老君侯的八百亲兵否?”
钟华一愣,然后似有感触:“老臣岂能相忘……”
“彼时老臣领着八百曲阳亲兵,护着老君侯,大大小小打了几十仗……昔日的八百手足兄弟如今多半已经逝去,老君侯也……”
钟华感伤了片刻之后,又似有释然:“如今小主君晋爵为侯,封地扩大到三县之地,治下人口从一万余人发展到如今的二十多万人……眼下‘曲阳新军’便足有一万之众,再不复当年凄苦模样也!”
“若是老君侯在天有灵,定然也会鼓掌喝彩!”钟华真情流露道。
熊午良轻咳一声,沉声道:“钟将军既然记得当年的八百亲兵,可还愿意效先父故事否?”
在钟华有些讶异的目光中,熊午良笑道:“钟将军,请为本侯的亲兵营主将,治下八百亲兵,随侍本侯左右!”
“你可愿意?”
钟华哽咽了!
联想到熊威曾经的八百部曲,更是大为感触:“主君如此信赖老臣,老臣竭死相报!”
再看向芍虎,眼中也没了不忿之色,甚至还有点儿得意。
你看!到最后,主君最信任的人还是我!
别看你芍虎手下带的兵多,但是只有我钟华,能随时跟在熊午良身边!